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華

第四十五章 禳解

“是俺爹,”張招娣囁嚅道:“他、他見著不祥了。”

什么玩意?張其實已經準備好從她嘴里聽到一大堆家庭倫理劇了,沒想到人家根本不按套路走,說上了靈異神怪的東西。

“什么不祥?”張就道:“早上見到蜘蛛是喜事,晚上見到了就是不祥——這樣的事情也值得大驚小怪?”

“哪里是蜘蛛的事情,”張招娣猶豫道:“昨天俺爹聽說壟頭上有田鼠,說俺們家田在下洼處,有田鼠出沒的話,俺們家那片地應該逃不了。他上午聽人說了,中午吃了飯就趕過去看了,果然看到了有田鼠洞。”

冬季的田鼠不冬眠,即使下雪,黑夜仍會出洞活動。就算是在后世,田鼠也是一道桌上的佳肴,更何況是物質匱乏的古代,百姓們幾乎都把吃田鼠作為一種享受。烹飪方法是花樣百出,有講究的炒而食之,而兩廣福建人甚至可以吃活鼠。還可以曬成田鼠干,尤其是愛喝酒的人,更把它視為配酒之上品。

“那抓到了田鼠嗎?”張問道。

“沒有,”張招娣晦澀道:“沒看到田鼠的影子,但是一鋤頭下去,卻刨出來了……”

“刨出來什么?”芳芳追問道。

“爹說是刨出來兩條纏繞在一起的黑蛇,”張招娣大大地顫抖了一下,道:“他說天黑只當是一窩田鼠,沒想到砸出了蛇來,還把一條蛇的腦袋砸得稀爛,如果說是一條蛇單走便罷了,如果說是兩條都砸死了也好,但是偏偏是砸死了一只,留著一只跑了……”

見到兩蛇纏繞交尾是極為不祥的事情,據說見之輒死,但是自從有個叫孫叔敖的人把兩頭蛇殺死之后,就提供了一種新的辦法,那就是遇見兩蛇直接殺掉。

據說這位孫叔敖殺蛇的理由是“恐他人又見,殺而埋之矣”。就是自己看見必死無疑也就罷了,但是不能讓別人再看到,為了避免再去禍害人,孫叔敖就殺了這兩條蛇。

結果孫叔敖的母親很高興,說:“爾有陰德,神必佑之,毋憂。”認為孫叔敖此舉積下了陰德,將來會有福報,后來這個孫叔敖果然當上了楚國的宰相。

所以遇見兩蛇交尾也不是一定就會完蛋的,只要把蛇全干掉,那就萬事大吉。只可惜張三叔居然嚇蒙了頭,讓另一條蛇溜掉了——這下打蛇不死反成后患,張三叔渾渾噩噩回到家里,感覺就像是大病一場,被妻子看出不對勁來,逼問了前因后果,恰好被在窗外玩耍的招娣姐妹聽到了。

張三叔第二日便不來參加婚宴了,只是瞞著家里其他人,更是害怕張叔爺擔心,閉口不提此事。只是招娣引娣已經聽去,也知道這事兒的可怕之處,就一直心神不寧直到被張看了出來。

原來是這么個迷信的事情,居然能把人嚇成這樣——張是不太理解這種所謂的“不祥”的,把蛇這個種類的繁衍滋育能看成不祥,春來天暖冬眠后的大蟲要交配繁殖難道不是自然界的規律。雖然說三四月份見蛇的人多,一二月份見蛇少,蛇雖然是要冬眠,但是也不是一直就盤在窩里冬眠的,也要出去覓食,田鼠就是最好的食物,如果覓食時候看到其他同類,湊上去交配也是尋常之事,何必如此聳人聽聞。但是她既然在這個社會生活中,自然不會說反對的話,想了想便道:“這事兒我在書上讀過。”

“這書里,有禳解的辦法。”張裝模作樣道。

“什么辦法?”招娣急忙問道,大家都湊上來眼巴巴地看著張。

張就道:“回去之后讓你爹找到昨日見蛇時候穿的褲子出來,用剪刀剪開褲襠,反著穿上三日,再去要三家不同姓的江米來,熬成粥喝了,睡一晚上就沒事了。”

“這倒容易,”引娣跳起來保住張的脖子道:“華姐姐說的是真的?俺爹照做了,就真的不會有事了么?”

“是真的,書里就是這么寫的。”張再三保證道:“但是這個事,不能再往外傳了。大家你知我知,不能嘴碎說出去駭人。”

招娣細細問明白了,默默記在腦子里,一個字也不敢記錯。

等她們走了之后,張也就漸漸淡忘了這事兒,畢竟自己家里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張三叔的恐懼無非都是心理上的毛病,那個所謂的禳解法子其實就是給他心理上的安慰,讓他確信自己已經躲避過了災難罷了。

新嫂子十分得張的喜愛,她性格溫柔,善解人意還勤勞能干,王氏和張麒不能再滿意了,連張每日都追在她后頭膩歪著。

張發現鄭氏真的是什么活兒都會干,唯一不會的是織布,因為家里并沒人教她,但是到了張家,王氏就試著教她打線、刷線,她學得快,而且還特別喜歡織布,每日看王氏坐在了機杼旁邊,她就站在一旁默默看著,倒是王氏心疼她剛嫁進來,不讓她在做了許多活之后還不得閑,趕她去和張說話去了。

張那里許多彩線被鄭氏看到了,就取了來,一手抹著線捋直,一手攥著不同顏色的珠線,往來不停地編織,挑、鉤、攏、合,十個手指頭上下翻飛,快得讓張都看不清,不一會兒功夫就能編成各種圖案,讓張情不自禁的感嘆真是心靈手巧。

“這樣就算心靈手巧了,”鄭氏便笑道:“姐兒還沒見過專打絡子的繡娘呢,給了線讓織成燕子、蝙蝠、蜈蚣和金魚,就跟畫上畫的一樣,真是絕活了。”

鄭氏就給張教了兩種花樣好看但是過程也不繁復的打法,道:“可不能日日都盯著打,晚上點上燈了,也不能打,會把眼睛看花的,俺以前也不知道保護眼睛,后頭看東西都是重影的,養了一年多才算好了。”

張喜歡和她聊天,這種家常絮語讓人有溫暖的感覺。她問出了第一次見鄭氏時候心里就一直存的疑,道:“阿嫂,為什么你臉上的皮膚白白嫩嫩的,手上的皮膚卻不好呢——”

鄭氏聞聽此話,不由得“噗嗤”一聲笑了,只道:“你跟俺做上兩天豆腐就知道了。”

后來張真的跟鄭氏做了很多天的豆腐,她發現做豆腐真真算得上是一個細活,而且每一個流程都要把握好才能做出鮮嫩的豆腐出來,經心和不經心做出來的豆腐口感是不一樣的。

夏天就是早上泡黃豆,冬天就是晚上泡,浸泡時間不能過長,否則失去漿頭,浸泡過短,也會在磨豆子的時候很費力氣,這是第一個要把握的流程。

等黃豆浸在水里,成泡脹變軟后,就要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漿。幾斤豆子幾斤水都是有規定的,而且不光是磨黃豆,鄭氏還在石磨里加了白豆和豌豆,這樣打出來的豆汁更加香濃可口。

接著用特制的布袋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收好袋口,用力擠壓,將豆漿榨出布袋,這就是所謂的榨漿,榨一次就可,兩次也行。這是分離豆漿和豆渣的一個步驟。

生豆漿榨好后,要放入鍋內煮沸,要去浮沫,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時間。煮好的豆漿就可以點鹵了,這就是所謂的“鹵水點豆腐”。當然鹵水這個東西,第一次做的時候讓張很是驚訝了半天。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