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程萬里

第六十七章 大開眼界

跟著抬上來的是五匹窄窄的織錦。說書人講解道:“此乃五谷豐登燈籠錦,宮中用作宮燈,官戶人家拿來做枕套、椅套也是極好的。段氏機房供應,幅寬二尺,長十五尺,底價八兩白銀。”

尋常官戶做個紅綢燈籠,都只敢在婚禮、大年時用一用,哪怕普通節日里掛上,讓御史看到,都會被彈劾“不惜物力”“暴殄天物”,拿做衣裳都顯太奢的織錦來做燈籠,這可真是只有皇家才有的奢侈。

段氏是眾織錦機房中專織椅套、盒套等小物件的,織的多是花色尋常,價錢也較低的,這次這種已是其機房大力制作的優品。

這就很難有相同相似的東西拿來做參照的了,商人們猶豫起來,也不知這個價格合不合適,更不好預計買過手來能不能賣得出。

于是出價的仍是樓廂的客人居多。最終以十兩一匹賣出。

場外的平民聽說做燈籠的錦緞這樣貴,個個咋舌不己:做幾個燈籠的銀子,就夠一家子吃一年的了,富貴人家花起錢來真像流水一般。

接下來的織錦數量更少、價格更高,可奇怪的是出價的倒比先前更踴躍。

貨品總價不如大宗的綢緞那么高,但十兩二十兩的單價,反而比成百上千大筆款項的離普通人家更近些,小小的物件賣出這么高的價,也更讓人容易體味出其貴重難得。

場內固然較之前嘈雜,場外的人也不住打聽詳情,到底是什么樣的花紋,什么樣的技藝,能值得這許多銀兩。

聽說那些錦每一種都有個名目,什么“曲水流花”“雨絲風片”“百合連珠”等不一而足,名字既美妙又恰當,寓意或雅或吉,無論是喜愛富貴吉利的,或愛好附庸風雅的,都能找到合意之物。眾人又紛紛感嘆大開了眼界。

說書人隨機應變,索性請貞錦依再把所用技藝添寫得細一些,并向她們打聽了織造工匠的姓氏。

這些細節在臺前說出,滿足了買家和看客的好奇心。氛圍被這么一推,越發熱得高漲。

接著賣出的乃是兩件團扇、屏風。

團扇一圓一方,一個是花鳥一個是人物。人物那扇是據前代極有名的文人畫家山子墨的工筆仕女所織,已是十分難得;那花鳥是一只半開屏的孔雀,整個身子環繞出半個扇面,頭在左下角,上方是一朵盛開的牡丹,更讓人感慨其布局巧妙。

屏風都是尺把高的小件,一個四扇一個六扇,只能放在桌子上作裝飾,但也是需要兩個織工共同操作的小花樓織機才織得出來。

說書人一講屏風是良氏機房供應的,板壁邊的冬子,小間里的貞錦依、紓錦宛等人全都緊扒著壁縫,支起耳朵聽著。

詳細講解屏風時,說書人還把制作者的姓氏都報了。

名字是貞錦依寫的,先前她聽良三娘說要注明織工時,也吃了一驚,接著又大為欽佩。這是良三娘為著織工的名聲著想,借機給她們做個廣告呢。

若她們織出的貨品能賣出引人注目的高價,以后這些人的身價定然水漲船高,而良氏機房也同樣能獲益。良三娘的生意頭腦和人品都夠優秀。

隨后抬出來三匹八達團花錦。團花有明色暗色之分,用色十分復雜,團花之間有八道紋路相連,故稱“八達”。

這些可做衣料的,又比做擺設的更受歡迎,樓廂的官眷與堂廂的商人竟然爭了起來。

說書人拿過賬房寫的數目,刻意夸張地拉長嗓門兒:“哎呀!樓廂黃字號、洪字號都出價——二十兩,堂廂三號、五號兩位客官也出價二十兩。這可為難了,還須勞煩幾位再寫個價啊。”

重寫了紙條下來,乃有黃字號與五號同出了二十五兩。

堂廂的商人們交頭接耳,五號是專做外藩生意的梅老板,眾人都是認識的,于是紛紛猜測樓上黃字號是哪戶官家。

只因競買這事全城傳遍,做官的不肯過于張揚,領銘牌時都特意叮囑過,只以號數示人,不可將他們的姓氏官職傳出去,故而樓廂坐了哪些人,眾人都不知道,猜了一陣也不得要領。

第三次競買,樓上一下子出到三十兩,比底價整翻了一倍,五號的梅老板卻是手軟了一下,只寫了二十八兩,只得將這三匹錦拱手相讓。

三十兩銀子,城里的中等人家一年的花銷也用不了這么多,放到這里居然只是一匹錦的價錢。

經此一爭,場內場外又如熱潮涌過,驚嘆之聲不絕。

最后用托盤捧出的,是兩匹厚重的織錦,尺幅也比之前的都要大好些。

說書人的聲音也放大了些:“各位看官,這是今朝競賣的最后一件貨品,名曰‘長樂未央’。各位請看,這連綿不斷的纏枝菊紋中嵌著‘長樂’‘未央’字樣,乃是夾以雀羽織絨,比雕上去的還好看。我們江安織造局良氏機房紓氏、貞氏試織兩載,最后加以二名輔工,四人以大花樓織機織成。

這般幅寬的織錦前所未有,四個織工一日織不到一寸,唯江安錦官院獨有此錦,全天下除皇宮中進了三匹龍鳳紋之外,至今僅織出這二匹。只有花色未用龍鳳,其余皆與上用一般。此物珍稀,日后市面上也難見,織房不設底價,各位識貨的可按自己的見識、評判自行出價,切勿錯失良機!”

一番話說得場中一片寂靜,眾人愣神片刻,忽又嘩然一片:這可是只有皇帝和太后用過的東西,誰要是得了去,那不就成了天底下第三個擁有這織錦的人?

說書人再詳細講解一番花紋的細致之處,以及所用工藝之難之巧。饒是在座的人都有些見識,卻也感嘆這花樣精巧,難得一見。

雖有人暗嘆錦官院這回膽子挺大,然而這種誠惶誠恐又雀躍的感覺,實在讓人心癢難煞。

而這一回是自行出價,不免有些考驗出價人眼光的意思。

樓上樓下的人都掂量著自己的財力,以及買下之后的用途。唯恐出價過低,頭一回合就被旁人甩掉了。

因此,出價的過程比之前任何一次都長了一些。

但無論場內場外,即使是站得腿兒都僵硬了的看客,也沒有一個抱怨不耐煩的。

這等珍貴之物,當然值得多花費些時候。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