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卒第四百二十四章入住紫禁城(三)_wbshuku
第四百二十四章入住紫禁城(三)
第四百二十四章入住紫禁城(三)
深秋的京師已經頗為蕭瑟了,北海,一只小舟泛波其上。
“天和,京師好玩嗎?”張石川搖著船槳問坐在船頭的張天和。
天和搖了搖小腦袋:“太冷了,樹葉子都掉光了,難看。”
“呵呵,這個季節確實不好看了。不過你小子可是在唐山鎮出生的呢,不能忘本。等冬天了下場大雪就好看了,你還沒見過像樣的雪呢。”
小舟已至湖心,張石川索性不再劃槳,讓小舟飄在水面上。
“冬天,下雪……”天和若有所思。
“嗯,還有梅花可以看。然后是春天,有迎春花,桃花、夏天和瓊州府一樣熱、秋天也會碩果累累……”張石川說著看天和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笑道:“兒子,有什么話想說?是想回瓊州府?”
“回父皇,并不想回瓊州府。如今天下初定,父皇要定都京師,娘帶著皇妃娘娘和弟弟妹妹們都過來了,好不容易一家團聚,我才不回去。”天和忙說道。
“那你是想什么?”
“兒子只是不懂,為什么咱們大乾武力足以蕩平天下,父皇卻要對那些滿人網開一面?”天和說著住了嘴,小心翼翼的看著張石川。
這些屬于國政,思戶金總是說后宮不得干政,因此他很少聽到這方面的話,現在跟著自己的老爹說起這個,不知道他會不會生氣。
張石川只是一笑:“還有什么疑問,都說出來也無妨。”
天和又道:“爹爹總是教我說滿人剛入關那會兒殘暴兇戾,致使神州生靈涂炭,百姓民不聊生,如今父皇得了天下,為何不讓這些韃子血債血償?
您馬上就要稱帝了,為何對前清的廢帝雍正還要如此倚重,讓他當什么總理事務王?難不成我億兆漢人都沒有一個能擔此重任,會治理國家的嗎?
想當初朱元璋得了天下,朝中可并沒有一個蒙元的人,明成祖朱棣更是幾次親政蒙古,以求永絕后患。
父皇,滿人畢竟占了我漢人江山近百年,您就不怕他們日后會心懷不軌,又有禛身居高位,到時候會妄圖對我大乾不利?”
聽了天和這一連串的問題,張石川不由愣住了,神情有些凝重地問道:“兒子,這些問題是誰讓你問的?”
天和見了忙要站起來,卻引得小舟一陣搖晃,嚇得他忙又坐下扶住船舷。
“父皇您別生氣,并沒有人讓我問父皇,只是我想不明白。母后一直告訴我和其他皇妃娘娘,后宮不可干政,連打聽都不能,我只是自己好奇,想不明白,想請父皇給我解惑,父皇息怒……”
張石川笑道:“乖兒子,不用害怕,我并沒有生氣。你也一天天的長大了,早晚這江山都會是你的。你現在能想這些,爹很欣慰。”
天和這才松了一口氣,笑道:“皇兒胡思亂想,讓父皇見笑了。”
張石川把自己的斗篷解下來給天和披上才說道:“兒子,你還小呢,可真是對這些事有興趣不成?”
“嗯!”張天和用力點著小腦袋。
“哈哈,好!爹本來想給你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能讓你快樂的成長,不想你早早接觸這些軍機國事,既然你感興趣,爹就給你說說!
咱們先說為何不讓滿人血債血償吧!沒錯,當初滿人入關確實是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是那都是八十多年前的事了。
咱們漢人有句古話叫父債子償,可你有沒有聽說過爺債孫償,重孫子償的?”
天和搖了搖小腦袋,但是想了一下又說道:“父皇是不是要說滿人那些暴行都是他們祖輩犯下的,和現在的滿人不相干?可前明不也對蒙元韃子毫不留情?”
“你能拿前明和我大乾比較,說明是動了腦子了。可你再想想,前明對蒙古征伐之結果又如何呢?
不管是朱元璋還是朱棣,都不能把蒙古人趕盡殺絕。蒙元退到了草原上,劃分成了韃靼和瓦剌,依舊困擾了大明三百年之久。
到了后來更有土木堡之變明軍大敗于瓦剌,致使明軍主力傷亡過半,至此明朝便由盛轉衰。”
“可現在我大乾鐵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消滅區區百萬滿人還不是舉手之勞?我知道了,是父皇有仁德之心,不忍濫殺無辜!”
張石川笑道:“那些話都是對外人說的。兒子,下面我要說的這些話,只可你知我知,連你娘都不能說,知道了嗎?”
天和聽了不由一愣,到底是什么話,連她娘都不能告訴?可還是點了點頭說道:“嗯!”
“我大乾現在只有不足十萬的兵力,而八旗人卻散落在全國各地。雖然我大乾國防軍火器強悍擋者披靡,可若想將滿人趕盡殺絕也要走遍大江南北。
如此一來,勢必要靡費大量軍費和人力,也會導致國內民眾被狗急跳墻的滿人滋擾,實在是得不償失。
而為父的戰略,想必你也該知道,是在周邊諸國。將圍剿滿清的精力拿來對付那些小國,五年功夫便可以拿下更多的土地和人口,遠比內耗要劃算得多。”
天和聽了點了點小腦袋:“還是爹爹高瞻遠矚!”
“要想消滅一個民族,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張石川拍了拍兒子的腦袋問道。
“這……若是消滅,自然是殺光他們……”
張石川搖了搖頭:“你也算學過史了,當初五胡亂華,他們也想殺光咱們漢人,可后來結果如何?”
張天和搖了搖小腦袋。
張石川笑著說道:“還是要多看些書啊。匈奴被打得一路西逃,逃到了歐洲,隋唐以后史書上再沒有匈奴一詞。
羯的后趙被冉魏滅亡后,羯族作為俘虜幾乎屠殺殆盡,僅剩下一萬余人投降了東晉。
鮮卑融入到其他民族中去了,到了隋唐時期,鮮卑作為一個民族也已經消失了。
羌和氐,在唐初年間被松贊干布統一建立了吐蕃王國,消失在歷史中;另外南遷的一部分在云貴高原形成六詔,最終統一為南詔。
至于當時其他少數民族,更是早就被歷史所淹沒了。”
“父皇是想說,我大漢永遠是最后的贏家?”
“咳咳,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想消滅一個民族,最好的辦法并不是從肉體上使其滅亡,而是從精神上抹殺掉他!”張石川用手指敲了敲自己的太陽穴。
“從精神上抹殺?”天和下意識的重復了一遍。
“沒錯!要讓他們忘記自己的祖宗、忘記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忘記自己的風俗文化,忘記自己的信仰,通過幾代人潛移默化的改變,讓這些異族最后都覺得自己就是漢人!”
“就像父皇現在對那些倭奴、朝鮮奴所做的,不讓他們學習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沒錯!”張石川重重一拍手,他為了自己兒子的聰慧而欣喜:“不過對付那些奴隸我們可以以強硬手段為之,可對付滿人,不能這么簡單粗暴。
滿人也知道自己落后,所以得了天下之后一直在努力學習我漢人的學問。不止學習儒家、孝道這些,連衣食住行都在受漢人影響。
其實是他們自己在同化自己,消滅自己,你能明白嗎?你想想,現在很多京師的年輕滿族人已經不會說滿語了……”
聽完了張石川的話,天和若有所思想了一會兒說道:“父皇的意思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嗯……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殺人誅心,比起在肉體上消滅他們,從精神上抹殺才是更狠的,明白嗎?當初滿人入關要漢人剃發易服其實也有點這個意思。”
張天和一臉蒙圈。
張石川拍了拍他的小腦袋:“漢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包容性強。有史以來曾被外族入侵過多少次,但是不管哪一次,最后這些蠻夷都返被漢人同化了。
這個話題如果鋪排太深奧了,等日后有機會了爹再跟你慢慢說。現在咱們再說說你的第二個問題,為何要重用禛。
方才我說了,想給你個幸福的童年。你可知道清朝的這些皇子們打小受的是什么樣的教育嗎?
他們六歲就要開始上學,早上四五點到上書房上課,一上就是一天。每年只有元旦、端午、中秋三大節,加上皇帝萬壽以及皇子自己生日那天可以放假,其余時間日日讀書,從不間斷。
他們沒時間玩耍,沒有自己的童年,甚至不如平民百姓家的孩子過得舒服,這是你想過的童年嗎?”
天和小腦袋搖成撥浪鼓:“我想要爹爹給我講故事,帶我飛天,我想和娘撒嬌,想和弟弟妹妹們玩兒……”
“嘿嘿。爹也不會強迫你們這般的。但是這不是重點。關鍵是清朝這些皇子們都是為了當皇上而培養的。你想想,這樣沒日沒夜的學十幾年下來,可都是寶貴人才啊!
尤其是禛,更是深赟馭人之術,這種人,對于我大乾來說既是人才,更是一種挑戰。你爹我搞那些發明創造可以,領兵打仗也行,可說道治理國家,大方向我肯定比他強,若是細枝末節,我未必如他。
治理國家靠得不是一個好皇帝,而是一群能臣!若我大乾做到連禛都能為我所用,天底下還有什么我們做不到的?
你有沒有聽說過那么一句話:把人賣了還幫著人家數錢呢。你爹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那些滿族人給咱們當奴才,開疆拓土去,還要心甘情愿,以為受了我們多大的恩惠呢!咩蛤蛤蛤……”
看著哈哈獰笑的張石川,天和不由得打了個冷顫:“爹,他們都說你是萬世仁君,怎么你今日這番話聽著不像啊?”
“嘿嘿,傻兒子,所以爹今日對你說的這些話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知道了吧?再不能告訴第三個人。”
“皇兒省得!”
“嗯,日后你也多少接觸接觸這些。等你再長大點了跟著你二牛叔和老趙老史他們去沙場上走一走。
不管是做皇帝也好,做個普通百姓也罷,多開拓開拓眼界總是好的。你想想,為何歷朝歷代都是開國的時候多明主,到了后期各種昏君奸臣層出不窮了?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開國之君多半走南闖北,他們了解自己的江山社稷,了解自己的百姓疾苦。
而到了后期,那些皇子皇孫們都是在深宮內苑養尊處優長大的,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國家到底是什么樣子,不知道自己的子民想些什么!
他們連皇宮都沒出去過幾次,對自己國家的了解只能來自那些歌功頌德的奏疏和身邊近臣的言語,故而更容易被蒙蔽。”
“何不食肉糜?”張天和眨了眨眼睛說道。
“沒錯,我兒聰慧,父皇甚是欣慰,哈哈哈……”
不覺殘陽西斜,這艘小舟以及舟上父子二人似乎還相談甚歡。
北風吹過,思戶金下意識的緊了緊披風。
“金姐,川哥不會是在教天和怎么泡妞吧?你聽他笑的,頂著風能傳到岸上……”趙娥不無擔心的說道。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