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清穿之幼清小說>清穿之幼清最新章節列表 >清穿之幼清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清穿之幼清-第180章 鹽商
更新時間:2025-08-28  作者: 涼城心不涼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都市 | 都市言情 | 涼城心不涼 | 清穿之幼清 | 涼城心不涼 | 清穿之幼清 
正文如下:
清穿之幼清第180章鹽商_wbshuku

第180章鹽商

第180章鹽商

梁九功在門外守著,書房里康熙正在召見大臣,見幼清身邊的承影過來,趕忙笑著一張臉上前:“承影姑娘怎么來了,可是皇后娘娘有事?”

承影笑著開口:“主子喝湯時覺得惡心,叫了太醫過來診脈,原是懷孕的緣故,我特地過來跟萬歲爺稟報來了。”

梁九功聞言一愣,隨后便是一喜:“可是真的?”

承影:“這事怎么可能作假。”

“是我說胡說了,承影姑娘稍等,萬歲爺正在里面跟大臣說話,待會兒我就去通報。”

承影:“萬歲爺需要多長時間?”

梁九功估摸著時間:“應該還有一會子呢。”

“這樣啊,主子那邊剛懷孕,我這還要去找懂這事的嬤嬤,要不然梁公公跟萬歲爺說,我便先回去了。”

梁九功點頭:“那也成。”

“那就看到梁公公了。”

“承影姑娘客氣,這樣的喜事,我可巴不得呢!”

承影離開后,約摸過了半個時辰書房里的大臣才出來,然后梁九功便著急進去了。

康熙見他這樣,喝了口茶,淡淡道:“怎么回事,這么著急?”

“回萬歲爺,剛才皇后娘娘身邊的承影姑娘過來說皇后娘娘有喜了。”

“啪嗒”一聲,是茶杯落地碎成片的聲音。

“你說什么??”

“回萬歲爺,皇后娘娘有喜了。”

梁九功話音未落,便聽到康熙大笑的聲音,跟瘋了似的。

要知道康熙可一直盼著幼清給他生孩子呢!當初她還未假死出宮前康熙就盼著了,只是她承寵不少,偏偏肚子沒動靜,康熙以為是自己沒這個緣分,沒成想他都快放棄了,幼清那邊突然傳來了好消息。

“好好好,梁九功,你去太醫叫上太醫隨時注意娘娘的肚子,還有,趕緊去找幾個會伺候孕婦的嬤嬤送去娘娘那里,她身邊可沒有比較得用的嬤嬤,對了,朕庫房里的補品,你瞧瞧有孕婦合用的趕緊給娘娘送去……”

說完之后康熙便離了書房,趕緊往幼清那邊去。

他到的時候幼清正在看賬本。

“你都懷孕了,怎么還看這些。”

“不礙事,就是懷孕而已。”

幼清已經接受自己懷孕的事實了,也就剛才喝魚湯的時候惡心了一回,如今可好好的呢!這賬本總不能積著不看。

“什么不礙事,朕讓梁九功去叫了太醫過來,聽聽太醫怎么說。”

幼清覺得多此一舉,太醫剛走沒多久,她雖然沒問太醫懷孕的注意事項,但是她身邊的人去問了。

再者,還有系統在,保胎不是問題。

不過康熙的一片好心,幼清也不辜負。

太醫來了,當著康熙的面又診了一次脈,又說了一次孕婦注意事項一二三四五……

等太醫離開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

而這個時候幼清懷孕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慕清園。

太后那邊。

“哀家倒是沒想到她竟然懷上了,當初她得了皇帝那么多恩寵都沒懷上,哀家以為是她沒這個命,誰知道當了皇后,這命都跟著變好了。”

一旁伺候的嬤嬤沒接話,編排皇后的話她可不敢隨便附和。

要說幼清化作懷孕誰最不高興,這個要數太子了,身為元后嫡子,也是現如今唯一的嫡子,康熙重嫡庶,他這個太子分量不低,可是若是新后生個阿哥出來,他便不再是唯一。

還有就是康熙寵信后,是個人都看得出來,寵后的嫡子,和已故元后沒有母族勢力的嫡子,哪怕他是太子之尊,也覺得頗有壓力。

可恨事情出來太子連個能商量的人都沒有,從前索額圖在時,他還能說幾句真心話,如今倒好,他身邊雖然也有些人,但是可沒一個人他能真信任的。

太子做到他這份上也是夠了。

現在太子只能盼著新后生出來的是個格格,也更加希望婚期能夠提前,沒了母族支持,他急需要妻族的支持。

這邊太子不安,西邊的莊子里幾個有皇子阿哥的嬪妃也挺不安的。

都生了兒子,要說沒那么個心思是不可能的,原先她們想著把太子斗下去,現在太子好好的,新后懷孕,要是生個阿哥,萬歲爺豈不是看不到別人了。

“她倒是好運氣,這才成皇后多久就懷上了。”

“主子息怒,不過是懷孕,能不能生下來還是兩說,再者,即便生下來,也有可能是個格格,即便是個健康的阿哥,那年歲也太小了,等新后的孩子長成,那時候大阿哥早就有了自己的人,何懼一個小娃娃。”

“嬤嬤說的是,是我著相了,這才懷孕,以后還早著呢!”

幼清這懷孕這事引得各方注意,也就幼清自己沒太當回事。

康熙倒是天天對著她的肚子兒子閨女的喊著。

不想讓幼清平安生孩子的不少,但是動手的卻沒有,前后宮嬪妃們被康熙那一手給嚇到了,那些證據齊全的比她們本人都清楚自己做的惡事的經過,她們怎么敢再去動皇后的肚子。

至于前朝的,那就更不敢了,再者,前朝的人在幼清身邊可沒有動手的人脈,康熙護得緊,為了一個不知是男是女的胎兒不值當。

又過了兩個月,幼清這胎三個月,已經坐穩了胎。

這個時候康熙接到江南的折子,那邊出了岔子,跟鹽有關。

柴米油鹽。

尋常人家撿些枯枝落葉便可做柴。

米是百姓種出來的,這個取決于天,靠天吃飯。

油,更多是豬油,植物油也有,但是不多,豬可家養,也取決于百姓自己。

但是這個鹽問題重重。

制鹽需要專門的人,百姓不可不食鹽,這鹽自古以來便由朝廷把控,可是再把控,利益動人心,自古以來這鹽官和鹽商之間就少有真正清白的,便是有,那下場也沒多好。

這不,江南死了兩個鹽官,死相極慘。

能做鹽官,便是康熙的親信,敢這么對康熙的親信,可見江南鹽商以及背后的利益集團之猖狂。

這讓康熙忍不住怒了。

晚上,幼清瞧著康熙緊鎖的眉頭,問道:“你這是怎么了?”

康熙絲毫不避諱與她說朝政,直接道:“江南兩個鹽官不明不白的死了,朕的人竟查不出什么來,這江南不知成了什么樣了,百姓吃鹽困難,有價無鹽,百姓只能吃私鹽,這私鹽又有多少百姓吃的起,可恨這些鹽商。”

幼清雖然知道一些歷史,但是還真不怎么清楚百姓吃鹽困難的事情,畢竟在現代,那鹽兩塊錢一袋,一袋夠吃好久。

不過百姓吃不起鹽這事她覺得她有辦法。

“我有個法子,不知可不可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