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第三百五十二章整備
季明所說的話讓在場的所有記者都感到神秘莫測。因為他們實在不知道這位年輕的指揮官口中所說的揭曉答案究竟是什么。但是季明在說完這句話之后就再也沒有開口。而是在大批的護衛的保護下匆匆的離開。留下了一大堆問號給那些記者。
很快,世界各個大大小小的報紙上(主要是美洲的報紙)都出現了這樣一句話:“答案即將揭曉!東線會戰德軍最高指揮官威廉魯道夫赫斯成竹在胸……”很顯然,那些記者對于季明著力解釋的卓婭事件和伊斯特拉水庫事件的解釋并沒有放在心上。或者說,他們即使放在了心上。也礙于某個國家的壓力而不敢公布。對于這點,季明深表理解。因為作為一個來自未來的人,他深深的知道所謂的正義和公理在國家的利益面前全部都是狗屁。正義和道義只是在要利用的時候才拿出來用一下,而在平時他只是一種愚民的工具。但是他他仍然要那么說,雖然并沒有多少人會聽他的。不過他卻認為自己那么說是德國的一個表態。最后還是要靠戰斗。因為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實力的體現。別的問題都不是非常的重要。而唯有實力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的實力強大了。對方才會怕你。所以季明明白,只有自己的實力變得很強對方才會給你面子。當然現在他最重要的并不是和俄國人打嘴仗。而是實實在在的和對方打一場大規模的會戰,只要這場戰斗最終打勝了。并且徹底的掌握整個戰場的主動權之后。那些正在流傳的所有地對德國不利的謠言就會逐漸地散去。所以,當務之急,就是率領部隊取得對蘇聯作戰的勝利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擺在他面前的情況并不是十分地樂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前線的情況十分的糟糕。
伊斯特拉水庫這場大水不但在莫斯科地前面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屏障將德軍的前進線路給嚴嚴實實的擋住了。同時也將德軍的一線已經前突到伊斯特拉的部隊團團圍住。這些德軍由于后路被切斷所以只能停止了前進。說句老實話。雖然在這之前季明早就對伊斯特拉水庫可能會被對方炸毀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但是實際上,到了最終下面的部隊還是重視的不夠。德軍很多軍官都認為。蘇聯人不會做出這么損己大于損人的事情。以至于大水真地淹過來的時候他們的準備十分地不充分,前線的部隊一下子陷入了汪洋之中。前鋒部隊的后路都被斷絕,不過,雖然看上去德軍的進攻部隊十分的狼狽。但是實際上他們地損失并不是很大。這主要地原因是。這次雖然大水來的十分地突然但是實際上并不十分的猛烈。因為整個莫斯科地區都是平緩的平原地帶。伊斯特拉水庫的水來的快去的也快,只是短短的一瞬間功夫就從這邊沖到了那邊,幾乎沒有做任何的停留。所以德軍并沒有出現整個部隊被洪水卷走的情況。當然,傷亡也是有的。從一線部隊反饋回來的報告。在這次突如其來的洪水中。一線的部隊總共損失了大約315人。其中死亡73人,受傷130人失蹤112人。和一線部隊數十萬的傷亡比起來,他們的損失可謂小得多。但是德軍還是面臨很多問題。
首先就是裝備的損失問題,雖然自己的部隊的損失并不是十分的慘重,但是裝備的損失卻相當的驚人,這場大水讓大部分的土地變成了澤國。同時也讓陷在里面的德軍機械化部隊徹底的喪失了機動能力,他們的坦克、載重開車和半履帶運兵車都深深的現在了泥地里面動彈不得。根據前線得出的情報,德軍部隊在這里大水之中可謂損失慘重,由于泥沼。那些重型的武器根本沒有辦法從厚厚的爛泥地里面弄出來。只能呆在那里發霉生銹。那些機械化部隊,特別是擔任先鋒的裝甲部隊損失尤為慘重。比如武裝黨衛隊第二帝國師就損失了20的坦克和35的半履帶運兵車。而跟隨前進的步兵第371師則丟失了他們所有的43門大口徑火炮。而其他的部隊也有或多或少的損失。但是人員的傷亡比較少。主要是裝備陷在了淤泥里面不能動彈。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德軍在這個大水中損失了大約600多輛作戰車輛。其中包括135輛坦克、240輛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和超過300輛以上的載重卡車,而火炮的損失這不詳。但是估計也不少于200門(主要是大口徑火炮。因為這些火炮實在是太重了。)這些損失的車輛可以裝備一個完整的裝甲師,
除了裝甲部隊的裝備損失之外。損失最大的還有德軍的后勤補給體系。由于蘇聯的高速公路網十分的有限,并不能夠支撐起德軍德軍前線的需要。而同時德國空軍的空運能力也十分的差。他們的空運對于德軍的大部隊而言只是杯水車薪。最多只能滿足前鋒部隊的燃料和食物要求。所以,德軍的補給大部分是依靠鐵路線運輸的,等到火車將物資運到前線的制定車站之后,然后再通過汽車加以中轉。為此德軍的許多部隊。特別是他們的裝甲部隊的后勤兵站都設在距離前線比較近的地區。這次大水一來。很多堆放物資的火車站遭了殃。大水不但沖垮了鐵路的路基。使得鐵軌移位火車暫時的停運。同時洶涌的洪水還沖進了那些臨時堆放彈藥物資的貨場。為了方便運輸。許多的貨場都設置在比較低的位置。而這次洪水的到來使得那些地勢較低的貨場全部被水淹沒。那些放在金屬罐中的餅干和香腸還算好,就算被水淹了也沒有什么事情。但是那些放在板條箱中的炮彈和機器零件的問題可就大了。特別是那些炮彈的發射藥。由于德國人采用的是TNT加火棉的發射藥。所以這種發射藥是絕對禁止水的。而這場突如其來的大水使得那些火炮的發射藥在一瞬間失去了作用。而這樣一來也就意味著德軍的重型火炮將要有一段時間失去作用。
面對這樣的情況季明也沒有什么辦法。他只有在一邊通過言論對抗俄國人的同時。一邊也在加緊的調集部隊。擺在季明的面前最首要的問題就是重新的整編部隊。為了不讓那些已經陷入泥潭中的部隊遭到被殲滅的命運。季明只能將這些部隊全部撤出原來的戰線到后面沒有泥沼的地方重新組織新的防線。在季明他的親自干預之下,原先一線的已經陷入泥沼之中的6個裝甲師和3個步兵師的部隊開始直接的從泥沼里面退了出來,然后向后方轉移。當然,這些部隊的機械化裝備和支援武器都或多或少的損失了一些。當然,季明也并不擔心,因為這些裝備雖然丟失自己很難回收。但是同時,對面的俄國人也無法回收這些裝備,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人沒有事情。因為在他看來只要人沒事。那么戰斗力就沒喲受到多大的損害。而到時候只要裝備一到。那些經過戰火洗禮的暫時赤手空拳的部隊很快就能夠恢復戰斗力。當然,季明的想法稍微的理想化了一點。雖然那些人員沒有多大的損失,但是要完全的將那些損失掉的裝備補全也是一件非常麻煩而且極其耗費精力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新的裝備畢竟沒有老的裝備那樣用的順手(特別是坦克和裝甲車,新的坦克一般都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的磨合期)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季明只能采取拆東墻補西墻的這個方法。將那些受損的師級部隊的裝備進行了調換移交。先將主力部隊的裝備補齊。剩余的部隊返回德國本土進行休整。就算是這樣。原來的6個裝甲師也只湊出了3個。
除了湊齊一線部隊的裝備之外,擺在季明面前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那些已經受潮的后勤補給。在5月19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補給出現了一個很危險的數字。特別是彈藥的缺口十分的嚴重。很多德軍的火炮只有半個基數的彈藥。為了挽救這個局勢,季明不得已先向南方和北方集團軍群調運了一批彈藥。來滿足一線部隊的需要。同時命令在后方的德軍工程兵部隊盡快的恢復中央的幾條鐵路線。特別是從列寧格勒到莫斯科(這條線最重要的是能夠最大限度的緩解德國鐵路部門的運輸壓力。因為從本土到達東線戰局中的很長的一段距離都是通過萬噸輪來完成的)斯摩棱斯克到莫斯科的鐵路一定要在5月25日徹底的恢復。在季明的嚴令直下,德軍工程部隊的效率很高。很快他們就搞定了從斯摩棱斯克通往莫斯科的鐵路。在暫時的穩定住了前方的局勢之后。季明開始將目光轉向自己的后方。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