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軍官團和榮譽軍官團的解釋
關于軍官團的解釋:
德國軍官團的高素質可以說是普魯士德國軍事力量的核心和精華,對于其成員中出身于貴族卻能長期保持較高素質的問題,我有幾點看法:首先,對于軍官團成員來說,貴族頭銜只是一種傳統和榮譽,并沒有實在的物質意義.普魯士軍官團的建立始于大選侯弗里德里希建立普魯士軍隊,他任命貴族子弟為軍官,并與他們建立了一種新型的效忠關系,除了便于控制軍隊外,還有制約當時在政治上比較獨立的容克貴族,建立中央集權的考慮,由于“嫡子繼承制”加入軍隊的貴族子弟多是無權繼承土地的次子,他們一旦加入軍官團,就成為職業軍人,一切都仰賴于國王的恩典和軍功,同原來的貴族家庭就沒多少聯系了,并形成世代從軍的軍人世家,在強調紀律和榮譽的普魯士軍隊里,貴族頭銜是一種傳統,一種身份高貴的證明,而不是同土地,財富和養尊處優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其次,普魯士軍官團有著較多的實戰鍛煉機會。眾所周知,普魯士國家以軍立國,為戰而生,特別是在弗里德里希大帝時期,縱橫歐陸,頻繁的戰爭給了軍官團成員較多的實戰機會,有利于增強和保持軍事素質。再次,軍官團有一整套嚴格的軍事教育體系,在普魯士王國時期,就很重視對軍官的教育,特別是在拿破侖戰爭時期,普魯士進行了沙恩霍斯特軍事改革,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總參謀部制度,尤其強調了對軍官,特別是總參謀部軍官的教育,使每一名軍官都從一開始培養出較高的軍事素養,并保持終身。如果還有什么原因,那可能就是德意志民族嚴謹,堅忍,刻板的民族性格了,這樣的民族比較容易出優秀的軍官。最后說一句,德意志第二帝國以后的軍官團中,許多軍官也來自資產階級,他們在軍隊里憑借功績而獲得貴族稱號,逐漸封建化了。這更令貴族頭銜具有了一種象征意義。
至于說的羅姆被踢出軍官團其實羅姆本身不是軍官團的成員。應該是他的行為背叛了他參軍的時候所立下的誓言。所以被驅逐出軍隊。
關于榮譽軍官團的解釋:
正如我文中所寫那是一種榮譽。而并非是擔任參謀或者高于軍官團,真正的意義是軍隊的名譽團長(ChefeinesRegiments)。
所謂名譽團長的稱號是起源于帝國時代的傳統,名譽團長稱號一般授予皇公貴族,著名將帥。盡管他無權指揮,管理該團,不過,他的名字將一直記載于團籍。
名譽團長著用校官的制服,不過佩帶將官的肩章,只是將肩章的底色由將官的紅色改為該團的兵種色,如步兵為白色等等,并且,在肩章上配上團的番號,不過龍德施泰特(第18步兵團名譽團長)的肩章例外地使用將官色并加入團番號。其領章亦使用團長(上校)用的。
目前一戰至二戰之間我看到五個榮譽團長和他們的編號。
包括興登堡元帥的第三步兵團。
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元帥(一戰名將。羅馬尼亞和巴爾干的征服者)的第六騎團。
威廉馮勒布元帥(二戰名將。曾經跟隨瓦德西參加過八國聯軍。后任蘇軍北方集團軍群司令)的第26炮兵團
還有歌特馮隆德施泰德元帥(二戰名將。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后任西線總司令)第18步兵團
最后一個名字不太確定。有人說是巴伐利亞王儲:魯普雷希特.馮.拜恩元帥(RupprechtvonBayern18691955)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元帥。不過我查過資料找了半天都沒有他的部隊番號。所以暫且就算他吧!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