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小說>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列表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第一百一十一章:醞釀大運河計劃,宋鴻志的滅國之戰
更新時間:2025-09-25  作者: 尋風追雪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武俠 | 武俠小說 | 尋風追雪 | 求你們了 | 讓朕當個昏君吧 | 尋風追雪 | 求你們了 | 讓朕當個昏君吧 
正文如下:
高陽國雖然只是大魏藩屬。

幾乎在人口、經濟等各個方面,都是遠遠落后。

就拿所建的城池來說,即便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但論防御和堅固程度,或許比草原部族要強很多,比比之大魏,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

也就是為什么,朝廷對高陽國用兵,雖然有大臣并不贊同,但也沒有竭力反對。

甚至于,魏云弈任命宋鴻志,這樣一個在京師人盡皆知的紈绔子弟,為遼鎮指揮使后。

一些人確實也很不理解,可覺得也并沒什么。

畢竟他們都很了解高陽國的實力。

遼鎮的將士。

即便不如北境,但對付高陽國,還是不在話下的。

就算沒有任何從軍的經驗,但只要堅守住遼鎮,就有辦法。

比如當北境的壓力緩解之后。

高陽國就算再有想法,也得乖乖選擇議和。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宋鴻志會直接動手,還帶著八百人,直奔高陽國都。

如此戰法,簡直就是出人預料。

尤其是攻破厲城這個消息,更讓所有人都感覺到不可思議。

厲城算是高陽國的經濟中心,地位顯著,還是國都的唯一一道防線,非常重要。

就算現如今,高陽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宣城,內部空虛,但怎么也會數千大軍把守吧,可居然被宋鴻志攻破了,連主帥都被直接斬殺。

怎么看都讓人不相信。

可這個消息,是遼鎮在宣城得到的。

總不可能高陽國太子,會故意散播假消息吧?

還調集大軍回援?

由此可見,宋鴻志是真成功了。

可朝廷上下,無論是文官,亦或者是武將,都不知道對方是怎么做到的...

當然,現在他們的關注點并不是這些,而是宋鴻志才離開厲城后,兵鋒似乎直指高平城。

如果說,帶著八百人,攻破厲城,的確有些夸張,但一些武將還能夠理解,適應一下,也可以接受。

可高平城是什么地方?是高陽國都,防守的大軍肯定不會少于一萬人。

想要在這種情況下,攻破此城,無異于吃人說夢。

且現在高陽國太子李宰已經反應了過來。

正在調集大軍進行回援。

所以想要和攻破厲城那樣,攻破高陽城,是很不現實的。

除非,宋鴻志帶著的八百人,武道修為全部都在八品左右,才有這個可能。

但如此精兵,或許只有在北境駐軍當中才能籌齊。

修行武道,可不是那么簡單的。

因此。

朝廷上下,對于宋鴻志能攻破高陽國都,并不抱期望。

可想法歸想法,有一個事實,那就是必須要所有人都認定的。

那就是,這位當朝小國舅,三天奔襲八百人,拿下高陽國僅次于國都的重鎮,這種事情,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至少朝廷有些武將,自認為覺得自己前往,肯定是不行的。

如此,許多人對于宋鴻志的印象,也徹底改觀了。

而就在滿朝上下,都在議論此戰的時候。

景德宮中。

魏云弈坐在主位上,雙眼之中,透露著茫然之色。

“怎么會,怎么會這樣呢?”他喃喃自語,直至現在還不敢相信從遼鎮傳來的消息。

小舅子,居然帶著八百人,直接沖入高陽國腹地,還那些了僅次于國都的重鎮。

可他手上才八百人啊,就連本身也沒有多少從軍的經驗啊。

到底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啊?

太夸張了吧?

忽然間。

魏云弈覺得,小舅子不要姓宋,直接改姓霍吧。

要知道,自己當初讓對方任遼鎮指揮使,目的就是延長大戰時間。

可現在倒好,對方直插高陽國心臟,大戰局勢都開始逆轉了。

屆時,小舅子若攻破高平城,此戰就直接結束了...

“陛下。”這時候,趙靈瑛從一旁端著一碗參湯走了過來,面帶笑意道:“臣妾之前就說了,小國舅爺帶著八百人深入敵后,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現在看來,高陽國那邊,定會亂了陣腳。”

起初,她在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被震驚到了。

因為從未想過,宋鴻志居然有這個膽子。

手上有八百人就敢直接深入敵后。

此舉可以說無比冒險。

可跟讓趙靈瑛震驚的是,對方居然還攻破了厲城。

如此戰績,已經不是一般語言能夠形容的。

一直以來。

她對于宋鴻志都抱有懷疑的態度。

覺得對方只是個愣頭青,完全沒有能力任遼鎮指揮使。

更別說主導朝廷和高陽國之戰了。

可自從知道這個消息后。

趙靈瑛就震驚了,覺得這位小國舅不能按常理去看,就像是這一次帶著八百人,深入高陽國腹地,換做一般人,肯定是不敢這樣做的。

畢竟打仗這種事情,牽連太大了,要顧及手下的將士,還有輸了的后果。

就如同自己父親,向來都是穩中求勝,不會出查實。

但對方,不僅打破了這個常規。

做的還非常好。

怎能不敬佩?

“愛妃,你說宋鴻志,能不能攻破高平城?”魏云弈聽到對方的話,心里有些發酸。

不過現在說什么都已經晚了,他唯一想知道的,就是小舅子,能不能將高平城給攻破了。

因為對方如果真做成了這一點,那整個高陽國都差不多滅了一半。

如此一來,氣運不知道會暴漲多少...

說實話。

魏云弈對于軍事方面,的確不算太了解。

即便清楚局勢,可想要分析最后的結果出來,也是很難的。

正好,瑛貴妃父親是神武侯,對此肯定比自己更加了解,所以想聽聽她的意見。

畢竟現在的他,真的很害怕,小舅子真做到了。

“攻破高平城嗎?”趙靈瑛聞言,稍稍思索了一下,然后道:“小國舅手中現在只有八百人,即便是精兵,但已經歷進行過厲城之戰,怕是也會有損傷,需要進行休整,且厲城距離高陽國都,也有六七百里,就算趕過去了,怕也是不能立刻進行一戰。”

“當然,還有一點,那就是高平城畢竟是國都,論防守能力,肯定強于厲城很多,至少不下于一萬大軍駐守,因此想要攻破高陽國都,幾乎是不可能的。”

說到這里,她望向魏云弈,笑道:“但臣妾覺得,陛下的要求也不要過高,”

此刻,在趙靈瑛的眼中,陛下是還不滿意宋鴻志此行的戰果。

只不過是把高陽國第二重城給攻破了而已。

似乎在局勢上,沒有多少區別。

畢竟高陽國的大軍還在。

而這一戰。

關乎的是整個大魏的威嚴,必須要讓對方付出血的代價。

如此,才能宣告諸國,大魏是不可折辱的。

可顯然,小國舅還沒有做到這一點。

想著若能夠將高陽國都給打下來,那才是真正的大勝。

不然,陛下為什么要問對方要問這一樣一句話呢?

只是趙靈瑛卻覺得。

攻破了厲城,已經算是可以了,至少讓宣城駐軍亂了陣腳,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且宋鴻志還是第一次上戰場領軍,而這些功績,已經強過朝廷諸多將領了。

所以在這時候,她覺得必須要說點什么。

“噢?是嗎?”

旁邊,魏云弈聽到這句話后,頓時眼前一亮。

他確實害怕小舅子,真的將高陽國都給攻破了,然后將高陽王室全部生擒。

可聽到趙靈瑛的分析之后,立刻就放心了許多。因為對方說的不無道理,高陽再弱,那也是一個國家啊,僅僅是帶著八百人,怎么可能就破城呢?

再說,小舅子的動作,已經被敵方得知了,現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像之前攻厲城那般順利嗎?

雖然現在的局面,也不是魏云弈想要的,但他稍稍思考,覺得還能接受。

就是高陽國的大軍,如今并未受到任何損失。

絕對還有一戰之力。

只要小舅子沒有把高平城給打下來,那這場大戰還沒有結束,還有挽回的余地。

思緒至此,魏云弈不像之前那般緊張了,當即也長出一口氣,道:“嗯,攻高平城太冒險了,想來小國舅也不會如此沖動,即便不考慮自己,也需要考慮手下的八百人。”

“不過愛妃說的對,小國舅此戰,確實是出乎預料,打出了一個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戰果。”

“無論怎么說,都算是立了功,等他回來之后,朕要好好獎賞!”

話雖如此。

可獎賞那也只是說說而已。

因為他很清楚,如果真照這種情況,讓對方繼續打下去,天知道會發生什么。

所以魏云弈所考慮的,就是等小舅子無法攻破高平城,回到遼鎮后。

就直接將對方給召回京師。

然后暫緩對高陽國出兵之事。

畢竟距離月末結算,已經沒多少天了。

好不容易等江南士族那邊鬧起來了,給自己削弱大魏氣運。

如果在這時候,被小舅子打亂了計劃,那就是真的悲催。

“陛下英明。”

趙靈瑛自然沒有意見,有功就賞,這是大魏的祖制。

旋即,她頓了頓,繼續道:“那陛下,此事要是不要讓皇后娘娘知道嗎?”

別看前朝現在議論紛紛,但后宮對于宋鴻志千里奔襲的消息,可是沒一個人敢多說話。

說都知道,皇后身子弱,如今又有了皇嗣,受不得刺激。

不然萬一出了點什么事情。

沒有人能承擔的起。

但如今是打了一個勝仗,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不過魏云弈卻輕輕搖頭,繼而道:“還是先不要告訴皇后了,等小國舅安全回來再說。”

畢竟現在還沒完事,勝仗不等于安全,如果說了出來,無疑會讓對方依舊憂心。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繼續隱瞞,不要多說。

趙靈瑛也點了點頭。

就如同自己父親出征的時候,即便每次都平安歸來,但母親也總是擔心。只有在見到人的時候,才會把心放下來。

為了皇嗣,還有皇后的身體,確實應該瞞著。

“好了,愛妃你繼續處理奏折吧。”

魏云弈站起身來,然后道:“朕就想去丹房了。”

大還丹就在這幾天要煉制成功了,要適當的進行關注。

但他其實心里也非常清楚,如果只是依靠丹藥,對于實力的提升,肯定是有限的。

依舊還是要依靠系統結算后,所獲得的昏君值,來商城購買各種物品才行。

而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雖然江南士族已經鬧了起來,但北境和遼鎮,都有捷報傳來,肯定會抵消削弱的氣運。

此刻魏云弈已經有預感,這一次的結算,有很大的可能,還是增長。

因此自己必須要想其他的辦法,來大幅度削減大魏氣運。

僅僅依靠奸臣、還有自己做的那些昏君之舉。

肯定是沒用的。

所以現在。

他在考慮,是不是把修建奇觀、大興土木、還有什么大運河這種事情給拿出來。

尤其是大運河,號稱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而重點,就是這個千秋。

因為鑿運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錢財。

而此舉,看似對于以后的發展非常有利。

可在前期,非常消耗國力。

尤其是在加緊工程的情況下,即便是一個盛世王朝,也有些扛不住。

當然,魏云弈之所以一開始沒有考慮,是因為做這件事,對于百姓的負擔非常嚴重,可以說是勞民傷財,萬不得已之下,他是不準備用的。

但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今國運的上漲,一次比一次多。

再這樣下去,怕是不用幾年,仙人就要降世了。

必須要動真格才行。

當然。

魏云弈知道大運河之事,需要好好琢磨一下。

如何能在不給百姓加重負擔的程度下,將國力給消耗下去。

只是他非常清楚,想要完成此舉,確實非常艱難。

自己這昏君當的。

比什么千古一帝還辛苦。

嘆了口氣,魏云弈也沒有繼續思考下去,而是自顧自離開了景德宮,前往丹房。

后面,趙靈瑛則躬身相送。

“娘娘,這小國舅,似乎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厲害許多啊。”這時候,翠果走向前來,臉上依舊帶著驚奇之色。

當初還未入宮之前,她就聽過宋鴻志的事跡,妥妥的京師紈绔。

明明宋公文那時候還只是個小小的大理寺少卿。

這小國舅爺就敢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

京師各家子弟,都對他頭疼不已。

后來。

宋鴻志入宮了,成為了御前侍衛。

京師的街上少了一個紈绔,比之前安穩了許多。

所有人都認為,這位小國舅爺,以后應該就會一直待在御前營,成為一個寂寂無名的御前侍衛。

但沒想到的是,陛下居然對他委以重任,讓其赴任遼鎮指揮使,主導朝廷與高陽國之戰。

那時候,朝廷上下,尤其是武將一方,都是反對的聲音。

認為陛下此舉太過于草率了。

畢竟這小國舅爺。

加上在御前營的經歷,也才不過從軍一個多月而已,怎么可能擔負這等重任?

直到最近的消息傳來...

連翠果都被震驚到了,簡直是難以置信。

所以在等到魏云弈離開之后,才發出如此感慨。

“宋鴻志此舉,也的確超出了我的預料。”趙靈瑛亦點了點頭,但之后便開口道:“不過我覺得,其實這一切,都在陛下的預料之中。”

“每個人都不看好這位小國舅爺,可陛下,對他卻抱著極強的信心,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其實宋鴻志在軍事上的才能,只有陛下看到了。”

頓了頓,她繼續道:“就如同,當初陛下發掘了宋公文一樣。”

此刻,在趙靈瑛的眼中。

自己那位陛下識人的眼光,簡直堪稱可怕。

別人不看好的,但在陛下的手中,卻能發揮出真正的才能。

就如同宋家父子。

本來宋家,雖說是有個皇親國戚的名分,但放在京師,也不算顯眼,可如今因為陛下的提拔,一位內閣次輔,一位遼鎮指揮使,直接算的上一步登天了。

所以在這時候,趙靈瑛開口道:“怕是不久之后,這宋家,會成為朝廷中,不可忽略的存在啊。”

“不可忽略?”旁邊的翠果聽到此話后,頓時一驚,不由道:“那這樣的話,以后陛下是不是不會像從前那般倚重侯府啊?”

她也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朝廷中有宋公文,身為內閣次輔,可以主政。

而軍方,現在又有了一個宋鴻志,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

如果政事方面,神武侯府可以不在意的話。

可在軍事上面就不行了。

畢竟歷代先帝,依靠的都是神武侯府。

如今,有了宋鴻志,未來必可以分出一部分軍權。

這樣下去,侯府的在軍方的影響力,怕是就會大大削弱了,怕是再過不久,就會沒有了之前那般超然的地位。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陛下一直倚重侯府的?”趙靈瑛此刻卻笑了,繼續道:“我之前就與你說過,陛下想要平衡朝廷外戚的勢力,提拔宋家,是最好的選擇。”

“如今宋家父子,沒有辜負陛下的期望,那才是好后的。”

“尤其是宋鴻志,若日后掌握了一些軍權,那才是最好不過的,這樣,我侯府就可以安然退居二線,而沒有了從前那般在軍中的地位,陛下肯定也不會再選擇壓制侯府,與父親而言,這是好事一件啊。”

在他眼里,軍權的確很重要,可如果大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行了。

尤其是威脅到朝廷、威脅到陛下之后,肯定會被清算。

而現在,有人分擔,就不會成為心頭之患。

自己的父親,必然可以安度晚年。

一位功勛卓著的侯爺。

能夠安然退居,可不是好事嗎?

此刻,趙靈瑛想了一下,繼續道:“而且,陛下其實對我趙家也是不錯的,就像之前,兄長因為北境戰事失利,本應該以軍法論處,可陛下沒有這么做,依舊讓兄長繼續領兵,這就是陛下的仁慈。”

“這奴婢當然知道。”翠果道:“可將軍是總領水師啊,在朝廷中,水師的地位,連一般的邊關駐軍都不如,而且將軍此前一直都呆在草原,突然前往海州,恐怕一時間難以勝任。”

“如果再出了問題,陛下肯定會發怒的。”

在翠果看來。

水師的地位只比一般的各地駐軍強一些。

雖然也是領兵,可與之前完全沒辦法比較。

還有一點,就是害怕自家將軍,無法帶好水師,然后又出現問題。

陛下或許會寬容第一次,可第二次呢?即便陛下不說什么,那朝廷的大臣呢?

屆時隨著侯府地位的下降,肯定也會出問題的。

“不會的。”

可此時,趙靈瑛卻搖了搖頭,繼續道:“你不記得,前幾日你從家里帶來了兄長的家信嗎?兄長說,他如今在海州一切安好,但卻發現了水師的諸多問題,所以已經計劃開始訓練和改革水師。”

“我了解兄長,他對于大海,心中一直抱有期望,只是以前父親不允,才一直埋藏在心中。”

“如今到了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必然會拿出所有的心思,雖然不知道兄長能做到什么程度,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相信兄長。”

說到這里,她有些感慨。

雖然沒有看到兄長本人,但從字里行間之中,都能看出對方的豪情萬丈。

就像是小時候,兄長在給自己講解海圖的時候,是那樣的意氣風發。

加上趙靈瑛非常清楚,對方并不是毫無軍事才能。

只是和自己一樣,心思被父親壓制了。

如今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情。

必然能做得更好。

旁邊的翠果,在聽到這些話后,頓時也放下心來。

她是侯府出來的,自然事事都會侯府著想,如今聽到趙靈瑛的話,知道日后侯府即便地位下降,但因為將軍在,必然也會被朝廷重視。

明白自己之前的擔心,全都是多余的。

至于趙靈瑛,則看向宮門處,輕聲道:“現在就看宋鴻志的了。”

沒錯,她現在關注期望的,就是宋鴻志能夠在此戰之中,獲得勝利,成長起來。

不僅是因為此戰關乎大魏的威嚴,更重要的是,若在朝廷在這種時候,能夠得到一尊大將,還如此年輕。

正好父親已經老邁,即便有武道修為在身,比常人多活一段日子。

可身為女兒,她還是想自己的父親還要繼續上戰場。

若宋鴻志成長起來的話。

那必然也能為對方分擔一些壓力。

“小國舅爺?”翠果聽到這些話后,略顯疑惑。

但很快,就明白了自家娘娘在想些什么,當即道:“娘娘,您覺得,此次小國舅爺能做到什么程度,真的無法攻破高陽國都嗎?”

之前趙靈瑛與魏云弈的對話,她也一直在旁邊聽著。

所以心中有些好奇,對方能將此戰打成什么樣子。

真的無法攻破高陽國都,大獲全勝?

而此時,趙靈瑛繼續道:“以我的見解,就是宋鴻志此次攻破厲城之后,會嘗試一次攻高陽國都,但很容易失敗,但對他來說,并不算什么,因為只不過是一次嘗試而已。”

“他在失敗后,也不會執意留在高陽國境內,因為八百人所帶的糧餉,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會選擇折返,回到遼鎮境內,然后休整一番。”

“雖然看起來,此戰雖然沒有獲取太大的戰果,但卻將高陽國的部署給完全打亂了。”

“而這樣,也是最保險,幾率最大的。”

宋鴻志帶著八百人。

猶如一柄尖刀,直插高陽國內部。

絕對會引得人心惶惶,從而不敢繼續與大魏大軍面對面。

因為已經吃了一次虧,會更加小心,至少在趙靈瑛看來是這樣的。

她覺得,此戰的戰略目的,已經完全達到了。

想必在之后。

高陽國肯定不敢繼續將大軍全部放在宣城,而只要宣城的駐軍一少,接下來遼鎮的壓力必然減輕很多。

不說其他,至少在接下來兩三個月的時間之內,他高陽國不敢輕舉妄動。

可這段時間,自己父親也應該對北境取得了一次大勝。

那時候。

朝廷就可以真正騰出手來,對付高陽國。

如此一來,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高陽蕞爾小國,遼鎮的兵力很難應對,可若是整個遼東地區呢,亦或者連北境的駐軍都來了呢?

所以,趙靈瑛斷定,宋鴻志在此戰勝利之后,絕對會回歸遼鎮,然后謀劃下一步的計劃。

此時此刻,高陽國境內。

一座不知名的山谷中。

時值黃昏,夕陽西下,將整座山谷,全都染成了一片血紅色。

山谷之中,有數百人休整,他們拿出草料和水,喂養各自的馬匹。

不過宋鴻志卻坐在一旁,手中拿著輿圖。

似乎正在計劃著什么。

而不遠處,之前一直跟隨的副將,也一直盯著自己的主帥,眼中,透露著欽佩,還有不可思議之色。

因為在這幾天長途奔襲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事情,使得從軍多年的他,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他發現,自己這位才不過十七歲的年輕主帥,簡直就是一位神人!

按道理來說,一般的將領,若是進入敵國的區域。

即便將路線記得再如何清晰。

但因為不熟悉路,肯定也會時不時停下來,確認方向。

可這位主帥呢?從進入高陽國內,一路上幾乎沒有停歇過,也從未詢問方向,就這樣狂奔,卻每一次都能找到對的路,仿佛對一切都已經了然于胸。

更為可怕的是,他還總能找到水源,整整三天時間,不僅是自己,連手下的將士,都從未因為沒有水而發愁過。

就這樣一路奔襲七百里,不僅成功的攻破了厲城,還將糧草的問題都給解決了。

所以副將不僅被震驚了,同時感覺這些年學的軍事常事。

似乎用在對方身上,完全不起作用。

太強了!

“陳先。”

這時候,宋鴻志突然收起手中的輿圖,開口道:“隊伍休整的如何了?”

陳先,也就是副將的名字。

當聽到問話后,副將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走了過來,道:“已經差不多了,馬匹都已經喂飽,將士們經過短暫的休息,體力已經恢復。”

“將軍,是不是準備動身,前往高平城了?”

本來,他對于進攻高陽國都,雖然心中很激動。

但想想,覺得想要成功的幾率不是很大。

現在的他,對于面前小國舅的,已經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再也沒有任何懷疑。

所以覺得對方召自己來,肯定是準備直奔高平城了。

“不,現在時機還未成熟。”

但這時候,宋鴻志卻說道:“之前攻厲城的時候,因為出其不意,所以效果相當好,可經過此事后,高平城肯定已經有了警覺,想要再來一次,幾乎是不可能的。”

“況且我們手下的將士,也因為厲城之戰折損了一些,不可莽撞而行。”

“時機為成熟?”

陳副將一愣,當即繼續道:“可將軍您上次不是說,我們此次出來,不就是為了直取高陽國都嗎?”

手下的八百將士,雖然折損了一些,但現在還有七百多人。

在戰力上,完全不會有什么問題。

雖然高平城比之厲城,更加堅固,可只要動作快,還是有可能成功的啊。

宋鴻志想了一下,繼續道:“我們手下的八百人,全部都從遼鎮挑選出來的精兵,折損接近百人,已經是相當大的損失了。”

“而且,本將軍說的,可是時機并未成熟,而不是說,不打高平城了啊。”

此話一出,陳副將更加迷茫了。

不打高平城。

又應該去哪里呢?

很快,宋鴻志又開口了:“我們此戰,打的雖然快,但想必現在,李宰已經得到了消息,必然會派兵回援,會想盡辦法,堵住我們的后路,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是不要冒險。”

“且即便攻破了高平城,但最多是俘虜了高陽國王室而已,他們手上的大軍并未遭受損失,還有余力一戰,即便失敗了,但最后也只是選擇投降,繼續納貢而已。

“可這,并不是本將軍的目的,因為這個代價,對于他們來說,還是太小了。所以本將軍要做的,是真正的滅國之戰,是要讓高陽國所有的領土,全部歸于我大魏之中,擴大我大魏的版圖!”

“而只是攻破一個國都是遠遠不夠的,不僅要打服從高陽,還要打斷他們的脊梁,更要讓諸國都知道,膽敢招惹我大魏王朝的下場。”

“所以這一戰,我們要打成滅國之戰!”

ps:錯別字先更后改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