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小說>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列表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第一百三十五章:攻守易形,陳玄策的計劃
更新時間:2025-09-25  作者: 尋風追雪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武俠 | 武俠小說 | 尋風追雪 | 求你們了 | 讓朕當個昏君吧 | 尋風追雪 | 求你們了 | 讓朕當個昏君吧 
正文如下:
宋鴻志在軍事方面有天賦。

所以在父親說完那句話之后,立刻就反應了過來。

自古以來,中原對于草原大軍南下,都是以防御和守為主。

即便出擊,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

但就算戰敗草原了。

也會在達到一定的戰略目的之后,選擇退縮。

原因呢,也非常簡單,那就是草原并不是中原大軍的主場。

中原大軍,可以攻城拔寨,可以以弱勝強。在做到這些之后,大軍就要進行補充,要休整。

而一旦攻下城池,就意味著會會的補給,然后再組織下一次的進攻。

可草原呢,那是游牧部族,沒有城池。

即便得勝也無法補充。

這就意味著。

只要大戰繼續,那就需要一直不斷的消耗下去。

更別說有什么可以休整的地方呢,畢竟草原太大了,而草原那些鐵騎,會從任何時候,任何方向攻擊而來。

因此,中原王朝想要消滅草原勢力,是非常難的,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也就是為何,連神武侯這樣的任務,在北境也只是防守為主。

可現在,宋鴻志在聽到父親的話之后。

突然意識到。

若是有了一條新的進攻路線,那就不一樣了。

首先,北境的鎮北關,和之前一樣,作為防守,抵御住敵軍。

而在高陽地區,就可以直接屯兵,加上特殊的地理環境,什么時候出擊,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因為宋鴻志非常清楚,草原雖然和高陽國接壤,但在那個地方,有一座巨大的山脈,相當于天險。若是普通行軍也就罷了。

但草原都是鐵騎,唯有在大舉沖鋒時,才會發揮出最強的戰力。

可若是面對那種復雜的地形,騎兵反而就成了累贅。

這也就是為什么。

明明高陽國并不強大,但卻不受草原劫掠了。

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一道天險。

現在,高陽被滅,這個地形優勢,就完全歸了大魏...

“父親,你說的沒錯啊,若有高陽作為后盾,屆時我若率軍,便進可攻,退可守!”宋鴻志眼神愈發明亮了起來。

雖說在他的眼里,打仗這種事情,完全沒有后撤的說法。

但也知道,有時候多一條退路,就有了更多的選擇。

如果只是以鎮北關為基礎,向草原進發。

那容錯率太低了。

所以他也完全能夠理解。

為什么神武侯在打仗時總是很保守,就是因為知道有些仗不能冒險。

“現在知道我為什么說,陛下在下一盤大棋了吧?”宋公文一笑,繼續道:“草原十八部,與我大魏而言,就是心腹之患,而陛下想要開創出一個真正的盛世王朝,就必須對付草原。”

“可我大魏,即便是帶甲百萬,猛將如云,但想要完全擊潰草原,也是很難的。”

“唯有使用另外一種辦法,就是從高原出軍,打到草原部族措手不及。”

“屆時,再繼續集結大軍,就可以堂堂正正從鎮北關出發。”

“如此對付草原部族,不知要輕松多少。”

“屆時,我大魏與草原之間,必然攻守易形!”

說到這里。

連宋公文也激動了。

因為他覺得,陛下肯定就是這么打算的。

不然的話,為什么要派自己兒子去人高陽都護呢?

就是想著治理地方是其次,對付草原,才是最為重要的。

“那也就是說,高陽,我無論如何都要去了?”宋鴻志點了點頭,繼續道:“只是父親,治軍還行,可治民,我確實一竅不通啊。”

“你還不明白嗎?”宋公文道:“陛下讓你去,不需要治民,只需要治軍便可以了。”

“而且,高陽地區也有許多百姓,你還可以借此,為朝廷編練大軍。”

“不然的話,陛下為什么要將這個位置交給你,就是因為高陽都護,有擴充大軍的權力。”

在宋公文的想法當中,高陽那個地方,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來對付草原。

至于是否能夠治理好,只是其次,畢竟只要草原之患消失。

以朝廷的手段,再將其吸納治理好,不是難事。

“原來如此啊。”

旁邊,宋鴻志總算是理解了。

臉上的陰霾,也在這時候一掃而光。

本來他還在思考,就算成了高陽都護,但手下的大軍也不會很多。

因為等自己到了高陽,最多只能帶一些遼鎮的將士前往罷了。

但卻忘了,高陽都護權力極大。

可以擴充大軍。

至于兵源,直接從高陽那里征收便可。

“好了。”這時候,宋公文頓了頓,然后道:“鴻志,陛下讓你去高陽,不要有抵觸情緒,因為你背負著重大的使命,記住,切不可辜負陛下啊。”

“兒子明白。”宋鴻志點了點頭,心中開始躍躍欲試。

本來他還在為自己接下來無法帶兵而憂愁。

現在聽到父親解釋的那些后。

突然覺得。

皇帝姐夫還是器重自己的,不然怎么會將如此艱巨的任務交給自己呢?

尤其在想到直呼,還有機會出擊草原后,就更加高興了。

當即,父子二人也沒有繼續交談。

還有一桌子菜呢。

加上宋鴻志出去許久,自是要好好聚聚才行。

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

二人聊了一會兒。

宋鴻志也直接回到房間準備休息,征戰許久,又在外面跑了那么長的路,若不是本身就有武道修為,早就扛不住了。

如今回到家,也需要好好放松放松。

而宋公文則是回到書房。

兒子的事情解決了,但接下來還有另一個棘手的問題。

那就是過幾日,江南士族就要到了。

在這一段時間當中。

士族的人雖然還沒有到,但他已經感覺到,那些人已經在暗中發動各種力量,想要阻止攤丁入畝,朝廷有許多大臣,都因為此事,明里暗里示意過自己。

能不能在變法的途中高抬貴手,放過某些人。

對此,宋公文基本都選擇了無視。

可他也明白。

這只是暫時的拖延而已。

等江南那些士族們到了京師,怕是會想辦法掀起更大的風波。

若是在之前,宋公文可能要手忙腳亂。

但現在嘛。

他卻并不著急。

因為心里知道,王守元收集那些士族勾結白衣門的證據,很快就要到了。

只要這些名單在手,那自己就能夠一舉完成對于江南一帶的變法,到時候,朝廷的稅收,必然會上漲一大截。

而戶部用以開運河以及修建魏直道的銀子差不多快見底了。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補充。

思緒至此。

宋公文忍不住搖了搖頭。

心中感慨,兩項工程,確實太費錢了。

要知道,這還只在準備當中,沒正式開始呢。

到時候花的銀子肯定會更多。

看來...

官紳一體納糧也要著手準備了。

“老爺。”

而就在宋公文暗自思考的時候,書房外傳來了下人的聲音:“老爺,外面有客人求見,是狀元郎和榜眼兩位大人。”

若是其他的官員,下人聽過,但卻沒有見過。

不過科舉殿試才結束沒多久。

加上三鼎甲需要跨馬游街,下人遠遠瞅過一眼,看到二人也,也立刻知道了身份。

聽到兩位大人要求見自家老爺后,就連忙過來回稟了。

狀元郎和榜眼?

書房中。

宋公文聽到此話后,稍稍沉思了一下。

本來他今日,是不打算見任何人的,但這兩位,卻讓其有些猶豫。

畢竟一個狀元,一個榜眼,未來不出意外的,都是朝廷重臣。

且宋公文也很清楚,那兩人不屬于江南。

意味著不是士族出身。

加上今日早朝,陛下還讓陳玄策出使天度國,也是陛下欽點的狀元,多接觸接觸,也不是什么壞事,正如當初,自己去老師府邸一樣。

因此他走出了書房,望向下人道:“讓他們去大堂嗎?”

說完,宋公文直接前往大堂等待。

與此同時。

在宋家宅邸門口。

歐陽疾來去踱步,神情中帶著些許緊張。

對于宋公文,這位榜眼心中還是帶著極大敬意的。

因為他知道,國策攤丁入畝,就是這位內閣次輔提出來,然后施行的。

雖然還沒有向著全國推行,但歐陽疾了解過,清楚這種變法,于國于民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明白對方,是一位真正為國為民的大臣。

所以如今他前來拜訪。

自然有些緊張。

至于為何來此,那就是陳玄策的意見了。

之前他們交談有關于此次出使天度國的事情,對方在說出要顛覆天度政權之后,就沒有繼續多言了,而是轉頭開口,要拜訪宋公文。

雖然不知道好友的目的是什么,但心中還是跟過來了。

畢竟自己在之后,也要前往西北。

再回京。

都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了。

趁著這個機會拜訪,也是應該的。

此刻,歐陽疾見大門還沒有開,又想到今日宋閣老閉門謝客,望向身旁的好友,忍不住道:“玄策兄,你說宋閣老會不會見我們啊?”

“應該會吧。”陳玄策聞言,沉思了一下,道:“宋閣老之所以閉門,怕是因為來客太多,而最近,有關于變法之事鬧得沸沸揚揚,不想見客,也是不愿節外生枝。”

“但我們二人與此事完全沒有任何關系,宋閣老應該會見我們。”

話雖如此,可陳玄策心中還是沒底。

即便身為狀元。

但對方不僅是內閣次輔,還是當朝國丈。

自己雖然算得上新貴,可在這等人物面前,還是差了許多。

“兩位大人。”

不過就在此時,宋府大門打開了。

之前那名通報的下人走了出來,躬身道:“兩位大人,我家老爺有請。”

這句話,讓陳玄策二人當即眼前一亮,回禮后。

就跟著對方走了進去。

宋公文雖然已經是內閣次輔了。

但他還是主宰原來的府邸,沒有搬往其他的地方。

而府邸中的裝飾,也非常簡單雅致,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普通官員住的地方。

從這,二人就能看出,這位內閣次輔,是一個清廉的人。

不久后。

陳玄策和歐陽疾來到了大堂,一眼就看到了端坐在主位上的宋公文,當即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見禮到:“見過宋閣老。”

“無須多禮,坐吧。”宋公文見此,輕聲一笑,示意二人落坐。

同時讓下人準備茶水招待。

這兩位。

是天啟朝第一次科舉的頭甲二名。

無論換做誰都不會怠慢的。

“謝閣老。”

二人點頭,各自尋了個位置坐下。

宋公文則沒有客套,直接開門見山道:“不治而為登門拜訪,所為何事?”

他知道,面前的二人,與江南士族沒有關系,肯定不是因為變法的事情而來。

“回閣老。”陳玄策心思剔透,當即開口:“下官二人前來,首先是恭賀小國舅立下奇功,封侯拜爵,其次呢,是我二人,卻有事情要請求閣老幫忙。”

旁邊,歐陽疾聽到此話則是一臉疑惑。

對方邀請自己來這里的餓時候。

沒說要有事相求啊?

須知。

這是兩個人第一次登門拜訪,開口就說有事情要幫忙,怕是不好吧?

但歐陽疾對于好友還是非常信任的,因此只是安靜的坐在一邊,沒有開口。

因為他很清楚,論人情世故,自己怕是不如對方萬一。

“噢?”

主位上的宋公文,也是愣了一下。

自從自己成為內閣次輔以后,前來拜訪的人越來越多。

但第一次登門,就說有事相求的,還是頭次見,當下心中不由有些好奇,道:“說吧。”

“閣老應該清楚,今日大朝會時,陛下命下官為鴻臚寺少卿,又讓下官出使天度國,要下官將兩國之間的關系拉回正軌,可讓天度國選擇退步,此事確實太難了。”

“尤其是阿厲王,野心勃勃,從繼位之初,就在覬覦我大魏的領土。”

“這種情況,下官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說到這里,陳玄策繼續道:“所以下官想了一個計劃,那就是是否能夠顛覆天度國阿厲王的政權,換一個親近我大魏的君主!”

此話一出,宋公文頓時就懵了。

他知道,天度和大魏之間,在阿厲王繼位后,關系不斷惡化。

雖然還沒有道兵戎相見的地步,但照這樣繼續發展下去,怕是免不了一戰。

因此其心里也覺得,陛下想要緩解兩個之間的關系,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陳玄策的話,卻讓他意識到。

既然阿厲王狼子野心。

想要對抗大魏。

可如果,換一個執掌天度國的君主呢?

這讓他頓時來了興趣,不過嘴上還是說道:“年輕人就是氣盛,阿厲王繼位至今已經十幾年,政權穩固,你想將阿厲王拉下這個位置,比讓阿厲王退兵要難上百倍千倍啊!”

大魏王朝,國力在東方諸國之中首屈一指,有眾多藩屬國。

若是陳玄策開口,要顛覆那些藩屬國的政權。

宋公文會選擇相信。

可天度國。

是僅次于大魏和草原部族的國家,疆域廣大。

想要使其政權發生變動,這怎么可能?

“這個下官自然清楚。”

陳玄策一笑,然后道:“但閣老應該也知道,阿厲王當年繼位,是因為鉆了空子,乘著當時天度王室內斗,才上來的。雖然執政多年,但在天度之中,依舊有幾股反對的勢力。”

“而在這些反對的勢力中,尤屬阿沁王一脈最強,雖然這一脈早已經遠離權力中心。”

“可他們在天度民間的威望極高,畢竟阿沁王,可是天度國立國來,最為強大的君主,連太祖高皇帝也對其贊賞有加。”

“若是下官能讓這阿沁王一脈,正式反抗阿厲王呢?”

天度國曾是大魏的邦交。

雙方關系極好。

即便近些年來有些惡化,但在大魏當中,還是很多人知道天度國局勢是了解的。

而陳玄策,能參加會試,在很多方面,自然也多有涉獵。

主位上。

宋公文聞言后,眉頭微蹙,稍稍思索了一下,微微搖頭,道:“你說的這些,我也知道,阿沁王一脈雖然反對阿厲王,但據我所知,他們從未做過什么實質性的舉動。”

“尤其是近些年來,阿沁王一脈自知無法像祖先一樣,繼續執掌天度國政權,如今已經偏安一隅了。”

“想讓他們正式反抗阿厲王,這件事情很難辦到。”

作為內閣次輔。

宋公文對于天度國的各方局勢相當了解。

阿沁王一脈,雖有名望,手下也有兵,但這些年來卻缺少了野心。

尤其在阿厲王的強力施壓下,更是不敢輕舉妄動,說是反對,但也只是嘴上說說。

反抗,他們有這個膽子嗎?

“偏安一隅的原因是什么?還不是知道無法對抗阿厲王?”

陳玄策笑了,繼續道:“但如果,阿沁王一脈得到消息,我大魏即將對天度國用兵,大舉進攻呢?而且口號,就是要讓扶持曾經和太祖高皇帝交好的阿沁王后代呢?”

這句話,讓宋公文突然之間就瞇起了眼睛。

陛下不想對天度國用兵。

這個他知道。

但問題就在于,天度和阿厲王并不知道啊。

他們挑釁大魏,無非是靠著雪山天塹、以及覺得大魏不會用兵,所以才如此囂張。

可若是在這時候,阿厲王和天度國內突然得到消息,大魏不愿忍受挑釁,即將集結大軍,準備進犯呢...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