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折月小說>折月最新章節列表 >折月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折月-第一百八十四章 擊鼓鳴冤后來人
更新時間:2023-12-28  作者: 只今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只今 | 明智屋小說 | 折月 | 只今 | 折月 
正文如下:
Hi,賬號:夜間第一百八十四章擊鼓鳴冤后來人第一百八十四章擊鼓鳴冤后來人→:、、、、、、、、、、、、、、

王家大娘子上堂,出乎許多人的意料。

顏裕道:“你這婦人,不要以為惺惺作態就可以瞞過眾人的耳目。

若你家果是一門忠烈,又在乎什么生死?弄出這等曲折來,尚且滿口義正言辭,本官看你就是個奸詐之輩!”

“沒錯兒,一般婦人上堂要么哭哭啼啼,要么撒潑撒瘋,這個婦人倒像是被教授過一般,不卑不亢,言語甚有條理,這便足夠反常了。”楊印也隨之附和。

“二位大人的話未免有些絕對了,世間人有百樣,只憑一個人上堂的舉止態度就判斷這人是好是壞,未免太過武斷。”安國公玉壽說,“她呈上來的信件,想要鑒別真假也不難。

王誠的筆跡存世不少,兩廂一對照就能看得出來。”

“國公爺,咱們之前不就說了嗎?就算這信是王誠親筆寫的,所說的也未必就是真的,他故意拿死來做偽證,這樣的事也不是沒可能。”楊印雖是笑著,卻在極力反駁玉壽。

安國公怎會聽不出來?便直視著他問道:“那依楊大人的意思,該怎么判斷真偽呢?”

楊印笑了笑,隨即篤定地說道:“依下官的意思,應當堂對這婦人用刑。

比如方才那吳萬端,之前不論如何詢問,只是不開口。可是一旦用上了刑,是不是就交待了?”

“楊大人不愧是刑部的長官,三句話不離用刑。”安國公反唇相譏。

“國公息怒,不是楊大人喜歡用刑,實在是有些刁民奸猾得緊。”顏裕連忙幫腔,“您身居高位,久不與這些下三濫的刁民打交道,自然不知道人心能壞到什么地步。

我們兩個常年問案,都不知見過多少貌忠實奸的人了。

至于用刑么,不過是衙門里一宗常備的手段。俗話說得好,人心似鐵,王法如爐。

這刑罰本就是立威的,不叫他們知道律法威嚴,又怎么能從心里生出敬畏來?咱們也只是要問出實話來,若用刑過后她還堅稱如此,那她的話多半就可信了。”

“哼!這婦人剛上得堂來,你們不審證據,不行盤問。迎頭一棒就要用刑,我雖不問刑獄,可也知道斷案須得秉持公道,細審查、巧問訊,以常理驗之,憑常情推之。”安國公據理不讓,“似這等上堂來就用刑的,你要當真叫人開眼了。”

“我二人也不過是考慮事情可能別有隱情,以審慎為上,莫負圣恩。”顏裕道,“并無他意。”

“是啊,國公爺,何況當初官差到他家去訊問,王誠死前可曾留下過什么話或是書信,這婦人一再說沒有。

如今忽然又有了,而且是兩封信。是她不信任朝廷在先,就憑這一點,也要給她些教訓!”楊印好似咬住了肉的狗,死活不肯松口。

安國公還想要再說什么,王大娘子昂然答道:“民婦先前不說,是因為那些人到我們家里如狼似虎一般,叫囂呵斥,翻箱倒柜。

我丈夫死前也一再叮囑,要我千萬謹慎,不可輕信他人。

不過民婦今日既上得堂來,便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二位大人若認為用刑能叫人說出實話,那民婦不怕用刑。”

她說了這番話,顏裕和楊印對視一眼,彼此明了。

堂上的衙役都是他們手底下的人,同樣的刑罰,手上的勁兒或大或小,結局可就不一樣了。

剛才打吳萬端,雖然看著嚇人,卻只是皮肉傷,壓根不曾傷到筋骨。

而接下來要對王大娘子用刑,就勢必要取了她的性命。

“來人吶!對王白氏用刑,”楊印拿起了刑簽,“念在她是婦人,下手須得輕些。”

他這話是說給堂上的眾人聽的,實則掌刑的衙役心里清楚得很,絕不能讓這婦人活著。

“等等!”安國公伸手架住了楊印的胳膊,“我還要問這婦人幾句話,你打完了她,還叫她怎么好好說話?”

安國公的意思也很明顯,就是不讓用刑。

雙方正僵持的時候,外面又是一通鼓響。

“看來又有知情人來鳴冤了。”安國公把楊印手里的刑簽奪了過來,又插回簽筒里,“至于用刑,有的是工夫,大可不必急在這一時。”

楊印看了看在下面坐著的姚馬二人,眼中是無可奈何的神情。

安國公平日里是個老好人,不知為何今天在堂上居然這般強硬起來。(安國公:老子一直很強硬好吧?)

安國公不理他,直接吩咐堂下:“去查問擊鼓之人可與本案有關,若有關速帶進來。”

不一會兒衙役果然帶進兩個人來,一個須發花白的老者和一個二十上下的年輕人。

上堂來便跪了下去。

“你們是什么人?因何事擊鼓?”顏裕一拍驚堂木,臉拉得有木犁長。

“回老爺的話,小老兒名喚孫十六,隴西人氏,這一個是犬子,孫拴柱。

小老兒原本在隴西經營一家小酒館,于半月前到京中探親,后來聽說有隴西人到京城來告御狀。說五皇子欺壓百姓,草菅人命。

五皇子到隴西賑災之時,小老兒是親歷過的。族中親友,街坊四鄰,都受了朝廷的救濟。真可謂是雪中送炭,解民于倒懸。

五皇子勤勉愛民,身先士卒,辛苦奔波,不知救了多少人命。隴西百姓交口稱贊,恨不能給他立一座生祠。

怎么還有人來誣告他?小老兒聽了真是氣破了胸膛,拼上我這把老骨頭也要跟這起賊子們對質一番!”

“老漢,這是大理寺的公堂,可不是你們縣城里的小衙門。”楊印瞇起眼睛,望著老者說,“要有一句不實之言,可就要被斬去四肢,棄尸于市的。”

“老漢我活到了五十歲,生平沒說過一句假話。”老者笑了,“人生在天地間,只要不昧了良心,管它是玉皇寶殿還是閻羅地府。

只這一把老骨頭,碾碎了也能打出幾顆釘子來。”

“真是好大的口氣!”顏裕面色不善地說,“你來的還真是湊巧,一般的鄉里小民來京城,連衙門口朝哪邊開都不知道。

你居然還敢到大理寺外擊鼓鳴冤,想必背后有高人指點吧?”

言下之意這對父子是受人指使的。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