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落難情緣小說>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落難情緣-第412章 深入民間說法(4)
更新時間:2023-12-04  作者: 洪門十一少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洪門十一少 | 明智屋小說網 | 落難情緣 | 放逐 | 情緣 | 神醫 | 強勢回歸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正文如下:
《落難情緣》第412章深入民間說法(4)《落難情緣》第412章深入民間說法(4)(第1頁/共2頁)→佛用一個聲音說法,所有眾生都能聽懂。也許有人要問,照這樣理解,佛當時講經我們中國應該也聽見了,為什么還要翻譯佛經?

不要講中國了,佛在世時,印度當地就有許許多多的方言,是不是聽佛講經都不要翻譯了?

小乘經典記載,許多人見了佛當場決定出家,“須發自落”,是頭發自動落下嗎?

那豈不是患了脫毛癥?連佛的塑像都是有頭發的,一粒粒右旋的發窩。字面是講那些人自己剃去了須發,不要照字面死板理解佛經。

比如這個保溫熱水壺的蓋子松了,夜深人靜的時候發出嘶嘶的聲音,有人聽了知道是水壺發出的,有人聽了可能以為是鬼,“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這個道理,就這么簡單。

同一個先生上課,下面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不同的理解。同樣一句話講出來,就會有人誤解。比如佛說過:“看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后來竟然被有的弟子轉誦成“看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獨見之。”這就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的道理。

還有,釋迦牟尼佛雖然已經過世了,可是,根據佛法是十方三世都有佛在說法的,那么,現在應該也有佛在說法,在哪里呢?

當時有個和尚問禪師,“佛在說法,一切山河大地,一切無情,在不在說法?”

有情是眾生,無情是石頭、樹木、山、水等,因為它們沒有知性感受。

這位禪師回答,“無情當然說法。”

誰聽到了呢?

“有請聽到。”

歷史上有些禪宗祖師因為風吹草動或瓦片碰到竹子而悟道,就是無情說法。

眾生何以聽不見呢?是被自己的業力擋住了。

“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是說眾生根據自己理解的不同,認為祖師說的就是我這個意思,這是佛的神力不共法。

佛法只有一個音聲在說法,三藏十二部講了那么多,都是空話,只有一句話,你懂了就悟道了,特別注意聽!

六祖惠能大師停了數秒,又說,聽到了嗎?你們太注意就聽不見了,只有這一法,這一法你悟進去了就萬法皆通了。

在你沒有注意之前的那一剎那,佛已經說了。所以,佛只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自己的程度深淺而解釋佛法;不管他們解釋的對或錯,都會有點好處,都會得到佛法的利益,這是佛的神力不共法。

佛法只有一個音聲在說法,害怕,無比的歡喜;有人聽了就起厭離心,討厭世間一切。

初學佛的人如果沒有生起厭離心,是無法學佛的,不能脫離三界。也有人聽了佛法就斷絕了懷疑心,生出真正的信心。

為什么?例如眼睛只能看前方,若有東西擋住視線就看不見了,所以用眼根修,不圓滿。用鼻子修數息止觀,也不圓滿。五根當中只有耳朵不受限制,能同時感受到十方來的聲音,容易修得圓滿。

觀音菩薩傳我們這個耳根圓通法門,修這法門時,耳朵不向外頭聽了,回轉來聽自己的心聲而成道。

聽什么呢?

聽自己的思想,這思想就是沒有說出來的語言,說話是發出聲來的思想。

當然,有人打坐聽到別人在對他講話,那是魔境界。

音聲是現象,你要聽自己沒說話,念頭沒有來之前的凈心。比如你心中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可以,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念,耳朵不要聽外面,回轉來聽自己念佛聲音,一字字把它距離遠一點,自己聽自己念。

前一字過去,后一字還沒有來,就空了嘛。有雜念來了你就念一句,沒有雜念了,你也不念。這樣反聞聞自性,是觀世音菩薩所說的,“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慢慢回轉來聽自己的心聲念佛,慢慢、慢慢進入自己法性之流,自性清凈。

就把念佛的聲音、雜念都空掉了,凈性現前,亡其所念。這是第一步。

“所入既寂”是第二步,你那個念的聲音慢慢變空了,寂是寂滅。下面,你們自己去研究了。

你們以為佛法有什么秘密法門,一定要找個老師磕頭灌頂嗎?真灌頂是智慧灌頂,自己得到智慧,心里了解了是真灌頂,十方諸佛一切眾生都可以灌頂。

你們趕緊去研究《楞嚴經》這一段。《維摩詰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你怎么聽得到呢?就是依觀音菩薩凈心反聞自觀,你就達到那個境界,“初于聞中,入流亡所”,那個時候你就真清凈了。這就是佛法,難道需要磕頭才傳給你嗎?

世上哪一個人最精進?只有佛。學佛的人不論在什么環境,什么地方,快樂中,煩惱中,晝夜時中只有一條路向前修,這是大精進。

成了佛還修不修?我可以告訴你們,永遠是在修,虛空有盡我愿無窮啊!學佛的人要對自己不姑息、不馬虎,才是學佛根器,大精進之人。

只有成了佛才無所謂,生死無累,世上還有什么可怕的?生死是最大的魔障,你檢查自己為什么怕鬼,就是怕被鬼弄死嘛!

如果不怕生死還會怕鬼嗎?其實世上最可怕的是人,魔鬼都怕人的。人可怕在人心,自己的心最可怕,因為根本把握不住自己的心。

世間一切的方法,外道與佛法共有的,叫共法。比如打坐禪定,是共法,連天主教都有,只是不盤腿而已。佛法的不共法是智慧,是般若。

只有成了佛才是真正到彼岸,才跳出這個世界。

你覺得怕了這個世界,想了生死就不來了,這是外道之見,何況自己還不能了生死。如果這樣發心的話,就永遠不能了生死,因為見地不正,連小乘道都談不上。

→友情連接:

《落難情緣》第412章深入民間說法(4)《落難情緣》第412章深入民間說法(4)(第2頁/共2頁)→我們學佛就要先學會《普賢行愿品》的十大愿,生生世世度一切眾生,而且要去苦難最多的地方,這才是佛的精神。如果為逃避這個世界,哪是學佛?

佛法在哪里?佛法在世間,真正的凈土就在你心中,不要外求。

佛法的標記是蓮花,是生長在最臟的污泥中才開花的,如果是干凈的土中,反而生不出蓮花,這就是學佛的精神。

要在愈苦難的地方修持才會愈有成就,你要逃避世界,一個人去到清凈地方修持,是不會成功的。這是正統的佛法。

所以佛能善于入到空的境界,并且深悟到一切法一切相無罣礙,所以空無所依。你說空了所以不來了,這是空而不靈活。空能包容一切法,善法惡法都是。如果心中認為空是對的,不空是錯的,那你還有掛礙,不是真的空。最重要的是,空還要無所依。打坐禪定要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也不依,你坐坐看。坐著覺得熱,想吹風,已經有所依了。你說什么都沒有,空了,還是依了個空,空的境界是心里出來。

學佛第一要發心就是發這個心,如果只是為自己逃避現實,圖個清凈,那叫阿耨多羅自私自利心。

下面,講凈土之行。

大家看到凈土就很容易聯想到流行的凈土宗,念佛法門。道理是相同,可是原則不同。

一切佛法都是在修凈土,但是不要把凈土看成是一個土地或是世界或是國家,大乘佛法中凈土的觀念要搞清楚。

什么是凈土?什么是佛國?不要被文字的土和國兩個字帶引走到了形象的觀念,那就是埋沒了佛法的精神。

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

十方三世一切的佛都有佛土,我們很容易把它想象成一個帝王統治國土的觀念。

佛土、凈土換一個名詞來講,就是成了佛的境界。

佛說,一切眾生就是菩薩的佛土。眾生與菩薩是相對,眾生是沒有悟道,還沒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根源,還沒有明心見性,是因地上的菩薩。

菩薩是已經明心見性,正在修持而還沒有完全到家的眾生。比如,我們今天精神很好,身體沒有病痛,感情思想也很清凈,自己覺得平安幸福。但這平安幸福是相對于身心不健康,不平安不幸福的日子來講的。

所以,轉眾生境界就是,的根本在于一切眾生。

如果沒有了眾生,就沒有成佛的事,也不需要成佛。

沒有煩惱也就不須要求解脫。眾生有貪瞋癡慢疑,有聰明的,有笨的,各式各樣根器不同,而一切菩薩根據眾生的根性不同而成立他的佛土。比如,眾生與阿彌陀佛所持的愿力、形相、作用的根性相近,因緣相契而隨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也有眾生與阿彌陀佛所持的愿力不相近,因緣不相契,可能會選擇東方琉璃光佛土。

一切眾生根性不同,諸佛菩薩教化的方式也不同,佛土的境界也就不同。

一切菩薩自己成就的境界是無執著、無主見、無成見、絕對無我的。

隨著眾生根器的不同,降伏他的妄心的方式不同,而成立的佛土境界也不同。調伏是調教降伏,是佛法的教育手段,用到各種各樣的方式,喜、笑、怒、罵等都是。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看眾生該入哪一種佛國的境界,而引導他、教化他進入佛的智慧成就。

入佛智慧是實證功夫。《法華經》講開、示、悟、入四法門,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四個不同的修持手段,但是,有沒有哪個先哪個后呢?我認為都不是問題,但是歷來都有佛學的學者們,就先后次序起爭論,把佛法修持搞成思維的學問了。

這句經文等于是《楞嚴經》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的自性清凈本然,周遍法界,本無方所。

一切眾生業力不同,知見不同,形成了眾生種種的思想、情感、個性、根器不同,本體是一樣的,所有的差別都是眾生自我的差別。

等于一桶水,酒,醋,但水性都是一樣的。因為眾生有這些差別,所以佛法的教化要“隨諸眾生應以何果入佛智慧”,佛隨他的方便“而取佛土”。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等的方便波羅蜜成就的佛土,不是為了他們自己,是為了有緣的眾生該往生那里而成立的佛土。

東方世界,是為了根器相應的眾生,“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而成立的佛土。

同樣的道理,諸佛菩薩在這個世界上教化眾生也是“隨眾生心”,根據你所知的量。

有些人量小根小,等于一株小草,碰上大雨,不但草不能活,連根都漂掉,受不了打發。大樹的根器大,狂風大雨之下瞿然不動,反而受滋潤后枝葉更茂盛。

所以,一切眾生根器不同,以什么佛土的境界,教化培養他的善根,生起菩薩的根,而取佛土。

教化眾生是非常苦的,有些眾生是顯教的根器,就只限于顯教,不能受密教;有的是密教根器,跟他說顯教他聽都不愿聽;小乘根器的,不能受大乘;外道根器的,無法信入佛法,必須用外道來誘惑。

教育就是誘導,讓他培養善根,讓他在外道里轉回來。這就是菩薩教化的方便,難怪諸佛見面都彼此問候:“少病少惱否?眾生易度否?”

我們學佛修持,要從哪里下手?哪里立根?從哪里找凈土呢?

要想成佛,離不開一切眾生,所以要先學會做人。

與人都處不好,還想度眾生?自己想成佛,看到人都是冤家,嫉妒人家,這是種善根嗎?簡直是魔道了。

你說自己瞋心大是阿修羅,你有阿修羅的本事和功德嗎?你能一怒而安天下嗎?

→友情連接: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