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逆宋小說>逆宋最新章節列表 >逆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逆宋-二一一 本錢賑災
更新時間:2025-08-25  作者: 烈玄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穿越 | 穿越架空 | 烈玄 | 逆宋 | 烈玄 | 逆宋 
正文如下:
逆宋二一一本錢賑災_wbshuku

二一一本錢賑災

二一一本錢賑災

翌日,陳樹大帶著家丁趕了近十輛大車過來,陸士棟連忙打開側門,讓這些拖銀子的大車停在院中,以策安全。

陳樹大在里間喝茶品茗,銀行的數名賬房上陣將銀子點清楚,陸士棟親自給這批銀子開出了存折。

陳樹大很滿意銀行的服務,拿到存折后便說到:“陸大人,下次若家中還有盈余,我定存進銀行。”

陸士棟順勢說到:“陳員外,昨日不是說還有親眷過來存錢么?”

“有,當然有。”陳樹大笑到:“這不是才接到我的消息么,還得時間準備,陸大人便等好吧,我就怕到時候會讓銀行的賬房點錢點到手抽筋呢。”

“陳員外盡管放心,就是點到手抽筋,也一定會將銀子點清楚,讓所有來存錢的員外滿意。”

“好的,”陳樹大說到:“既是無事,那我便暫且告退了,一年后按折來取錢。”

“陳員外好走。”

不幾日,果然城中一些富戶前來存錢,據說都是陳樹大的舉薦。

這些人存錢便不似普通人那般小打小鬧,幾乎都是以萬計,城西最大的富戶張氏甚至一次存了十萬兩銀子。

銀行借貸的人雖然很多,但因為規范化操作,必須說清用途,且家人同意,借貸的多是城郊的農戶或街上的小商販。

他們借錢多是為了營生,所以只是幾兩幾十兩在借。而大戶的存銀加在一起能有五六十萬兩,借貸瞬間就不愁了,魏仁浦從來沒感覺這么富有過。

而且大戶存錢,是在釋放一個明確的信號,銀行是確實可靠的,連帶著許多持觀望態度的小康之家也紛紛到銀行去存銀。

通過慕容德豐和楊延定的聯手籌劃,大庾道沿線的穗都,韶州,虔城,江州,洪州,江寧銀行也相繼開業。

沿線的商旅都是走南闖北之人,早已聽說汴梁城中銀行的情況,放心的將錢存入銀行,然后憑著存折異地去取,不僅能有利息,重要的是再也不用擔心商道上的江洋大盜。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只要再吸納一些存銀,魏仁浦便能功成身退,將銀行交給學生去打理。

就在這個時候,汴梁銀行迎來了一個大客戶,汴梁城第一絲綢商常一貫。

常一貫自年輕時便走南闖北經營絲綢布匹,后來在御街上開了一家絲綢鋪子,前店后廠,聲音越做越大,全國到處都是分號。

兩個月前常一貫從造作局弄了臺蒸氣紡車,紡織出來的布匹不僅比人工的更為緊實漂亮,而且一臺蒸氣紡車能頂十多個人的工作量,雖然一次性投資比較大,但后續開支減少很多。按照他的規模,三年內可將蒸氣紡車的成本收回,所以他決意大批引進。

但這蒸汽紡車可不便宜,總共需花費三十萬銀子,他手頭只有十萬,須得向銀行借貸二十萬,以他的莊園、作坊、以及在滎州的萬畝良田作為抵押。

一次性貸這么多銀子,借貸司的主事林賡不敢擅自做主,連忙去請示魏仁浦。

魏仁浦問到:“目前銀庫還有多少銀子?”

“老師,”林賡回到:“先前富戶的存銀還未動,加上賬面上的五十萬,總共有一百一十萬銀子。”

魏仁浦不假思索:“既是有這么多銀子,核實林賡財產之后,便借給他吧。”

“老師,這可是二十萬銀子。”

“那又如何,銀行開業本就是存銀借貸活動流通之用,只要他的抵押財產不低于二十萬就行。另外,如此大筆借貸,須將利率提高一些,而且可命其分期還錢。”

林賡笑到:“老師,您現在不像個書生了,倒像個掌握天下財富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大賈。”

“胡說。”魏仁浦不假辭色:“我不過是領了皇命,在此署理銀行而已,何來大賈之說。”

“不過老師,”林賡說到:“如今汴梁城中百姓,無人不稱頌皇恩浩蕩,他們都贊您是文曲星下凡,助皇上解生民之苦。在學生看來,只要能造福百姓,書生還是大賈,都是一樣的。”

聽到這話,魏仁浦才展顏了一些,老懷安慰的說到:“我輩苦讀圣賢書,就是要助明君開創盛世,以圣賢之道教化士人,再由士人將恩澤播撒萬民。書生和大賈,雖是殊途,但卻同歸。當然,我輩圣賢之理不可望,須得先明經,通曉世事,方能位列廟堂,輔佐明君嘛。”

“學生謹記老師的教誨,”林賡說到:“老師若沒有其他吩咐,學生這便派人去核實常一貫的產業。”

“去吧。”

雖在學生面前很淡定,但魏仁浦還是將此事奏與柴宗訓知道。

“借,怎么不借?”柴宗訓的指示很明確:“如果這筆銀子是用來向造作局訂購蒸氣紡車,待銀子到位后可命何輝存進銀行,這樣你又多了三十萬資本,而且還可以收一大筆利息。”

怎么看銀行都是一筆不賠本的買賣。借貸出去的錢轉了一圈還是會回到銀行,這筆錢又可以重新借出去,只是轉轉手,便可收數次利息,何樂而不為?

想想那些經營了數代,甚至數十代的豪強世家,不過為了眼前的小利竭澤而漁將利息提高。卻還不如皇上這銀行,用別人的銀子反復生銀子,實在是高明得多。

常一貫的錢借出去之后果是付給了造作局定制蒸氣紡車。

造作局采買原料,預付工匠工錢之后還剩了十萬銀子,何輝直接塞到銀行,存了三年定期。這等于是又多了十萬可反復使用三年的銀子,魏仁浦的操作已然非常熟稔,他知道怎樣會讓這十萬銀子造福更多的百姓,且讓銀行的利益最大化。

有了接收大戶存款和大額借貸的經驗,銀行存蓄和借貸操作起來更是得心應手。在不動用國庫五十萬本錢的前提下,可以隨意操作。

“報…”凄厲的叫聲打破歡樂的氣氛,響徹整個皇城。

早已睡下的柴宗訓趕緊起床,來到文德殿,潘惟德跪在階下大呼到:“皇上,廣陵八百里加急,因今年汛期持續時間較長,堤壩皆被泡軟。近幾日連續大雨,江水暴漲,堤壩經受不住洪水,潰塌數十丈,廣陵下轄江都、兗州已是一片澤國,淹死百姓無算。”

“眼下魯王正率大軍爭取堵住潰堤,只是百姓流離失所,還請皇上盡快下旨安撫,恐遲則激起民變。皇上,這是奏折。”

萬華接過奏折遞給柴宗訓,內容如潘惟德所說,后面是廣陵地方官員集體簽名。

繼位十幾年,一直風調雨順,偶爾一縣有個小災荒就算不得了,沒想到這次長江竟然決堤。

當然,這在其他朝并不算什么奇怪的事,長江雖是母親河,但這母親是個爆脾氣,時不時就給孩子一點顏色看看。

“魯王駐節廣陵,這奏折為何不是他領銜上奏?”柴宗訓似在問話。

潘惟德是個謹慎的人,沒有接話。倒是萬華說到:“皇上,想是魯王身先士卒,在堤壩上堵潰口呢。”

想想也是,柴宗訓點點頭,關鍵時候還是這些領兵打仗的人靠得住。

既是有災,自然就得救災,柴宗訓說到:“速召宋王進宮商討賑災之事。”

趙匡被從被窩里叫起,匆匆的趕到文德殿,來的路上他向萬華問清凌晨召見所為何事,心中已有了計較。

“皇上,”趙匡說到:“首要須解決災民的吃飯問題,可派員在廣陵附近的滁州、淮南調集糧食,同時下旨江寧楊延定,一同協助賑災。”

“此時季節,長江雖潰堤,但畢竟不比汛期,想來不過幾日洪水便會退去。屆時百姓回去重建家園,皇上降旨免其一年賦稅,百姓必感皇恩浩蕩。”

好像問題不大,柴宗訓略一思索:“就依宋王之計,派員赴廣陵賑災吧。”

“皇上,”趙匡說到:“賑災需要銀子,國庫目下只剩五十萬備災銀,這是給魏樞相銀行做本錢用的。”

柴宗訓算了算日子:“各地稅賦還有多久才能押送進汴梁?”

“回皇上,”趙匡對到:“近的五日左右,遠一些的需要半個月。”

柴宗訓有些不放心:“宋王可先派人將銀子裝車準備,朕去往銀行一趟,若銀庫充足,就派轉運使司符昭儉前去賑災吧。”

“臣遵旨。”

此時天還未亮,柴宗訓急匆匆乘車駕趕往銀行。因他非常關注銀行的發展,不時會來看看,銀行的差役,包括門口守衛的兵丁都已認得。

兵丁見到車駕,急忙跪下,一人匆匆入內,將今日值班的存蓄司主事陸士棟叫了起來。

陸士棟匆匆趕出來接駕,柴宗訓也不多說:“帶朕到銀庫去看看。”

“臣遵旨。”陸士棟以為發生了什么大事,急忙帶路去往銀庫。

銀庫大門打開,架子上堆滿銀子,柴宗訓問到:“目前銀庫存銀有多少?”

“回皇上,尚有四十萬左右。”

“可維持運轉么?”

“回皇上,魏樞相調度有方,銀子運轉無礙。”

“好,”柴宗訓說到:“待魏樞相來時與他說一聲,國庫五十萬銀子,朕已調往廣陵賑災。”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