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放心,朕指鴨綠江為誓_這個崇禎太過極端__筆尖中文
沉默過后。
李倧不禁又陷入暴怒。
一方面是他擒殺明朝皇帝的目的沒能達成,另一方面則是明朝皇帝如此輕易的就化解了他的殺招。
讓他覺得自己在對比之下顯得很蠢。
政變、奪權、將前朝老頑固打壓的不敢抬頭。
在短短幾年內做到這一切。
李倧有著屬于他自己的驕傲。
可現在。
他的這份自信與驕傲卻是被無情碾壓了。
不過在放肆發了一通脾氣過后,李倧又很快平靜下來。
他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絕非平庸之輩,他知道無能狂怒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隨即。
李倧立馬開始思索起自己當前的處境。
首戰失利,其實對整個局勢的影響也并不算那么大。
那些戰兵雖然被收買了。
但是他們能做的也只是不再對明朝皇帝動手,而非直接臨陣倒戈轉頭攻打自己。
畢竟他們是朝鮮國都的戰兵,而且全家老小還在都城里。
不過李倧也不會傻到說,去拿他們的家眷逼迫他們強行進攻明朝什么的。
他知道這樣只會起反效果。
所以這一戰的失敗真的不會太影響到局勢。
李倧手上還握有近三萬精銳,這些人不會被收買,明朝皇帝手底下只不過萬余人而已。
僅憑這些人是不可能攻破自己國都的。
按理說。
李倧只要老老實實的守住自己這座城就行,時間一長,明朝軍隊必然會無功而返。
但同時他也非常清楚一點:這個明朝皇帝是個有手段的!
他并非自己想象中那種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貨。
所以他敢帶這一萬人前來,畢竟還會有所后招。
只是自己還沒想到他會用什么樣的招數來對付自己而已。
想到這里。
李倧叫來自己的一位心腹,當即吩咐道:“你拿著朕的信物現在立刻去找后金。”
“告訴他們,明朝皇帝已經親自前來朝鮮了,目前就在國都附近,把情況與他們說清楚,讓他們立刻派兵過來活捉明朝皇帝!”
“是!”手下心腹收到命令后立即離去。
李倧則是看了看明朝駐軍所在的方向,瞇了瞇眼睛。
前兩日后金說派大兵前來時,說需要一月時間準備。
但那時大家的目標是為了進攻東江軍鎮。
而現在若是后金知道了明朝皇帝在這,且身邊就帶了一萬多人的軍隊,那他們必定會不顧一切的立即趕過來。
畢竟他們對生擒明朝皇帝的欲望,可比自己這邊要強烈太多了。
短則六七日,多則十來日。
后金軍隊必會趕到。
到時候就是明朝皇帝再有通天手段,也插翅難飛了。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這短短幾天內拖住明朝皇帝即可。
李倧繼續朝手下吩咐道:“給朕死死盯住明朝皇帝,有任何風吹草動即刻匯報。”
“是!”
與此同時。
城內。
朝鮮朝堂上以金德民為代表的忠明派又聚在了一起。
不同于上次聚會,這次一眾老頭的臉上已滿是振奮,整個人都好像年輕了十歲那般夸張。
誰都沒想到。
大明王師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竟然直接就打了過來,而且還是皇帝御駕親征。
更重要的是。
大明皇帝雖然只帶了一萬多人而已,但卻是兵不血刃的就直接打贏了第一仗。
那這樣的話,他們就要拼盡全力的去幫助大明皇帝了。
這些已經半只腳邁進棺材的老子們不用考慮也知道,這絕對是他們此生絕無僅有的機會了。
不管是為了心中的信念還是自身的那份利益,他們都要拼死一搏了。
就算最終沒能幫助大明皇帝解決掉李倧,這場戰事最后以和談收場。
那他們這些人也能獲得重返權力核心的機會。
而若是真直接除掉李倧了他們甚至都不怎么敢去想這點。
深吸一口氣后,金德民率先說道:
“除去各自府中的家丁之外,我們在城內所擁有的戰力也不過幾百雜兵而已,這么點人手肯定是掀不起什么風浪的。”
“雖然我們沒法在軍事上為大明提供什么實質性的幫助,但在情報方面,我們必須要對大明鼎力相助。”
此話一出,屋內眾人紛紛點頭。
情報在戰爭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像國都城內的具體軍事布局、李倧嫡系的確切實力、這些天李倧一直與后金勾結
這些都是極為有用的線索,說不定便能取得奇效。
隨著眾人全部贊同,金德民也不再多說廢話,喚來一名不起眼的中年漢子吩咐道:
“我們今夜會想辦法將你送出城去,你帶著我們的印信去找大明皇帝,將所有的情報告訴給他!”
“記住!務必告訴他李倧小兒與后金那邊緊密勾結,現在肯定是已經把大明皇帝來到朝鮮的情報告訴那邊了。”
“一定要讓大明王師提前做好準備,免得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是!”中年漢子鄭重應下,隨即轉身離去。
而隨著中年漢子離開,屋內剩下的一眾老頭臉上的興奮在互相對望一眼后,也是慢慢轉為了凝重。
他們也算是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了,接下來怎么辦,就要看大明皇帝有多少能力了。
若是能在給李倧一個教訓后再全身而退。
在眾人看來,大明王師這次就沒有白來,他們的努力也沒有白費。
很快。
時間來到夜晚。
那三萬來號朝鮮士兵也是終于領完了銀子,每個人在高呼“大明萬歲”后,動身返回都城。
雖說對于朝鮮國都里的一部分人來說,恨不得把這些吃里扒外的畜生直接給擋在城外射殺了。
但國王已經下過命令了,不能把這些人逼反。
所以他們也只能選擇開門放行。
這三萬原本浩浩蕩蕩出兵準備進攻大明的士兵,就這么溜達了一圈后,又非常黑色幽默的原路返回了。
而他們身上所發生的事,則是讓城內除了李倧嫡系精銳外的其他守兵牙都快咬碎了。
不是哥們兒,那可是一百兩!!!
我也可以迎駕!我也可以愛大明!
雖然不敢明目張膽的喊出這般口號,但眾人心中卻是已然生出了不同的想法。
李倧自然也是注意到了這一點。
口中雖然罵著這群丘八不知感恩:朕給了你們工作,你們卻還想要餉銀?!
但在外部內卷之下。
李倧還是老老實實的給他們補發了一筆俸祿,將人心給暫時壓了一壓。
這一切,著實是讓李倧有點肉疼。
所以在他看向明朝駐軍所在的方向時,眼中怨恨就不由得更深了些。
等到后金軍隊來了,他要把自己失去的東西變本加厲的給討回來!
而與此同時。
金德民派去的那名使者,也是來到了大明駐扎的城池。
毛文龍在看過信印又問了其來意后,趕忙帶著這人去見朱由檢。
臨時行宮之內。
朱由檢聽完此人所提供的情報,淡淡點了點頭。
李倧那邊和后金勾結是他早就有所預料的。
想必李倧已經把自己來到朝鮮的情報給后金那邊送去了。
可能要不了多久,后金的軍隊就會開撥過來。
以朱由檢的經驗來推斷,這個時間大概在一周左右。
至于其他所提供的有關城內布防的情報,對朱由檢來說則沒有這么大用了。
因為這座城,他從頭到尾所考慮的就根本不是強攻。
想到這里。
朱由檢也是直接開口對毛文龍吩咐道:“明日繼續去發銀子。”
“不過這次發銀子時,每人所給的兩數減少,但針對的范圍要更大。”
“去告訴周圍的那些城池中的百姓,只要按照大明的吩咐辦事,就人人都能領到銀子。”
毛文龍拱手領命。
他已經猜到了。
陛下此舉。
肯定是想將朝鮮國內對大明抱有好感的百姓和士兵全給煽動起來,利用他們去攻破漢城。
畢竟對于陛下而言,這確實是一種用起來非常嫻熟的手段。
而且他們從山東搶來的銀子還剩下好幾百萬兩,足夠他們去發了。
想著這些事情,毛文龍開口詢問道:“陛下,您是準備煽動朝鮮軍民去進攻漢城對吧?臣提前去做好準備。”
但毛文龍沒想到的是,朱由檢面對著他的猜測直接搖頭。
對于朱由檢來說。
若是時間充裕的話,那倒確實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去解決朝鮮問題。
但現如今的情況下可沒那么多時間給他去這樣干。
他開口對毛文龍解釋道:“明天只需裝出我們準備帶著這些人進攻的樣子就行,演的越像越好。”
“而真正的目的,還是逼迫李倧與我們和談。”
和談?!
聽著這兩個字,毛文龍眉頭也是忍不住一跳。
若是真能與朝鮮和談的話,那倒也算是不虛此行。
畢竟他們這一萬多人也實在經不起太大折騰。
但李倧此人兩面三刀,這次的事了了后,他必然會想著報復回來。
不過。
只要能通過和談為東江鎮換取一段和平時間的話,哪怕只有一個月。
那以陛下的能力,大明朝肯定會在這段時間再有大的跨越。
到時候再來收拾李倧也不遲。
就是李倧會答應和談嗎?
毛文龍開口詢問道:“李倧會答應與我們和談嗎?”
朱由檢語氣淡然:“不必擔憂,他會的。”
朱由檢如此篤定也并非是空口無憑。
對于李倧這種通過政變上位的三流政客的心理,他太了解不過了。
只要自己的統治受到哪怕一點威脅,他心底就會產生驚慌的情緒。
即使拋開這點不談。
李倧也必然愿意通過和談之事來拖延時間,等到后金援兵前來。
只不過自己這樣做了后會讓他更痛快的答應。
毛文龍繼續問道:“那陛下,所謂和談.應是緩兵之計沒錯吧?”
朱由檢再度搖頭:“朕會趁和談之時生擒李倧,然后用他的命,來攻開朝鮮國都的門。”
毛文龍:
眼神低垂的沉默了好一會兒后。
毛文龍方才拱手應道:“臣明白了,臣現在就去準備明日事宜!”
接著。
朱由檢又對那前來送情報的中年人吩咐道:
“你現在便動身返回城內,然后在城內散播傳言。”
“就說若是后金軍隊真的來圍剿大明了,那可能還會趁機攻打朝鮮。”
中年人不明所以,但還是領命后快步離去。
而一旁的毛文龍看著中年人離去的背影,卻是忍不住皺眉提醒道:
“陛下,通過這種傳言來離間朝鮮與后金之間的關系,恐怕不會起太大成效。”
朱由檢輕輕搖了搖:“朕并不是要離間他們。”
有些事。
只要能對和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就夠了。
“大明皇帝讓我們去散播傳言?!”
聽著中年漢子帶回來的消息,城內的金德民等人不由得怔了怔。
倒不是說這事很難辦什么的,而是這個要求實在有些太簡單了。
要是去傳什么大明朝還有十萬大軍明日便至之類的謠言,去擾亂守城將士軍心的話,那可能還有點難度。
但就這種說后金搞不好會順帶收拾的朝鮮的傳言,真的太好辦了。
他李倧又不是皇太極的爹,朝鮮和后金之間本就是純粹的利用關系。
二者既有摩擦也有合作。
后金可能會對朝鮮出手,這不太正常了嗎?
李倧自己也不會不清楚這一點。
大明皇帝為什么要這么干?!
金德民等人想不明白,但卻還是立馬照辦了。
翌日。
毛文龍等人開始按照昨日所吩咐的給附近百姓士兵發銀子。
雖說李倧經常教育大家:明朝經常欺負我們朝鮮,都是一幫壞種!
但對于這些人來說:你別管明朝壞不壞,明朝是真給我們發銀子了!
白花花的銀子吶,到哪都能花那種!
于是在鈔能力的加持下。
毛文龍很輕松的就拉起一支朝鮮隊伍,在都城附近熱熱鬧鬧的聚集起來。
不僅如此。
他還讓手下將領帶著一批膽子大的朝鮮人來到城墻那里扔石頭,砸中一塊就給一兩銀子。
對于這些人來說,此舉雖然有些對朝鮮不忠誠的因素在里面。
那我問你。
現在有個機會。
朝著城墻扔石頭就能輕輕松松掙個幾十兩甚至幾百兩,這是普通人辛勞一輩子都掙不來的錢。
你扔不扔?!
回答我!
而且。
朝鮮是我的祖國沒錯,那大明是不是也是我的祖國?!
從禮法上來說。
大明這個祖國是不是比朝鮮這個祖國還要更高一級?
那我聽從祖國號令怎么了?!
城下的百姓越扔越起勁。
而站在城頭上的李倧,此刻卻是已然憤怒到全身顫抖。
他讓手下盯著明軍的一舉一動,所以明朝那邊一有動作,他便立即趕了過來。
當看到明軍開始煽動附近百姓時。
李倧便已經猜測到對方想要通過這些泥腿子來攻打城池。
那時。
他甚至就已經就生出了派遣手下精銳去將明軍全部震殺的沖動。
因為對于一個通過政變上位的國王來說,是絕對接受不了別人造反的。
哪怕只是有所苗頭,都會刺痛他心中的逆鱗。
權力,是不可以露出一點破綻的!
更別提明軍還已經有所行動了。
那群刁民竟然敢朝著城墻扔石頭!
石頭對城池造成不了什么傷害,但對李倧內心的傷害卻是巨大無比的。
今天有人敢扔石頭,明天是不是就有人敢直接造反?
李倧不知道明軍到底帶了多少銀子來可以經得住這樣揮霍。
但他知道。
要是再讓明軍這樣發展幾天,那就是他把明朝皇帝殺了恐怕也挽回不了損失了。
因為對國王不敬的種子已經在眾人心中種下了。
現在還只是一小部分。
過不了幾天可能就會演變成幾十萬人甚至整個朝鮮!
所以他必須要快刀斬亂麻。
派遣精銳直接將明軍屠滅,在現如今的李倧看來是最正確的選擇。
隨著城下的賤民鬧騰的越來越歡,李倧甚至都已經忍不住要直接下令了。
但這時。
他的心腹大將李虎卻是一臉凝重的走過來道:“主上,明軍既然能擊敗后金軍隊,那便說明他們的實力不容小覷。”
“若是我們現在就派出精銳與其硬拼的話,就算勝了恐怕也會元氣大傷。”
“到時若是后金的軍隊來到朝鮮……恐怕會趁機再對您不利!”
此刻李虎的這一番勸誡之語。
一方面是因為他本身就有這個擔憂,另一方面則是今日手下將領的擔憂讓他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正如同可以通過七個人認識全世界任何一個人一樣。
昨日。
一個守城士兵聽到這條傳言,隨即便將其說給了自己的上級。
而上級又說給將領,將領又傳給李虎。
現在,則又由李虎傳給給了李倧。
李倧聽見這話,也是慢慢把憤怒從心中驅趕,繼而鎮定下來。
對后金那邊,他自然早有提防。
他也知道。
后金之所以沒真敢動自己,皆是因為自己手下那三萬精銳。
有了這三萬精銳,才能有朝鮮的數十萬大軍。
若是精銳沒了,剩下的雜兵自然就不作數了。
所以拿精銳去跟明軍硬拼,是萬萬不可的。
但李倧又實在無法接受明軍在外面不斷煽動百姓士兵,這對人心的影響實在太大。
兩難之下,李倧只得絞盡腦汁的去想一些緩兵之計。
甚至說連跟明朝詐稱緩和的計謀他都想出來了。
畢竟。
只要先把明軍那邊給穩住,讓他們別再這樣折騰。
那等到后金軍隊前來,一切就都萬事大吉了。
但問題是。
如何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去提及此事呢?若是理由不夠充分的話,恐怕明朝會識破自己的意圖,隨即鬧的更歡。
李倧壓下心頭憤怒,回到皇宮內細細思索。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時,突然一名手下快步走進皇宮:
“主上!明朝皇帝那邊派來了使者,說想與您和談。”
“為表此次和談誠意,明朝皇帝說到時他愿指鴨綠江為誓!”badaoge/book/144503/54266575.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