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考成法與徹查田畝_視頻通古代,從強軍戰歌開始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368章考成法與徹查田畝
第368章考成法與徹查田畝←→:
當初朱元璋規定,戶口和土地都登記在黃冊和魚鱗冊,也就是額定的稅收。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官僚懶政,有些土地被買賣時不一定及時登記,開荒的土地不一定登記在冊。
甚至有的人升天幾十年,名字依然在黃冊上。
這就讓官府的記錄和實際情況不符。
彈幕:魚鱗冊形同廢紙
彈幕:武宗瘋狂想掌握兵權就是想和文官徹底來個翻臉清查,只是……老道士后面那么慫也是情有可原的
彈幕:老道士可不是一開始就那么慫的,只是練得身形似鶴形,不怕宮女勒脖頸
夏雨雪看到這行詩的瞬間就笑了出來。
而坐在蒲團上的嘉靖皇帝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他真的被勒過脖頸,差點就死了。
不過天幕上也并不只是在調侃自己,也給自己整頓文官們提供了絕佳的理由。
要想推動工業革命,發展科技,那就必須要將官場整頓。
至于怎么整頓?
很好辦,讓那些官員們再去清丈土地,編寫魚鱗冊與黃冊。
還要重新整理歷代史書記載,重新審理各地案件,重新審計朝廷歷年來各項預算開支。
對了,后宮也要梳理幾遍。
反正就是不能讓他們閑下來。
一閑下來就要作妖。
然后明天他還要召開大朝會,從凌晨四點一直開到下午四點,天天這么干,多累死幾個老家伙就好了。
誰要是敢勸諫不要開大朝會,那就是奸佞!
大唐。
已經被迫重振旗鼓的李隆基嘆了口氣。
壓根不用想,他大唐現在的狀況比大明要差多了。
而且后世的那個大明沒有五姓七望這種量級的門閥,朝廷中央的權力還是很大的。
要是讓李隆基知道,后世明朝穆宗隆慶皇帝派海瑞去清丈徐姐侵占的土地,他還不知道得羨慕成什么樣呢。
竟然能派人去查,他大唐想查都查不了。
比如說黃冊記錄十畝地,但實際上他們家可能開荒了五十畝,而他們家只需要按這十畝地交稅。
彈幕:統計學魅力時刻
彈幕:《生不增死不減》
但明代的戶籍制度本身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比如你是軍戶,那你兒子和孫子,必須有人做軍戶。
是的,這是封建主義的合法世襲,完全不需要暗箱操作。
彈幕:軍戶都還算好的了,最難繃的是醫生也是世襲的
彈幕:這很慘的,在明朝當軍戶
唐朝初期折沖府里的府兵們有些不解。
他們許多人家中鄰居還羨慕他們能去當府兵呢。
苦是苦了點,但打勝仗了能分到錢財啊。
總之,此時張居正與明廷所面對的矛盾,是:逐漸匱乏的牛馬稅基,與日益膨脹的貪官蛀蟲、皇室宗親、地方鄉紳(讀書人)之間的矛盾。
大家都知道,稅收這個東西就像愛情一樣,你不去追,就要被別人追。
彈幕:不得不說,這次是真一樣
彈幕:攤丁入畝的優越性
彈幕:數字化的重要性
考成法!
為了縮小規模和提煉精華,張居正制定了考成法。
或者說,業績KPI。
夏雨雪傻樂起來。
不過她也沒幾年好樂的了,等她畢業了,也會感受到被KPI支配的恐懼。
他給每個官吏一份賬簿,上面列出來這個官員要做的事,每完成一件就要找上級核銷一件。
但如果沒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那就是這個官員不稱職,要被淘汰。
“此法竟然如此刻薄寡情!”一個官員恨得咬牙切齒。
“是極,如此刻薄寡情之人,絲毫不顧及你我讀書人之艱辛!”另一個官員附和道。
即使他們不是明朝的官員,但對于這種“邪惡”的制度,依舊深惡痛絕。
誰知道哪天他們的皇帝也想搞這套制度呢?
而在大明,考成法的提出者,內閣首輔,大明朝真正的攝政王,戚繼光的提攜人張居正,則微笑地撫著胡須。
(這里好像站不下這么多人)
這正是他思索良久,才最終拿出來的解決官員懶政的方法。
在如此鞭笞之下,一方面裁撤了許多上班看作者菌小說的混子;
另一方面又強迫剩下的官員更加賣力的干活。
干啥呢?
開源(徹查田畝)
彈幕:天寶
看到這,朱元璋總算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才對嘛。
就該把那些整天不干活混飯吃的混子給革職,不過這張居正也不夠很辣。
要是讓他來,就給那些革職的官員判個貪污國朝餉銀的罪名,然后再剝皮實草以儆效尤。
不過既然這視頻開頭舉的那個例子和現在的事情有什么關聯嗎?
張居正的思維是這樣的——
想富國強兵,首先要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
所謂家底,也就是能利用的資源,也就是人力、土地。
因此,無論朝廷想要多少資源,首先得看所擁有的土地能長出多少資源。
彈幕:商鞅:多少年了,還在走我的老路
彈幕:秦國:這我熟
彈幕:秦雖二世,秦制萬年
比如說朝廷想要一百斤的糧食,但實際上就能生產五十斤,剩下的再怎么壓榨也榨不出來。
又或者朝廷想讓一幫人干活,但干活得吃糧食,這些糧食還是得從地里出。
剛剛登基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看著天幕上的視頻,思索起來。
那他要做的,是不是就是清丈土地和人口?
但這好像又辦不到啊。
反正驛站是肯定不能裁撤了。
所以,朝廷要的這些稅,本質都要從地里靠人種出來,作坊里靠人做出來的。
那咱這次清算完全國人口土地,一步到頭,直接核定每畝地該交多少錢不就完了嗎?
“是啊,這不就完了嗎?”朱元璋點了點頭。
不只是朱元璋,歷朝歷代的皇帝,除了清朝末年的幾個皇帝,都是這么想的。
而清朝末代的幾個皇帝之所以不這么認為,只是因為帶清最后那些年,就全靠關稅在續命,關稅甚至一度達到了財政收入的三成以上!
這也讓這幾個皇帝意識到,土里刨食是沒有出路的。
于是就有光緒的戊戌變法。
然后就被保守派的大地主們給聯合摁回去了。:mayiwsk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