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錦字錄

第七十四章 如常

須蘭金顏穩步走向武場之中,看著利落干脆,十分爽朗。

許多人這才發現,她本就穿了一身輕便騎裝。

司射送上一把長弓,她稍稍掂量幾下,果斷地張弓搭箭,卻不曾著急出手。

金顏的神色盡數收斂,灑脫的笑顏沉了下去,似乎在聽辨風聲。

皇帝和太子眼中都浮現出幾分意味深長。

而姜云似乎心有感慨:“金顏公主一向如此打扮,往日雖有眼前一亮之感,待見得多了,也就習慣了。甫一步入演武之地,卻又使人生出幾分驚艷。”

這般說著,她又笑出了聲:“真漂亮。”

明燎問道:“太子妃與金顏公主一見如故,原來也不知她熟悉騎射之術?”

“怎能與一眼瞧著就弱不禁風的人談及這些。”姜云笑著搖搖頭,“金顏公主性子極好,為人體貼,可沒有戳人傷心事的道理。”

她的笑意恬淡也坦白,與言辭之間的“傷心事”似乎半點不沾邊。

襄王、三皇子、幾位宮妃都看了過來,周圍響起幾聲交迭的勸慰。

ttp://.biqiudu筆趣閣

“太子妃性情灑脫。”

姜云一一謝過。

明燎垂目睨她一眼,卻最終未曾開口。

能走到御座下方的沒有庸人,他們贊的只有太子妃,絕口不提得太子妃盛譽的金顏公主。

姜云與明燎不曾克制聲音,本就是說給他們聽的。

大雍天子不至于和外邦公主計較小節,卻無人能逼天下最尊貴的人壓抑不滿。

金顏失度、失禮,將邊關大將卷入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風波,又任性張揚地擾亂大射。太子與太子妃暗施告誡,不足為奇。

眾人心中有數,等著看金顏葫蘆里究竟賣了什么藥。

直到風停剎那,金顏終于松開手。

一支利箭盤旋著穿破靶心,席間照例齊齊為賀。

她的身姿、氣勢皆屬一流,顯然已經接近高手行列。

此刻,席次錯落的宮廷大宴之中,不約而同地傳出稱贊。就算哪一人看得不夠清晰,也不妨礙他從揚傳的贊譽里聽出真相。

群情道賀,贊她不愧為戎族公主,贊西戎果然尚武之邦。

有幾道清清亮亮的女聲在宴上傳響,仔細一聽,原來金顏公主竟也打動了不少姑娘。

“瞧那張大弓,一眼看過去,仿佛與公主齊高。到底是西戎王庭出身的公主,竟能拉開這樣的弓。”

“牧原氣魄,雄厚英武,果真不同凡響。”

也有人似是察覺異樣,然而那一思似有似無的異常之感很快流逝。非禮勿聽,礙于男女大防,他們收回心思,不敢驚擾各家姑娘。

姜云揚眼一掃,發現金顏的身影毫無動搖,似乎不為激揚的喝彩所擾,心神全在弓箭之上。

之后兩箭依然正中靶心,但金顏等得時間越來越長。

場中漸漸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在好奇,這位來自異鄉的公主能否與當今天下最優秀的幾位男兒同臺較量。

誠然他們心中明白,若與太子,襄王,三皇子,以及她的哥哥須蘭黎渥相較,金顏尚且遠遠不及。但倘若她也能中四箭,就足以將其他人都比下去。

與一位養尊處優的公主戰績持平,對在場許多人而言,都是不容回避的失敗。

汗珠自金顏額角緩緩垂落,司射已然看出她的疲態。

風聲掠過兩頰,仿佛緊貼著她。金顏面上的猶豫越來越深,繃緊的弦乍然松動。

離弦一瞬,眼光銳利、精通射術之人齊齊一嘆。

可惜了。

這只箭與主人的心意偏差太遠,堪堪錯過箭靶邊緣。

只需毫厘之差,就不必遺憾脫靶。

金顏抿起唇,稍稍垂目。在司射提醒之前,她嘆了一聲,坦坦蕩蕩地收了弓箭,一回身走如席中。

“陛下,太后娘娘,金顏慚愧。”

太后微微探身,瞇著眼瞧了瞧,視線有些模糊。

仔仔細細數過一遍,老人家頷首笑道:“金顏年歲尚輕,又是女子,本就比旁人多些難處。有此成果,你已然十分出眾。”

皇帝也和緩三分,勸她不必介懷。

金顏雖然有憾,但也坦然承認失敗,依著大射規矩,自行罰酒一杯。

一道薄紅泛上金顏額角,也不知是酒意還是慚顏。

至此,大禮方終。

今日魁首不出意外地落在襄王身上,明瀾平靜地謝恩,盡顯謙謹之氣。

仰賴著滴酒不沾的太子殿下,姜云也免于醉態,是今日宴上最為清明的幾人之一。

總歸沒人會直愣愣地接近太子妃,也就無人察覺姜云周身毫無酒氣。

皇帝率先離席,姜云與明燎依舊跟著他。

左右隨行的宮人眼觀鼻,鼻觀心,腳步無聲無動,將氣息壓得極低。

皇帝淡淡道:“做得不錯。”

這夫妻二人通曉圣意,給皇帝省了許多麻煩,想來天子見之,心中滿意,這才不吝表達贊賞。

但明燎卻似有些答非所問:“孝敬祖母乃是為人本分,陛下此言,臣不敢當。”

皇帝忽然駐足,面色微冷:“太子至孝,不必推辭。”

明燎俯身回答:“陛下謬贊。”

姜云深深垂著眼,在她身后,一眾宮人心神戰戰,卻依然不動聲色。

她知道,這些在宮城之中掙扎求存的小人物最是擅長審時度勢,表現得如此謹小慎微——他們必然知道皇帝和太子之間的矛盾!

這般隱含無限危機的對話,絕對發生了不止一次。他們習以為常,才會做出此等情態。

她在心中緩緩一嘆。

他們無錯,卻淺薄。看似滴水不漏,實則早已徹底暴露心思。

倘若皇帝和太子之間有一個多疑陰鷙之人,或許就將在發作之時遷怒他們。

揣摩上意,大罪是也。

姜云沉穩平靜,周身只有屬于太子妃的雍容和從容。

她與明燎狀若恩愛夫妻,沒有被太后看出破綻。

老人的情緒明顯轉好,皇帝因之盛贊太子,贊太子為人至孝。

他在指責明燎不孝。

姜云不知其中緣故,但她早就看出這對父子之間不尋常。

明燎與皇帝相對沉默,片刻之后,攜姜云躬身行禮:“臣告退。”

皇帝揚唇:“去吧。”

(第一卷:更帷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