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我真是佞臣啊小說>我真是佞臣啊最新章節列表 >我真是佞臣啊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我真是佞臣啊-第195章 詩成,道理文章崩
更新時間:2025-11-11  作者: 菠蘿絕不是鳳梨   本書關鍵詞: 仙俠 | 修真 | 修真仙俠 | 菠蘿絕不是鳳梨 | 我真是佞臣啊 | 菠蘿絕不是鳳梨 | 我真是佞臣啊 
正文如下:
我真是佞臣啊_第195章詩成,道理文章崩!7000、求訂閱影書

:yingsx第195章詩成,道理文章崩!7000、求訂閱第195章詩成,道理文章崩!7000、求訂閱←→:

只要時間一到,寧辰就可以躺平,收獲10000聲望點了。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寧辰基本上除了每日上朝,就是回家聽四個小丫鬟唱曲。

沒辦法,這一次武昭的恩科,持續的時間太長了。

都眼瞅著過年了,還沒完事。

蘭香閣只能繼續閉門謝客。

雖然寧辰沒怎么參與,定軍詩征集這個事。

但,作為兵部和禮部的右侍郎。

很多事情,又必須經過寧辰。

其實倒也不是什么棘手的事情,就是讓寧辰這個領導簽個字。

而且別看寧辰這個領導,只能排在三號。

可是譜卻一點不小,所有文件都是尚書和左侍郎,簽了字之后,寧辰最后簽字。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寧辰是兵部和禮部尚書呢。

只有知道的人才知道,寧辰是懶得麻煩去看那些文字,所以非要等尚書他們簽完,自己再簽。這樣自己就不用看,直接簽字就行了。

如此一連十幾日過去,又是一日散朝。

王林追上寧辰,將寧辰拉倒了兵部。

再來兵部,寧辰發現這兵部,跟自己上一次來是不一樣了。

不說煥然一新,至少欣欣向榮了。

很多破損的物件、擺設,都已經換新了。

兵部的這些人,一個個的也都神采飛揚了起來。

一些人明顯胖多了。

顯然這段時日,沒少被吃請。

以前沒有人搭理的兵部官員,現在也跟著虎威軍,一起成了香餑餑了。

“兵相我都來了,有啥事咱們就說事吧,我回家還得吃午飯呢。”寧辰對王林說道。

王林道:“寧大人,這次讓你過來,就是希望大家坐在一起。

把整個流程再詳細的盤算一下。

你也聽聽,看看我們說的有沒有什么紕漏。”

寧辰聽明白了,感情是打算讓自己這個兵部右侍郎,站在外人的角度上。

幫兵部的這些人看看,他們的計劃有沒有什么紕漏。

想自己堂堂兵部右侍郎,都成為外人了。

寧辰就有些氣不過。

不過環顧了一圈,好像自己還真的是一個外人,因為寧辰目光掃過。

屋子里面的這些兵部的官員,自己竟然有超過七成都不認識。

但是所有兵部的官員,那對寧辰都是非常的熱情且恭敬。

他們也不傻,他們當然明白。

兵部能夠支棱起來,誰的功勞最大。

沒有寧辰的話,他們能有今天這樣的榮光。

并且以后能不能有更大的榮光,也指望著寧辰百家學院中的兵家呢。

“下官見過寧大人!”

“有禮、有禮!”

“下官……”

“老人家快快免禮。”

從門口走到自己右侍郎的位置,寧辰一路都在應付這些熱情的兵部官員。

寧辰明顯感覺到,跟在自己身后的王林,那一股子的酸勁。

“大家都坐吧,都別站著了。”寧辰抬手示意道。

“寧大人請先坐。”眾人說道。

“要不兵相你先坐?”寧辰看向王林說道。

“寧大人先坐吧,大家都是感念寧大人,你對虎威軍的付出。”王林醋意十足的說道。

“兵相別這么說,虎威軍能夠重振輝煌,那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大家一起做吧,總這么站著也不是個事是不是。“

最終還是王林,道:“都坐吧。”

雖然王林說了,不過眾人還是等寧辰坐下了,他們才坐下。

“行了,寧大人來了,我們開始吧。”王林招呼了一聲,就讓左侍郎開始講述整個流程。

因為寧辰并沒有參與整個流程的設計,因此對于流程寧辰并沒有什么感覺。

只是有一點,讓寧辰覺得有些不妥,因為這個流程當中,自己竟然需要出差。

而且去的地方,距離豐京城還不算近。

“我就有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去靖山城?”寧辰等左侍郎說完之后問道。

王林親自給寧辰解釋道:“寧大人有所不知,這事跟府衛軍的歷史有關。“

接下來王林,就把府衛軍的歷史,給寧辰講了一下。

靖山城是府衛軍輝煌之地,也是府衛軍衰落之地。

靖山府衛是當年府衛軍盛極之時,最強的一只府衛軍。

靖山城本是靖王一脈祖地,府衛軍原本是靖王一脈的家將。

當年靖王一脈就是憑借府衛軍,跟隨武朝太祖,南征北戰創立了武朝。

武朝創立之后,靖王一脈將府衛軍留下來,保護武朝和人族內部。

靖王則是單獨帶走了一支騎兵,前往南疆對抗蠻族。

因為靖王的關系,所以那個時期的府衛軍,無論是名聲還是威望,都是非常之高。

可是后來妖族就憑借一支小部隊,奇襲靖山城。

結果這一支號稱最強的府衛軍,竟然所有人都沒有察覺。

妖族破城之時,這些府衛軍竟然還在呼呼大睡。

雖然后來證實,當時府衛軍入夢,是夢妖作祟。

但那依然不能洗刷府衛軍的恥辱。

畢竟那可是府衛軍當中最強的一支府衛軍,竟然都如此不堪。

府衛軍從那一刻開始,就被逐漸的邊緣化了。

由盛轉衰,接著又是由衰轉敗。

然后就一直衰敗了這么多年。

府衛軍一直都是有傳承的習慣。

比如說王林這個兵相的祖上,就是一輩輩傳下來的府衛軍。

這些祖祖輩輩都愿意當府衛軍的人,都是對府衛軍忠誠,對府衛軍有情結的人。

否則的話,以王林的才學,他完全可以去禮部、戶部、刑部。

可是他偏偏一步步朝著兵部努力,為的就是讓府衛軍重新發揚光大。

現在這個機會來了,所以王林希望,虎威軍可以從靖山城再出發。

對于出差,其實寧辰是抗拒的。

但是這是人家府衛軍的情結,也是人家的傳承。

何況大家對寧辰這么熱情。

搞的寧辰實在不好拒絕。

所以寧辰就只能答應下來了。

“兵相既然是這樣的話,我就沒有問題了。

按照這個距離看的話,我們最遲后日就該出發了。

殿下那邊,兵相又去說過此事嗎?”寧辰問道。

王林打道:“還沒有。我覺得我們兵部應該先統一意見,然后再去與武昭殿下說明這個事情。”

看著王林望著自己的眼神。

寧辰一下子就懂了。

王林是擔心萬一自己不同意,就等于武昭不同意。

這一刻寧辰感覺自己被冒犯到了。

就算王林為了報復自己,覺得自己比他這個兵相,在兵部更受歡迎。

覺得自己會給武昭吹枕邊風。

但是首先王林得有能力,把自己送到武昭的枕邊才行。

轉念一想,反正自己這一次,主要就是打醬油。

所以寧辰也犯不著,跟王林較這個勁。

事情都確定了,兵部的這些大小官員都散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等這些人都走完了,就剩下王林和寧辰的時候。

王林直接拿出了早就擬好的奏章,對寧辰道;“寧大人我們一起聯名上奏吧。”

寧辰直接大筆一揮,寫下了自己的大名。

這些日子寧辰就簽名簽的最多了,所以不在乎這一個簽名。

王林是跟寧辰一起離開的,只不過寧辰是回家,王林是去宮中上奏折。

后天就必須啟程前往靖山城了,所以這事不能耽擱。

果然在第二天,武昭就在朝上說了王林提議的這個事情。

對于王林的這個提議,武昭自然是同意的。

并且武昭表示,在定軍詩當日,自己也會帶領百官,通過傳送陣到達靖山城觀禮。

至于兵部官員,則是可以即日啟程,前往靖山城去操辦定軍詩一切禮制流程。

之所以寧辰他們需要靠走的,不能傳送陣。

實在是傳送陣開啟一次,有點貴。

以武朝現在的底子,是真沒辦法多開傳送陣。

因此寧辰他們兵部的這些官員,就只能是提前出發。

寧辰作為兵部右侍郎,自然是要同行。

負責護送的則是東寧府800府衛軍中的一半。

李子秋因為越州一戰,同樣獲得了隨行的機會。

從豐京城到靖山城,有兩千多里的路程。

為了速度,王林規定所有人都必須騎馬,不可坐車和坐轎。

對于做慣了馬斯萊斯的寧辰,這么騎馬顛簸還真的讓寧大人有點不適應。

好在一路上風景還不錯。

尤其是對于穿越之后,第一次離開豐京城的寧辰來說。

那種原生態的自然景觀,還是會讓人感覺好奇和賞心悅目的。

至少不會讓寧辰感覺路上,那么無聊。

五天之后,寧辰他們這一隊人馬,就到達了靖山城。

靖山城按照正常的行政劃分的話,它的規模只能算是縣城。

奈何這里出了一個靖王,這就給了靖山城不同的意義了。

因此別看靖山城是縣城規模,但是所有的城守那都是高配。

靖山城的城守也不是縣令,而是府尹。

同時靖山城當中,依然還是有著府衛軍也就是現在的虎威軍。

寧辰他們隊伍剛到,靖山城的虎威軍和靖山城的府尹,就已經在城門口等候了。

官場上的繁文縟節,自然不用寧辰操心。

倒是寧辰發現這靖山城的城門有點意思。

“這里好像過去,不叫靖山城。”寧辰看著城門上,明顯后改的城名,對身旁的李子秋說道。

李子秋回答道:“是的院首,這里原來的確不叫靖山城。

這里原來叫靖康城。

取康寧樂業之意義。

同時也是對靖王一脈,表達尊敬。

想要表示是靖王一脈,給此城帶來了康寧和安樂。”

寧辰點點頭:“那后來改成靖山城,就是因為那一次兵敗?”

李子秋再次答道:“沒錯。當年那一次兵敗之后。再用靖康兩個字就不合適了。

再叫靖康成,就是對靖王的羞辱了。

原本是打算叫靖殤城的,可是同樣覺得對靖王會有所冒犯。”

李子秋這么說,寧辰就明白為何要叫靖山城了。

這是諧音梗。

這得扣錢。

眾人入城之后,就被安排到了驛館當中。

王林根本不顧一路勞頓,直接就開始安排起了工作。

沒辦法,還有十幾天就要確定定軍詩了。

王林沒工夫休息。

兵部的一眾官員,按照之前的安排,都各自忙碌了起來。

最閑的就是寧辰和李子秋了。

寧辰是干脆就沒有被安排什么工作。

李子秋本來就不是人家兵部的人,王林怎么好意思給李子秋安排任務。

靖山城的府尹,還是特意過來拜訪了一下寧辰。

順便給寧辰安排了一個向導,讓寧辰可以方便的在靖山城當中游玩。

本來寧辰是打算去看看靖山城,人民娛樂項目和精神生活建設的情況。

可是聽說靖山城中的教坊司和勾欄,因為定軍詩這事,全部暫時休息了。

寧辰就沒了逛靖山城的意愿了。

靖山城就是一個縣城,就算出了一個靖王。

一直都是高配的情況,但是它依然還是一個縣城。

它就算再繁華,也不能有豐京繁華不是。

因此寧辰干脆就窩在驛館里面,等著最后的結算就好了。

偌大的驛館,幾乎就只有寧辰和李子秋兩個人。

王林他們幾乎都是早出晚歸,寧辰也不知道他們忙活什么。

也沒興趣,去想他們忙活什么。

“院首,禮部那邊,有向你發出為虎威軍做定軍詩的邀請嗎?”一連幾天之后,李子秋在吃飯的時候,忽然對寧辰問道。

寧辰愣了一下,然后搖搖頭:“沒有。不過我本來就是兵部右侍郎,禮部邀請我一個兵部右侍郎,你不覺得有點奇怪嗎?”

李子秋眉頭皺了皺,道:“希望是我多想了。”

“多想什么?”寧辰反問道。

李子秋道:“院首,我覺得朝廷中的一些人,好像都在有意的要將大人你和府衛軍切割開。”

寧辰再次一愣,然后笑道:“你是看我太閑了,天天也不出去跟兵部這些人一起忙活,所以才有這樣的感覺是嗎?”

李子秋點了點頭。

寧辰反問道:“你覺得我一個,全程都沒有參與過定軍詩征集討論的人,他們能讓我干點什么?

王林想讓我干什么之前,還得先給我解釋一下,這個事情的前因后果。

有這個功夫,王林自己都把活給干完了。”

李子秋聽了寧辰的話,道:“看來真的是我多想了。”

寧辰反問道:“你怎么會覺得,他們要把我跟虎威軍分開。

虎威軍能夠重啟是因為我,

虎威軍的改革方案也是我提的,

虎威軍以后能否長足發展都得看兵家。”

李子秋道:“正是因為院首,在虎威軍當中留下了這么深的烙印。

所以我才擔心,會否有人覺得,院首你對虎威軍的影響力太大了。

因此這定軍詩,才不希望大人你來做。”

寧辰聽了李子秋這個觀點,說道:“你是覺得會有人擔心,我變成下一個定國侯?”

李子秋搖搖頭說道:“院首,如果你只是變成下一個定國侯,他們都不擔心。

可能會有些人擔心院首你變的,比定國侯還要讓他們感覺棘手。”

李子秋這么說,倒是不算錯。

就自己現在這名聲,如果自己真的變的跟定國侯一樣,手握重兵。

那的確是會讓很大一批人,夜不能寐。

這樣的擔心寧辰覺得會有。

但是把這個擔心,關聯到定軍詩,寧辰覺得百官可能沒這么閑。

自己在他們的眼中可能算是有些詩才,但是怎么說呢。

作詩這種事情,在他們的眼中,還是一件很高端的雅事。

至于千古名句,在他們的眼中,那也是偶得之,絕對不能常常為之。

所以寧辰是真的覺得,李子秋這個擔心有點多余。

兩個人不再繼續討論這個事情。

倒是接下來的幾日,驛館當中還有靖山城中,就非常的熱鬧了。

因為從全國各地而來,準備做定軍詩的人,都集中到了靖山城。

不僅僅是云山書院的那些大儒,還有一些灤州的半圣世家和其他一些書院的儒生大儒,全部聚集到了靖山這個地方。

面對氣運的誘惑,還是沒有幾個人能夠淡定的。

別說武昭直接定九鼎大家過來爭搶氣運。

就是加入順帝當年繼位,直接就定氣運。

那都會有一些人,愿意過來效勞以分潤一些氣運的。

氣運,唯有以國家的行事才能凝聚的最多。

當年三皇五帝定九鼎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這個事情。

之所以如此的設定,那也是為了讓人族可以聚在一起。

不至于一盤散沙,到時候被蠻族各個擊破。

所以你想要分潤氣運,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為國家為人族出力。

三皇五帝的這個設定,無論是站在家國天下,還是站在人族的角度上,都堪稱精妙絕倫。

從十三州各處來的大儒,倒是沒有人來見寧辰的。

不過從各個府來靖山城的都尉,來的第一個事情,就是過來拜見寧辰。

在所有虎威軍都尉的眼中,寧辰就如同當年開府衛軍的靖王一樣。

當年是靖王讓府衛軍青史留名,今日換成了寧辰,讓虎威軍重振雄風。

所以不管從哪兒來的虎威軍都尉,第一個事情都是來拜見寧辰。

而寧辰通過他們也知道了。

十三州各府的府衛軍不可能全來,所以只能派代表。

但是整個定軍詩的過程,會通過陣法向所有的府衛軍展示。

也就是說整個過程,都會現場直播。

連全國直播都用上了,可見王林對這一次的事情,有多重視。

寧辰知道武朝是有這種直播手段的。

但,得花錢。

而且這個花銷還一點都不便宜,那是真的論秒來計算的。

并且就寧辰所了解,這個錢戶部肯定不會給報銷。

所以這錢只能王林想辦法籌措。

雖然王林沒跟寧辰提過這個事情,但是寧辰差不多能猜到王林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擺明了是這些來做定軍詩的人,有求于王林。

所以就意思意思,收個幾萬兩的入場費就好了。

凡是能來的,誰家會差這幾萬兩了。

來的有幾十家了,幾十萬兩的入場費,還是可以輕松入賬的。

隨著這些準備作詩的人到來,靖山城這邊也進入到了最后的準備階段。

為了防止沒有紕漏,王林帶著兵部除了寧辰以外的官員,真的是到了不眠不休的狀態。

畢竟這些需要準備的細致工作,不能交給寧辰,但更加不能交給虎威軍那些都尉。

無它,他們也是武夫。

打仗在行,做這些事情,不搞砸已經算是幫忙。

又經過了五天的準備,一切終于就緒。

時間也進入到了臘月初三。

根據武朝宮廷的記載,府衛軍是臘月初二正式定了名字。

此刻選擇臘月初三,也是為了表示虎威軍將重新出發之意。

天光未亮,寧辰就已經被王林叫著起來了。

沒有了丫鬟跟著,寧辰還真的感覺挺不方便。

穿戴整齊之后,寧辰跟王林,一起來到了靖山城的傳送陣,等候武昭帶著百官過來。

武朝現在共有一百零八個傳送陣。

大部分都是繼承前朝。

當然前朝大部分也是繼承更前朝。

更前朝……

實際上武朝現有的一百零八個傳送陣,其中的九十九個。

都是三皇五帝時期遺留下來的傳送陣。

自三皇五帝之后,儒圣又在正氣長城處,設下了一座傳送陣。

不過別看只有一座,但是難度幾乎堪比,三皇五帝設下的九十九座傳送陣的難度總和。

正氣長城那里,可是不僅僅涉及空間的跨越,同時還有太多、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在里面。

自儒圣之后,人族到武朝正好是第八個朝代。

正好一個朝代,新建一座傳送陣。

建造傳送陣,已經屬于開辟新王朝的標配了。

沒辦法,因為建造傳送陣材料,大部分都不在人族疆域內。

無論妖族、蠻族都不可能把這些材料雙手奉上。

你只能去搶。

可是三皇五帝加上儒圣,那搶的真的是太狠了一點。

就算是地主家,被搶了一百座傳送陣的材料。

也沒多少余糧了。

所以之后的朝代,想要獲得建造傳送陣的材料,只能是越來越深入的去想辦法獲取。

到了武朝這一代,歷經太祖、高祖、太宗、高宗四個皇帝勵精圖治。

從終于搞定了一座傳送陣的材料。

之所以選擇在靖山城,那自然是因為表示靖王一脈和皇室一脈兄友弟恭。

再加上材料,大部分都是靖王一脈搞定的。

所以最終這座傳送陣就選擇在了靖山城。

同時因為傳送陣的存在,靖山城也必須按照府城來布置。

因為人族十三州,所有的府城都是圍繞傳送陣建造的。

這也是為了安全的考慮。

只有有傳送陣的地方,支援才能及時到來。

可以說一百零八個傳送陣,一百零八個府城。

就是人族的基本盤。

雖然人族內部會有朝代更迭,但是卻并沒有人想過毀掉傳送陣。

毀掉傳送陣,那就等于是毀掉了人族的根基。

這是要背上千秋萬世的罵名的。

沒有誰會這么蠢。

畢竟在武朝這個大的世界背景下,改朝換代下去的只是帝王一脈。

其他的皇室宗親,還是可以得到一個體面的結局。

這是這個世界背景下人族之間的默契。

人族真正的敵人,并不在內部,而是在外部。

昏庸的是皇帝,而不是整個皇室。

傳送陣一陣的閃爍之后,武昭帶著朝廷的文武百官,出現在了傳送陣之上。

“參見殿下!”

寧辰他們這些兵部的官員,加上靖山城的官員,齊齊的向武昭行禮。

武昭讓眾人免禮后,就在王林的指引,來到了靖山城當中臨時搭建的點將臺之上。

點將臺正對著的下方,搭起的高臺,就是等下各方獻上定場詩的地方。

在高臺的四面都有搭建好的陣法。

這些陣法就可以把點將臺之上的畫面和聲音,清晰的傳到一百零八府的虎威所當中。

很快太陽漸漸的越出地平線。

王林看了一眼太陽,又看了一眼漏刻上的時間,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就準備上臺了。

不過就在王林準備上臺的時候,兵部一個吏員,行色匆匆的小步跑了過來。

不知道在王林的耳邊耳語了什么。

只見王林的眉頭微微一皺,而后問道:“只有一個嗎?”

吏員快速的點了點頭:“是的。”

王林又看了一眼漏刻,對吏員道:“一切繼續進行,你們繼續聯系。”

又扭頭看了一眼寧辰,對吏員道:“等下你把事情與寧大人說一下,有具體的事情,繼續與寧大人溝通。”

“是。”

說完王林直接對寧辰傳音,道:“寧大人,兵部這里有些事情,我等下和左侍郎,要主持定軍詩之事,寧大人酌情幫忙處理一下吧。”

寧辰直接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今天也是自己聲望點的結算日,再等幾個時辰,到了午時就自動結算了。

就看在自己這一波躺贏,這個忙寧辰都得幫。

王林轉身上臺,那個兵部的吏員,轉而來到了寧辰面前。

“發生什么事情了?”寧辰對兵部那個慌張的吏員問道。

吏員低聲對寧辰解釋道:“寧大人武威府聯絡不上了。”

寧辰雖然沒參與到這個流程里面,但是基本的一些流程,寧辰還是知道的。

比如說在整個定軍詩的流程當中,會有一百零八府的府衛軍的誓師。

所以一府聯系不上,這個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昨天有提前聯系武威府嗎?”寧辰對吏員詢問道。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