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凌霄花上小說>凌霄花上最新章節列表 >凌霄花上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凌霄花上-第二十七章 截然不同
更新時間:2025-09-29  作者: 西子情   本書關鍵詞: 凌霄花上 | 西子情 | 古代言情 | 言情 | 古典架空 | 架空 | 大神 | 免費 | 女生 | 西子情 | 凌霄花上 
正文如下:
第二十七章截然不同_凌霄花上__筆尖中文

盧老夫人此時也認出了聞太醫。

她趕緊還禮,“原來是太醫院的院首聞太醫,老身也眼拙了,險些也沒能認出您。還是十幾年前,承蒙聞太醫醫術高絕,診過老身的咳疾,老身得了一場風寒,咳了大半年,換了多個大夫,試過無數藥方,都沒管用,還是聞太醫您,一副古方,三副藥下肚,老身的咳疾就好了。”

她感慨,“老身這孫女,能勞動聞太醫的妙手診治,老身的確放心了。”

“老夫人過獎了,令孫女這傷,確實極重,周身上下,數十道傷口,有一道,只差一寸,就傷到心脈,四日前,老夫瞧見她時,幾乎不成人形,像個血人一樣。給她包扎止血后,又生怕她起高熱,幸好令孫女非尋常人,自愈力極強,兩副藥灌下去,傷勢穩住了,雖起了高熱,也很快退了下來,哪怕兇險,但保住了性命。”聞太醫也感慨,“這么堅韌的姑娘,實在少見,也難怪太皇太后看重。”

盧老夫人嘆氣,“這丫頭從小就倔,老身也有好多年沒見她了,沒想到如今見到了人,是這么一副躺在床上,重傷沉睡的情形。”

聞太醫親自給虞花凌診治的,幾日下來,自然也摸清了她與盧家的內情,笑著說:“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老夫人這孫女,是有大福氣的人。”

盧老夫人笑,“承聞太醫吉言了。”

二人你來我往,閑話片刻,盧老夫人說不敢再耽擱聞太醫正事,讓聞太醫自去忙,二人才止住了話。

聞太醫確實急著要去問關于那毒,對馮臨歌交待,“這姑娘身體失血過多,虧損的嚴重,四日前,怕她有性命之憂,老夫給她下了猛藥,用的方子不太溫和,如今人既已醒來了,我給她也換了溫和的方子,你看著她慢慢將養,調理幾個月,就無大礙了。”

又囑咐,“切忌,一定告知她,傷勢未痊愈之前,不可再動武。”

馮臨歌點頭,“好,我一定謹記。”

盧老夫人道謝,“多謝聞太醫,老身既然見到了她,以后自然不會再由著她胡來,定會看緊她,女兒家的身子骨怎么能不當回事兒?哪能讓她這么糟蹋自己?又不是鐵打的。”

聞太醫笑呵呵地點頭,“老夫人說的是,傷口外表如今已經愈合,祛疤的藥膏可以每日涂抹起來了,女兒家的身子金貴,確實該多加愛護,這么多傷,留疤就不好了。”

他繼續交待,“以后每隔三日,我會過來一趟,看情況給她循序漸進地更換藥方。老夫人和馮女史放心,只要病人聽話,好好養傷,不動武,忌口,她身體底子好,痊愈的時間會比尋常人快些。”

盧老夫人道:“您放心,我必讓她乖乖聽話,好好養傷。”

聞太醫點頭,覺得交待的差不多了,沒什么遺漏,匆匆走了。

他離開后,馮臨歌道:“四日前,虞姑娘面見太皇太后時,渾身是血,奄奄一息,但依舊撐著一口氣,將手書呈遞給太皇太后,才暈倒在御前。她傷勢太重,聞太醫一直親自守著,頭兩個晚上,他幾乎沒怎么睡,太皇太后擔心虞姑娘挺不過來,那兩晚也沒睡好,每日夜里醒來都問了一次。直到聽聞虞姑娘性命保住了,才放下心來。”

盧老夫人看著床上沉睡的虞花凌,聞言心里又多了幾分計較,暗暗嘆氣,“太皇太后厚愛,勞心掛念。等養好了傷,能走動了,讓她進宮向太皇太后謝恩。”

“太皇太后看重,也想與虞姑娘好好說說話,她自是要進宮的。”馮臨歌看向一直安靜站在盧老夫人身邊的妙齡少女,笑問:“這位姑娘是?”

盧老夫人轉向身旁,笑著說:“是家里的七姐兒,名喚青妍,去歲及笄后,跟我來京,這小半年一直陪在我身邊。”

盧青妍見提到她,屈膝見禮,標標準準的閨閣之禮,“青妍給馮女史見禮了。”

“盧七小姐快免禮。”馮臨歌含笑夸贊,“能被老夫人帶在身邊,七小姐定是個十分聰慧伶俐的人兒。”

盧青妍抿嘴笑,“馮女史謬贊了。”

馮臨歌心里感慨,同是盧家的女兒,養在家里的,與放生在外面的,果真是天差地別。

一個行規矩步,就連笑都拿捏的恰到好處,標標準準的大家閨秀,一個行止隨心所欲,言談笑語不按女則,通身上下都透著與高門府邸養出的大家閨秀截然不同。

但這就是虞花凌從小抗爭數次,最終達成目的的結果。

她建議,“老夫人,咱們出去說話吧?免得時間久了,擾醒虞姑娘。”

盧老夫人看向虞花凌,見她依舊昏沉地睡著,頷首,“好。”

一行人走出房間,房門關上。

虞花凌睜開眼睛,望著屋頂,輕輕舒了一口氣。

被這么多雙眼睛看著,裝作沉沉昏睡,眼皮都不動一下,也不容易,難為她忍了這么久。

醒來的時間太短,便被太皇太后要招攬她的事兒給沖擊了,還沒來得及想與她有血脈至親的在京城的一大家子盧家人。

盧家數百年根基,到如今,族人上萬,因根系在范陽,故而大多都居于范陽。當然,也有為官走商等等原因,在外謀生安家的盧家人,數量也不少,遍布大魏各地。

如今在京的是她的嫡親二叔、六叔,庶出的十一叔、十五叔,還有旁系的幾個堂伯堂叔,以及各自的子嗣。盧家子嗣繁盛,叔叔們和旁支的堂伯堂叔們都挺能生,膝下兒女繞膝,嫡出庶出一大堆。總之,也是一大家子人,數量不少,盤踞京城貴族居住地一整條街的連綿府宅。

馮女史說若是她被接回盧家,不能安心靜養,倒也沒說錯。

不過這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太皇太后想招攬她,大約也是不想她回盧家,在太皇太后看來,她姓虞更好。她琢磨著,興許為了招攬李安玉,太后跟隴西李氏許出了許多好處,很是肉疼,才不想再為了她,成為第二個李安玉,跟范陽盧氏再許諾出一堆重利。

皇權與世家博弈,許出的利益,總歸是有代價的,此消彼長。

這樣一來,也正合她意,反正,她也不想回盧家。badaoge/book/146875/54694589.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