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小說>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列表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第兩百三十三章:掌控白衣門,阿沁三世到京
更新時間:2025-09-25  作者: 尋風追雪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武俠 | 武俠小說 | 尋風追雪 | 求你們了 | 讓朕當個昏君吧 | 尋風追雪 | 求你們了 | 讓朕當個昏君吧 
正文如下:
當然,在此之前。

魏云弈覺得自己暫時不要露面的好。

讓內閣和阿沁三世去談,等談得差不多了,再橫插一腳。

將本來已經定好的事情推翻,進行加碼,然后再提出各種要求。

他就不相信,那阿沁三世還能接受。

對此,魏云弈早就有了一系列的主意和計劃,不過具體怎么做,還要到時候再看。

畢竟對方現在還沒來呢,現在想太多,都是無用的。

而現在,他最關心的便是沿海地區的問題。

因為大舅子人水師指揮總使。

然后朝廷又撥款打造新的戰船,讓水師的戰力大幅度提升,這雖然都在其預料之中。但通過近日的奏折來看,水師與前朝元三太子的幾場大戰中,均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果。

連大倭的水師,都在這方面吃了虧,倒是他沒有想到的。

魏云弈本來的期望,是讓大舅子將水師的戰力提高些。

但卻不是讓對方連續取勝啊。

剿滅元三太子沒什么。

重要的是,不要連大倭一起戰勝啊,畢竟這也算是一場對外戰爭了。

如果對外戰爭勝利了,對于國運的增長,可是相當大的。

魏云弈覺得有必要在這方面限制。

因此他特意在有關沿海的那道奏折上批閱,告訴大舅子切不可過于深入,畢竟水師才剛剛整訓好,且職責是保護整個沿海地區的安全,應該以保證漁民和百姓的安危為重。

敵人若在沿海晃悠,可只要不僅如此大魏所屬海域,就可以無需去理會。

這樣做,就能夠減少沿海地區的各種大戰。

也算是遏制遏制氣運。

當然,魏云弈還意識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一直待在高陽的小舅子,現在看倒是安靜的很,什么都沒發生。

但此次草原之戰,之所以能這么快結束,就是對方突然出兵,襲擊了草原后方,生擒了九部可汗。

否則,這場大戰可能還會打上數個月,然后繼續消耗國庫錢銀,遏制氣運。但誰知道,出了這樣一個變數,是此前從未預料到過的。

加上上一次的高陽之戰,魏云弈對于這個小舅子,心中已經有些害怕了。

別看草原與大魏之間暫時停戰了,但只有九部而已,另外九部呢?

萬一小舅子抽風,又帶著手下的大軍去襲擊草原怎么辦?

那就真的是悲催了。

所以魏云弈認為,在這方面自己必須要加以限制。

畢竟對方是高陽都護,有軍政大權,出兵還無需提前向朝廷報備。因而在思來想去之后,他特意下了一道旨,讓小舅子與之力高陽為主,除平定內亂,抵御外敵,切不可隨意調動大軍。

即便是要調動大軍,也需要經過朝廷的通體才行。

如此一來,小舅子再想要打仗,自己肯定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只要有問題,就直接反對,防止意外發生。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魏云弈的好幾次虧,都是因為對方,不防不行啊。

而在做完這些后,他也終于安心了一點,但他也知道,想要繼續遏制氣運,防止意外發生,必須從各方面入手。

此前之所以會出問題,也是因為自己對于朝政之事并不上心,才導致了這些。

所以從此次南征回來后,魏云弈讓瑛貴妃在處理奏折后。

給自己呈一個簡報,好了解最近發生的。

然后就可以知道最近所有的事情。

或許從其中,也能找到一些遏制氣運的辦法呢。

當然,魏云弈也沒有將希望完全寄托在上面,覺得凡事還是得依靠自己。

就這樣,時間一點點流逝。

朝廷雖然多日沒有上朝,但也運轉良好,畢竟有瑛貴妃處理各種奏折,還有內閣協調,除一些大事之外,皇帝是否過問,也不會有什么影響。

不過在東廠,最近卻有大事發生。

自從雨化天成為白衣門總舵主后,就依靠著強勢手段,掌控了大半全力,可以接觸到很多情報。

這些情報,為東廠提供了很多幫助,尤其是有關于沿海之外,前朝元三太子的動向。

也就是為什么,水師能在接連的幾次大戰中,取得勝利。

還有就是,雨化天一直都在限制白衣門。

同時配合東廠,遏制江湖勢力。

讓大魏的全國各地,各種桉件都少了非常之多,治安也是連連提升。

雖然各地衙門不清楚這是為什么,但終歸是好事,就沒有去深究具體原因。

只是,正因此也導致了許多問題,那就是白衣門,對于雨化天這個總舵主產生了疑心。

從對方當上總舵主之后,白衣門的勢力范圍就在不斷減少,經常被東廠給查到。

就如同今日,小李子傳來消息,說白衣門高層,對雨化天開始不滿了。

此刻,在東廠當中,王瑾接到消息之后,心神一沉:“所以,師兄的意思,是等瞞不住了,便直接將白衣門的高層全部斬殺?”

“是的公公,雨公公覺得,他最多能再堅持一個月的時間,再多的話,就會被發現了。”

“因為白衣門許多高層,已經在暗中調查雨公公的身份了,似乎查出了些什么。”

旁邊,小李子恭敬道:“公公,反正白衣門的那些高層,全部都是十惡不赦之輩,觸犯朝廷法度,殺了也就殺了,我倒覺得沒什么。”

這段時間以來,東廠從白衣門得到的消息有很多,甚至于眼線都深入了其中。

他覺得,白衣門已經沒多少利用價值了,讓雨公公出手,斬殺高層,也不會影響什么。

只是王瑾卻在此時搖了搖頭,道:“全部殺掉,固然解恨,為朝廷除惡,但你要知道,白衣門建立了上百年的時間,在各地的勢力根深蒂固,若直接將高層除掉,很容易造成問題。”

“就比如,一但群龍無首,勢必會出現爭斗,還有就是,沒有高層統一調配,白衣門就會分裂成多股勢力,這樣一來,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地方的治安。”

“所以我們要做的,并不是消滅白衣門,而是想辦法,接管白衣門的權力,由朝廷掌控。”

當了這么久的東廠廠公,他自然清楚,一但白衣門分裂成多股勢力,就不好掌控了。

有高層控制,或許還會收斂一點,畢竟能入白衣門的,都是亡命之徒。

對這些人,可沒什么道理可講。

殺的時候很痛快,但處理起來,也有各種麻煩。

“那公公您想要怎么做?”小李子有些不解,但覺得說的對。

“傳信給師兄,讓他暫時不要出手,我東廠的勢力,已經初步融入白衣門當中,而接下來,我會加快動作,以便控制各地的白衣門分舵,等時機差不多成熟了,我也會親自走一趟總舵。”

“總而言之,白衣門的高層可以殺,但要講究方法,最好是將這股勢力,完全為朝廷控制。”

“這樣,便能夠進一步掌控江湖勢力,這對于朝廷來說,才是最緊迫的。”

王瑾從了解到白衣門之后,就想通過這股勢力,掌控江湖。

如此,便不會發生俠以武犯禁、有損朝廷顏面的事情。

現在陛下解決內憂外患,大魏國力蒸蒸日上,王瑾絕不會允許東廠拖朝廷的后腿。

尤其自己如今的地位,都是陛下賜予的,自然要想盡一切辦法,輔左陛下。

“是,我明白了。”小李子點了點頭,知道該怎么做。

見此,王瑾也沒多說什么。

他知道,現在可能是陛下治理朝政的關鍵時候了。

南境北境之戰都結束了,沿海水師戰力增強,西南邊境也再無危機,各項舉措都已經做完,或許接下來,陛下還有大動作呢,所以自己一定要做好方方面面的事情。

至于另外的,王瑾不去管,也不會去理會。

這一日,京師東城門外。

一隊隊御前侍衛排開,列隊站在兩邊,神情肅穆。

身后,還有京師駐軍手持大魏戰旗,看起來威嚴深重。

而在城門口,太傅張正明,當朝國丈宋公文,率領著一眾官員,在外等候。

上一次他們來城門,還是魏云弈班師回朝的時候,只不過陣仗更大些。

當然,能夠讓現在大魏朝廷最位高權重的兩位大臣親自迎接,這番陣仗,除一國之君外,就沒有其他人了。而二人率領眾臣來此,自然是新任天度君主,阿沁三世。

“太傅,宋大人,時間差不多了,應該快到了。”此時,禮部尚書看了看時間,走向前道。

作為禮部尚書,這迎接天度君主的各項事宜,都是他具體安排的。

且和阿沁三世一起來的,還有隸屬于禮部的鴻臚寺少卿,本朝第一位狀元,陳玄策。

現在的一切布置,也正是陳玄策和禮部尚書通過書信商定的。

“一國之君來我大魏,上一次,還是在太祖高皇帝時期吧?”此時,宋公文面帶笑意道。

“不,宋大人你錯了,上一次,就在前幾個月呢。”但一旁的兵部尚書林遠松,卻走出來道:“你忘了高陽王?也勉強算得上是一國之君吧?”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笑了,其實真要算的話,高陽王真是。

不過,現在不交高陽王了,而是高陽公。

對方如今就住在京師。

一直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顯然是害怕被朝廷清算。

但在這些大臣們看來,這樣大可不必,高陽都被滅了,一個無實權的高陽公,完全算不上威脅,再過幾十年,高陽完全承認朝廷,那就更不用擔心了。

當然,眾人也沒在這方面繼續思考下去,而是看向遠方等待。

這時候,一名士卒從遠處騎馬,來到近前跪下,道:“回稟各位大人,天度國的車隊到了。”

果然,他話音剛剛落下,便見到不遠處,一支龐大的車隊緩緩駛來,從為首那些人的衣著和樣貌來看,確實是天度人。

隨即,張正明帶著幾名內閣大學士走向前迎接。

很快,天度君主的馬車來到近前。

先下來的,正是鴻臚寺少卿陳玄策,他先是環視了一周,感嘆總算回來了,然后微微躬身道:“天度陛下,到了。”

“這便是大魏京師嗎?果然氣派啊!”阿沁三世從馬車上走下來,看著面前那座高大的城墻,帶著笑意。

若論這座城的奢華程度,比不上天度國都,但卻更為氣派,高大,堅固無比。

而當他看到那些面容肅穆的御前侍衛時,頓時心中一驚。

這對人,從面上看就知道不簡單。

雖然才不過上百人而已,便知道是精銳,阿沁三世思索了一下,天度大軍中,居然沒有一支能與之比擬。

而大魏,可是號稱有百萬大軍啊...

果然。

不愧是能夠連草原鐵騎都能戰勝的大魏大軍啊!

“天度陛下,我來給你介紹一下。”此時,陳玄策領著阿沁三世走向前,道:“這位,便是我大魏當朝太傅,內閣首輔,張正明大人。”

“旁邊的,是我大魏國丈,冠軍侯之父,內閣次輔,宋公文宋大人。”

聞言,阿沁三世頓時露出笑意,用大魏的禮儀,微微躬身道:“原來是張太傅啊,吾早就聽聞,張太傅乃大魏朝廷柱石,曠世奇才,當世大儒,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這位是大魏國丈?好風度,宋大人之子,大魏冠軍侯,高陽國一戰,可是名震東方大陸啊,果真是虎父無犬子。”

說完,他再次微微躬身,算是見禮。

其實,作為天度君主,阿沁三世和魏云弈是一樣的。

完全不需要對另外一個國家的臣子如此,但他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所以姿態擺的很低。

不說這張太傅,乃大魏皇帝的老師,就拿這位國丈宋大人來說,有一個名震東方大陸的兒子,阿沁三世都是不想得罪的。

畢竟,他可是清楚地知道,高陽國,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被對方兒子給滅了。

“天度陛下客氣了。”張正明和宋公文對視一眼,當即笑道。

而在此時,站在旁邊的陳玄策向二人使了一個顏色。

這師生二人都是聰明人。

立刻就明白那個眼神中的意思。

面前的天度君主阿沁三世,并不是一個強勢的君主,很容易被拿捏。

當即,他們就明白,對方此行,或許會給大魏帶來很多好處。

如此,便再好不過了。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