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三百五十八章、天地不仁
正文三百五十八章、天地不仁
天地變色、風沙肆虐,仿佛要吞噬一切生機存在的痕跡。游方攜江山畫卷,胸臆中展開曾經走過的天地之間秀美山川靈樞,在暴虐的風沙中穿行。八方盡皆呼嘯之聲,元神豐卻一片安寧,他不清楚自己能否安然度過這場沙塵暴,甚至沒有刻意去想,只是按照應該選擇的方向前進。
在這奇異的定境中,游方修習秘法的過程于元神中回現,自從他在青縣郊外初遇師父劉黎時開始,至今的一切感悟都變得那么清晰
有一位學者王國維曾言——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這是人生哲思到審美升華的漸悟與頓悟,也是人生經歷的情趣境界。然而這話說透了嗎、意猶未盡之處還有什么呢?秘法感悟之路,不是孤寂的人與孤寂的山川,而此刻的游方,孤寂的身影走在孤寂的漫卷狂沙中,回溯江山畫卷。
總說天地山川之美,那么此刻這風沙之“美”呢?
山水靈樞自古天成,無論人是否能賞;靈樞之妙因人而異,又在人領略多少;靈樞之美因人而成,更在人能否相諳。初習秘法之時,收斂靈覺為神識,自發的子官感受成為自覺的元神感應;移轉靈樞之境,是形神之妙與山水靈樞的共鳴;化神識為神念,是將那天地萬物賦予如人生動之情,也賦予自身如天地山川之靈。
那么,再邁過一重境地又如何?游方的內心寧靜而清晰,可感悟恍惚而朦朧,穿越風沙行走在頓悟的邊緣,似放形非放形,似忘情非忘情。
天地風流亙古而存,天地不仁能容萬物。生靈秉氣而成,五官交感見山川之美,人的情感積淀其中,亦感受自然情懷的積淀,這便是風水靈樞之妙。此生的立足情懷與天地自然的融合,便是神念合形之境,它不一定意味著神念功力更深厚,而是另一重未曾見知的天地。
它也并不意味著此刻的風沙不再傷人,神念卻能穿越風沙含情。神魂賦予山川,靈樞賦予心神,不僅是一種共鳴,而是一種真正的融入,那吞吐江湖的天地風流,就是穿越風沙的綿綿呼吸。似頓悟又非頓悟的一線清明中,游方終于明白,如劉黎、如吳翀獅,若邁過這道門檻,便無所謂曾經修為被廢,玄妙難以言述。
游方本人邁過去了嗎?似乎還沒有,卻觸動了開悟的機緣。
就在這時,神念穿越風沙忽然感應到天地之間有特別的安定,就如他內心的寧靜,來自一座被沙丘環繞半掩埋的石山。那座“城堡”離周圍的其他山丘比較遠,顯得孤零零的,游方剛從它不遠處走過,此刻忽有所感,又轉身走了回去,走的越近,飛沙走石越猛烈。
廣西柳州,勾灘苗寨后面的深山中,劉黎背著藥簍,提著一把小鋤頭,腰間掛著盤繩,穿行深山野徑正在采藥。水印左手揮著一把細長的鐮刀斬開叢生的荊棘,右手持一根竹枝抽打著路邊的草叢在前方開路,忽然聽見周圍的群山仿佛發出一聲悠長的嘆息。
她詫異的回頭問道:“水峰大爺,這是你在嘆氣嗎?”
劉黎的神色不知是擔憂還是欣慰,望著天邊道:“忽有所感想起你游方哥哥了。水印,你也想他了吧?”
水印有些不好意思的一低頭:“不知哥哥現在怎樣了?”
山風吹來仿佛也在追問,劉黎若有所思道:“你游方哥哥的本事和胸襟,江湖中逍遙之游,不必為他太擔憂。嗯,算算日子,過不了多久,他就應該來看我了。”
水印又驚又喜道:“哥哥要來嗎?”
劉黎笑了,語氣一轉道:“當然會來,來看他的水印妹妹,順便看看我這個老頭子。”
水印也笑了,紅潤的臉龐在陽光下閃著動人的光澤,抬頭看看了天空道:“時間不早了,草藥已經采了不少,我們該回去了,苗姨今天做了好吃的呢。”
重慶武隆,芙蓉谷憐心橋,正在作璇璣圖的吳玉翀莫名有些心神不寧,手中竹枝一抖,在細沙上劃出一道弧線。她有些不安的抬起頭轉身望去,只見向影華不知何時已經走到憐心橋上,正看著峽谷蜿蜒通向的遠方,神色不知是欣慰還是擔憂。
不遠處的瀑布上空,那道閃舞在水霧與陽光下若隱若現,向影華周身的氣息仿佛就是這憐心橋的山水之韻,而連接峽谷兩端的憐心橋上隱約有細碎的虹霞浮動,生動之間若有所思,不錯,眼前的山半給吳玉翀的感覺就是一一若有所思。
“月影仙子,恭喜你,此番閉關精進,神妙如斯。”吳玉翀幽幽的說了一句。
向影華卻莫名答道:“蘭德此番若能安然,不久后你就能見到他了,也可以離開這個地方了。”
游方穿越飛沙走石,來到那座被沙丘掩埋了一半的高大石山旁,神念分明感應到風沙肆虐中的安定氣息來自山的另一面,他沿著山腳繞了過去。貼近山壁處轉向起旋的狂風最為猛烈,細小的沙石飛舞激射,打在山壁上甚至能激出火星。
游方的身形在游移的沙丘上有些飄搖不定,穩穩承接地氣的他也有些站不住了,開始隨風沙涌動飄移。這樣的身法在這蒼茫亂卷的天地間施展開來,已不僅是單純的武功或秘法,形神皆妙不分彼此在游移中定住地氣靈樞。
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游方才能施展出這種身法,天地變色激發出他所有的潛力,再無任何保留,神色卻依然平靜的看著前方。
石山的背面,左右山勢呈環抱狀,山腳的坡度很陡,向上不遠有一片內凹的緩坡,緩坡后是直至山頂的陡峭懸崖。山邊的狂風幾乎能撕裂一切,游方艱難的登上山腳下的陡坡,他的足跡在風沙中蜿蜒飄移,來到那處緩坡上卻突然站定。
此處竟然沒有風,就似穿越一道無形的屏障來到來到另一個世界!
身邊沒有風,卻能聽到不遠處的狂風怒號與飛沙呼嘯,尖銳的幾欲刺破耳膜。這種奇異的現象是此山特殊的地勢所造就,無論風從哪個方向吹來,都被周圍的山勢引導移轉,不會在這一片緩坡上形成劇烈的氣流。因此遮天蔽日的沙塵暴中,竟有著一片安定的奇異空間。
游方向前走去,緩坡呈一個“v”形向內收攏。盡頭的懸崖下有一個洞窟的入口,看形狀顯然應經過人工的鑿建。他微微吃了一驚,同時也有些慶幸,沒想再能在這里遇到古人留下的遺跡。他整了整凌亂的衣衫,舉步走了過去,只有短短幾十米的距離,但左右收攏的山壁似能反射音頻,越往前走越安靜。待他走到石窟洞口,那風沙的呼號仿佛已在很遙遠的地方。
游方跨入石窟,同時在昏暗中展開神念,瞇起眼睛適應了幾秒鐘,忽然身形一震面容也隨之一肅,竟然朝著前方恭恭敬敬的跪拜于地,此時周圍已是一片寂靜。
這里是一處在天然山洞基礎上鑿建的石室,空間大約三丈方圓,游方一進來就以神念查探的很清楚,但他卻沒有發現有一個“人”,就端坐在朝著洞口的石壁下。幾秒鐘后眼睛適應了洞窟內的光線,他才看清楚,那是一位不到一尺高舟僧人,以神念掃過時竟然沒有發現他。
看見此“人”的一瞬,游方不禁想起在楚陽鄉見到的那株建木,感覺卻有微妙的不同,眼前這“人”的氣息,分明與漫卷狂沙中的不動安寧融合一體。
游方看見的確實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尊塑像,他能分辨清楚。什么人只有不到一尺高呢?其實他眼前端坐的,是一位古代高僧圓寂時伴隨虹化留下的金剛報身。游方曾在無沖派祖師殿中見過顯化真人的遺蛻,端坐千年依然栩栩如生。但此刻所見這位僧人的金剛報身,卻與坐化遺蛻不同,縮至不足一尺高堅愈金剛,也就是傳說中的金丹舍利身。
這并不是一般人所謂遺體的概念,不能用生或者死來形容,這位古代高僧曾在此閉關修行,也在此破空而去,留下那脫枷剎那的永恒示像,世人所能見的,就是他這一世報身所凝煉的金剛舍利相。
在名山寶剎中,歷代高僧或有留下金剛舍利身,傳世至今者皆被視作人間至寶珍藏供奉,不可能像游方此時這么隨意的見到。
游方跪拜于地,向這位不知名的古代高僧行禮,內心感受到的是震撼卻非震驚,禮畢起身走到石窟的一側,在這風沙肆虐的奇異安寧中靜靜的端坐,恰如他穿越風沙而來的形神心境。
其他書友正在讀
新書日點擊榜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