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打破底線上_勛陽布衣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226章打破底線上
第226章打破底線上←→:
德清縣城,守衛這里的南陽廂軍打退了方臘軍的第二次進攻。
在幾個月的圍困中一直保有余力、游刃有余的劉成棟,很快察覺本次方臘軍的進攻不同以往。
偶爾有精銳斥候穿過德清以北的山林,把軍情和命令射到城內,劉成棟得以了解外面的戰局和大事。
來到城頭,劉成棟一眼便認出了前來增援應明軍的永樂朝大將是方天定。
“方天畫戟,方天定!”劉成棟深吸口氣,一字一頓道:“方天定出現了,就是說方臘軍一定要在大批官軍趕到之前,拔掉老子這顆腰眼兒上的釘子!”
“咱們不能逞強,也不必逞強,馬上向韓招討使求援。”
頓了一下,劉成棟還是說道:
“也給我那便宜女婿寫信求援,就說……”劉成棟拍拍頭盔,有些不好意思。
正在土包上奮筆疾書的廖士開抬頭問道:“說什么?”
“就說讓他盡量想想辦法,最好讓老子撤出去,不然就見不到他老丈人了。”
防人之心不可無,劉成棟生怕互相拆臺、不顧友軍生死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于是把事情說得嚴重了一些,給自己加道保險。
隨后證明,這樣的做法非常明智。
應明雖然沒有攻下德清縣城,但人家怎么說也是“江南十二神”之一。在過去的兩個多月時間內,他先是驅使近萬青壯修筑了三道矮墻,將德清縣城徹底圍死,好騰出七千軍隊開赴其他戰場。
然后派出了一千兩百人的精銳,橫穿西北面的山林,配合徐白打跑了鳳凰山腳那支奇怪的鄉兵。
如果沒有應明這支奇兵的協助,任由那支戰力不俗的鄉兵大肆逞兇,永樂朝肯定控制不住大半個安吉谷地,沒準還會被安吉縣城周圍的大周軍合力趕走。
應明部還斷斷續續地打造了很多云梯、簡易投石機、破城木等攻城器械。
方臘軍的簡易投石機十分粗陋,需要幾十人或者上百人一起發力,拉動麻繩將石塊兒、火球等物扔出去。
破城木也是如此,沒有鐵板在周圍提供防護,只能以木板和浸濕的棉被、稻草等物保護推動撞木的士兵。
云梯的情況要好一些。永樂朝從明州港和江南的豪華園林中獲得了大量優質木頭,以往都被當做房梁使用的這些木頭,終于體現了自己在戰爭之道上的巨大作用。
相比于大周軍器監的作品,方臘軍的云梯在牢固性上差了一籌。用在云梯倒鉤上的鐵,重量只是大周標準的一半。性能上確實有差,但應明下令打造的云梯用在德清縣城這樣的小地方,已是足夠。
廖士開在北面城墻上忙活,他先是將幾封軍報和密信放入皮筒中,密封好。
待城頭眼尖的軍士確認了官軍斥候的位置,廖士開立即下令,使用德清縣城唯一的三弓床弩,將皮筒射到兩里開外。九個皮筒,裝的都是一樣的消息,消耗了九根弩箭。
廖士開完成任務,轉身朝南面城墻走去。
縣城以北的山丘地帶,大周和方臘的精銳斥候正在完成各自的使命,圍繞著九個皮筒展開慘烈搏殺。
半炷香后,只有兩個皮筒被韓世忠的中軍斥候得到,并趕在大批方臘軍士兵近身之前遠去。為了本次的重要軍情,有將近二十名官軍斥候交待了性命。
廖士開來到南面城墻,朝韓世忠點點頭。
韓世忠趁著戰事稍歇,將幾位下級將官找來,商討戰情。
守衛東面城墻的熊大春最先趕到。德清縣城的東部區域很窄,導致城墻呈東西長條的形狀,最奇葩的是城外地形也不好,這便導致攻守雙方都很難受。
但從德清縣城的東門向北,一直到湖州城都是一馬平川。雖然不大可能,但方天定顧慮湖州城的韓世忠中軍,讓應明安排五千部下看死東門,防備官軍大舉來攻。
東城和北城很輕松,南城最血腥。
西面城墻就比較奇葩了。德清縣城西門外的平地十分有限,不足兩里外就是山丘。山丘中間有彎彎曲曲的谷道,通往西南方的小湖。
這樣的地勢,照理來說,不適合方臘軍進攻。
但方天定哪能讓劉成棟如此輕松。他命令新編練的孤兒軍出擊,在彈壓隨軍青壯和饑民的同時,還要和超過三千人的應明部下一起攻打西面城墻。
先是隨軍青壯催逼著衣衫襤褸的饑民去送命,然后是孤兒軍壓迫著武器簡陋的隨軍青壯去騷擾,繼而是應明的部下出擊,孤兒軍再試探著攻城……
“娘的,這是拿咱們練兵啊!”劉元向來是上前拼殺的主兒,污血染得滿臉滿身。
汗水流下,混合著血水,劉元一個人似乎沾染了整個戰場的味道。
劉元摘下頭盔,抹把血汗,“方臘軍的那幫小崽子,明顯沒怎么上過戰場,手上生疏得很,不然西邊兒就危險了。”
“但這些小崽子進退有據,總是十來人配合著前進后退。但凡有嚇傻的或是想逃的,都被他們給解決了。小小年紀這么狠,還真是不得了。”
“這才是第一天。我估摸著,方天定就是想拿德清縣城給那幫小崽子們練手。真奇怪,他手下不是有千人精銳嗎?哪去了?”
張永年是張萬里的孫子,在跟著劉成棟的這些時日里成長飛快。一字眉更加黑直,眉宇間也脫去了青澀。
張永年負責帶領由明月莊年輕人和軍中好手、習武青壯組成的預備隊,他握著手中的鉤鐮槍,不確定地說道:“晚輩覺著不只是練兵,那個什么兵法上不是說嘛:虛的就是實在,實在就是虛的。”
“沒準咱們一不留神,那幫小子就突然變成登城主力,趁咱們不注意來那么一下子。”
劉成棟瞇眼點頭,受劉成棟庇護的廖士開也多看了張永年一眼。
“哎呀呀,不得了,不得了。”
劉元平日里還算冷靜睿智,但一逢戰事,頭腦便有些發熱。他夸張地拍拍張永年的后背,嘴里不住地夸贊,“是我想岔了。小子長進不少啊,還會講兵法了,等回莊后多讀幾本書,爭取當個儒將。”
因為彼此的關系融洽,張永年完全不擔心劉元叔叔會小心眼兒。他不好意思地笑笑,雙手摩梭著鉤鐮槍,就差點頭承認了。
“待會兒回到自己的位置,都提起精神來,方天定戰力無雙的名聲不是吹出來的。城上的軍士要注意輪換,幫忙守城的青壯要一視同仁,多給米糧。”劉成棟叮囑劉元和熊大春道。
“廖先生也辛苦點兒,城內有家人傷亡在城頭的人家,最好在一個時辰內把撫恤送去。錢都是死東西,守城要緊。待戰事稍息,我劉成棟一定親口向韓招討陳情,減免你之前投靠方臘軍的罪責。”劉成棟還不忘給廖士開畫個大餅。
廖士開一掃平時云淡風輕、智珠在握的神情,激動得一會兒抱拳,一會兒作揖,就差鞠躬拜謝了。
廖士開當然要激動,他本人的一家幾口在劉成棟的庇護下倒沒有危險,了不起他為劉成棟當一輩子幕僚管家。但他畢竟投靠過永樂朝,最怕連累全族人的性命,那是大周的知識分子最怕的情形之一。
斜上方飛過幾片黑影,還灑下一些東西到城墻上,接著便呼嘯著飛入城內。
劉成棟頭都沒有抬,繼續叮囑著節約物資方面的細節,以及如何鼓動城內青壯死拼的技巧。
每次進攻前都要調教投石機和三稍炮,方天定不可能連這點子常識都不知道,劉成棟心想。
然而一個都頭走過來,膽大包天地插話了,“將,稟報,報將軍。方臘軍投的東西是,是……”
熊大春、張永年、廖士開僵在原地。
劉成棟的眼珠子似要撐爆眼眶,他一把推開那個都頭,和劉元等人快步走到黑影飛過的那段城墻。
是血線。
暗紅中夾雜著黑黃色的血滴,組成了凌亂的血線。
血線澆過外墻,在城墻上留下印跡,又延伸向城內,直至黑影落地的地方才結束……
炎黃土地上最后的底線破掉了。
底線沒有破碎在邊境,而是在曾經的大周腹心繁華地:江南。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