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調教大明小說>調教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調教大明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調教大明-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
更新時間:2025-08-30  作者: 淡墨青衫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軍事 | 歷史軍事 | 淡墨青衫 | 調教大明 | 淡墨青衫 | 調教大明 
正文如下:
調教大明第一百三十六章廷封_wbshuku

第一百三十六章廷封

第一百三十六章廷封

“惟功,你對那個腐儒太客氣了。”

武官和勛官隊中,張簡修這個錦衣衛指揮和惟功站立的班次并不算遠,其實以他們的身份,常朝是不必出現的,也就是朔望大朝時,他們才會一起站班。

“呵呵,總不能當著眾部堂和閣老的面,將那廝打一頓。”

“有何不可。他們文的動嘴,俺們武的動手,哈哈!”

張簡修這種渾不吝的性子,倒是和他老子沒一點相似的地方,惟功也只能呵呵一笑,不再理這小子了。

他在兵部的表態是拉攏邊關武臣,暖他們的心,看他在兵部說話后,各鎮邊將對他的態度就能看出來此事的效果有多好了。他在京營所為,是表示不和勛貴和在京武官同流合污,建立勢力,以安文官和皇帝之心,做孤臣的事和態度,最容易叫皇帝歡喜。

拉一批,打一批,這才是王道。

在午門朝房前將一個進士給打了,固然痛快,自己的路可也走絕了,不能這么沒腦子啊……

倒是張簡修沒注意的事,惟功注意到了。

群臣驚疑之時,惟功也是對張簡修輕聲道:“元輔今日怎么來晚了?”

“這個……也是啊,怎么來晚了?”

惟功哭笑不得,不理會這個粗線條單細胞的生物了,估計別人打他主意套話的也不會少,張家的幾個子弟,老大和老二都是進士清秘官,城府磁實的很,套話是別想了,簡修倒是不設防,但問題是,張府的人對他是設防的……

好在朝會順利開始,各衙門在這種場合也會奏事的,當然,預先都是將奏事的內容送到內閣,內閣通過后再送司禮,皇帝早就知道該怎么回答,奏事上來,都是一個字答復就可以了,每奏一事,皇帝便曰:可。

皇帝表態后,再下內閣,下各部衙門,就是可以執行的公務了。

但意外情況也是發生了,有都察院的一個青年御史上前,大約是一個楞頭青,對皇帝奏道:“臣彈劾觀政進士鄒元標候朝之時,喧嘩無禮。雖朝會未開始,然而眾官修朝時,此人于朝房外大聲議論事情,殊無朝官體制。”

大朝會上除了各衙門按例說事之外,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御史糾儀了。一般來說,朝官都會加倍小心,但有些事兒不是小心就能駛得萬年船的,不小心絆著了,失儀,咳嗽了,失儀,放屁了……還是失儀。

每次朝會,肯定會有若干倒霉蛋失儀,當然懲罰也不會太厲害,一般就是罰俸,大明官員的俸祿極低,一個窮京官兒一年三四十兩銀子,而且還不可能全額到手,折鈔,折香料,折絹羅,反正朝廷沒銀子,你有轍想去。

嘉靖年間,總會有拖欠俸祿的情形發生,財政太困難了,又不能不養兵,不養皇室,反正倒霉的就是普通的官兒。

到萬歷年間,財政情況好轉,罰俸就成了懲罰普通京官的利器,大明的京官又沒有養廉銀子可領,窮的家小也養不起的不是沒有,當然,印結銀子和冰炭敬好歹還是有的……

這么鄭重的彈劾,萬歷的臉上也是露出茫然神色,環顧左右,眾官都是懵懵懂懂的樣子,顯然也是不知道朝會開始之前喧嘩生事,到底是什么罪名?

見此情形,萬歷反而是精神一振,每次朝會,他是最無聊的一個,百官好歹還能貓在眾人群里,他卻是高高在上,不要說一言一行了,眉毛抖一下都是幾百上千號人看在眼里,他動也不動彈,又得不停的說“可”,心里那份膩味就甭提了。

突發情況一出現,他精神一振,沉聲道:“朝會之前喧嘩,是否屬實?”

所有人都在罵那二楞子御史,這廝想出名想瞎了心吧……哪有彈劾朝會前喧嘩的?但鄒元標在朝房外大聲喧嘩也是事實,大伙兒看在眼里,也是覺得鄒元標二楞子的模樣有失體統。

當下都察院老大左都御史劉應節上前,正色道:“鄒元標喧嘩屬實,雖未擾亂朝會,亦屬不當,該御史彈劾的是。”

萬歷道:“既然屬實,有司以為當如何處罰?”

他想了想,又道:“該觀政進士因何事喧嘩,有司可奏上!”

皇帝這也是違規出牌了,眾官面面相覷,半響過后,見張居正不說話,才有一個五軍都督府的都督上前道:“該觀政進士所言是五軍營舍人營馬軍把總張惟功擅殺軍士一事。”

此事萬歷已經知道了,當下便道:“軍士夜起欲縱火,張惟功將犯法軍士射殺,并無不當之處,既然該進士提起,五軍都督府可有處置了?”

都督府今日沒有奏事,皇帝是知道的,這樣問起,可算是故意為之了。

那個出列的都督十分狼狽,他出來是迫不得已,而且他是定國公府的門下,在惟功到目前為止的動作中,對定國公一脈都算照顧,沒有太多的得罪。所以在此事上,這個都督和其身后的定國公都沒有立場……但現在皇帝逼問上來,這個都督感覺頭痛欲裂。

“目前,是坐營官馬守約將張惟功奪職……”

“處置不當!”

皇帝咄咄逼人,喝道:“馬文約昏聵,不宜留任,張惟功有功夫過,坐營官由他來做!”

話一出口,在場朝官都是有震驚之色,倒不是皇帝任用一個坐營官有什么了不起,而是皇帝居然在親政之前,就有這樣的逾權之舉,實在是難以想象。

而皇帝對惟功的這種信任態度,也是叫群臣更加吃驚,到此時,眾人才徹底醒悟過來,為什么張惟功神鬼辟易,做事百無禁忌,原來身后最大的靠山就是御椅上坐著的這位。

看到眾臣的表情,萬歷也是微顯得意之色。

他十四歲多了,從幼時就接受著嚴格的帝王教育,宮禁之中,除了太后就是他,惟我獨尊,所以早就有強烈的帝王意識,權力極為強烈。

但他一直被壓制著,今日借機顯露一下手腕,展現一下肌肉,令萬歷的感覺十分愉快。

官員群中,朱鼎臣等少年勛貴都是略顯嫉妒,他們也是親從官,身份高貴,但在皇帝心里,地位比起張惟功來卻是差的遠了。

而張惟賢的眼中,漠無感情,只有最熟知他的人,才會在他的眼眸深處,發覺那強烈的怨毒神色!

“張先生怎么看?”

“嗯?”

皇帝雖然作主了,但很害怕被打回票,這對他的帝王尊嚴會是嚴重的損傷。

當下心中惴惴不安,向著似乎在沉思著的張居正詢問。

張居正平時反應極快,遇事果決,為人十分機敏,二十來歲成為進士,三十歲為翰林,四十歲不到就為親王講官,五十為首輔,有這種經歷的人反應快絕,張居正向來也是如此,但今日事起突然,張居正直到皇帝垂詢時,仍然有一點沒回過神來的茫然之感。

先下意識嗯了一聲后,張居正似乎才想起來是怎么回事。

“皇上說的是。”

張居正用師傅夸贊徒弟的口吻道:“見的很明,處置無有不當。張惟功為坐營官,馬軍和步軍皆由他節制,武官由他任用,務要在短時間內,使舍人營擺脫多年積習!”

得到張居正的夸贊和肯定,萬歷渾身都輕了幾兩,整個人都飄飄然。

這不是在文華殿,這是在皇極門御門聽政!

當著數千人的面,元輔張先生對自己處理朝政之事大加夸贊,回到內廷后,太后還真不知道會怎么夸獎自己!

萬歷忍著得意的心情,又對呂調陽問道:“呂先生以為如何?”

呂調陽怎么可能在這種場合反對張居正,當下立刻恭謹答道:“皇上圣裁極是。”

“張先生呢?”

這個張先生是問的張四維,張四維心中對惟功不僅有本能的反感和抵制,還有自己身為晉黨的一份責任,但他也不能公然反對,特別是內閣和皇帝已經達成一致的情況下。

當下只得答說道:“臣無異議。”

“有司以為如何?”

這是詢問兵部、都督府,總理京城戎政等大臣。

當下各部自然也無異議,無人反對。

協理京城戎政的趙大人倒是想反對,但是他和惟功在兵部的爭執已經是人近皆知,他若反對,無私亦是私,公心也變私心,當下只能在心底嘆氣,卻是一個字也不曾說。

自己頭一次主動干涉政務就一炮打響,萬歷心里只覺得惟功是自己的一員福將,他高興的滿臉放光,強按住興奮的心情,朗聲道:“此事就依廷議,退朝!”

皇帝這么一說,眾官都是嗡然一聲,連張居正也挑了挑眼眉,然后才自失一笑。

大明的官,清濁之分十分明顯,比如七品縣令是地方親民官,也是濁流,從正七品縣令到從七品的巡按御史,這反而是升官了,因為是從濁流到清流,而一個七品的給事中從京城放到地方,就算是放到一州五品正印,也是貶竄。

而清流官職,最重要最光彩的當然要屬廷推官,這是清流中的清流,顯官中的顯官,武臣是不可能有這種榮耀的,這是文官的專屬權利。

但現在經過皇帝的御口,三閣老的背書,諸有司衙門的認可,確實可以說是廷推得官。

一眨眼間,惟功這個舍人營的坐營官,等于是游擊將軍的官職,頓時就是金光閃閃!

“臣謝恩!”

在眾官沒有反應出來之前,張惟功自武臣隊中一閃而出,跪下領旨謝恩。

皇帝已經起身了,在惟功謝恩的時候,萬歷瞟了惟功一眼,眼神之中,也是充滿著得意的色彩。

皇帝心道:這小子此番應該明白,靠誰也不如靠朕最為牢靠!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