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逆宋小說>逆宋最新章節列表 >逆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逆宋-二三四 大勢已去
更新時間:2025-08-25  作者: 烈玄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穿越 | 穿越架空 | 烈玄 | 逆宋 | 烈玄 | 逆宋 
正文如下:
二三四大勢已去_逆宋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二三四大勢已去

二三四大勢已去←→:

東門城樓下。

向拱原打算派本部兵馬一鼓作氣將城門拿下,哪知城墻太過高大,城上炮火也猛烈無比。

手下統領溫如高捂著受傷的腦袋沖到面前急到:“大帥,城上炮火猛烈,兄弟們傷亡過大,可否換步兵輪番攻城?”

步兵由呼延贊統領,為避免橫生枝節,向拱只命其作為預備隊。

城內兵馬不到兩萬,還要分守各個城門,東門的兵馬最多也僅五千而已。

向拱怒到:“四萬兵馬打五千打不過?還要輪番攻城?你怎地有臉說出此等話來。”

溫如高辯到:“大帥,城上炮火將大軍斷為兩截,將士們只能零星沖到城頭下,可汴梁城太過高大,實在難以攻取。”

向承甫也勸到:“大哥,事不宜遲,還是趕緊輪換攻城吧,切莫誤了時機。”

向拱喝到:“速傳呼延贊。”

呼延贊急匆匆趕到陣前:“大帥有何吩咐?”

“叛軍占據城頭,以火炮轟擊,令我軍不得向前,傷亡慘重。”向拱說到:“如今圣駕在城內危急萬分,不知呼延副帥可有何良策?”

呼延贊抬頭看了看高大的城墻:“皇恩浩蕩,唯不惜命死拼而已。”

“好吧,”向拱說到:“本帥暫且將騎兵撤下來,由呼延副帥帶步兵輪換攻城,倘能攻入城去平了叛軍,呼延副帥當屬頭功。”

“此時言功為時尚早,”呼延贊說到:“末將只想著盡快攻入城去平叛,解圣駕之危。”

議定之后,呼延贊帶著步兵身先士卒沖到汴梁城下。

“兄弟們,皇上被叛軍圍困皇城,眼下已是萬分危急,速隨本帥解圣駕之圍,先登者必封侯拜相,沖啊。”

要說呼延贊也真是個猛人,再說皇上一手提拔了他,眼下正是報恩的時候,他哪還能有所保留,親自架起云梯便往上爬。

主帥不怕死往上沖,底下的將士們收到鼓舞,哪里還敢惜命,紛紛朝城上沖去。

城頭上箭如雨下,呼延贊揮刀格擋,但還是不免中了數箭,好在并未傷到要害,他砍斷箭桿便接著往上爬。

“董指揮,”東門守城將領曹璨有些抵擋不住,大呼到:“城下似乎換了兵馬,比先前要勇猛得多。”

董遵誨心中一動,喝到:“將所有能照亮的東西都點燃。”接著朝城下大呼:“呼延副帥,呼延副帥,是你嗎?”

漫天的喊殺聲將他的呼聲掩蓋,呼延贊也即將沖上城頭。

董遵誨再次下令:“所有人后退,不得放箭。”

曹璨急忙勸到:“董指揮,若沖上來的不是呼延副帥,或是他也為叛軍收買怎么辦?”

“侍衛司的戰力,本指揮一清二楚,如此攻城的,只有呼延副帥。”董遵誨說到:“呼延副帥對皇上忠心耿耿,絕不會背叛皇上。”

呼延贊正抬頭往上爬,驀地城頭上看不到人影,也不見有箭射下來。趁此機會,他幾步便沖上城頭,許多兵士也跟著沖上城頭,拔刀便要拼殺。

城頭上靜悄悄的,呼延贊急忙伸手擋住沖上來的兵士:“小心埋伏。”

“呼延副帥,呼延副帥。”

呼延贊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呼喚,探頭四處查看,卻見硝煙后面,董遵誨獨自站在那里。

“董指揮,”呼延贊急忙上前:“你怎地在此處?莫非皇上已經?”說到這里,他重重的跪了下去。

董遵誨急忙扶起他:“呼延副帥,皇上沒事,城內也根本沒有叛軍,不信你看。”

呼延贊轉頭看了看,此時已是半夜,城內靜悄悄的,所有房屋完好無損,并沒有大戰過后的景象。

雖然天黑看不到皇城景象,但并沒有喊殺聲傳來,且沒有出兵時看到的火光。

“這是怎么回事?”呼延贊問到:“若是沒有叛亂,為何本帥在城外看到城內火光沖天?”

董遵誨說到:“那是曹太尉在幽州打了勝仗,城內百姓放煙花慶祝,不慎點著了幾處房子。”

“啊?”呼延贊忙到:“那本帥得趕緊聯絡向大帥,讓他退兵。”說罷他便轉身欲走。

“呼延副帥,”董遵誨叫住他:“此次攻城,本就是向拱向承甫兄弟預謀已久,你上了他們的當啦。”

“可惡,”呼延贊怒到:“本帥這就去擒了向氏兄弟,嚴加拷問,以泄心頭之恨。”

“呼延副帥,”董遵誨勸到:“不如就留在城頭與我一起守城吧。”

呼延贊說到:“城內兵力不足,如此守下去能守到幾時?本帥當趁此時殺他個措手不及,生擒向氏兄弟獻于闕下。”

董遵誨不好強留,只得任由呼延贊下城。

“將士們,”呼延贊集結人馬大呼到:“此次所謂的城內叛亂,不過是向氏兄弟一手策劃,真正謀反的,正是他們,速隨本帥一起沖往中軍帳,生擒向氏兄弟,平定叛亂。”

士卒們面面相覷,不知道究竟在搞些什么。

倘是潞州士卒,自然以呼延贊軍令是從,可他才調任侍衛司數月,雖將手下將士戰力提升,可向氏兄弟可是侍衛司的老人,號召力比他要強得多。

“副帥,”步軍統領何光說到:“眼下情勢很難分辨敵我,不如我軍暫且退到一邊,待天亮后分清形勢再行出兵?”

剛才呼延贊在城頭上看得真切,城內根本就沒叛亂,他怒到:“情勢本帥早已分清,就是向氏兄弟叛亂,倘爾等不愿出兵平叛,本帥便視爾等為叛軍同黨。”

一直在后面關注戰局的向拱看到城頭上安靜下來,疑惑到:“為何停止了攻城?”

向承甫也有些疑慮:“城頭也停止了開炮。”

“莫不是呼延贊已攻下城來?”向拱說到:“可他為何不發訊號?”

此時傳令兵匆匆跑過來說到:“啟稟大帥,我軍后方有一支人馬正在快速進軍。”

向拱一驚:“勤王之師這么快就到了?”

“大哥勿憂,我等不過方才起兵,怎會有勤王之師?定是豪強世家的援兵到了,大哥快與我一同前去迎接。”

倆兄弟暫且不管前方戰局,急匆匆趕到后方,果見三人率著大批人馬趕到。

不過這些人馬并無盔甲,手中兵器也頗是簡陋。

率兵三人上前見禮:“并州王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聞大帥起兵反抗昏君,特率子弟前來共襄盛舉。”

向承甫上前扶起一人,此人正是先前一直與他密謀的黑影:“崔家主果是信人,得三位家主襄助,侍衛司更是如虎添翼。”

崔氏家主說到:“向大人甘冒風險舍棄富貴為天下萬民謀福祉,令人敬佩不已,我等豈可失信?”

兩邊正在商業互吹,忽地四下里響起隆隆的戰鼓聲。

向拱急忙問到:“三位家主可是還約了友軍襄助?”

“沒有啊,”崔氏家主說到:“莫不是前方攻下城來?”

“不對,”向承甫側耳聽了聽:“這鼓聲自四面八方而來,似有人將我軍包圍。”

崔氏家主笑到:“向大人,我聽說侍衛司有近七萬人馬,若要包圍侍衛司,須得多少人?汴梁城附近哪還有數量如此之多的大軍?”

鼓聲越來越急,越來越近,侍衛司的兵馬漸漸慌亂起來。

向拱喝到:“來人,速去查看,究竟是何人擂鼓。”

“向大帥,不用啦。”不遠處傳來呼聲。

向拱急忙轉頭朝聲音方向望去,只見輕煙薄霧中,遠處山頭上一人站立,宛如天神下凡。他身旁旌旗飄蕩中依稀可見一個‘楊’字。

“前方可是楊令公?”向拱說到:“令公,城內楚王叛亂,令公快隨本帥一同攻入城去救駕。”

“向拱,”楊業喝到:“皇上早知侍衛司會謀反,本帥年前自大庾道回師之后便一直埋伏在你左右,眼下你已被我大軍包圍,還不速速自縛受降。”

向拱心中一慌,辯解到:“令公何出此言…”

“大哥,”向承甫打斷了他:“皇上既是早就在埋伏我等,多說又有何益?我有七萬兵馬,背嵬軍并不滿萬,如何包圍我軍?不如趁此時先拿下楊業,再攻入城中吧。”

“向承甫,”楊業喝到:“你既是執迷不悟,休怪本帥無情。”

楊業緩緩退下山坡,向承甫指著他站立的方向大喝:“都說楊業無敵,有能斬此人者,賞銀萬兩,封萬戶侯。”

“殺呀。”大軍擺開架勢正要沖鋒,‘轟隆’幾聲巨響,營中瞬間炸開了花。

不待侍衛司兵馬反應過來,四面八方又響起炮聲,直往營中炸來。

兵士四散逃命,向承甫拔劍喝到:“不準逃,不準逃,誰逃本官殺了他。”

所謂兵敗如山倒,這個時候哪里還能穩住,向承甫不信邪,拉住一個逃命的校尉大喝:“背嵬軍不過數千人而已,有何懼之。”

校尉慌忙到:“大人,背嵬軍以一敵十,算起來兵力超過我等,況他還有火炮,留在此處只有等死而已。”

向承甫憤怒的一劍刺出:“本官現在就結果了你。”

校尉的慘叫聲并不能擋住潰散之勢,連三位家主也急忙轉身要逃命。

“爾等何處去?”向承甫問到。

“向大人,楊業并不識我等,我等且先退去,待向大人重整兵馬,我等再來襄助。”

眼見大勢已去,向拱跌坐地上,懊惱到:“我怎地鬼迷心竅要造反?罷了罷了,活著也是牽累家人,不如就此了結了吧。”

向拱顫顫巍巍起身,拔出佩劍架在脖子上,向承甫回頭,急忙呼到:“大哥…”

可惜晚了一步,只濺了一臉鮮血。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