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879:獨行法蘭西第126章最后一課_wbshuku
第126章最后一課
第126章最后一課
萊昂納爾實在覺得自己無辜,騙阿列克謝耶芙娜男爵夫人的又不是他,但那位女士似乎把火全撒在了他身上。
但是索菲婭既然已經打上門了,他再不情愿,也要硬著頭皮頂上。
而且他也不認為19世紀的文學考試能對他形成什么真正的挑戰。
和所有學科一樣,150年的時光意味著知識體系至少迭代了10次以上,許多在當年石破天驚、難以理解的理論,經過時間的沉淀,都變成了再簡單不過的常識。
但是這不意味著他會任由這位索菲婭擺布。
萊昂納爾從那張硬木椅上緩緩站了起來,先是環視了一圈考場,目光最后落在那位明艷如驕陽的俄羅斯貴族小姐身上。
萊昂納爾聲音澄澈,既沒有憤怒,更沒有畏懼:“索菲婭小姐,您接受了最高規格的法語教育,口音純正的就像出生在凡爾賽皇宮里。
想必對法國的著作、大師都如數家珍?就像剛剛提到的巴爾扎克、伏爾泰、盧梭……”
索菲婭驕傲地抬了一下頭:“至少在莫斯科的沙龍里,沒有人比我更熟悉他們。”
法國已經實行了共和制,貴族頭銜和特權都已經作廢,只是文化慣性仍在。
俄國卻還是徹底的封建社會,整個國家的上層建筑都是由貴族構成的。
在索菲婭眼里,萊昂納爾這樣的平民不過是螻蟻,要不是法蘭西的法律保護著他,她甚至會讓自己的侍衛們把他捆起來,用馬拖著在泥地跑上兩公里。
杜朗教授也好心地提醒了萊昂納爾一句:“索菲婭從小就善于雄辯,是阿列克謝耶芙娜男爵夫人最出色的孩子,也是莫斯科貴族沙龍里的明星。”
萊昂納爾注意到,杜朗教授在說到“孩子”時,沒有說明是“男孩”還是“女孩”。
萊昂納爾笑了起來,措辭卻開始變得鋒利:“您說您熟悉這些大師,但他們似乎都僅僅是您參加貴族沙龍時裝點門面用的談資。
法蘭西文學里珍貴的對理性的追求,對邏輯的重視,對文明的踐行……并沒有在您這顆美麗的頭顱里生根發芽。”
索菲婭依舊不屑一顧,認為萊昂納爾只是強撐罷了。
萊昂納爾踱著步到索菲婭面前,居高臨下地俯視著她:“就好像您剛剛口口聲聲說希望索邦‘不因任何外在因素而動搖的崇高標準’——
如果我那些‘虛名’是能影響考試的‘外在因素’,那您母親的‘30萬法郎’和您自己的社交影響力,就可以排除在‘外在因素’之外嗎?
這有任何的理性與邏輯可言嗎?”
索菲婭一時有些語塞。
萊昂納爾繼續用最平靜的語氣進行最殘忍的“解剖”:您在大言不慚地說出‘嚴謹傳統’‘崇高標準’‘知識殿堂’這些詞匯的時候,是否想過——
您自己剛剛就像一個野蠻人,毫無禮儀地闖入考試現場、打斷考試流程,這是對傳統、標準和殿堂的尊重嗎?
這有任何的文明可言嗎?”
索菲婭面對突如其來的質問,有些啞口無言。
莫斯科的沙龍上,沒有一個貴族青年會這樣質問自己,他們只會在自己耀眼的光芒下唯唯諾諾,在自己的詞鋒下丟盔棄甲。
萊昂納爾這種毫不退讓、針鋒相對的氣勢一時間讓她心亂如麻,無法組織起思考。
但萊昂納爾并沒有準備讓她有時間反駁,因此質問并沒有結束:“所以,索菲婭·伊萬諾夫娜·杜羅娃謝爾巴托娃小姐——
您口口聲聲熱愛法蘭西文化,卻只是把它理解成了沙龍里優雅的談資,社交場上炫耀的資本,或者……
如同您母親30萬法郎捐款一樣,用來標榜自我,甚至試圖干涉他人自由的工具!
所以,您從未真正理解法蘭西文學的靈魂,它天生就與您試圖用金錢、權力綁架一切的思維模式格格不入!
您的法語可能比絕大多數法國人都好,但是您依舊是一個,呵,俄羅斯人……”
萊昂納爾可謂字字誅心,索菲婭的臉由紅轉白,再由白轉青,豐滿的胸脯劇烈起伏著。
她想反駁,想斥責,想喊自己仆人進來,把這個狂妄的小作家丟出去……
這是一種她從未遭遇過的精神凌辱!她只能死死地盯著萊昂納爾,眼中燃燒著火焰。
萊昂納爾輕輕一笑,轉身坐回了椅子上,重新面對杜朗教授,以及其他兩個評委。
“所以,教授先生們,請出題吧。我接受加試。
但這場加試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我個人的‘名不副實’或‘名副其實’,也不是為了滿足任何一位慷慨女士的期待或憂慮。
而是為了給這位遠道而來的索菲婭·伊萬諾夫娜小姐,補上一堂她們缺席了的、關于法蘭西文學真正精神的必修課!”
三位考官——杜朗、莫羅、勒克萊爾教授——交換著凝重而復雜的眼神。
萊昂納爾的鋒芒畢露固然解氣,卻也將他們徹底推到了風口浪尖。
經過一番商議,居斯塔夫·杜朗教授推了推金邊眼鏡,聲音恢復了學者的沉穩:“萊昂納爾,你捍衛了質疑的權利,也承擔了隨之而來的挑戰。
既然你主動要求加試,以證明索邦學術的純粹性與你自身學識的成色,那么,我們滿足你。”
他停頓片刻,目光掃過旁聽席上屏息的眾人,最終落回萊昂納爾臉上:“請闡述——在法蘭西文學,乃至整個歐洲文學傳統中,‘真實’與‘道德’的關系。它們是否必然對立?
如果存在對立,作家如何在作品中調和、展現,甚至利用這種對立?”
問題一出,整個梯形教室陷入一片死寂,就連索菲婭一時間也忘記了剛剛受到的屈辱,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這是一個在19世紀的文學理論體系中,顯得極為宏大、艱深的命題,觸及文學創作的核心。
它與之前幾個問題的區別就在于,不再設置具體的作家、作品作為參考系,所以雖然沒有“參考答案”,但卻最能體現回答者的素養。
萊昂納爾努力做出一副思考的模樣,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始回答:“‘真實’與‘道德’,猶如精神殿堂的兩根支柱,雖然分立兩旁,實則處于一種充滿張力的共生關系中。”
“文學求真實,是為了揭示人性與社會的復雜,而非簡單的道德說教或粉飾太平。”
“若文學只為被上層階級定義的‘道德’,回避真實,那便淪為了貴族沙龍里點綴墻面的裝飾畫,喪失了直擊靈魂的力量。”
索菲婭聽到“貴族沙龍”幾個字,臉色瞬間陰沉了幾分。
萊昂納爾的論述并沒有結束:
“而真正的道德力量,往往誕生于對真實的深刻剖析與慈悲、憐憫當中。”
“因此,作家調和‘真實’與‘道德’,并非粉飾或回避,而是以無畏的勇氣深入真實,用深刻的洞察力和博大的道德情懷,在呈現‘是什么’的同時,引導讀者思考‘為什么’和‘應該怎樣’。”
“最高級的文學道德,不是刻板的教條,而是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對不公的無情揭露,以及尊嚴和自由的不懈追求!”
“至于那些,企圖用金錢、權勢來定義‘道德’、鉗制‘真實’的人,往往最經不起真實光芒的照射。他們的‘道德’,不過是維護自身特權和虛幻優越感的遮羞布罷了。”
萊昂納爾的論述結束了,他站起身來,向教授、院長行了一個禮:“我想我的考試應該可以結束了。”
接著他在學生們的歡呼、掌聲中,從容地穿過眾人,離開了現場。
臨走前,他順便向索菲婭丟下一句:“您的最后一堂法語課上完了,索菲婭·伊萬諾夫娜·杜羅娃謝爾巴托娃小姐。”
聽到這句擲地有聲的嘲諷,索菲婭還能站得住,一直在隔壁小房間里旁聽的羅斯柴爾德夫人卻身子一軟,癱在了沙發里。:wbshuku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