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視頻通古代,從強軍戰歌開始小說>視頻通古代,從強軍戰歌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視頻通古代,從強軍戰歌開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視頻通古代,從強軍戰歌開始-第144章 畢竟,戰艦沒有輪子
正文如下:
視頻通古代,從強軍戰歌開始_第144章畢竟,戰艦沒有輪子影書

:yingsx第144章畢竟,戰艦沒有輪子第144章畢竟,戰艦沒有輪子←→:

大漢。

漢武帝劉徹看到兩百萬大軍這個數字,十分的興奮。

他也想要這么多的軍隊啊。

而掌管財政和糧食的大司農顏異的腦袋則是嗡的一下子,幾乎感覺不到腦子里。

兩百萬大軍,那一天得吃掉多少糧食啊!

還有后世的那些武器,也需要鋼鐵。

那哪里是在打仗啊,那是在打錢啊!

拿銅錢互相扔,看誰先被砸死(也沒問題,子彈是黃銅的)。

這兩百萬大軍,放到大漢,那整個國家都得被吃干凈!

自1871年,恥辱性地割讓了阿爾薩斯洛林之后,法國就失去了孚日山脈這道天然屏障。

他們不得不斥巨資修建了一道混凝土防線,其中包括四座堅固的要塞:貝爾福、厄比納爾、圖勒和凡爾登。

這座防線就像后來的馬奇諾防線一樣,它的意義不在于攔住德軍,而是逼德軍繞行。

凡爾登以北,便是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三個低地國家。

它們的存在,對英國的戰略安全至關重要。

所以,法國在這一面,幾乎是不設防的。

目的就是引誘德國來攻打,進而將英國拉下水。

彈幕:英法的百年情誼

夏雨雪:這英法百年友誼還真挺別致的。

施里芬很清楚“借道”低地三國的代價,但在他看來,只要能速戰速決,拿下法國。

那么英國介入的風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畢竟,戰艦沒有輪子。

彈幕:旱地行舟!

彈幕:蘇丹:我覺得可以

大漢。

漢武帝劉徹:我也覺得可以!

電腦前的夏雨雪突然就感覺自己聽到了一陣稍顯滑稽的音樂,仔細辨別,竟然是羅馬雅樂!

再仔細一聽,竟然是自己幻聽了!

新朝雅政。

彈幕:什么羅馬正統

彈幕:丘吉爾:我正在嘗試讓戰艦走上陸地

1906年1月,卸任的施里芬將這份計劃,交給了繼任者小毛奇。

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是:“如有必要,加強右翼。”

衛青點了點頭,這句話很對。

這種時間非常有限的戰爭,就必須要以最快速度完成戰爭首要目標。

否則的話,法國的盟友來個圍魏救趙,那德國就只有戰敗這一個可能了……

德國不會就是這么輸的吧?

八年之后,戰爭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然后小毛奇就發現,這份“天衣無縫”的計劃,從一開始就狀況百出。

一一個問題是:比利時不肯借道,怎么辦?

1914年8月2日,一份來自柏林的最后通牒,擺在了比利時政府的桌面上。

上面寫著:鑒于法軍即將穿越比利時邊境,對德國發起攻擊,出于自衛目的,德軍不得不提前出兵以迎戰法軍。

如果這一行為被比利時政府,視為侵略的話,那德國將深感遺憾,并將比利時視為敵國。

彈幕:特別軍事行動

彈幕:重新定義自衛

彈幕:比利時不肯借道的問題施里芬生前也意識到了,但沒有給出解決方案

彈幕:相信后人的智慧

小毛奇想當然地認為,僅憑這一紙通牒,就足以使比利時人屈服。

畢竟兩國軍事力量是如此的懸殊。

可沒想到,幾個小時后,一封擲地有聲的回復就發到了柏林。

上面寫著:比利時政府拒不接受柏林方面提出的每一條條款。這些條款,無一例外,都是對比利時國家尊嚴的嚴重侮辱,并會迫使比利時背叛它對歐洲的責任。

彈幕:小國的榮耀與尊嚴

儒生們紛紛為天幕上的比利時叫好,那個比利時的這個行為,真是太符合儒家經典里的道義了。

威武不能屈啊!

但要是讓他們上戰場,抵抗侵略者。

他們卻是萬萬不能的。

一部分是臨危一死報君王,另一部分則不過是,水太涼,頭太癢之流罷了。

大宋。

大宋的儒生們看看天幕,再朝皇宮的方向看看。

還趕不上人家小國呢。

人家小國都有榮耀與尊嚴,他們大宋怎么就沒有呢?

但無論比利時人如何回復,德軍都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三天之后,列日戰役正式打響!

事實上,施里芬計劃在歐洲各國也不是什么秘密。

所以在戰爭爆發前,比利時就在對德邊境上,建立了一系列要塞。

其中最著名的就屬列日要塞了。

這座要塞北鄰荷蘭,南靠阿登,是德國進攻法國的必經之路。

要塞共有12座環形炮臺,由鋼筋混凝土打造而成,部署了各類火炮400門。

“鋼筋混凝土是什么東西?”

“是啊,不過應該比咱們那磚石城墻堅固吧?”

“那肯定的啊!那個混凝土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那個鋼筋我可是能猜到的。”

“人家可是往要塞里面放鋼鐵的,不堅固才怪了呢。”

“不過那個混凝土是什么?”

8月5日,德軍先頭部隊,對列日要塞發起了第一輪進攻。

以人類的血肉之軀,對抗毫無死角的混凝土要塞。但凡了解過1904年的日俄戰爭,都知道會有什么后果。

德軍攻了一天一夜,傷亡高達一萬。

次日下午,第二集團軍副參謀長,魯登道夫抵達了前線。

埃里希·馮·魯登道夫,德國一戰期間名將,曾作為興登堡的副手,贏下了坦能堡戰役。

1916年后,實際接管了德軍最高指揮權,在戰爭結束后一直煽動復仇,加入了納粹。

這位德軍日后的風云人物,顯然不會在這里步乃木希典的后塵。因為他手中,握有一張王牌——四門420mm的“大貝莎”!

這種巨型臼炮,由克虜伯公司打造,長七米,重四十二噸,射程高達12.5公里。

采用一噸重的穿甲彈,內置延時引信,可以在打穿要塞防御后爆炸。

彈幕:冷知識:列日要塞的防護設計標準是防御305mm攻城炮的炮彈

今天又更新晚了,出去辦事了,非常抱歉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