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錦程萬里小說>錦程萬里最新章節列表 >錦程萬里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錦程萬里-第七十章 勤勞致富
更新時間:2019-11-13  作者: 油煎番茄蛋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錦程萬里 | 油煎番茄蛋 | 油煎番茄蛋 | 錦程萬里 
正文如下:
岑水生細細打量打量貞錦依,又感激地說道:“三丫頭如今也長得出息了呢。省城里好些人都知曉你的手藝,夸得你跟織女下凡似的。

就是咱們家的事,要說起來都是多虧了你,先前教了我們那些存桑葉的法子,夏秋的葉子收起來不至于浪費,次春加上些米粉喂蠶,蠶兒能吃飽,產出的絲還格外光潔。你不曉得,頭一年快結繭時,葉子不夠吃,看著蠶兒餓得伸長著身子干張嘴,你姥姥和舅媽難受得直掉眼淚。如今一畝桑田能多養出兩筐蠶來,可把鄉里鄉外的人眼熱得!”

難得看到舅舅得意的樣子,貞錦依不禁笑了:“上回我爹來時就在說你還要多買桑田,怎么才只買了十幾畝?”

岑水生答道:“如今養蠶賺錢多,鄉里人家大都養上了。有些人家把棉田、水田都改了桑田,桑田的價錢也上去了。這回上來,我尋思著,還是在縣城邊兒上再置些田地的好。你看,春子要上縣城讀書,這是一;縣城邊的棉田坡地并不比鄉里的貴,如今聽說朝廷要讓士紳也按田畝納稅,城郊的地反倒減了價,這是二;養出的蠶繭也要到縣城才好賣,從鄉里運上來,路程實在遠。”

原來舅舅打的是這個主意。貞錦依也覺得這想法不錯,離城近,總是有各種方便,非偏遠之地可比的。

看起來,不知不覺,舅舅家已勤勞致富,不像自家的爹,好不容易上來一次還總是哭窮。

然而冬子卻并不贊同,嘟噥道:“說來容易,縣城邊兒的地方,咱們從鄉下遷過去,總歸是外鄉人,不知好不好落腳呢。”

岑水生反駁道:“有啥不好落腳的?你忘了,縣令大人還說過讓咱們往縣里去的話呢?到時他隨便說句話,不就好辦了?”

冬子仍不太服氣:“人家是大老爺,就那么一說,看您就信真了。”

向來喜歡往城里走的都是年輕人,年紀大的人容易故土難離,怎么到了舅舅家倒反過來了?

貞錦依覺得有點奇怪,口里勸道:“計縣丞是有心的,若你們真想遷地方,他未必不肯幫忙。”

岑水生忙贊同:“就是就是!喔,計縣丞去年已經升任縣令了,現管著咱們呢。上一年我們家收的蠶繭多,交的繭子比別家都好。今年又繅了絲。計大老爺就說咱們是那個什么‘表率’,特地發了公文來嘉獎呢。就是那陣子,縣里的師爺傳了縣令大人的話,說叫咱們不妨往縣城邊去,也帶動帶動這邊的蠶桑戶。”

渠安縣的縣令、縣丞自幾年前的勸諭使事件被朝廷表彰,已是堅定地站在革新一派了。去年的官員三年大考,渠安的考績又是優等,隋縣令便被調到了埠寧郡府做同知。計縣丞則頂上了他的位置,原地升職——對于只有舉人功名、已近暮年的小官,能坐到一縣父母官的位置,已是大喜過望了。前不久琉知府奉調入京,隋同知又頂上去署理埠寧知府,不出意外的話,過陣子就能正式補上這個缺,真可謂步步高升,前程大好。

貞錦依比舅舅他們知道多一些內情,聽到這話一點也不奇怪。渠安縣令、縣丞一同升職,提攜一下對他們升官有功勞的人是很自然的事,舅舅家這幾年養蠶種桑乃至兩熟稻都做得不錯,算是執行新政成效突出的,也就被列在其中。

如今春子要進學,岑家自然是離縣城近些更好。計縣令對舅舅家的事還是滿了解的,果真是個有心人。

春子的事貞錦依亦是關心的,便問:“春子當真上縣里讀書了,先生肯收他了?”

說到這個爭氣的小兒子,岑水生興奮得臉都發起紅來:“可不?還不是多虧了你。不是你求來了郡府里先生的薦書,薦了他到縣上的蒙學,我們哪里有門路給他請好先生、送他進學?這回我們上來,正好順路送了他到縣里去。縣里的先生已收下他了。”

貞錦依欣然道:“還得是他自己爭氣,不比我們正月,一樣的讀書,他還比春子大著些,學到現在也不過認得些字而已。”

岑水生勸慰道:“有人學得快些,有人學得慢些,這個也急不來。”

大約自己家兩個兄弟都不是讀書的料吧。貞錦依想到上次見著哥哥臘月,也是斗大的字不認得一籮筐,自己托人送回去的那些書,顯見得他沒有認真讀過。

貞三更雖然在她面前極力為正月掩飾,但她略多問幾句,就推測得出來大弟弟學得不怎么樣,只能囑咐父親,小弟弟立春再長大些時,定要讓他早早去上學。也不知自己今世的阿爹有沒有聽進去。

好在小表弟是個肯用功的,貞錦依接著說道:“春子還小,好好學幾年,學得牢靠些。若能考中秀才,到時再到郡府跟誠先生學學,只要誠先生肯教,考舉人就不難了。”

岑水生連連擺手:“哪怕能中個秀才,已是岑家祖墳上冒青煙了,哪還敢指望他中舉啊。咱們鄉里這么二三十年,也沒出過一個舉人呢。”

冬子忍不住又插嘴道:“別人中不了,春子未必就中不了。您忘了?前兒縣學里的先生才考了他幾句,就說他學得甚是扎實,如今就可以學著破題做文章了呢。”

貞錦依睜大眼道:“這就做文章了?他還這么小!”

冬子得意地說道:“先生說了,春子先前那些書都讀得都很熟,腦子也好使,今年多用用功,明春先去應個童生試。哪怕一時考不過,見識見識場面也是好的。先生還給他起了表字,說他學名春林,有茂盛之意,讀書又尚勤奮,表字就叫懋之。”

貞錦依一算,春子若生在現代,該上小學三四年級,確實到了可以學著寫作文的時候了。童生好不好考她無從判斷,就是岑家、貞家這么些人也都沒有見識過。但縣里的先生既然才見面就說可以考,證明對這孩子是很看好的。春子這么爭氣,她的高興不亞于舅舅。

她已經知道這個社會對科舉極為重視,讀書人只要有了功名,哪怕是個小小的秀才,直系親屬就可以減免賦稅徭役。

一旦春子考得上,姥姥家就算出頭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