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逆宋小說>逆宋最新章節列表 >逆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逆宋-一九二 重新選人
更新時間:2025-08-25  作者: 烈玄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穿越 | 穿越架空 | 烈玄 | 逆宋 | 烈玄 | 逆宋 
正文如下:
一九二重新選人_逆宋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一九二重新選人

一九二重新選人←→:

趙德昭發布告示,向全體江南民眾道歉,這是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頭一回。

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天恩,趙德昭既受委任前來江南,便是代表朝廷,是對是錯,只對朝廷負責。

如今卻向百姓道歉,也證明了皇上關懷百姓的決心。

道歉之后,趙德昭惴惴不安的同嘉敏一起前往汴梁,而楊業則留在王彥進營中養傷。

雖受過趙匡恩惠,且殺三萬江南士卒實際是有功的,但王彥進卻不太敢與趙德昭交往,這個人太反復無常。

先前殺光降卒之后,王彥進本滯留江北,若非百姓將江寧城圍困,打死他也不愿回到江寧城。

不僅如此,他還慫恿楊業上折彈劾:“令公,那趙德昭就是個小人,以致于令公身受重傷,還差點失信于百姓。末將以為,令公傷好之后可上折彈劾,不讓此等宵小居于廟堂。若令公上書,末將定當一同附議。”

楊業思慮一陣:“本帥原意只想不動刀兵平息江南之亂,眼下目的既已達到,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那令公豈非白白受傷?”王彥進頗是不服。

楊業心中有計較,若是上書彈劾,趙德昭反誣指他與反民串謀,解釋起來不僅麻煩,還極有可能傷到葉老五性命。

雖然皇上必然信他,但何苦讓朝堂又起爭端?

“那葉老五如何了?”楊業轉移話題問到。

王彥進說到:“此人身體強悍,不過受些皮外傷,再過數日便可下床活動了。”

葉老五其實是個勇武之人,當日楊業單槍匹馬見他,卻一直對楊業恭敬有加,不正說明他糾集鄉民造反,只為趕走趙德昭嗎。

“有勞王統領了。”楊業致謝到。

王彥進說到:“令公單槍匹馬解江寧之困,幫了末將大忙,該謝的是末將。”

趙德昭還在路上,楊業單槍匹馬平定江南叛亂的消息便已八百里馳遞汴梁。

“好,好,”柴宗訓喜到:“敢橫刀立馬者,楊令公是也,賞,朕要重賞。”

魏仁浦拱手到:“皇上,可待曹翰大人抓捕穩婆一家歸汴梁,貍貓換皇嗣之事水落石出后,同議平定江南之功。”

“魏樞相倒提醒了朕,”柴宗訓說到:“趙德昭既已召回汴梁,何人可替朕治理江南?”

底下眾臣小聲議論一陣,還是魏仁浦奏到:“皇上,可依照吳越故事,自江南官員中遴選優秀者署理江南事物。”

如今吳越政務由先前的樞密使張超言署理,民心安定,已然恢復到戰前狀態。

柴宗訓問到:“魏樞相可有推薦?”

這倒問到了魏仁浦,南唐官員出名者如馮延巳馮延魯輩,皆是些溜須拍馬,工于文字之人。要說本事,這些人倒真有本事,不然怎會在江南朝堂位居宰輔之職。

所謂為君之心,貴乎含垢。德才兼備的人畢竟難得,若能用其才,便是做人有些瑕疵也無所謂。

就像朝中這些大臣,趙匡權欲極盛,符彥卿缺乏進取之心,魏仁浦有些迂腐,慕容德豐做事有些不計后果,潘仁美很是驕縱,曹彬無斷,楊業過于耿直,對他身為降將一事一直耿耿于懷等等。

雖相處中時有不快,但只要他們實心為民,柴宗訓當時會很生氣,過后也就罷了。

但江南這些官員,柴宗訓稍稍了解過,什么都好,什么都會,就是不會為政牧民,不然以南唐國力,哪會幾場戰爭便能收歸。

眼見眾臣不做聲,柴宗訓又說到:“還有那王彥進,與楊業相較簡直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朕覺得也不適合駐守江寧,眾卿以為如何?”

魏仁浦說到:“皇上,王彥進雖能力不足,卻也能審時度勢。若他未曾急報朝堂,反倒出城平叛,江南之亂豈能不動刀兵就能平息。不過駐節地方,似他這般有事便向朝廷推諉,自是不行。只是功過相較之下,吾皇將其調任回京即可,不必過于苛責。”

“還有一事,”柴宗訓說到:“齊王殉國,卿等以為誰能勝任鐵騎軍統帥?”說罷他轉頭看著慕容德豐:“慕容兄可有建議?”

“回皇上,”慕容德豐說到:“此事臣先前亦思慮過,只是鐵騎軍各統領各有優勢,實難抉擇,以臣之見,可挑選其他軍中副將,調任鐵騎軍。”

“皇上,臣有本奏。”一向話很少的曹彬突然出列。

“準奏。”

“啟稟皇上,臣保舉一人出任鐵騎軍,管保鐵騎軍戰力一如先前。”

“哦,何人?”柴宗訓問到。

曹彬說到:“回皇上,此人乃控鶴軍副帥劉光義。光義為帥,往往身先士卒,與部下同甘共苦,賞罰分明,且自身有萬夫不當之勇。此前收歸江南,數仗皆賴光義之勇,倘有他為帥,必不至令九泉之下的齊王失望。”

柴宗訓掃視一眼:“眾卿以為如何?”

對于軍隊的事,征求眾臣意見不過是客氣一下,就連樞密使魏仁浦都只是做個參謀運送一下糧草,其余各臣工更是沒有發言權。

“但憑皇上圣裁。”眾臣高呼到。

“既如此,傳旨吧,命劉光義為鐵騎軍統帥,”柴宗訓說到:“王彥進、高懷恩等原鐵騎軍并入控鶴新軍,劉光義所率控鶴軍部與剩余的鐵騎軍組成鐵騎新軍,出鎮江南,吳越,閩越等地。”

先前的皇帝若認為底下的統兵將領兵權過大,威脅到皇權安危,便會將將領調任地方節度使。

自柴宗訓登基將節度使權力分散后,各統兵將領只是駐節地方,調配仍由他親自進行。倘有戰事,圣旨一道,這些將領便會集結到前線,便如潘仁美靈州軍,或韓通的侍衛司。

節度使變成州牧,掌政務;各州轉運使掌財權,受符彥卿節制;各鎮將領即便手上有兵,沒有樞密院從符彥卿這里拿到糧草輜重,一樣不敢擅動。

鐵騎軍的事情好辦,但江南派誰署理仍是難題,柴宗訓說到:“既是眾卿推選不出署理江南人選,那便改日再議吧。”

“皇上,臣有本奏。”慕容德豐出列到。

其實他是個完美的署理江南人選,可他去了江南,嶺南卻又沒人。

“慕容兄有何事,說吧,”柴宗訓說到。

慕容德豐拱手到:“敢問皇上,圣意屬意于何樣人等署理江南。”

柴宗訓心中其實也不是很有底:“須得機靈一些,有擔當,至少能讓江南短時間內恢復元氣。”

“皇上,”慕容德豐說到:“臣倒有一人。”

“何人?”

“都察院僉都御史楊延定,”慕容德豐說到:“皇上,楊延定于背嵬軍中時便驍勇善戰,調任都察院后屢立新功。且其父楊令公只身平定江南之亂,于百姓中樹立極大威望,若有楊延定署理江南,江南百姓定然心服。”

先前慕容德豐拿工部尚書林彥升沒辦法,楊延定出馬之后便搞定,足見其有些智謀。

慕容延釗身死,也是楊延定前往報喪,穩住了慕容德豐情緒。

“臣反對,”魏仁浦說到:“皇上,江南詩書風氣濃厚,吾皇當選一位飽讀之士前往,必能保江南太平。”

“臣附議,”一直安靜的潘仁美出列到:“楊延定不過一介武夫,且僉都御史不過四品官員,江南總管乃封疆大吏,皇上便是憐楊業平定江南之功,也不能將楊延定擢升得如此之快。若皆如斯封賞,此次攻下江寧當立頭功的曹太尉之子該封何官?”

自從征幽云時產生誤會,潘仁美一直記到現在,他豈能眼睜睜看著楊延定升官,而且是這么大的官。

“皇上,”楊延定淡淡出列:“臣才疏學淺,且入朝時日尚短,難堪此重任,還請吾皇另擇賢明充任。”

“楊大人無須妄自菲薄,”慕容德豐說到:“皇上,臣推舉楊延定,實是為江南著想,并非潘太尉所說之蔭封。魏樞相身為天下讀書人典范,自是要推舉讀書人……”

“慕容郡公,”魏仁浦很不滿:“你推舉楊延定是為江南著想,本官推舉讀書人便是有私心?”

“魏樞相請勿誤會,”慕容德豐解釋到:“且聽我把話說完,江南承平日久,而李氏父子皆是文弱之士,以至于江南民風陰柔。臣以為,當趁此時選一文武兼備之士,重塑江南血性,是以江南總管非楊延定莫屬。”

潘仁美撇撇嘴:“若說到能文能武,我以為都察院左都御史曹翰比楊延定更為恰當。”

其實潘仁美是不想得罪慕容德豐的,但為了阻止楊延定升遷,眼下已然顧不上了,大不了事后再去賠禮。

“不行,”柴宗訓直接拒絕:“朕身邊離不了曹卿,他日若有戰事,誰來守汴梁?”

“皇上,”潘仁美說到:“眼下漢家江山已然盡復,便有戰事,臣等食君之祿,自會請纓平定。”

慕容德豐說到:“潘太尉謬矣,漢家江山雖復,北邊遼人虎視眈眈,卻不得不防。曹大人身負堅守汴梁之責,豈能離京出任地方?”

柴宗訓接口到:“朕也認為楊延定出任江南頗為合適,令公豪情萬丈,不顧個人安危建立起來的威信,豈能白白浪費?”

眼見柴宗訓肯定,潘仁美倒也乖巧,得罪慕容德豐可以,但不能得罪皇上,立馬閉嘴不做聲。

魏仁浦雖推舉讀書人,但卻沒有合適人選,此事就此議定。

此時黃門使匆匆進來:“啟稟皇上,署理江南總管趙大人攜偽南唐宮人已至江南回轉,正在殿外候見。”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