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守福小說>守福最新章節列表 >守福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守福-第九章 端午偶遇
更新時間:2010-10-30  作者: 愛上魚   本書關鍵詞: 古代言情 | 守福 | 愛上魚 | 愛上魚 | 守福 
正文如下:
日子在一天天過去,經過這一系列的事情,上官府的后院安靜了不少。禁足半月的二夫人出來后不久又重新掌管了家務,只是似乎吸取了這次的教訓,處事更加得體,至少東園這邊再沒有受到苛待。而上官安吳感覺到二夫人的變化對他的這個青梅竹馬更是多了幾分寵愛。

五姨娘因為腳傷不能跳舞,也讓上官安吳逐漸失去了興趣,畢竟哪個男人也不愿一進院門就看到的是一張對著自己垂淚的臉,所以自此五姨娘水氏被遺忘在杏院的角落。整個上官府的后院真的成了二夫人一人獨大,一時風光無限。

最近幾天東園也很是忙碌。上官婉清沒有想到在這邊端午節居然也是一項很重要的節日,不論民間還是皇室都很是重視。

歷年的端午節皇室都會在京城天運河舉行賽龍舟活動,并對獲勝龍舟給予獎勵。眾多皇室宗室及官家公子都會報名參加,畢竟這也是在公眾場合露臉的一個好機會,而京城遠近的百姓條件允許的都會在這天早早的聚集在天運河邊觀看龍舟比賽。而也有平常人家的女兒戴著蓋頭偷偷的跑出來一睹京城貴公子的風采。

而官家女子因為對古代女子嚴格的行為準則的要求,則多數都會選擇在這天帶著家眷去京城邊遠近聞名的遠安寺拜佛求簽,以求平安康順,百毒不侵。

在民間,端午節除了吃粽子、看龍舟以外,在廣大鄉村是以除毒辟瘟為主要節俗。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早幾天開始,趙嬤嬤、秦嬤嬤就帶著一干丫頭婆子忙碌了起來。繡香囊、包粽子、浴蘭湯。不僅曬了艾葉、朱砂、雄黃及其它香藥,并繡制香囊。最終在繡制的香囊內放入曬制的朱砂、雄黃、香藥等,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在端午節的前兩天,上官婉清的腰間就被戴上了大大小小的幾個香囊。因為在這邊傳說端午節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

在端午節的當天早上,上官婉清便被秦嬤嬤、綠衣和粉衣早早的從床上拉了起來,用煎蒲、艾葉等香草做成的浴蘭湯沐浴,然后穿戴好大紅色繡有五毒(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的衣物,戴上香囊,便跟隨著大夫人坐上馬車前往京郊的遠安寺求佛上香。就上官婉清所知,這僅是上官府大夫人帶著上官安吳妾室集體出門為數不多的活動之一。

走在街上,便感覺車外一陣吵雜,很是熱鬧的樣子。坐在馬車上的上官婉清依著小孩子愛熱鬧的性子輕輕的掀開馬車簾子的一角,望向車外。只見車外人來人往,空氣中夾雜著商販的叫賣聲、逛街百姓討價還價的聲音、孩子的哭鬧聲,熱鬧非凡。很多小商販的攤點都擺到了街邊,吆喝的賣著粽子、香囊、雄黃酒等端午節之物,臉上都樂開了花。

嘈雜聲漸去,遠離了京城街頭的煩擾,馬車漸漸的輕快起來。大約行走了半個時辰的路程,馬車又漸漸的慢了下來。掀開車簾,只見不寬的路上前后都有馬車,都是馬車仆人環繞,只是馬車規制不同,不時馬車還要停下來讓其他馬車通過。

待到馬車停定,后面馬車上的趙嬤嬤、秦嬤嬤等人已經候著馬車的兩邊。大夫人在青衣和藍衣的攙扶下下了馬車,緊接著上官婉清也被秦嬤嬤抱下馬車,跟在大夫人身后。而青衣則小聲的跟立于一旁的大夫人稟報著:“小姐,小廝來報說前面的馬車是成郡王府的馬車,咱們可能要略微等候幾分鐘。”

隨著青衣的話語,上官婉清向前望去,只見前面停著不下十輛馬車。中間被圍著的一輛比普通馬車要大上一半的馬車,隱隱看到四個馬頭。(官宦人家的馬車通常都是兩馬組成,條件差者也有一馬的。)馬車通身由價格不菲的棕褐色實木制成,雕工精細。隱約可以看到馬車窗簾由白色錦緞制成,飄過兩點淡淡的藍色,應該是繡花吧。馬車最出彩的地方不是雕工,而是車頂四角都由黃金邊鑲成,配上黃紅相間的吊墜,很是華貴。

大夫人聽完青衣的話語點點頭,小聲吩咐著從后跟上來的二夫人及三位姨娘也靜靜的立于一旁,以免沖撞了貴人,畢竟皇親宗室可不是她們官宦能隨意得罪的。所以大夫人正和上官婉清立于最前等候前面的貴人通過再進寺廟。突然,一道含著驚喜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若瑤妹妹,你也來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