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錦字錄

第四十七章 審問

是夜,已過亥時,姜云遲遲未寢。

銀露大著膽子給她披上一件大氅:“太子妃,時辰不早,您……”

姜云執筆高懸,一雙素白如玉的手沾了濃墨。她瞥上一眼,囑咐道:“去拿一方帕子來。”

銀露不敢再勸,領命退下。

姜云不是不小心的人,會被墨汁臟了手,是因為一封怪異的信。

侍衛在謝遲筠的住處搜到一封皺巴巴的血書。紙上的字痕早已干涸,信紙也有明顯的破損。似乎它的主人幾經猶豫,多次想毀了它,卻最終未曾下手。

姜云面前還有另一張紙,紙上寫著兩行一模一樣的詩。只是一半整齊,一半雜亂,一半鋒利而清晰,一半卻像草草的閑筆。

她拾起這張紙抖了抖,送到燭火中,付之一炬。

兩行字皆出于姜云之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異,只因為一行是規規矩矩地用狼毫寫就,另一行卻是以指沾墨,信手而書。

她又拿起謝遲筠那一封血書。字跡娟秀,行文溫雅,可惜這陰沉的紅色太過刺眼,此事也絕對不能外傳,否則這篇文章,或許能夠成為傳世佳作。

這是謝遲筠寫給襄王的訴情之信,也是她計劃留給世間的最后一筆。

這是她的遺書。

待銀露歸來,姜云凈了手,忽然生出些興致,趁夜往狴獄一行。

此日星疏月朗,縱無燈火長明,萬般事亦入眼底。姜云借天光尋路,見荒涼陰冷之處遍地青苔,石紋上映出冷色熠熠。

如今謝遲筠身子正虛,待在這樣陰冷的地方,她本也不剩幾天活路。

姜云緩緩坐定,命人換了一壺熱茶。她先揭蓋抿了一口,然后才看向跪在身前的人。

“我們就開門見山吧。”

謝遲筠慢慢抬起頭,發現姜云眼中只有無趣和散漫。

她的判斷沒有出錯。姜云把旁人通通遣散,而后閑閑地靠著椅背,唇角有顯而易見的輕慢:“不打算說一說,想殺你的人是誰?”

謝遲筠笑了:“太子妃此言何意?”

姜云眼底掠過譏意:“他機關算盡,無非只是用你的命,給襄王使了個不大不小的絆子。只憑這種拙劣的手段,就妄圖扳倒襄王?你們不至于如此愚蠢。”

大獄太冷,謝遲筠正無意識地發抖。但她強行控制住身體,吃力地搖了搖頭:“太子妃的話,奴婢不懂。”

“謝姑娘,與我就不必裝了。”姜云敏銳地察覺到謝遲筠的目光凝了幾分,她輕笑一聲,又道,“你不是尋常人,威逼利誘于你無用,想必也無需我把其中道理掰開揉碎,再一點一點講給你。”

姜云深深一嘆:“你謝姑娘淪落至今,不就是想站著死?才五年而已,不過五年光陰,就能讓你丟掉尊嚴和風骨,變成甘為旁人驅使的廢棋?”

她眼中盛滿遺憾,好似當真為謝遲筠感到可惜:“戲永遠是戲,這場戲有多荒唐,你不會不懂。襄王倒不了。待你在獄中草草而亡,此事死無對證,也不過是斷了襄王迎娶金顏公主的可能,讓他沒有再添羽翼的機會。”

“于他最多只是一陣沉寂,而你必死無疑。”

姜云說得直白,可謂字字誅心。

“五年前,你為一條生路,忍辱負重進了宮。五年后,你卻甘心為人利用,注定死得毫無價值。”

她仿佛在向人請教:“你為他隱瞞,他殺你滅口。謝遲筠,你茍全性命是為了什么,如今又可曾得到什么?”

也不知哪句話觸動對方緊繃的弦,謝遲筠忽然變得歇斯底里:“你知道什么!”

她渾身發抖,大口喘著粗氣,胸腹之間起起伏伏。良久,冰冷的水痕在她臉上劃過,謝遲筠眼中浮現淚光:“我對襄王殿下的感情,你怎么會懂!”

姜云闔目嗤笑:“不知死活。”

她放下茶盞,拊掌贊嘆:“不愧是曾經名動京師的謝姑娘,我當你已經想通了,你竟還能砌詞詭辯。”

謝遲筠的反應證實了姜云的猜測,在她背后,必然還有主謀。此人已將謝遲筠徹底舍棄,而這個女人明明心中有數,甚至在激動之下吐露真言,卻最終仍然選擇為他遮掩。

姜云笑道:“有何不懂?謝姑娘的感情皆在紙上,你那一封信,文生錦繡,字字珠璣,連我這外人看了,也自然而然地體會到其中深情。”

謝遲筠猛然一驚:“你!”她嘴里接連吐出幾聲驚呼,像是沒料到姜云竟說出這樣一番話。片刻之后,她忽然軟了身子,眼中失去光彩,“是我對不住襄王殿下。”

姜云無意看她賣弄,漫不經心地說道:“你的文章的確是好,但你若衷情于襄王殿下,怎么可能留下一封必將牽連于他的信?”

何況,那信上另有破綻。

她饒有興趣地問道:“謝姑娘到底是文雅人,你的血書竟是以筆寫成。就不知你是嫌旁人的血太臟,不愿染紅自己的手,還是骨子里仍然記得謝家名號,連血書都要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像臨帖一樣寫完?”

會寫血書的人,或為寄情明志,或為無可奈何,他們刺破手指,就手而書,筆觸粗糙且灼目,自有一番磅礴力量。

可謝遲筠的血書,寫得太清秀,太漂亮,非但不能打動人心,還流露著陰森的血氣。

這不是她的血。她哪里是傾訴衷腸,分明是蓄謀陷害。

姜云冷冷一笑:“你的主子狠心,謝姑娘倒是未必。直接給自己劃上一刀,這封信,不就顯得更真幾分?”

她起身走近對方,慢慢蹲下身,挑起謝遲筠的下頜:“你怕傷也怕疼,為何偏偏不怕死?”

此刻,姜云心中生了一股不知從何而來的急切,一種莫名的直覺洶涌翻騰。她追查多日的事,或許將在這里找到線索。

雖然沒有證據,但姜云已經意識到,這樣的手段和風格,像極了護國寺一案。

參與者皆有死志,誅殺所有知情人。行事未必嚴謹,布局也未必復雜,卻讓旁人有口難辨。就如此事,謝遲筠在眾目睽睽之下滑了胎,倘若她死了,襄王要如何撇清關系?

姜云忽然想到另一件事,她恍然問道:“難怪我入宮不久,就見到你私會和襄王殿下。想必,那也是謝姑娘刻意而為?”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biquz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