逆宋_二一臣服影書
:yingsx二一臣服二一臣服←→:
城外大營。
趙匡一直在猶豫。
他知道這樣做不對,但他沒有選擇,他在等柴宗訓選擇。
如果柴宗訓選擇他,他依然會效忠于他。
如果柴宗訓放棄他,他自然也會放棄他。
但放棄之后的路,趙匡還沒想好。
如若家人安好,他可以選擇回鄉安心做一個富家翁。
若家人有恙,即便拼命,他也要向柴宗訓尋仇。
可兄弟和親信造反,有誰相信與他并無干系?
此時有個親兵捧著一塊玉佩進帳:“太尉,外面有個自稱是您兒子趙德昭的小孩兒求見。”
趙匡猛然抬頭,根本沒看玉佩:“快,快傳。”
大帳簾子掀開,當先一個小孩兒跑進來撲通一聲跪下大呼:“父帥。”
趙匡定睛一看,不是趙德昭還有誰。
“二郎,你是怎么來的?家中老太君可安好?你娘呢?還有你幾個兄弟呢?”
趙匡既喜又急,一連串的問題拋出來。
還未待趙德昭回答,又一個小孩兒進來:“太尉,你可想死朕了。”
趙匡抬頭,下意識的跪下:“皇上。”
此時包括趙普在內,營帳內所有人都一震。
趙匡反應過來,急忙磕頭見禮:“皇上,臣死罪。”
“卿家為朕出征立了大功,何罪之有,快快請起。”柴宗訓上前扶起趙匡。
趙普不停向親兵們使眼色,王審琦已經抽出了佩刀。
趙德昭嚯地起身,抽出一把匕首抵在喉嚨口大呼:“父帥,此行雖是皇上召兒前來,但兒亦向韓大帥保證過,皇上視察軍營后,兒當安全護衛皇上回宮。”
“若皇上有任何閃失,兒甘愿赴死陪葬。”
“你胡說什么,”趙匡喝到:“皇上身系九州萬方,豈是你一條命能抵得了的,速速放下兵器。”
“兒不放,”趙德昭喝到:“請父帥讓趙大人及其他人等暫時離帳。”
趙匡擺了擺手,趙普和王審琦雖心有不甘,但也只得出去,其余親兵也跟著出帳。
趙德昭眼睜睜看著他們出去,這才放下匕首。
柴宗訓贊到:“好,好,如此心智膽量,未來可期。。”
趙匡急忙拱手:“皇上謬贊。”
柴宗訓坐上帥位,趙匡再次下拜:“臣趙匡叩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太尉請起。”
趙匡仍是跪在地上:“皇上,臣死罪…”
“朕的太尉趙卿家,”柴宗訓打斷趙匡:“朕此來,是來打開你的心結的。”
“即便千萬人說你反,朕也不相信你真的會反。”
“朕派侍衛司的人看著太尉府,是防止有人渾水摸魚,挑撥君臣關系。”
“父帥,”趙德昭著急的插了一句:“侍衛司對家人照顧有加,并未有任何逾矩行為。”
趙匡再次磕頭:“臣叩謝天恩。”
柴宗訓深吸一口氣:“趙卿,朕一向與你推心置腹,打開天窗說亮話,此次亦不例外。”
“皇上,”趙匡有些動情:“皇上只身巡幸大營,便說明一切,臣都懂,臣亦萬分拜服皇上。”
接著他又嘆了口氣:“這天下,就是皇上的,永遠都是皇上的,趙家自嘆不如。”
這是終于服了嗎,柴宗訓松了口氣。
三大軍頭,韓通本就是忠的,慕容延釗在朗州服氣,此時趙匡也終于服氣,將來要做什么,柴宗訓終于可以放開手腳干了。
不過在此之前,有些事情還是要和趙匡說清楚。
“那些判將,朕未打算放過,但家人不問,指揮使以下不問,未知卿認可否?”
趙匡鐵青著臉說到:“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請皇上依國法嚴懲。”
“還有點檢做天子的事情,雖然朕與卿皆未放在心上,但總有有心人拿此做文章,此次回宮后,朕打算取消點檢官制,至于卿,朕另有安排。”
趙匡由衷的說到:“臣何德何能當此厚恩?皇上雄才大略,有沒有點檢官制,都不會有人造反。”
“如此甚好,”柴宗訓走過來拉起趙匡的手:“來,趙卿家,隨朕一起回宮吧。”
接著他又說到:“還有一事,須趙卿家割愛。”
趙匡拱手到:“請皇上示下。”
“喏,朕甚是喜歡德昭,以后就由他陪著朕讀書吧。”
趙匡急忙將趙德昭按得跪下:“臣叩謝皇上天恩。”
回宮的路上,柴宗訓開始計劃怎么殺了趙匡義。
這個人能力沒有,卻老是搞些陰謀小動作,什么斧聲燭影,金匱之盟,包括陳橋兵變,都是他策劃的。
更何況他和老董的死脫不了干系。
不管有沒有證據,決不能讓他活著回家,不然又是夜長夢多。
果然,到了宮中趙匡便開口到:“皇上,臣弟匡義年幼無知,闖下滔天大禍,懇請皇上依律嚴懲。”
依律就是要依證據,但這件事天下人都知道是趙匡義干的,可卻偏偏沒有證據。
無所謂,柴宗訓在心中冷笑,接著又順勢說到:“趙統領并未闖什么禍事,只因那些亂臣賊子多與他熟識,朕恐有人造謠生事,所以將他暫時安頓在皇城,如今卿既回城,正好接他一道回府。”
倆人一起來到侍衛司軟禁趙匡義的地方。
趙匡義倒是挺老實,也許篤定趙匡會來救他,所以一直沒什么過激行為。
開門見到趙匡,趙匡義欣喜的站起來:“大哥,你終于來了。”
沒想到趙匡喝到:“見到皇上,還不行禮?”
趙匡義不甘的跪下:“臣趙匡義叩見吾皇陛下。”
“起來吧。”柴宗訓面無表情。
“大哥,你是不是向皇上說清楚了,攻打皇城的事情與我無關?”
趙匡冷冷到:“我且問你,事情既與你無關,為何你會在仁德山莊?”
“我在那里打探消息。”
“何人作證?”
“打探消息嘛,自然是越隱蔽越好,無人作證。”
“你當我是三歲小孩么?速速交代清楚。”
“大哥,沒有做過的事情,你讓我如何交代?”
趙匡憤怒的一掌將桌子拍碎:“即便事情與你無關,你也擺脫不了嫌疑,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說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撿起桌腿,猛的砸在趙匡義腿上。
桌腿被砸斷,木屑四處紛飛,趙匡義慘叫一聲倒在地上捂著腿不住哀嚎。
“趙卿家,你這又是何必呢。”柴宗訓淡淡到。
趙匡拱手到:“臣魯莽,驚了圣駕,懇請皇上降罪。”
這倆兄弟,跟誰面前演苦肉計呢。
“傳太醫吧。”看著趙匡義痛得抽搐,柴宗訓莫名有點爽,活該,讓你不知天高地厚。
“回皇上,”趙匡說到:“不麻煩太醫了,臣想將他領回去嚴加管教。”
“卿自便吧。”柴宗訓目送趙匡扶著趙匡義走遠,隨即揮手召來董遵誨:“老董,安排妥當沒有?”
“回皇上,趙匡義絕對不能活著回去。”
趙匡扛著趙匡義出了皇城,一群親兵迎上去將趙匡義扶住。
“大哥,你瘋了嗎?下如此重的手。”趙匡義痛苦的抱怨。
趙匡冷冷到:“不下重手,你如何出得皇城?”
“我就不信皇帝真敢將你我怎么樣。”
“以前不敢,但現在敢了,自先皇登基高平之戰后,我累積的心腹,被你一次禍害光,我現在就是個光桿太尉。”
“如果不是你猶猶豫豫,怎么會變成這樣。”趙匡義不服氣的提高了音量。
趙匡有些心灰意冷,不想與他理論:“快些回府治傷吧。”
因為叛亂初定,宵禁還未解除,御街上很冷清。
趙匡騎在馬上,看著前方的黑夜,這輩子,怕是都要臣服給那個小孩子啦。
“嗖嗖”,連續的破空聲將趙匡從思慮中拉出來,他揮劍打落射來的箭,大呼到:“有刺客,保護二帥。”
話音才落,黑夜里又有無數支箭射來,親兵們自顧不暇,哪還有空閑保護趙匡義。
趴在馬背上的趙匡義連中數箭,慘叫一聲接著一聲。
奇怪的是,聽到趙匡義的慘叫后,再也沒有弓箭射來,黑夜里只看到很多黑影快速移動。
“追。”一名親兵大喝。
趙匡伸手攔住:“先抬二帥回去治傷,我去追。”
趙匡催馬來到街邊,只看到豐樂樓等一眾酒樓關著門,里面黑漆漆的,哪里有人影,只得不甘的護著趙匡義回去。
回家之后,侍衛司的人已經撤去,而趙匡義已開始猛烈抽搐起來。
“牽機毒,是牽機毒,箭上有牽機毒。”府中與趙匡義親近的下人大喝。
趙匡痛苦的閉上眼睛:“通知老夫人,與二弟見最后一面吧。”
杜老夫人來到前面,只見心愛的兒子不停抽搐,出氣兒多進氣兒少,不由得龍頭拐杖一頓,大喝到:“何人敢害我兒。”
趙匡雖也傷心,但嘴上仍是說到:“似廷宜這等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說甚亂臣賊子?不過是成王敗寇罷了。”杜老夫人恨恨到:“照你的意思,廷宜是小皇帝殺的?老身現在就入宮,即便拼了性命不要,也要問皇帝一個道理出來。”
趙匡急忙攔住:“我沒說皇上殺了廷宜,只是說天下人皆知攻打皇城是廷宜的主意,只死他一個,沒牽連全家算是幸事。”
杜老夫人眼珠快瞪出來:“想不到你竟然冷血至此,親弟弟死了卻無動于衷,老身這就進宮,拼了這個一品誥命不要,也要為二郎報仇。”
“娘,”趙匡大呼到:“你冷靜一些好不好,廷宜已經不行了,你問問他還有什么遺愿,我替他了結了,也好讓他走得安生。”
杜老夫人狠狠的咬了幾下嘴唇,轉身伏在趙匡義身上哭到:“二郎,二郎,你還有沒有什么話對為娘說的?”
要說趙匡有沒有猜到是柴宗訓派人殺了趙匡義,這還真不好說。
因為有誰能想到,擁有生殺予奪大權的皇帝也搞暗殺。
而柴宗訓想的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你趙匡義不是喜歡搞暗殺下毒嗎,就讓你死于暗殺下毒。
這樣替老董報了仇,也省得以后再出亂子,還不傷趙匡的面子,怎么說在正史上他也是一代雄主,以后用得著的地方還多呢。
天剛蒙蒙亮,太尉府一片哀傷之聲,此時宮里來了傳旨的太監。
原來是趙匡平靈州有功,被封為宋王。而平叛有功的慕容延釗被封齊王,韓通被封魯王。
按照規矩,三人自然要推讓一番,不過趙匡是真心推讓,弟弟才死,哪有心思封什么王。
柴宗訓聽說趙匡義御街被刺殺,當即下旨汴梁府尹,限期三天破案,否則就罷官下獄。
可這案子從何查起?沒辦法,只能暫且委屈汴梁府尹坐上一段冤獄了。
趙匡不肯受賞,慕容延釗和韓通自然也不能受,不然口水能將他倆淹死。
眼見著擋住了別人的富貴,趙匡只得一邊給趙匡義舉行葬禮,一邊受了王位。
趙匡義才入土,太尉府的牌匾便換成了王府,新的王府也正在選址中。
同僚們上門恭賀趙匡封宋王,眼神中雖有艷羨,但更多的是隔閡。
天下人都知道那批攻打皇城的人大部分是趙匡心腹,而心腹們個個被砍頭,他卻更進一步封了王。
這其中的事情,很耐人尋味。
所有的將領都達成了一個共識,趙匡打仗厲害,跟著他混軍功可以,但如果跟著他造反,怕是被他賣了還在幫他數錢。
這個時候柴宗訓忽地召趙匡,韓通,慕容延釗三大軍頭入宮:“速速于京郊校場集結軍隊,朕要檢閱三軍。”
聽說皇上要檢閱,兵士們自然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漲。
各將領亦有心在皇上面前顯能,日夜進行操練。
閱軍之日,站在檢閱臺上看著底下龐大而整齊,個個帶著肅殺之氣的人頭,一股豪邁之情油然而生。柴宗訓差點就揮手大喝:同志們好。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將士們整齊劃一的聲音幾要掀翻天際,氣浪似要將柴宗訓抬起來。
若非已經用一千多年的記憶做了兩年皇帝,柴宗訓還真有些鎮不住。
當然,柴宗訓閱軍的目的并不真是要閱軍,他拿出一份名單交給趙匡三人:“那些叛將的職務,由名單上的人頂上。”
這份名單,是柴宗訓搜腸刮肚好幾天五代和宋史才想出來的。
有曹彬,呼延贊,郭進,杜漢徽等等。
原本中高級將領的選拔,自有趙匡等三人負責。
柴宗訓之所以做這件事,是要讓這些將領感受皇恩浩蕩,從此以后只效忠于他。
自此,柴宗訓成了大周最大的軍頭。
人嘛,最終都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