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姓瑯琊第323章神使_wbshuku
第323章神使
第323章神使
這是一場典型的心理操控。
全場這么多蠻人,心存懷疑者有,且數量還不少,但就是沒人敢出列。
因為在群體當中,任何違背群體一致性的動作,都要面臨壓力。王揚先是帶領所有人恭送盤王,一來把這種群體壓力具象化,二來借盤王之勢,立己之威。表面上跪的雖然是盤王,但卻變相支持了王揚的言行身份。
然后王揚將“信我”關聯為一種輕松、被動、低風險的“不作為”(即不動),而將“疑我”關聯為一種困難、主動、高風險的“作為”(即出列)。在高壓和不確定的環境中,不作為是人們規避風險的本能選擇。既不需權衡,又不需勇氣,只要保持原樣不動,就不用承擔“出列”的未知后果。
而越沒人出列,懷疑者就越認為自己是少數,越認為自己是少數,就越沒人敢出列。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多數無知”(plUraliStiCignOranCe),即無法偵知大多數人的真實想法,從而偏向認為其他人對當下情況的認知與自己不同。
小巫祝現在就是這樣的感覺。他本來期望大家站出來發難,然后他再一錘定音。可竟然沒有一個人說話!難道都沒發現,這個所謂“神使”有一個致命漏洞嗎?!
寶月見沒人質疑,開始帶節奏。
她轉向王揚,輕斂直身,彎轉衣袖。纖手交疊,若蓮垂露;素腕低懸,似柳拂塵。
接著掌心向下,緩緩折腰叩首。
肩伏如秋鴻掠,身曲似春溪漫。額觸青臺聲未起,袖籠暗香影先沉。
莊重之中,不乏柔媚;卑微之下,又顯高貴。好像她在神使面前是最卑微的奴婢,但對于其他人來說,仍然是高不可攀、不可觸及的存在。
蠻部從沒見過這樣的女子,不少人都看得呆住了。
而這樣的女子對王揚卑躬屈膝,嫵順低眉,更襯得王揚天命所鐘,凜然難犯。
王揚則暗暗給蕭寶月又加了五分,八十五。
寶月虔誠恭敬的聲音在祭臺上響起:
“月奴恭請神使大人——”
“等一下——”
小巫祝高舉手臂,出聲打斷,才說了三個字,蕭寶月神色驟冷,美眸凝霜,周身柔媚瞬間被凌厲取代,高聲喝問道:
“爾欲瀆神?!”
寶月一旦起范兒,氣場甚強(關于這點在王揚所著的《馴服皇室惡龍:從入門到精通》中有詳細記載)。加之此次變臉神速,喝問突然,給小巫祝嚇得一愣,一時間竟有些膽怯。
王揚本來就要找機會釋疑,此時露出親和的微笑:
“月奴,不要阻擋尋求盤王真道之人。
只要是盤王的信徒,而非別有用心的偽信者,那么——
凡困惑的,終得開釋;
凡迷茫的,終得指引。
就讓迷途的他發問吧!
讓他誠實的困惑得到解答。
盤王的威德如星河浩瀚,從不拒絕真心求教的子民。”
蕭寶月:......
這種話對于處在早期迷信“蒙昧階段”的蠻人來說實在是太過震撼!他們原始的信仰中雖然也充滿敬畏,但卻從未感受過如此恢宏博大的境界!直把眾蠻聽得渾身一顫,只覺王揚這胸襟!這氣度!這用詞!這說話!就連大巫祝也比不了!
小巫祝越聽也越發虛,要說信王揚他是真不敢信。不說別的,就說盤王降神使,怎么可能降到漢人身上?
但你要說不是,那他這些詞兒是哪來的?什么“天上有神,唯本座獨尊;地下有族,唯宜都承恩”,居然還挺押韻.....
還有什么“凡困惑的,終得開釋;凡迷茫的,終得指引”什么的,這些話可不像是能直接編出來的......如果真是編的,那這一男一女從一開始就在扮假,只是這扮得有點太像了吧?除非兩人提前串通好,又或者事先演練過,否則不會這么默契順暢!但這兩人不是偶然抓的嗎?也不可能事先準備好來扮神使......
小巫祝左右思量,覺得還是假的可能性比較大,畢竟漢人中可以有聰明天才之輩,只不過自己見得少,想象不到而已。但盤神卻不可能顛倒錯亂,不分蠻漢。
他堅定了想法,給自己打了打氣,走上祭臺,不過聽了王揚方才的話,沒像之前打算的那樣直接指認王揚是假扮神使,而是說道:
“我想請問幾個問題。”
語氣還算客氣,但故意略過了稱呼。
王揚也不在意,微笑道:
“我許你問。”
小巫祝不知道為什么,心里微覺別扭,但心思全在準備好的問題上,也沒糾結,快速問道道:
“你是漢人嗎?”
“是。”
“盤王仇漢,為什么附在漢人身上?”
“盤王不仇漢。盤王是天上至高真神,下界萬物皆為螻蟻。你會仇恨螻蟻嗎?”
小巫祝略一思索道:
“我不仇恨螻蟻,但我厭惡蚊蠅。對盤王來說,漢人便是蚊蠅。”
“你厭惡蚊蠅,如果遇到蚊蠅,你如何做?”
“我驅趕,或者拍死。”
“是啊,如果盤王真的厭惡漢人,為什么不驅趕拍死?”
小巫祝愕然。
蕭寶月忍笑。
眾蠻若有所思。
“天下蚊蠅那么多,我當然只拍飛及我身的。”小巫祝想到了說辭。
王揚蔑了小巫祝一眼:
“你豈能和盤王相比?盤王是至高真神,一念起,萬山傾覆;一念滅,百川倒流。
日月在盤王掌中輪轉,星辰隨盤王心意明滅。
盤王若厭惡蚊蠅,則眨眼間,天下蚊蠅都成絕跡;
若仇恨漢人,則彈指下,世上漢人皆化塵土。
豈有任漢人發展延綿,廣布大好山河的道理?”
眾蠻聽得心如擂鼓,渾身發熱!
他們知道盤王厲害!但不知道原來這么厲害!
大巫祝說盤王“無所不能”,但究竟是怎么個“無所不能”也沒說。哪像這位,日月在掌中轉,星辰隨心意亮!聽得太帶勁兒了!
小巫祝腦子有點亂,想說或許盤王沒有這么厲害卻又不敢,同時又想:說不定盤王真有這么厲害......
小巫祝決定拿出駁倒王揚的絕招:
“盤王若不仇漢,為何要我們以漢人為祭?”
王揚向小巫祝緩步走去,邊走邊問道:
“你怎么知道盤王要你們以漢人為祭?”
小巫祝看著王揚走來,竟有些害怕,但還是鼓起勇氣說道:
“這是我部第一任大巫祝圣蠻拔丹在夢中聽到盤王神旨。盤王說:‘需燒漢人為祭。得祭,則福履綏之;失祭,則百殃降之’。拔丹德行昭彰,從不說謊,我們這里有一個詞形容不說謊者就叫‘言如拔丹’,你難道想說,圣蠻拔丹說的是假話嗎?”
眾蠻都看向王揚,不少人眼神疑惑。寶月則心中一沉。
她雖知宜都蠻以漢人祭神,卻不知所以然,這是第一次聽說緣由,原來是巫祝借夢傳言,蠻人把它當做盤王親旨。這個拔丹一看就蠻中先賢,說不定相當于漢人中的諸子。尤其這位圣蠻還是以誠實著稱的。王揚初冒神使,人心未附,若貿然說拔丹不誠,說不定反而動搖威信,可若承認拔丹之言,則前論失據,到底怎么辦才好呢......
蕭寶月正苦思對策,便見王揚停到祭臺邊緣的火盆前,雙手攏袖,看著小巫祝,眸子靜如深潭,倒映著盆中火焰:
“拔丹沒有說謊。”
不少蠻人松了口氣,小巫祝則喜道:
“那你是承認——”
“不過他聽錯了。”
“額?”
“盤王原話說的是‘需燒壞人為祭’。壞即好壞的壞,壞人就是惡人奸徒。只是拔丹聽成了漢人,誤傳神言而已——”
眾蠻大驚,臺下頓時騷動起來。
小巫祝又驚又怒:“胡言亂——”
王揚上前一步,一揮衣袖!
在袖口掠過盆沿的剎那,一袖粉末撒出!只聽砰的一聲!光烈火閃!
眾人只見一團火球炸起,將銅盆直接掀飛出去!
當粉塵粒子接受火源的熱量后,會與氧氣(也就是氧化劑)發生劇烈的氧化反應,此謂——粉塵爆炸。
王揚由于找不到硝石,所以便用面粉、木炭粉和硫磺粉相混。面粉充當可燃介質;木炭粉加燃料;硫磺粉則當引燃劑,其實只用面粉也可以,但視覺效果和威力都要差一些,三者一起要控制好比例,王揚試了又試,三次里只有一次把盆炸飛,這也和扔的手法有關。此次算是效果很好的一次。若差一些,只能讓火瞬間暴漲,不過即便只有暴漲對于王揚來說也足夠了。他這一招本來就是作為后手唬人用的,只是之前沒想到會用在這里。
咣當!
銅盆砸落在祭臺上,在一片死寂中冒著煙。
眾蠻皆震悚抱頭,惶惑失措。寶月也驚得跌倒,面無顏色。
小巫祝離得最近,直接嚇跪,瑟瑟發抖!
一片煙霧之中,王揚負手走出。
小巫祝駭得連話都說不利索了,以袖遮頭,驚恐地挪蹭后退:“別別......”
王揚俯下身,目光如初雪消融的溪水,溫聲道:
“你不要怕。
我認得你眼里的光,那是尋道者才有的星火。
我知你是盤王的真信徒,不是那心藏惡意的邪魔。
但你的口舌要謹慎,因為我方才所傳,乃盤王之語。
對于盤王的神言,聽者當存敬畏。
須知謗神之罪,可比誤聽,要重得多呀!”
蕭寶月見王揚一副溫柔可親的樣子只覺心頭一股無名火起!
這大騙子從來沒對我這么說過話!
從來沒有!!!
注:①本書第二百四十三章《登樓》:“王揚交給黑漢一張紙條,讓他轉給季道人:‘記住啊,不要配好的寒食散,不要張仲景方,不要葛洪方,要的是何晏方多加的那個......’”
寒食散是六朝流行之藥物,名雖一,方卻不同。張仲景方和葛洪方都無硫磺,唯何晏取紫石散和侯氏黑散兩方,合為一方,添加硫磺等物,也就是王揚粉塵爆炸中的硫磺粉。之所以不直接叫硫磺,是因為王揚拿不準當時硫磺之稱呼,怕像硝石一樣弄錯,而向煉藥師提寒食散,反而更加明了。
②本書第二百五十七章《謝客》:“只見王揚圍著個火盆走來走去,好像念念有詞似的在念著什么,然后手臂舞動,做著什么動作,咦,這是在干嘛?是什么舞嗎?還是——砰!火光沖天!”
③在本書中,點亮這種跨時代的攻擊性科技樹,粉塵爆炸就算到頭了。雖然可以寫制火藥,也可以寫再簡易版復合弓什么的,類似的能發明的武器很多,但沒意思。我寫此書本就是消遣娛思之作,只是希望消遣的同時加一些有重量的東西,也就是之前說過的“關乎人文”。既然是娛思,那娛和思都要占比,偏了的話就沒趣,就比如寫王揚的蠻中第一戰,本來計劃要連續寫六章作戰的過程,但覺得枯燥,就改了計劃,還刪了兩千多字丟到廢稿里。
其實真實戰爭哪有那么多有趣,很多時候、很多細節都是枯燥的,雖然全寫出來我猜也有少數讀者會愿意看,但估計不會多,尤其這還是不到兩千人的小戰,等后來的大戰,大大戰,要是細寫,二三十章都未必擋得住,那趣味性就更不足了。所以我還是決定盡量只挑有趣的角度寫,不光是筆法上的有趣,設置和操作上也會盡量有趣。這種有趣當然要設定在現實的冷兵器范疇內,各方公平較量,所以就不讓他拿火藥嚇人了。:wbshuku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