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穿越大清初年小說>穿越大清初年最新章節列表 >穿越大清初年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穿越大清初年-第二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
更新時間:2011-04-07  作者: 雪蘭悠   本書關鍵詞: 歷史時空 | 雪蘭悠 | 穿越大清初年 
正文如下:
穿越大清初年

相處日子長了,蘇淺蘭也算看清了皇太極的性情,他表面謙和有禮,德行高尚,骨子里其實任性霸道、我行我素。

不說旁的,就看他命名的什么關雎宮,宸妃,不由分說就把自己比作了君子、紫薇帝星還真是……驕傲自大啊每次抬頭看到關雎宮的匾額,蘇淺蘭都會忍不住心中概嘆。

不過,她就是喜歡他這樣,喜歡他的專制,喜歡他的任性,更喜歡他那份坦率直白——試問就算在二十一世紀,又有幾個男人能像他那樣,敢于對天下人宣示自己對一個女人的鐘情寵愛?

他愛得熱烈,愛得光明磊落,不留退路,不掩藏遮蓋,不怕人詬病——雖然,他不是二十一世紀的男人,不曉得說那個“愛”字。

但顯而易見的后果是,蘇淺蘭成了所有人注目的焦點,無論她走到哪兒,都避不開旁人心思復雜的視線,更叫她哭笑不得的是,她的身價無形中變得異常貴重起來,下人們看她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件容易毀損的稀世珍寶……她有這么嬌弱、這么容易受傷么?

連上次的小小感冒,也在幾天內就痊愈了不是?再說了,她還會瑜伽術和擒拿術哪連吳三桂也曾經在她手里栽過不是

話雖如此,蘇淺蘭心里還是很警惕這件事,命運既然已經規定了她無法躲在大森林里當一片不起眼的樹葉低調行事,那她就只能在這個宛如火山口般的位置上用心保護自己。

明槍是不會有的,就算有,也會被皇太極給擋得干干凈凈,誰敢露一點不敬不滿、叵測心意,立刻就會被皇太極扼殺于萌芽狀態,根本不必擔心。那接下來,她需要防的就只能是暗箭了

然而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誰又能未卜先知,做得萬無一失?

為了自己的將來,為了將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極為安全的生長環境,蘇淺蘭這段時日真可謂殫精竭慮,想得抓掉了好幾根秀發,才終于敲定了一份關于設立后宮四局的最終方案。

按她的分析,原來歷史上的宸妃母子若真是被人所害,那不管背后是哪里飛來的暗箭,對方敢于害她并且得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歷史上的宸妃手里并沒有后宮的實權,她的存在損害旁人的利益。

試想想,為何皇帝的性命總是很安全,敵對勢力只能用造反、刺殺等手段來對付皇帝?又為何后宮之主,皇后的地位總是頗為穩固,只見皇帝廢后不見有人搞背后暗殺?只見橫死的妃少見橫死的后?

究根揭底,不過是利益使然皇帝若是倒臺,集結在他周圍,依附于他的龐大的利益共享者們就會跟著倒霉,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這些力量必然要竭盡全力保護皇帝的安全,因為保住了皇帝,就等于保住了他們自己的榮華富貴。

同理,皇后統攝后宮,所有宮婢、嬤嬤、內侍都要受皇后的轄制,這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這集團成型之初還好說,哪個妃子都有可能取皇后而代之,下人們心性未定,就極有可能會為自己的利益,替某個妃子出力,想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好處,鋌而走險,出手謀害皇后。

而這個利益集團一旦成型,擁有了既定利益的主體集群,就會竭力維護他們已有的利益、現成的好處,不允許他人插進來取代自己、奪走自己的利益,他們就會自覺的維護皇后安全,成為皇后的耳目。

正是有了這份清醒的認識,蘇淺蘭才會急著成立后宮四局,把這后宮四局變成所有后宮下人們的一塊大蛋糕,藉此把他們全都集結在自己的周圍,用利益把他們變成自己身邊看不見的防護墻。

到時候,宮里絕大部分的人就會自覺成為她的保護者,不允許其他妃嬪謀奪自己的性命,居心叵測的人也就無法再輕易接近自己周圍,那么暗箭傷害的可能性也就降到了最低限度。

尚服局,下有司服、司飾,管理宮廷所有服飾和布帛織品的制作、修補、清洗和采購,以及各種裝飾品包括花園的管理。

尚功局,下有司設、司制,管理后宮所有宮娥太監嬤嬤的人事調動、新妃子新宮婢的挑選和訓練,以及規制禮儀的監察戒令。

尚膳局,下有司藥、司膳,管理宮中所有人的飲食器具和湯藥、菜肴、點心等等吃食的制作和采購。

尚宮局,下有司寶、司簿,管理宮中的所有財物、庫房、銀錢往來,以及各種消耗品的采買置辦和處理、日常生活的記錄等。

這里頭,尚宮局和尚膳局是蘇淺蘭最為看重的部門,一個管財,一個管吃,一個扼住了利益的根本,一個是性命安全的門戶。

經過仔細的考量之后,蘇淺蘭便任命姍丹做了尚宮局宮正,阿娜日做了尚膳局宮正,其他職位,則經過一番辛苦的遴選考察之后,也都陸續任命上來,整座后宮秩序頓即為之一正,氣象初成。

與此同時,歸皇太極掌握的內務府也對應成立起來,達春任了頭一屆的內務府總管,正黃旗參將索尼任了頭一屆內務府大臣。

內務府暫設三司。造辦司,管一應物品的采購、殿閣修繕建筑以及皇莊農田、牛羊牲畜等等。

都虞司,管禮樂儀式、規矩制度、內侍和內廷衛士的考核招選、人事監察、賞罰戒令、主子們的諭令擬定和傳達等等。

廣儲司,管理銀、皮、瓷、緞、藥、茶六庫,下轄御書處、敬事房、太醫院等,也管理馬匹車駕、器械工匠和行宮、駐驊。

對蘇淺蘭這一整套慎密齊全的制度,皇太極佩服之至,常常琢磨琢磨著就受到無限啟發,借鑒挪用到他的朝堂上去。

不但仿造明制,成立了六部衙門,并設立都察院、理藩院,并把文館一分為三,擴充為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攏于內閣,大幅提高了文臣的地位,也加強了自己手中的集權。

蘇淺蘭暗暗好笑,兩夫妻一個外一個內,不約而同的每天忙著建制抓權,鞏固自己的地位,這算不算狼狽為奸、臭味相投?

皇太極可不管那么多,蘇淺蘭做出來的一系列動作,只會讓他佩服借鑒之余暗中得意,也只有他才能擁有這樣驚才絕艷,頭腦堪比宰相的女子為妻,只有他才能給予她自由發揮的天地。

他相信著,大金國有了這樣的大妃,才會更加強盛,大金國擁有這樣的大妃,是社稷的福分,并且有了這樣的大妃,將來的大金必然崛起于世,甚至取大明而代之,成為新的天朝上國()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