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小說>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列表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第一百九十七章:陛下此舉定有深意,大軍開拔
更新時間:2025-09-25  作者: 尋風追雪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武俠 | 武俠小說 | 尋風追雪 | 求你們了 | 讓朕當個昏君吧 | 尋風追雪 | 求你們了 | 讓朕當個昏君吧 
正文如下:
林充知道自己讀書并不多。

可多年的從軍生涯,也讓他明白,若陛下身邊有一種心懷不軌的臣子,這對于江山社稷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

尤其是太監,日日服侍在陛下左右,那就更加不能忽視了。

他想著,王瑾此人雖然看起來沒有達到這種程度。

可還是不能有絲毫放松了。

畢竟如今不是在宮中,而是陛下率領大軍御駕親征,關乎重大。

一旦任何方面出了問題,那就會影響重大,甚至于此次南征。

只不過,林充心中也有些糾結。

畢竟王瑾當了這么長時間的差,并沒有出什么過錯。

所以覺著,自己是不是多慮了?

搖了搖頭。

他沒有繼續多做思考,而是離開了這個地方,交代手下的人,加強御帳周圍的巡邏,最后有讓手下的御前侍衛,盯一盯王瑾。

因為他心里覺得,即便是對方沒什么問題,但多注意一下,總是沒錯的。

而另外一邊,王瑾對于剛剛發生的事情,并沒有放在心上。

自己是為朝廷,為陛下做事,問心無愧。

即便那位林大統領有意見又如何?

所以安安靜靜等在原地。

其他的,則完全不去關心。

如此,時間一點一滴過去,直至一個多時辰之后。

“王瑾。”

一道聲音從御帳中傳來。

聽到呼喚的王瑾,當即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走了進去,微微躬身道:“奴婢在。”

此刻,魏云弈盤坐在賬內的主位上,氣息已經平復,目光炯炯有神,給人一種強大的壓迫之感。

現在的他,已然將那三枚重元丹的藥力完全消耗完成,同時自身的武道境界,也來到了四品。

沒錯,依靠那些重元丹,魏云弈突破了,雖然境界還不是很穩固。

但追究是到了這個境界,接下來,只要穩定修為便可以了。

而在看到王瑾進來后,他深吸一口氣,當即道:“給在皇宮里的國師傳一個消息,就說朕已經破境,重元丹對朕無用了,讓他去準備其他藥性更為強大猛烈的丹藥。”

既然已經突破,境界提升,之前的丹藥自然對他沒什么用了。

如此一來,就必須要有對武道四品更為強大的丹藥才行。

對于這個,用不著自己來操心。

交給國師便可以了。

“奴婢知道了。”

聞言,王瑾微微躬身,同時心中有些驚嘆。

因為日日追隨左右,所以他對于面前陛下的武道修行,心里是相當了解的。

前一段時間,陛下此看看達到了武道五品,可現在才過去了多久,居然就又突破了,如此進展,連自己都比之不上。

即便這其中,有丹藥的功勞,但僅僅依靠丹藥,想要達到這般程度,怕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啊。

所以王瑾才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心里更是在思考,陛下如此努力的進行武道修煉。

是不是在準備,接下來應對的南征之戰呢?

當然。

他覺得陛下自然有陛下的考慮,自己這樣的人,怎么擅自揣摩。

所以也就沒有多說什么,便轉身離開,前去傳命令了。

至于魏云弈,則吐出一口濁氣。

此次破境。

表面看起來似乎很簡單。

但實際上卻花費了他許多的功夫,加上此次是強行突破,即便有丹藥輔助,可對于魏云弈來說,負擔還是有些大。

現在他雖然是突破了,但還沒有完全完全適應其中的力量。

當然,這對于魏云弈來說,不過是多花費些時間而已。

所以接下來,就是徹底穩固自身修為。

不過在這期間,自己也需要處理點其他的事情才行。

就比如此次南征百越,也不能一直耽誤下去,不然讓手下將士有怨言就不好了。

當即,他稍稍思索了一下,決定在三日之后就讓大軍開拔,前往鎮南關。

只是今日因為破境,精神消耗了許多,等明日再說吧。

反正在其看來,這事也不急。

所以最終。

魏云弈直接就躺了下去,開始休息。

可不得不說,行軍營帳,即便是以皇帝的規格弄出來的,住著也確實沒有皇宮舒服,尤其前半個月,看似在游玩,但每日都在顛簸。

若不是他有修為在身,肯定也扛不住。

打仗,卻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因此他也很期待。

老丈人在鎮南關給自己安排的行宮怎么樣。

不過,魏云弈卻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那便是就算有行宮又如何呢?

又不能像在皇宮一樣,今日去瑛貴妃寢宮,明日去皇后寢宮,沒事還可以調戲調戲小宮女。

跟著自己行軍打仗的,全都是些大老爺們,跟在身邊的,也都只是太監,相當無趣。

而在皇宮的時候多舒服啊,想干什么干什么,還舒服...

思緒至此。

魏云弈考慮,等待了鎮南關,是不是給自己找點樂子什么的?

但很快,他就否決了這個想法,覺得這樣太不當人了。

可最后忽然想到,自己是要做昏君的人。

那么嚴于律己做什么?

又不是要做千古一帝,青史留名。

嗯,等到了鎮南關的行宮,就將此事落實下去,正好身邊有個辦事靠譜的王瑾,讓對方去處理便好了。

帶著這樣的想法,魏云弈很快便沉沉得睡了過去。

與此同時。

在大軍駐地的另一座營帳當中。

兵部尚書林遠松,還有國丈宋公文,以及一干隨行的文臣們,都聚在了一起。

不過在這些人當中,卻沒有一個武將。沒辦法,現在他們是隨軍出征,且在場的都不是什么普通官員,尤其是林遠松以及宋公文,那都是手握實權的重臣。

若在這種時候,與武將牽扯起來,怕是會惹人非議。

任誰都知道,但凡任何一位皇帝,對于這種事情都極為敏感。

而在場兩位大臣們,對此也相當清楚,同時也明白不能沾染這些東西,因此此前半個月,與那些武將們,幾乎沒什么交流。

而現在,眾人之所以聚在一起,卻是在討論行軍方面的事情。

“兩位大人,你看看現在這事怎么辦啊?”

“陛下就駐扎在此地,百越的大軍都開始隱秘起來了,若再這樣等下去,我們大軍到鎮南關,怕是人都找不到,要不要再去勸勸陛下,早些開拔?”

此刻,一位文官走著眉頭躬身道。雖然他對于軍事并不了解,但也知道打仗這種事情,機會稍縱即逝。

現在他們如果全速前行,盡早到達鎮南關,趁著百越大軍還沒有完全隱秘在那深山之中。

然后直接發兵圍剿,說不定還能取得一些成果。

即便戰果沒多大,可總比一直在原地等著要好很多吧?

而其他的大臣們,也同樣是如此思考的。

這些人雖然平日里沒有和武將們過多去接觸,但也看出來有些將領們對此頗有微詞。

同時覺得,陛下有些不把打仗當回事了,行軍路上各種耽誤不說,現在居然還直接停了下來。

只不過在場的這些官員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輕,尤其是言官,更是無奈,因為今年,御史臺上的每一道奏折,陛下從未聽過,也沒采納過。

所以眾人想著,在這種情況下,也唯有依靠面前的兩位大臣了。

上方,林遠松和宋公文聽到那一席話后,并沒有立即開口。

而是稍稍沉思。

最后,作為兵部尚書的林遠松道:“陛下自然有陛下的想法,我們做臣子的,唯有服從,就像陛下說的那樣,百越就在那里,跑不掉,即便去晚了也沒什么。”

他有從軍的經歷,也在神武侯手下待過一段時間,所以軍令如山的習慣,并沒有改變。

就算心里清楚,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不利于大魏。

可陛下是天子,說的話一言九鼎。

做臣子的,只能聽從。

旁邊,宋公文看著在場眾人,思考了一下,然后道:“其實,我倒是覺得諸位同僚不要著急,或許,陛下這樣安排,有更深的含義在其中呢?”

“兵法確實有云,兵貴神速,但有時候并不是鐵律,諸位想想,此次南征百越,行軍速度雖然很慢,但也造成了一個結果,就是大軍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并沒有像一般行軍那樣倉儲。”

“我觀察了一下,大軍當中,無論是騎兵亦或者是步卒,在經過充足的休息后,每一個都精神飽滿,體力十足,諸位想象,這樣的大軍,戰斗力有多強?”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百越之地,山高水深,我大魏的軍隊,很難在這種地勢上占據優勢,若輕易前往,匆忙與百越大軍開戰,能占到多少便宜呢?”

“陛下御駕親征之事,如今已經是天下皆知,那位百越所謂蠻主,對此肯定也清楚的很。”

“若他趁著這個機會,特意設下埋伏,讓我們往里面鉆呢?”

事實上。

宋公文的這一席話漏洞有很多。

尤其是身為兵部尚書的林遠松,更是能找出十余條反駁的點,可他卻沒有開口。

而根本原因,就在于這位國丈大人不一般。

當然,所謂的不一般,并不是指身份。

而是對方有一個兒子。

冠軍侯宋鴻志。

即便在場的人都清楚,國丈沒有接觸過軍事,也沒打過仗,但培養出來的兒子,卻能一戰滅國,一戰生擒九部可汗,雖然加起來只有兩次出征,但可以說是驚天動地。

即便是放在史書上,也是極為驚人的。

因此眾人在聽到這些論調后,非但沒有說話,反而開始仔細思考。

或許,國丈所言不虛,陛下真的有考慮呢?

宋公文并不知道他們的想法,清了清嗓子繼續道:“好了,此次再怎么說是陛下御駕親征,我們這些文官,對于軍事上也不算了解,所以這些事情還是不要多想了,就算有意見,也應該讓武將們去勸諫陛下。”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如何保證后方的正常運作,相信陛下讓我和林大人隨行,也有這個目的。”

他是戶部尚書,林遠松是兵部尚書,二者與打仗之事息息相關。

所以宋公文這么思考也沒錯。

眾人聞言。

對此也沒有多說什么,畢竟陛下和兩位大人都不著急,他們急,也沒什么用處。

旋即,他們將話題轉向有關于后方安排的事情,必然糧草、輜重、補給、還有各種行軍器械方面來,目的呢只有一個,就是保證此次陛下御駕親征,不會出絲毫問題。

其實,這種事情也不算難,因為畢竟主戰場在南境之外。

南境與北境不同,北境許多地方大都人言稀少。

且經濟方面也并不繁榮。

需要依靠中原長時間的輸血才行。

可南境呢,里中原近,距離繁華的江南地區更近,所以后方根本出不了問題。

除非大軍走出鎮北關,直接前往大山深處的百越,那樣才會對補給線造成很大的壓力。

不過眾人都覺得,這種幾率并不大。

因此。

在補給上的安排,并不復雜。

宋公文等人在確定一些細節之后,便各自散去休息了。

直至第二日。

魏云弈醒來,同時調整好自身狀態,再一次召集手下的文臣武將,宣布于三日之后,大軍開拔,前往鎮南關。

這個命令,讓許多武將們都極為興奮,因為到了鎮北關,就意味著很快將要進行一場大戰了。

近些日子以來,北境、烏斯地區,乃至于沿海,各處都有大戰,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很多人將領們都因此得到了朝廷的獎賞。

可南境呢?

都是些小大小鬧,這些駐扎在南境各地的將領們,早就忍受不了了,也想要立功,只是一直都沒機會。

現在,他們追隨陛下御駕親征,心里自然高興,士氣也更高漲,可因為行軍速度過慢,以至于在場許多人都很無奈。

如今陛下終于讓大軍開拔,那久違的熱血,再一次回來了。

而三日的準備時間,對于二十萬大軍來說,不算寬裕也不算急促,并沒有造成任何慌亂。

因此在最后一天,一切都準備就緒,大軍緩緩想著鎮南關開拔。

魏云弈呢,也趁著這三日,徹底將境界穩固。

不過他并沒有忘記之前的想法。

在行軍的路上,特意將王瑾召過來,準備找找樂子什么的。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