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沉魚策小說>沉魚策最新章節列表 >沉魚策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沉魚策-第二十三章 入城
更新時間:2025-08-26  作者: 解語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穿越 | 穿越架空 | 解語 | 沉魚策 | 解語 | 沉魚策 
正文如下:
第二十三章入城_沉魚策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二十三章入城

第二十三章入城←→:

繁樓見到伯嚭的時候,他正與兒子剡季說話,看到繁樓手臂受傷,詫異地道:“這是怎么了,誰傷的你?”

繁樓低頭道:“啟稟太宰大人,卑職找到了當初逃走的一名越女。”

伯嚭一怔,旋即滿面驚喜地道:“你是說殺死留毒逃走的越女?”待繁樓點頭,他急急道:“人呢,在哪里?”

“卑職無能,讓她逃走了。”繁樓將藥廬發生的事情細細說了一遍,隨即單膝跪地道:“是卑職辦事不力,請太宰大人責罰。”

剡季眼底掠過一絲冷笑,“你平日里不是總夸自己武功高強嗎,怎么這會兒連一個女子也對付不了?”。伯嚭對繁樓極為看重,在某些方面,甚至越過了他這個親生兒子,令他嫉妒不已,如今好不容易找到機會落井下石,自然不會放過。

伯嚭也是滿心不悅,還以為找到了越女,沒想到是空歡喜一場,他板著臉道:“是誰救走了越女?”

“只知是一名女子。”說到這里,繁樓抬頭道:“她手上的劍與留毒尸體上的傷口十分相符,若卑職沒有料錯,她應該就是殺死留毒的真兇。”

伯嚭一怔,若有所思地道:“這么說來,她們一直在一起?奇怪,既然已經逃走,就該返回越國,為何還要滯留城外?難道還有什么事情?”

剡季見伯嚭遲遲不懲治繁樓,忍不住道:“父親,他放跑越女,又得罪了公孫離,給咱們招來麻煩,理應重罰。”

伯嚭對他的話嗤之以鼻,“公孫離算什么東西,難道還敢來我府中興師問罪嗎?”

剡季連忙道:“他自是不敢,但伍相國一向護短,萬一借此事在大王面前告父親一狀,可如何是好?”

伯嚭冷聲道:“公孫離治下不嚴,管束無方,本就理虧在先,我就算借他一個膽子,也不敢去告狀。”說著,他瞪了剡季一眼,“教了你多少次,遇事要冷靜,別一點點小事就咋咋呼呼的,讓人看見像什么樣子;得空多跟繁樓學學,別總是跟那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

剡季被他說得面上青一陣白一陣,原本是想借此對付繁樓,結果反倒招來一頓喝斥,還讓他跟繁樓學,簡直是晦氣。

他雖氣惱,卻不敢當著伯嚭的面發作,低頭道:“兒子領受了。”

在打發剡季下去后,伯嚭示意繁樓起身,嘆息道:“我這個兒子要是有你一半的能干,我就知足了。”

“公子聰穎,定不會辜負太宰大人的期望。”面對繁樓的安慰,伯嚭擺擺手,轉而道:“傷得利害嗎?”

“小傷而已,不打緊,只可惜沒能帶回越女,令太宰大人無望了。”

“事已如此,多說無益;只要她還在姑蘇,總是能夠找到的。”

繁樓一向是最懂伯嚭心意的,當即會意地道:“卑職會派人暗中查訪,盡快找到她。”

“好。”伯嚭滿意地點點頭,道:“快下去包扎傷口,后面還有許多事要你去辦。”

在繁樓覆命的時候,冬云也帶著夷光來到一處頗為氣派的宅子里,小橋流水,甚至還有兩只丹頂鶴在園子里悠閑地散步,正是文種的宅子,在一番商量之后,夷光決定住在文府之中。

一來,經過今日之事,藥廬已是無法繼續,二來,她要開始進行伐吳第三術,住在城中,會比城外來得方便許多。

那一夜聽到笛聲后,夫差命守衛在城里搜查了一日一夜,始終沒有找到吹笛的女子,只得作罷。

這一次的擦肩而過,令夫差對夷光的思念與日俱增,經常對著畫卷一坐就是大半日,就連上朝的時候,也不時走神。

伍子胥對此頗為不滿,幾次上諫,措詞嚴厲,夫差自知理虧,再加上“相父”的身份,不敢爭辯,只能唯唯應著,但已然成疾的思念,又豈是幾句諫言能夠醫治的。

“大王?大王?”王宮中,伯嚭連著喚了數聲,方才將神游太虛的夫差拉回來,一臉茫然道:“什么事?”

“臣剛才說宮城年久陳舊,該好好修繕一番了,不如齊、晉幾國也就算了,連越王宮也比咱們奢華,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夫差扯一扯唇,擺手道:“此事還是罷了。”

伯嚭以為他擔心錢財的問題,道:“臣已經聯系了幾個大商人,都說愿意為大王盡一份心力,臣算了一下,國庫那頭只需動用少少一些就夠了。”

“本王不是擔心這個,相父一向主張節儉,之前父王想翻修祖母居住的宮殿,都被他勸阻止,何況是如此大肆翻修宮城,算了。”

一聽是這么回事,伯嚭當即道:“翻修宮城,為得不僅僅是大王,還有整個吳國的顏面;之前齊國使者來的時候,可沒少說風涼話。”

夫差被他說得有些心動,但很快便又壓了下來,“算了,最近相父對本王已是頗為不滿,沒必要再因為這事去惹他生氣。”

伯嚭最擅察言觀色,見夫差態度堅定,他知趣地沒有繼續說下去,嘆息道:“大王對伍員處處忍讓,伍員卻絲毫不知體諒大王,實在是有失臣子之道。”

“太宰要是沒別的事,就退下吧。”夫差淡淡的說著,兩個老臣之間明爭暗斗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伍子胥固然霸道囂張,他伯嚭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夫差自不會去接他這個話。

“諾。”伯嚭應了一聲,卻遲遲不曾退下,夫差眉頭一蹙,“怎么,還有事?”

伯嚭看了一眼夫差案前的畫卷,“大王還沒找到那位越女嗎?”

提到此事,夫差面色一黯,手指撫過畫卷上那雙顧盼生色的明眸,輕聲道:“人海茫茫,哪有這么容易,或許……她這會兒已經不在姑蘇了。”

聽到這話,伯嚭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據臣所知,那位姑娘依舊在城中,并未離開。”

夫差詫異地抬起頭,“你如何知道?”

“臣之前聽聞大王連夜派人尋找一位吹笛的姑娘,猜測可能救過您的那位越女,便留了幾分心眼,讓人一直守在四方城門,據他們回報,這幾日并無越女出城,所以臣斗膽斷定,那位姑娘尚在城中。”

伯嚭的話令夫差驚喜不已,“太宰有心了。”

“這都是臣該做的。”伯嚭謙虛了一句,又道:“只要挨家挨戶尋找,一定能找到那位越女。”

夫差正要答應,忽地又露出為難之色,“可本王并不知道她長相,亦不知道她姓甚名誰,就算遇見了也不相識。”

聽到這話,伯嚭也有些犯難,思索道:“那位姑娘可有什么特點?”

“本王只知道她懂醫術,還有就是她經過小溪時,被風吹起面紗,溪中魚兒見到她的容貌竟是紛紛沉底,令人嘆為觀止。”

“沉魚之貌,必然傾國傾城。”伯嚭贊嘆之余,心中已是有了主意,“臣有一計,或可尋到那位姑娘。”

夫差精神一振,連忙道:“快說!”

“咱們可以辦一場‘觀魚大會’,勒令所有身在姑蘇的越女參加;到時候,讓那些越女乘舟入湖,誰能令錦鯉沉入湖底,就是大王要找的那位姑娘;當然,為免有人作弊,表面上就說要選出一位觀魚姿態最美的女子入宮為妃。”

伯嚭的話令夫差眼睛發亮,撫掌道:“好法子,本王怎么沒想到。”

“大王日理萬機,自是無暇想這些。”伯嚭恭維了一句,又緊趕著道:“大王要是沒意見,臣這就去安排。”

夫差露出為難之色,半晌,他嘆氣道:“還是算了吧,被相父知道,又該說本王貪好美色了。”

伯嚭一心想著討好夫差,又豈會就此作罷,當即道:“大王登基數年,后宮一直空虛,挑選女子充掖后宮是理所應當的事;再者,吳越兩國聯姻,從此兩國為一國,這是好事,相國沒道理反對。”

“再說了,那位姑娘千里迢迢來到姑蘇,很可能就是為了尋找大王,這一次錯過,恐怕再無相見之時。”說到這里,伯嚭長揖一禮,鄭重道:“大王三思啊。”

夫差沉眸不語,他既想找到朝思暮想的姑娘,又擔心伍子胥從中阻撓,一時左右為難。

大殿寂靜無聲,時間伴著銅漏“滴嗒滴嗒”的聲音無聲流逝……

在這樣的靜默中,夫差終于有了決定,“十日之后,太湖觀魚!”

伯嚭大喜過望,長揖道:“大王英明!”

夫差低頭輕撫著畫卷中的女子,他知道這個決定會招來伍子胥的刁難,可即便這樣,他還是想要一試。

夏日的傍晚,天邊霞光絢爛,猶如天女手中的錦緞,那么近那么美,仿佛一伸手就能挽住。

臨窗的長幾上,范蠡正執筆在一片片竹簡上仔細寫著,他的字靈動飄逸,甚是好看。微風拂過,吹起他寬大的袍角,在風中一卷一卷,傍晚的風不像正午那般炎熱,反倒有幾分涼爽之意。

自那夜之后,夷光就再沒有提過施公的事情,似乎已經沒事了,但范蠡總覺得她并沒有真的放下,所以這幾日一得空,他就會來文種府中看望夷光,好在伍子胥知道他與文種是莫逆之交,倒也沒起疑。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夷光輕聲念著,驚訝地道:“這是什么經籍書冊,我怎么從未見過?”

她雖身在鄉野,但父親是朝廷御席,深得越任,而夷光又自幼喜愛念書,施公回家之時,經常會帶一些經史子集,待夷光看過后再送回去,多年下來,可謂是看遍了整個越王宮的藏書。可范蠡此刻所寫的,她竟是一句都未聽過見過。

范蠡寫完最后一個字,道:“此書沒有名字,是我以前遇到一位老者口述,數年來,一直牢記于心,不敢有忘。”說到這里,他又感嘆道:“那次相遇雖只有短短幾日,卻讓我終身受益。”

夷光失望道:“可惜了,若然成書,定能驚世。”

范蠡有些詫異地看著夷光,他聽那位老者說起這些時,第一反應就是“若能成書,必當驚世”,沒想到夷光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

夷光不知他這番心思,見范蠡一直定定瞧著自己,疑惑地道:“先生怎么這樣看著我?”

“沒事。”范蠡斂起心神,笑道:“既然你中意,那這卷竹簡就送給你吧,閑暇時可慢慢細讀。”

面對范蠡的饋贈,夷光竟是搖頭拒絕,“多謝先生,不必了。”

“怎么了?”

夷光指一指光潔的額頭,笑意淺淺地道:“先生所寫之語,夷光已經盡記于此。”

范蠡驚訝地道:“你只看了一遍便都記住了?”

夷光點頭道:“我自幼記性極好,尋常醫書或是經史子籍,瞧過一遍便能記個七七八八。父親常說,我若為男子,定能繼承他的衣缽,成為最年輕的御醫。”

在提起施公時,夷光聲音微微有些發抖,范蠡正要安慰幾句,一人推門大步走了進來,正是文種,他一看到范蠡便眉飛色舞地道:“范兄,好消息!好消息啊!”

范蠡向夷光告了聲罪,道:“何事讓文種兄這般欣喜?”

文種一路趕來,口渴得緊,趕緊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一口氣喝完才覺得舒坦點,“剛剛得到消息,十日之后,太湖觀魚。”

“什么意思?”

文種一臉神秘地道:“原來伐越之時,吳王曾經犯病,幸得一位越女救治,自此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伯嚭大肆抓捕越女,就是為了找到那位越女討好吳王,哪知來姑蘇的路上接二連三出事,只剩下寥寥幾人活著。經此一事,吳王本已經死心,哪知又突然聽到那位越女的笛聲,知道她不僅沒死,還來了姑蘇,激動不已,連夜搜尋,可惜沒能找到。伯嚭看出吳王心思,又得知那位姑娘雖蒙著面紗,卻容貌傾城,連魚見了也沉入溪底,便想出了太湖觀魚這個點子,吳王也同意了,應該傍晚之前,就會張貼王榜。不過此事并沒有對外公諸,只說吳王要選出一位觀魚姿態最美的越女入宮伴駕。”

救治?吹笛?面紗?

夷光越聽越覺得耳熟,怎么感覺……像在說自己?:mayiwsk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