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因地制宜_重回九零下崗潮,我帶著全廠發家致富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
第362章因地制宜
第362章因地制宜←→:
服裝廠廠長回去就找了幾個老裁縫,去菜市場家禽檔口收了一些鴨絨回來,做了一件。
然后問了蔣郁東的時間,請他到程時辦公室來,接著談。
他把羽絨衣拿出來,已經有多毛鉆出來了,滿屋子飛。
高躍進有些慌亂,說:“這是面料的密度不夠,以后我們會找空隙更小的面料。”
程時搖頭:“其實這事一門專業技術,叫防鉆絨處理。國際上是用涂層工藝或多層結構設計,減少絨絲從面料縫隙鉆出。而且羽絨服面料不僅需防風防水,還需兼顧透氣性、重量和耐用性。你們這個,一個都滿足不了。”
程時拍了拍羽絨服說:“這個不夠蓬松,不保暖。”
高躍進:“不會吧,都是鴨毛,有區別嗎。”
程時:“羽絨的蓬松度和清潔度,是要用儀器檢測的。蓬松度可越高,空氣儲存能力越強,保暖性越好。”
他把羽絨服拎起來,抖了抖,所有鴨絨全部沉到了下面邊角處。
高躍進的臉一下就紅了。他們分了格,可是依照棉服的分格,分的很大,所以鴨絨就到處跑。
程時放下羽絨衣,不說話了。
就連蔣郁東都覺得很丟臉。
高躍進艱難地說:“我們現在去學,還來得及嗎?”
程時:“來得及。不過這一批趕不上了,下一批吧。實在不行,你們加工毛皮大衣吧。”
蔣郁東暗暗皺眉。
其實這就等于是拒絕了高躍進。
因為湘省湖泊河流多,水田多,所以從古至今家家戶戶都有養鴨子的習慣。做羽絨服,原料是現成的。哪怕是現養,從鴨苗到出欄也就兩三個月。如果做皮毛大衣,至少得一年才能有羊皮。
等高躍進他們走了。
蔣郁東問程時:“你在策劃什么?”
程時:“過一陣子,你就知道了。”
程時覺得是時候讓伊萬諾夫再干點活了,給他打電話。
伊萬諾的聲音比初見程時熱情不知道多少倍,畢竟程時給他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好處。
“啊,程先生。你什么時候再來做客。”
程時冷笑:“呵呵,上次我離開的時候,是誰威脅我來著。”
伊萬諾夫有些不好意思:“不要在意那些細節。”
程時:“來,幫我干點活。”
伊萬諾夫:“昂?”
程時:“你搞個旅游公司。組織莫斯科居民來我們東北旅游。”
伊萬諾夫:“販賣人口?我不干這種活。太缺德。”
程時:“放屁,誰說要販賣人口,是正兒八經的旅游。你不用親自帶隊,只要派個你比較信任的人來就行。具體怎么操作,我告訴你。”
伊萬諾夫:“不是,你到底要干嘛?”
程時:“你別問那么多,就只管照做。辦好了這件事,我告訴你哪里有金礦。”
伊萬諾夫興奮起來:“成交。”
伊萬諾夫的執行力絕對是剛剛的,一個星期就搞定了大鵝那邊的旅行社手續。
程時這邊有林雪霽牽頭,自然也不是問題。
這個旅游線路是游歷東北三省和晉省,歷時三周。
等這個旅游團來了之后,程時就讓向東市機械廠的名義向莫斯科拖拉機廠發去了考察的邀請。
因為向東市機械廠之前也生產農用機械,還是國內比較大的農用機械廠。
最近新上市的幾款小型農用機械銷量很不錯,所以莫斯科機械廠對這次考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由廠長謝爾蓋帶隊,幾個關鍵技術人員組成的考察組便來中國了。
然后這群人來了中國之后就消失了。
而且這些組員的家屬早在半個月前就來東北旅游,然后一直沒回去。
大鵝那邊發出嚴正抗議,要求中方交出這些人。中方說對此事毫不知情。可是他們現在國內局勢風雨飄搖,也就只能抗議一下,別的什么都做不了。
謝爾蓋其實這會兒已經在427廠扎根了。
講起來謝爾蓋跟林國棟他們還有幾分淵源。
謝爾蓋的老師就是當初給林國棟他們培訓的人。
所以兩邊交流起來沒有一點問題。
蔣郁東罕見地對程時進行了不吝辭色的夸獎。
可惜這些夸獎不能公開,只能在他們兩個坐在茶室喝茶的時候說。
夸完之后,蔣郁東拿出了個設計方案:“這是機械廠最新的小型農用機械。你給點意見。”
跟程時預測的一樣。發現機械廠的面條機銷售好賣,各種小企業就開始瘋狂仿制,不管好不好用,反正價格是便宜很多。
這樣一來就把機械廠的生意搶走了很多。
所以機械廠又不得不想別的出路。
程時疑惑:“現在機械廠已經慫到這個地步了嗎?連送方案都不敢過來?”
蔣郁東冷冷的說:“上次你把人家的方案貶得一無是處,人家哪還有臉來見你。”
程時的臉皺成一團:“這就受不了了。他們也太玻璃心了。”
蔣郁東:“怎么也算是你的娘家人,你花錢心思和力氣拉他們一下。別總是到處竄。”
程時接過方案看了一眼:豁,還真是五花八門,搞了五六種。
什么去皮機,小型收割機,摘果機,秸稈還田機......
程時翻了翻說:“沒什么看的,一個都沒用。”
蔣郁東瞇眼:“就這樣?人家絞盡腦汁想了好多天才寫出來,你一句話就全打發了?”
程時輕輕嘆了一口氣:“都是些費勁不討好的東西,做出來也沒人用。這個什么秸稈還田機。秸稈收到一起都不值油錢,有什么必要弄個機械來搞秸稈還田。還不如集中到一起加工成飼料,或者搞沼氣。”
“這個摘果機,說是摘橙子的。他有沒有想過中國的實際情況就是平坦的,好的田,都要拿來種糧食和菜。只有邊角地方不好種糧和菜的才拿來種果樹。特別是南方,果樹一般都是種在山坡。這種不平坦的地勢上,機器壓根弄不上山。最多就是弄個軌道,摘完了,不用人力,而是用軌道運下來。北方倒是會用大片平地種果樹,可是那樣的話,這種小型摘果機又不合適。”
“古人說因地制宜,最初說的就是種植業。”:mayiwsk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