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小說>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列表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第一百五十一章:宋公文的野望,沿海告危
更新時間:2025-09-25  作者: 尋風追雪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武俠 | 武俠小說 | 尋風追雪 | 求你們了 | 讓朕當個昏君吧 | 尋風追雪 | 求你們了 | 讓朕當個昏君吧 
正文如下:
而對于這些。

宋公文心里是毫不在意的。

他心中所想,就是要為國家盡心盡力。

至于權力的大小,卻沒有刻意的想要去追求。

只是,想要做某些事情,尤其是讓一個國家越來越好,手中就必須要有權。

正如當初他與張正明商討的那樣,以張正明的名聲,為其不斷鋪路,擴展宋公文的影響力。

而今,這個計劃正在有序進行著。

宋公文也不再如當初那般。

被同僚忽視。

而是真正的成為了舉足輕重的人物。

連同內閣同僚,也需要鄭重以待,更別說朝堂上的其他官員了。

尤其是在經歷這一次,士族上京,想要阻止變法,而反被他一網打盡之后。

宋公文的名聲就越好越好,朝堂眾臣們也見識到了他的鐵血手腕。

一個個都對其敬畏有加,不敢造次。

同時,士族們被抓起來。

也就意味著在江南推行的變法,幾乎不會在受到阻礙。

唯一需要值得關注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身為兩江巡查使,鐵桿士族派系的王守元,會不會選擇出手。

雖然王守元的官職不高,但確實士族的領袖,能量可以說是非常大。

若在這時候,繼續阻止變法,還是能給宋公文帶來麻煩的。

不過在朝廷那些官員來看。

江南士族,因為此次上京受到了重創。

即便王守元現在如何反對,也無濟于事了。

而變法一但在江南一帶推行成功。

整個天下施行攤丁入畝,那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只要成功了,那無論如何,宋公文都會在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場的內閣成員們,自然對其也是極為佩服。

不過。

對于這些,宋公文只是稍稍回應罷了。

在其看來,自己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在陛下和老師的幫助下才完成的,因此心里并沒有一絲一毫的敬仰之心。

相反,他還覺得,隨著自身影響力越來越大,以后需要做的事情,也必須更多。

畢竟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宋公文心中,只想為國家效力。

他想要的,是大魏能真正的雄霸東方大陸!

權力大,也只是更方便行事而已。

只不過在其心中。

卻有些感慨。

自己確實受到了諸多的敬重。

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老師受到指責的情況下。

老師用自己的身后名,來為自己鋪路,所以接下來,一定要做得更好。

很快,其他三位內閣大學士也恭維完了,各自回到了位置,開始準備今日御前會議的事宜。

最近這一個月,沒什么大事。江南士族上京的問題,已經被解決了。而大運河以及魏直道兩項工程,也在有序進行著,并無任何問題。

因此他們要回稟的事情也不多,無非是那幾件而已。

當然,沿海地區最近有些不太安穩。

趙繼光已經上了折子。

必須要回稟陛下,該如何處理。

畢竟此次關系的不是一般的海寇,而是前朝皇室余孽。

一個不好,會影響到整個大魏的朝局,馬虎不得啊。

“都到了啊?”

這時候,魏云弈從門口走入了御書房,身后還跟著剛結束休沐的王瑾。

眾人見此,紛紛站起身來,恭敬道:“微臣參見陛下!”

“好了,不比多禮,都起來吧。”

魏云弈一笑,示意眾人起身。

然后走到主位上坐下。

而接下來則是按照慣例,各自回稟最近的一些大事。

什么北境的戰事,還有最近設立的高陽都護府。

至于其他的,都是些小事,沒什么稀奇。

不過在說到高陽都護府之后。

魏云弈想起來,小舅子似乎還沒有前去赴任呢。

畢竟剛剛在外面打了一個大勝仗,留在京師多休息休息也是應該的。

只是如今也差不多了,因此他直接下令,趕緊讓小舅子去赴任,正好眼不見心不煩。

若不是對方帶著人突然滅掉了高陽,自己早就敗壞氣運了。

還要等到現在。

而在場的大學士們,對此自然沒有任何意見,這是早就已經決定好了的。

至于宋公文,雖說也有些舍不得兒子,但想想,高陽都護府初設,確實需要有人去主持大局才行。

自己兒子對于治理地方沒有沒有什么經驗和才能,可隨他去赴任的,還有一大批官員,肯定是不會擁有什么問題的。

再有,高陽國也才剛被滅沒多久,肯定還存在著些許反抗勢力。

有兒子在,也可以進行有效的鎮壓。

同時,還可以進行練兵。

為之后的出兵草原,打下一些基礎。

很快,一些小事都已經解決完了。

兵部尚書走了出來,拿出一道折子,道:“回稟陛下,這是海州指揮總使趙繼光遞上來的責折子,今日剛到,說是最近在沿海地區,有前朝皇室余孽興風作浪。”

“還有一大批的海寇響應,如今已經占據了一些海島,隨時都有可能威脅到我沿海百姓。”

說完,他雙手恭敬的送上折子。

水師也是與大魏的軍隊。

一般而言,普通的奏折自然是要經過兵部的。

加上現在的兵部尚書,還是內閣大學士,這道折子,確實該由他呈上。

而魏云弈在聽到這些話后,皺了皺眉頭。海寇的事情,之前他就已經聽說了,但也并不是非常在意。

畢竟那些海寇,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威脅到沿海地區。只是現在看大舅子的奏折,情況比想象中的要更加糟糕。

連前朝皇室欲孽都參與進來的,顯然在醞釀一個大動作。

這些人,一直以來都是大魏的心頭之患。

雖然實力不強。

可到底也是前朝留下來的,因此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全部消滅。

魏云弈覺得,那前朝皇室余孽,在海外經過百多年的發展之后,勢力越來越強,征服了許多的海寇,然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對大魏內陸一次次發起攻擊。

雖說都沒有成功,但也造成了很大的災難。

須知,那可是海寇,無惡不作。

沿海不知有多少百姓都慘遭屠戮。

只不過這些,前朝皇室余孽都躲藏在后方,并沒有真正走出來。

至于原因,那也非常簡單。因為那些人,總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夠反攻中原。

如果扯上了屠戮百姓的名聲,怕對之后的計劃,會有很大的影響。

當然,不管如何,魏云弈現在要做的。

就是如何解決這種事情。

其實,若是他要做一位昏君,對此不管不顧就可以了。可問題就在于那些海寇,殘忍至極,自己不可能因為想要遏制大魏的氣運,從而將百姓們拖下水。

因此,在經過大致的思索后,魏云弈開口了,道:“那就讓趙繼光好好注意海寇的動向吧,關鍵之時,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出兵!”

其實他非常清楚,大舅子之所以呈上這道奏折。

要的就是可以擁有隨時開啟大戰的權力。

因為在大魏的軍事體系中。

除南境和北境。

需要市場抵御外地,可以隨時發動大戰外。

其他的駐軍,包括水師在內,想要主動用兵作戰,都必須經過朝廷的允許才行。

這樣可以防止有一些獎勵,隨時隨地發動大戰,也算是遏制了武將的權力。

現在海寇活躍,大有襲擊沿海地區的預兆。

他做出這個決定,也是為了保護百姓。

當然。

魏云弈心里很清楚。

大舅子才剛上任海州指揮總使。

前半生幾乎都在平地上,與草原大軍作戰。

即便有一定的經驗,但在海上,怕是很難占據到上風。

也就是為什么,魏云弈同意他對海寇作戰的原因。

想著就算打起來,又能打到什么程度呢?

難道還能直接將海寇給直接滅掉不成?

而他對于大舅子的期望。

就只是能夠阻止海寇上岸,防止百姓遭受無妄之災而已。

“是,陛下。”旁邊,兵部尚書林遠松對此,也并沒有任何異議。

海寇一直都是沿海地區的心腹大患,每個一段時間,就要上岸劫掠。只可惜水師不夠強大,無法完全抑制海寇。

他想著,如今執掌水師的,是趙繼光,希望對方能改變這種局面吧。

而兵部的事情完了之后,魏云弈剛想開口。

但不料在這時候。

禮部尚書王倫突然站起來,當即道:“回稟陛下,微臣這里也有一道折子,是陳玄策遞上來的。”

陳玄策?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是一愣。

直到此時他們才想起來,這天啟朝的第一位新科狀元。

在之前已經被陛下打發到天度國了,要緩解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

如今算算日子,應該也到快到目的地了。

果然。

王倫此刻繼續道:“陳玄策說,他已經入了天度國境內,說是此次,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讓兩國再一次交好,不過他還說,這可能要花費點時間。”

天度國雖然與大魏毗鄰,可要從京師出發,這段距離還是非常遙遠的。

而且還要翻過數座雪山,條件可以說是非常艱苦。

眾人在聽到王倫的話之后,忍不住唏噓。

本來新科狀元。

且還是本朝第一位,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前途無量。

可誰知在那天朝會上開口,最后被任命為使臣。

這番遭遇,倒是讓人很是無奈。

不過看對方在折子上的語氣。

在場除了宋公文和張正明之外的幾位大學士,卻忍不住搖頭哦。

兩國之間的關系,已經歷經了幾十年的惡化,那里是去出使,就能夠改善的?

尤其是阿厲王,暴虐成性,對大魏野心勃勃,想讓他退兵,并且繼續建立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怎么看都是有些不可能的。

這口氣太大了。

至于魏云弈,聽聞這些后。

心里也是這樣認為的。

當然,他希望的,是陳玄策能夠將大魏和天度國之間的關系弄的越發糟糕才是最好。

本來現在的大魏,國力正在上漲,再從國內中想辦法遏制,那無疑是杯水車薪,只有從周邊諸國想辦法了。

當初,高陽國也被自己給予厚望,可誰知道這么不經打。

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直接被滅掉了。

可天度國就不同了。

本就地大物博。

加上自己也沒有出兵,只是派了一個會拍馬屁的愣頭青前往,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如今,看這種情況,應該會和預想中的一樣。

而只與天度之間的關系惡化。

那大魏無疑會承受壓力。

如果在這種時候,天度國還能出兵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至于會不會對大魏百姓產生威脅,魏云弈對此則絲毫不擔心。

因為在天度出兵,只能從烏斯地區,而烏斯呢,地廣人稀,不說方圓百里,有時候方圓近千里,也是見不到人的,幾乎威脅不到百姓。

而烏斯地區,又屬于大魏的領土,若在這種時候被侵占。

那大魏的氣運,無疑會被削弱。

可以說。

對于陳玄策,魏云弈也是抱有期望的。

當即,他面帶笑意,繼續道:“好,不愧是朕欽點的狀元,果然不錯,王倫,你批復一下,說朕對他很有信心,時間久沒有關系,只要能讓兩國之間的關系走上正軌,他陳玄策,就是我大魏的功臣!”

對方可是自己看好的奸臣人才,在很多時候,必須要表現出偏愛才行。

只是禮部尚書聞言后,當即一愣。

不會吧?

陛下真相信陳玄策能夠將大魏和天度國之間的關系拉回正軌?

此刻,他不由想要說點什么,但想想,還是不說的好。

畢竟現在陳玄策已經到了天度國。

木已成舟。

不管怎樣,先讓對方試試。

而陳玄策作為大魏使臣,到了天度國之后,雖然會有些麻煩,但絕對不會有性命之危。

畢竟在他身后,可是依靠著整個大魏。就算阿厲王再如何暴虐,可也沒有那個膽子痛下殺手,除非,他想要挑起兩個國家之間真正的站戰爭。

天度國,雖然是東方大陸的強國,可比之大魏,到底還是弱一些的。

阿厲王確實想要拿回那塊爭議的地區。

但并不代表,敢于真正的開啟大戰。

所以在場眾人。

不管是魏云弈,還是其他幾位,都不會為對方而擔憂。

尤其是宋公文和張正明,在這時候相視一眼,因為只有他們兩個知道,陳玄策去天度國,到底是什么目的。

無論成功與否,這對大魏,都沒有任何壞處。

而在禮部尚書回稟完后。

在場的眾大學士,也終于沒有了別的事。

魏云弈見此,知道該是自己說話的時候了!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