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逆宋小說>逆宋最新章節列表 >逆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逆宋-六一四 相悖
更新時間:2025-08-25  作者: 烈玄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穿越 | 穿越架空 | 烈玄 | 逆宋 | 烈玄 | 逆宋 
正文如下:
逆宋六一四相悖_wbshuku

六一四相悖

六一四相悖

回過頭來看,受到義務教育沖擊最大的,是地方士紳。

以前老百姓不識字,什么也不懂,士紳說什么也就是什么。

但現在生長起來的一批年輕人,大部分都能識些字,雖然理解不那么透徹,但至少不會輕易被忽悠。

宣傳高征稅的期刊,出版之后由宣傳司散發到每一個村,每一個寨。

剛開始聽說征稅,百姓就罵開了。

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就這么白白往外交,心里肯定不爽。

士紳又這么一挑撥,性急的百姓便開始罵起朝廷來。

不過還是有不少明白事兒的,根據期刊仔細算了算,至少有三成百姓不用繳稅。

還有三成百姓在繳稅邊緣徘徊,剩下三成繳的也不算很多,只有極少數的人,才需要繳納高稅額。

但是看病不要錢,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

你說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頭疼腦熱的,只要有戶籍冊,就可以免費尋醫問藥。

繳納的稅額跟醫藥費比起來,那可就是九牛一毛了。

有這好事,老百姓當然舉雙手贊成。

任地方士紳再怎么煽動,百姓都置之不理。

呂蒙正加大宣傳力度,爭取讓每個百姓都形成一種思維。

我納稅,我光榮。偷稅漏稅不僅可恥,而且犯了王法要發配到安州挖鐵礦。

竇國光的奏折終于炮制出來,中心思想只有一個。

治國之道,無非敬天法祖,根據當時需要,稍作改變也無妨。

但不管怎么改,仁孝不能丟。

可是現在的大周,人人開口閉口就是錢。

為了錢,父子之親,夫婦之愛,兄弟之義,朋友之信全都被丟棄。

現在為了錢,朝廷竟然要向百姓征收高額稅賦,完全失了君臣之仁。

不管是昏庸的夏桀,還是殘暴的紂王,亦或歷史有名的其他昏君,從來沒聽說有向百姓征收四成稅的。

奪民之利,完全不是一個仁君應該干的。

綜上所述,皇上應該親賢臣,遠小人,廣修圣德,讓天下重新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則百姓幸甚,社稷幸甚,祖宗在地下也能安息。

竇國光沒有利用他戶部尚書的權力,將奏折直遞宮中,而是呈交給了內閣。

他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看到,也算是對楊延定的一種挑釁吧。

楊延定看到奏折,果然氣不打一出來,大罵到:“腐儒,腐儒,似這等人充斥朝中,實是社稷之不幸。”

罵歸罵,楊延定還是在奏折旁詳細解釋了為什么需要高征稅,和高征稅的好處,隨后將奏折遞進宮中。

這幾天涉及到新的國策出臺,柴宗訓要看看百官的反應,所以奏折不再看也不看就蓋章,總會揀些有代表性的看看。

萬華捧著竇國光的奏折,眼睛盯著上面的字,就是不開口。

柴宗訓抬頭:“念啊,怎么不念?”

萬華神色慌張:“這份奏折沒寫什么,換下一份吧。”

“讓你念你就念,啰嗦什么。”

萬華說到:“皇上,這份奏折實在沒寫什么東西,不值得念。”

“誰的折子?”

“回皇上,戶部尚書竇國光。”

柴宗訓想起前些時有司會議,竇國光不肯參與之事。

“奏折拿來,朕親自過目。”

“皇上,沒什么好看的。”萬華要將奏折藏起來。

柴宗訓努努嘴,兩個小太監將奏折奪了來。

萬華急忙跪下:“皇上,竇國光辱罵君父,實是罪該萬死。”

以現代的眼光看,這封奏折有些過份。

但以當時的情形看,說一個皇帝不仁,等于指著皇帝鼻子罵你這個昏君。

想象中的暴怒沒有出現,因為柴宗訓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他始終記得馬克斯的那句話,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保證被到處使用。

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

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通過密探收集而來的民間情況,大周眼下正有向此發展的形勢。

百姓過得幸福需要錢,但錢一旦運作起來之后,就沒有情理可講。

沒有情理又何談幸福?

事情不該是這樣。

難道就不能有一個富足而仁義禮智信的社會?

柴宗訓一直將“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作為信條。

但現在倉稟實了,衣食足了,卻也笑貧不笑娼了,哪來的什么禮節和榮辱?

眼見他在發呆,萬華有些慌:“皇上,皇上?”

柴宗訓醒過來:“哦,速召竇國光入宮。”

萬華說到:“皇上,似竇國光這般侮辱君父,該打入死牢。”

柴宗訓眼神一冷:“朝政上的事,也是你能插嘴的?”

萬華慌忙給了自己一耳光:“奴婢知錯,奴婢知錯。”

“好啦,傳旨去吧。”

敢寫皇上不仁的圣旨,竇國光是做好丟官坐牢的準備的。

沒想到皇帝竟然心平氣和,他恭敬的行禮:“臣竇國光參見吾皇萬歲。”

柴宗訓抬手示意平身:“竇卿家,你的奏章朕看了,朕倒有一個問題要請教。”

“皇上折煞臣了。”

“你我君臣,無須如此拘禮,朕只想問問,百姓富足,和五常相悖嗎?”

“回皇上,倘天下人人懂得綱常,并照此行事,自然便會富足,綱常乃天下人行事之準則,怎會與百姓富足相悖?”

“譬如漢文帝,又如唐太宗…”

“朕不須你舉些故事來說明,”柴宗訓打斷了他:“你出身科舉,自然熟讀典籍,不論漢文唐宗,當時百姓有如今這般富足嗎?”

“皇上,”竇國光說到:“圣賢有云,民不患寡,患不均。”

“皇上多項并重,今日之百姓富足者,的確遠甚于漢文唐宗,然貧窮者依然如故。”

“如此差距越來越大,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于社稷而言,是非常大的隱患。”

柴宗訓問到:“所以楊延定出臺高征稅,但不知竇卿為何反對?”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