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逆宋小說>逆宋最新章節列表 >逆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逆宋-一九〇 趕走
更新時間:2025-08-25  作者: 烈玄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穿越 | 穿越架空 | 烈玄 | 逆宋 | 烈玄 | 逆宋 
正文如下:
逆宋一九〇趕走_wbshuku

一九〇趕走

一九〇趕走

葉老五本打算就這么去見楊業,后來想想沒有底氣,便叫上一群人護駕。

一眾造反的農民聽說楊業來了,轉頭便放棄攻城,紛紛去看熱鬧。

似楊業瀛洲救駕、獨攻蜀中、力戰幽云等事跡,乃是江南說書先生最好的題材。

經說書先生的嘴出來,楊業便成了星宿下凡,只應天上有,本該地上無的戰神。

先前還有人半信半疑,但虔城一戰,楊業以數千人活捉手下幾萬人馬的李景遂傳遍江南,誰還敢不信?

葉老五打頭,身后跟著數十護衛,再然后便是黑壓壓的造反民眾。

一群人只管低頭趕路,隨從驀地說了聲‘到了’。

葉老五抬頭,只見面前的山丘上,立著一個八尺大漢,腰闊一圍,身上黑甲發出寒光,紅纓盔下劍眉虬髯,果似戰神下凡。

雖有千軍萬馬在眼前,但楊業仍只是靜靜站在那里,身上散發出龐大威壓,那些嘻嘻哈哈前來看熱鬧的民眾瞬間便沒了聲音。

葉老五膝蓋一軟,差點跪了下去。好在身后那么多人跟著,倒壯了一些膽氣,沒跪下去。

楊業先開口問到:“你便是反賊首領葉老五?”

聲音中一股無形的殺氣將葉老五包圍,他還是沒忍住跪了下去:“小人見過楊令公。”

“你好大的膽子,”楊業喝到:“竟敢聚眾謀反,不怕誅九族么?”

“小人該死,”葉老五慌忙辯解:“小人等本無心造反,實是那庸官趙德昭倒行逆施,逼得江南民眾沒活路,這才揭竿而起,懇請令公明鑒。”

如此情況下楊業自然要幫著趙德昭說話,他問到:“爾等口口聲聲趙大人倒行逆施,趙大人加了爾等賦稅?”

“回令公,沒有。”

“趙大人可曾貪贓枉法?”

“回令公,也沒有。”

楊業喝到:“那爾等造反,究竟意欲何為?”

葉老五說到:“令公,趙德昭才到江寧便誘殺我三萬子弟,將江寧富戶抄家滅族,倘再如此發展下去,江南百姓必被他殺光,江南財富也盡歸他趙德昭私囊。懇請令公為我等做主,將趙德昭趕出江南。”

葉老五這么一說,造反百姓中有不怕死的大叫到:“葉頭領,他就一個人而已,怕他作甚?不如我等此刻便殺了他,再攻進江寧城中殺了趙德昭,為我三萬子弟討還一個公道。”

楊業長槍頓地,怒喝到:“楊某只身在此,若有想取某性命的,盡管上來。”聲震山谷,不停回響,眾百姓心下一寒,連連后退。

先前那個不怕死的不退反進,沖上來擺開架勢大呼到:“人人都說你是星宿下凡,我便要來試一試。”

楊業松開長槍,攤手到:“來吧。”

不怕死的猛向前沖,一拳直搗楊業面門。楊業輕松避過,回手一肘擊在后心,那人便應聲倒在地上不動了。

又有七八個不服氣的半大小子上前將楊業圍住,楊業勾了勾手:“爾等一起上吧。”

半大小子們一起沖上去,楊業一拳一個,一腳一個,不過片刻間全都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楊業氣不喘,鞋面不沾塵,大喝到:“還有誰人敢上來。”

眾百姓面面相覷,卻無一人上前。

眼見于此,葉老五的軍師范承上前到:“小人等素知令公神勇,只是小人等如今聚集鄉民在此,若是不達目的,自不會罷休。太尉雖是神勇,卻也敵不過我千軍萬馬。”

楊業見此人似乎是個讀書人,通些道理,便說到:“趙大人倒行逆施,自有朝廷懲處,爾等聚眾謀反,便是挑戰皇家威嚴,楊某敵不過千軍萬馬,那爾等可敵得過此物?”

說罷楊業讓出身位,一眾反民頭目上前,卻見楊業揮了下胳膊,山谷之下有人點火,千步之外火光閃過,不遠處一棵大樹被炸斷,周遭一片糜爛。

“啊,霹靂神雷。”一眾頭目驚呼。

“如何?”楊業淡淡到:“爾等身骨可硬得過這巨木?”

頭目們低頭不做聲,楊業也見好就收:“本帥來此,非為恫嚇爾等,乃是為解決此間爭端而來。若爾等即時退散,本帥可入城勸說趙大人,令其向皇上請旨,另擇他人署理江南。”

民眾造反,就是為了趕走趙德昭,見楊業答應幫忙,葉老五喜到:“但憑令公做主。”

一旁的軍師范承加了一句:“令公,只要趙德昭離開江南,小人等即刻便回鄉。”

“胡鬧,”楊業喝到:“本帥豈是來與爾等講條件的?即刻遣散鄉民回鄉,一眾頭目留在城下等待本帥消息。”

頭目們商量一會,葉老五上前到:“素聞令公乃天神下凡,必是一言九鼎,小人等便信令公這一回。倘令公與趙德昭官官相護,江南便是拼著人丁盡絕,也不會放過趙德昭。”

圍住江寧城的百姓開始慢慢撤退,楊業仍是只身,來到江寧城下。

“速去稟報趙大人,”楊業朝城上大喝:“背嵬軍楊業求見。”

城上士卒忙到:“楊令公少待,小人這就去稟報。”

聽說楊業來了,趙德昭大喜。情勢所逼,楊業只能坐著吊籃進城。不過只要事情能圓滿解決,他倒不在乎這些細節。

“楊令公,”趙德昭迎上前來:“令公能在此危急時刻與下官一會,足見高義。”

楊業開門見山:“趙大人,本帥是為民變之事而來。”

趙德昭問到:“是皇上下旨令公平叛?”

“不是,”楊業說到:“這些人雖名為叛亂,實是些請愿的百姓,皇上宅心仁厚,必不會下旨對其兵刃相加。”

趙德昭有些不自在:“請愿百姓會攻打江寧城?令公還是不要被叛賊蒙蔽的好。”

楊業是個直來直去的人:“趙大人,為大人前程計,本帥以為趙大人該上個折子,祈求回到汴梁,江南事務,可由皇上另派他人署理。”

趙德昭其實也有這個意思,署理江南看似權力很大,但畢竟遠離中樞;何況他先前任職在吏部,是個最容易玩弄百官掌控權力的地方。

署理江南這些時,趙德昭深刻感覺到管官比牧民要容易得多。不信但看任何一家公司,普通員工的離職率遠高于管理干部。

雖有此心思,但這話卻不能由楊業說出來,難得我趙德昭不要面子的嗎?

我根紅苗正,父親高居宰輔,你一個半路投身的人,有什么資格說我?

這就像你本來帶一條生產線帶得好好的,而且你爹還是廠長,其他線外聘了一個線長,他竟然跑到你的線上,對你指手畫腳,是你你干嗎。

不待趙德昭開口,一旁的嘉敏邊說到:“楊令公,你的職權是守護大庾道,江南政務,趙大人自會處理。”

雖然已經鬧到這個地步,但嘉敏仍不想丟掉江南。城下判民,只要將為首之人鏟除,必會一哄而散,屆時再設法挽回民心也未嘗不可。

楊業當然知道已經引起趙德昭不快,但相比起來,城下成千上萬的百姓更為重要,他沒有駁斥嘉敏,只說到:“趙大人,本帥已與百姓談妥,倘大人愿上折回汴梁,百姓自會散去。”

“楊令公,”趙德昭終于按捺不住:“你竟私下與判民聯絡,甚至合謀構陷朝廷命官,下官這便上折子參劾你。”

“公子且慢,”嘉敏忽地轉變態度:“既是楊令公已與百姓談妥,公子又何苦橫生枝節?江南百姓不理解你的苦心,你回汴梁便是。”

接著她又向楊業執深深一揖:“令公,是小女子目光短淺,竟誤解了令公一片好意,還請令公勿要怪罪。”

只要能平息這場紛亂,楊業倒是無所謂的:“姑娘無須多禮,本帥如此做,完全出于公心,還請姑娘多勸勸趙大人。”

趙德昭疑惑的看著嘉敏,其實百姓開始造反的時候他就有回汴梁的意思,但嘉敏卻一直勸他留下來;如今竟連楊業也上門逼他走,嘉敏反倒又改變了主意。

“公子。”嘉敏說到:“此次江南之行,原本是倉促受命。公子急于平定江南民心,行事過于操切,以至于百姓不理解,誤會公子用意。眼下錯已釀成,個人前途事小,社稷安危與百姓生計事大,公子不如這便上折吧。”

趙德昭揣摩嘉敏話中的意思,在楊業看來便是在猶豫或者權衡。

良久,他才看著嘉敏的眼睛說到:“既如此,那便上個請罪的折子吧。”

楊業親眼看到趙德昭寫了請罪的奏折,交與下人送到驛站,八百里馳遞汴梁,才終于放下心來。

這種事情文字敘述來很簡單,但其實是一件非常打臉的事,特別是當著半路歸順的楊業。

所以楊業很誠懇的說到:“趙公子胸懷寬廣深明大義,令本帥佩服。”

趙德昭淡淡到:“楊令公謬贊,下官惹下的禍事,自是需下官來了結。”

楊業再次說到:“本帥替江南百姓謝過趙大人。”

“好啦好啦,”嘉敏笑到:“令公遠道而來,就無須再客氣了。待皇上批復之后公子便要離開江南,不如趁此時略備薄酒,與令公辭行吧。”

不管怎么樣也算得罪了趙德昭,如能與他更親近解釋一下,當然更好,楊業拱手到:“姑娘盛情,本帥卻之不恭了。”

“不如將城下那些百姓中的頭領帶上來,一起喝一杯,”嘉敏說到:“一來算是公子向百姓賠罪,二來也算與江南辭行,不枉公子來了這一趟。”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