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勛陽布衣小說>勛陽布衣最新章節列表 >勛陽布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勛陽布衣-第196章 歧路
更新時間:2025-11-15  作者: 余生風起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穿越 | 歷史穿越 | 余生風起 | 勛陽布衣 | 余生風起 | 勛陽布衣 
正文如下:
第196章歧路_勛陽布衣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196章歧路

第196章歧路←→:

“曽老頭,曽大哥,先告一聲得罪。”甄老實沒怎么跟人翻過臉,低下頭,有些躲閃。只見這位老實人喘了幾口氣,這才斷斷續續道:

“咱們本都是,爛泥里的人,被人壓在腳底板下踐踏的命。如今不愁吃穿,家業越來越大,莊里莊外的人見了都要問好,稱呼一聲東主、東家……已是莫大的福氣。”

甄老實覺得只是干說,沒有什么說服力,指著雷鐵匠開始舉例子,“你雷家作坊生產的鐵器,尤其是鐵壺、鐵鍋、剪刀、鐵叉這四項,要占到莊子出產的兩成了吧,還不夠風光?”

雷鐵匠先是直接噎住,然后也放下筷子,搓著粗糙的手掌細思。

“還有你,曽家老哥。”甄老實語氣微顫,老繭遍布、骨節突起的左手指向曽木匠,“曽家作坊出產了小一半的雞公車、拖拽車和木板車。從去年開始,莊內新建的磚石小樓,有四成是曽家承包的吧?還不夠風光?”

場面僵住了。

雷鐵匠用雙手摸了幾把臉,稍稍調整一下坐姿,準備出手攔住兩個老頭。意見不合可以,爭吵也可以,年紀這么大了再打起來,就真的丟人了。

曽木匠發家之后,莊主都沒跟他說過幾次重話,羞憤之下喘了好一陣粗氣,還把掀簾進來的兒媳和孫兒罵了出去。

甄老實呼呼地喝完粥,又把精致的瓷碗舔干凈,再次朝曽木匠拱手致歉,這才說道:“曽家老哥,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家趕上自己家,俺心里也酸過,誰不想壓他人一頭?老哥哥想把咱們幾家湊到一起,再進一步,老頭子我心中明白。”

“莊主沒有限制咱們幾家,公中也沒有針對太出挑的人家,曽家哥哥只需要穩扎穩打,家業總會越來越大。但老哥心里的苗頭,要不得啊!七戶劉姓的事情就在眼前,那些人為了擴大家業,為了自己家能夠壓過其他人家,都干了些什么?!”

“莊主為何不斷扶持新的作坊主?那些人家有功勞,對莊主忠心耿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莊主是要防著七戶劉姓的事情重演啊。”

“若是出挑的人家就那么幾個,出挑的人家就可能只想著擴大家產,不顧其它,其余過得不好的人家也會不滿,日子還過得下去?莊主不斷扶持新人家,讓所有人家都受到制衡,都知道守規矩,這才是長久富貴之道啊……”

甄老實搖搖晃晃地走了。

一刻之后,雷成也神色復雜地離開了曽家。

整個下午,曽木匠就那么枯坐在窗前,看著日頭西斜,看著日光由白轉橙再變黃。他低著頭,胸膛不時起伏一下,呼吸時長時短。趕回家中的兒女不敢上去勸,只能悄悄地把地龍燒熱。

曽木匠回憶起幾個片段:

“你是曽木匠?手藝如何?過來幫把手,有酬勞,只要你有本事,咱們就一起建個作坊。”那一天,面容和善、衣袍干凈的李響站在凍得發抖的曽木匠面前,伸出了橄欖枝。

“爺爺,這就是肉肉嗎?真好吃,爺爺好厲害!”那一天,餓得瘦瘦小小的孫兒第一次吃上肉,曽木匠哭得稀里嘩啦。小男娃貪嘴,跑了兩天茅房。

“小夫子教給你們救命的法子,受傷的叔叔伯伯們正等著你們救命?我等落草山民命如草,須得向天掙命!”那一天,曽木匠把孫女曽雯雯一巴掌扇回血腥的搶救現場,只為多救幾條性命……

日落前的晚霞亮得絢爛,曽木匠的胸膛被照得亮堂。心里有了雜草,差點走上岔路,好險!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虧得自詡精通人情世故,到頭來卻需要平時悶不吭聲的甄老實提醒。

曽家齊聚一次很難得。曽木匠大踏步走出里屋,悶頭用飯。

兒輩孫輩見老爺子神情放松,放心之下,開始嘰嘰喳喳地說起莊內的新鮮事,哪家婦人又偷人啦、后山有神秘響動啦、哪戶人家又死人啦……大著肚子的兒媳在丈夫的攛掇下提了一句,“甄家老爺子也真是的,說話那么重。”

曽木匠咽下口中的湯飯,顧及到肚子里的孫輩,放緩語氣道:“你個沒進過蒙學的婦人家知道什么?甄家兄弟是咱們家的大恩人,吃飽了趕緊準備東西去,把后屋里存著的老山參拿出來,老夫要去拜把子。”

戊時三刻,曽木匠和兒子帶著大包小包、各種各樣的包來到甄老實的小院,兩炷香后,雷成也到了甄家。三人約定,一旦發現對方二人有危險的苗頭,便互相提醒。

曽木匠認為,能夠在擴大家業的同時,又不犯莊主忌諱的辦法只有一個:杜絕內斗的心思,把眼光放長遠,向整個大周要市場!

谷雨之后,曽家、雷家、甄家合辦的三個作坊開始出貨,生產的三種木輪車各有用處,最好的車還采用了核心作坊重新打造的鐵軸和滾柱軸承。

三種車分別是:

適用面最廣載重最小的雞公車,只適合村寨內部使用或者短途運輸,一個人就可以推著跑,俗稱單輪車、小推車;

寬輪雙臂車,需要前拉后推才可以前進,目前載重三百斤,是秦嶺小商隊運貨的主力;

碗狀平板車,車斗像一只橢圓形的朝天大碗,載重可達千斤,八到十人或者兩頭牲畜便可拉動,目前的秦嶺還沒多少地段能夠跑這種車。

安吉縣城。城外夜色靜謐,城內燈火閃爍。

因為有不少官紳大戶躲入縣城,城內的酒肆妓寨倒是比平常更紅火。青樓并不是沒有,但沒有清倌人坐鎮的青樓,只是為了讓縣令、主簿等進士出身的經制官員聽著舒坦,安上個名頭罷了,其實還是妓寨。

安吉在江南只是中縣,地勢又太尷尬了一些,養不起清倌人。

趙志強從妓寨里出來,跟一幫爽翻天的都頭、指揮、甲頭、隊頭、大保頭、保頭、社長、勇頭稱兄道弟,在兩名手下的保護下,一步三晃地回到家。

童生家庭出身的渾家端上醒酒湯。

趙志強迷迷糊糊地喝了幾口,頭腦清醒少許,竟然哭了起來,“老子命苦啊。原以為當上都保便可以飽食終生,手狠一點兒還可以掙下一份小小的家業。”

“誰知方臘軍如此兇悍,肆虐到這個地步……小小的安吉縣城,若是方臘軍派上千人過來,可怎么辦……要死了要死了要死了,嗚嗚……夫人,額舍不得你呀。”

趙志強的渾家身材嬌小,生性膽小,聽著渾身酒氣的丈夫在那里胡言亂語,只覺得又羞又氣又心慌。眼見小地方來的丈夫居然口吐方言,趙夫人徹底慌了神。她斂裙出了臥室,叫過雇傭的仆婦,“去請父親大人過來。”

趙夫人的父親,趙志強的岳父是一位人至中年的矮瘦書生,靠著自家女婿的關系,在縣衙里當個執筆的文書。

半刻鐘后,帶著大眼袋的岳丈大人來到趙家小院,讓女兒用冷水沾過的毛巾敷到趙志強臉上。趙志強正夢到被衣不蔽體的方臘軍亂刀砍死的情節,突然覺得好冷,一個激靈,翻身坐了起來。

“縣城里,手握兵器的漢子加起來至少七百人,賢婿為何如此?”趙志強的岳丈很疑惑,“縣城里有把子力氣的青壯,怎么也有千五百人,還不夠守城?即使方臘軍要來,翻山越嶺的,能派多少兵馬?”

“老夫聽縣尉大人說,上面的意思是,既然北面的廣德、湖州一線穩定下來,安吉對方臘軍來說就是雞肋。戰線既長,吉安縣城又是雞肋,值得方臘軍下大本錢?”

用溫水仔細擦了把臉,趙志強苦澀道:“岳丈大人,我不是擔心方臘軍有多強,而是城內的這幫人,實在靠不住啊!”

“縣令大人為了身家性命和烏紗帽,恨不能把所有壯年人全部拉進城,這倒沒什么錯處。可是您看看,鄉兵、弓手、衙役、捕盜、家丁……全部湊一起,打盜匪都勉強,別說打方臘軍了。”

趙都保的岳丈對軍隊戰陣一竅不通,想當然地說:“那把這些人分開,各自守一段城墻,總可以吧?”

“那是取死之道!”大周的兵書戰策浩如煙海,科考不行的趙志強雖然沒有經歷過大的戰陣,卻讀過很多兵書典籍,知曉很多守城的戰例,“我看過的所有戰例中,只要是各顧各地守城,就沒有一次能守住的。”

不談軍械,只談過程。最正統的攻城是這樣的:攻城一方盤算著守城軍隊的弱點,然后開始試探,讓守軍疲于奔命,瞅準破綻后一鼓而下。

守軍各打各的,相互之間沒有配合。在沒有強力預備隊和完整指揮中樞的情況下,這種行為是妥妥的插標賣首。

“這還不是最糟的。”趙志強靠在椅背上,瞅著蠟燭,自爆黑料,“那些個都頭、隊頭、保頭、勇頭,我還不知道他們的德性?平日里在酒肆妓寨……咳咳,反正沒幾個靠譜的。真要有方臘軍登上城墻,你看吧,一個比一個跑得快。”

“而且這些人平日里就有各種矛盾,我打你的人、你偷我的糧、我告你的狀、你偷他婆娘,簡直是他娘的一團漿糊。要是縣令、縣丞、縣尉大人能親臨城墻提振士氣,并且調節各方,興許可以多撐一會兒。但,我覺得夠嗆。”

“最煩人的是,幾位皇榜有名的大人明明怕得要死,卻還放不下小心思,總是信不過小婿這樣的武夫。名義上把老子提為鄉兵總制,卻另外設立了三位副總制,還讓我們四個有事先到縣衙報到,這不是自困手腳?我這鄉兵總制算是怎么回事,背鍋的嗎?”

趙都保的岳丈抓緊了胡須,“或許,可能,當是,縣令大人行的是制衡之道?”

“制衡誰,制衡我一個米粒也似的鄉兵都保?”趙志強越說越來氣,在自己的鼻頭上點啊點的,“我只是帶著鄉兵操練的都保,自己的手下都認不得幾人,有些時候,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幾回屬下。我,能,干,嘛?”

“老子的家業全在吉安,還能投了方臘?誰跟我啊?城墻守住了,縣令大人要把我們幾個頭頭撤下,誰敢反抗?城墻守不住,搞這么些小花招,何苦來呢?真不知縣令大人打的什么主意……”

亥時過了一半,也就是晚上十點鐘,趙志強的岳丈才從小院正門出來。

大門合上的聲音響起,旁邊有打更的老漢經過。天上無月,老佃戶拿燈籠照著路。

剛過不惑之年的童生心思細膩,仔細回想女婿剛才講的一些細節,心說:

“正因家業全在安吉,人家才擔心你投方臘。傻女婿啊,縣令縣丞幾位,當然是把沒根基的你當成替罪羊了。不然你只是一介都保,何德何能,可擔負守城之名?”

“方臘軍一旦來攻,縣城能夠守住,自然是他們的運籌之功;縣城守不住,他們一死了事,名義上負責守城的你就要被抄家滅族了,說不定還要被扣上引賊破城、屠戮官員的罪名。真要到那個地步,老夫和女兒也是逃不掉的。”

“真陰險,真漂亮。居然還有幾個副總制,欲蓋彌彰、以防萬一、分化拉攏都有了,后手充足啊,縣令大人的手段真是……不愧是進士!”

李代桃僵,三十六計之一,被歷朝的某些讀書人奉為圭臬。此計的使用步驟、注意事項、目標選取、過程控制、后手準備……流程已相當完善,潤物無聲,操作熟練者可憑此計殺人誅心于無形之中。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