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將軍拐跑了

第六十二章:梁兄身世

這天早上,皇上醒來依舊頭痛難忍,皇后一直在旁邊按摩,皇上閉著眼睛十分享受。

正在這時,內臣傳話進來,說是邊疆傳來了消息。

皇上立即睜開了眼睛,趕緊叫人進來說話。

進來說話的是皇上身邊的韓公公,一進來就遞上一道折子,“顧將軍送來的。”

皇上好奇打開看了一眼,上面寫著突厥愿退兵十里,十年之內不再興兵滋事,顧一平請求班師回朝。

皇上頓時喜笑顏開,直接站起來激動說到,“不錯,這顧一平不愧是顧老將軍的兒子,能讓突厥退兵十里,不錯,不錯!”連著說了兩個不錯,皇上這才說到,“允了!”

韓公公趕緊出去傳話,皇后皺著眉頭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才繼續按摩,“皇上這可放心了!”

皇上拍著膝蓋說到,“是啊,還是丁相說的對,封禪能使上天助我軍得勝,有利于超綱穩固啊!”

皇后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跪在背后臉色越來越冷,一言不發。

“行了,朕這會兒也好多了,你休息一會兒吧,朕再去找丁相算算,看天象還說了什么。”

“恭送皇上。”

等皇上走了,皇后臉色十分難堪,直接叫人去傳太子進來。

“兒臣給母后請安。”太子一進來就看到皇后在那愁眉不展,趕緊過去請安。當今皇后名義上是他的母親,其實并不是他的生母,他做事也是萬般小心。

“太子來了,快坐吧。”皇后立即讓他坐了下來,然后沖屋子里的下人們說到,“我和太子說會兒話,你們都出去忙活去吧。”

“是。”

等所有人都出去了,皇后又跟身邊的貼身丫鬟說到,“門口守著,誰都不許進來。”

太子被皇后神神秘秘的動作搞得有些摸不著頭腦,等屋子里只剩下太子和皇后兩人了,皇后才小心開口說到方才的事情。

“顧將軍凱旋歸來,這是好事啊!”太子一聽十分激動,畢竟眼下朝野內外動蕩不安,突厥的事情一直是皇上心中的刺。

皇后嘆了一口氣說到,“此事的確是好事,可你父皇卻認為這是封禪才得到的勝利,如今又去找丁相了!”

“啊”聽到這,太子這才明白皇后的意思。父皇以往雖沉迷于后宮之事,但于朝綱并無大什么。可近兩年父皇越發沉迷于封禪祭天,他也曾好言相勸,卻被父皇訓斥了一頓。如今顧家長子凱旋歸來,父皇若不好好安撫,加上顧老將軍剛死,只怕這顧家,會寒心的。太子心中十分清楚這一切,頓時明白了皇后的苦楚。

緊接著皇后直接問他,“倘若這顧家班師回朝,這邊疆,誰來駐守?”

太子愣住了,“以往不都是袁將軍駐守嗎?”

袁將軍說的是袁崇清,此人在處理軍務上也很不錯。只是前段時間十六公主嫁往蒙古,皇上擔心路上不太平,蒙古又是野蠻之地,皇上這才派去了袁將軍一路護送。

皇后意味深長的說到,“這袁崇清已經被王相丁相收買了。”

太子如今才十二歲,先前一直都是梁書白在身邊出謀劃策,到底還是年紀小,一時間沒有聽出來皇后的意思。

皇后只好挑明說到,“這蒙古有公主牽制不足為據,但這突厥人可是出了名的出爾反爾狡猾異常,這十年之約根本不可靠,說不定就是用來迷惑我們的。如今皇上信任王、丁二人,但此二人霍亂朝綱決。若是這突厥到了他們手中,朝綱不穩啊!”

太子這才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還請母親指點。這突厥需要掌握在我們手中,可我們身邊沒有人能擔此重任啊!”

皇后長嘆了一口氣說到,“此事我也知道,本以為還能等兩年,將這顧家長子收到朝廷麾下,只是如今來不及了。前幾日太醫看了你父皇的身子,太醫說,只怕撐不過明年了。”

太子頓時愣住了,要是從旁人嘴里說出這句話,只怕會落得個霍亂朝綱的罪名,換句話說,旁人都不敢說這樣謀逆之話。可皇后不一樣,皇上對她視若珍寶,皇后這才敢如此大膽。皇后也心系皇上,段然不會胡亂說話,太子雖然有些懷疑,但想到入秋以來父皇的身子,自己也有些相信。

太子愣在那,心中十分震驚,也有一些害怕。若是皇上果真如此,這朝廷該怎么辦?皇上膝下如今只有他一個兒子,可他年紀尚小,朝中又沒人依靠,這該如何是好?

皇后盯著他靜靜說到,“太子這該明白我們的處境了吧?”

太子求助的看著皇后,“求母后指點,眼下我們應該怎么做?”

皇后猶豫了一下說到,“眼下有件事你需要抓緊,突厥那邊必須由自己人去駐守。至于人選我已經想過了,你身邊那個梁書白。”

“梁兄?”這人選有些出乎太子的意料了,“可是母后,這梁兄才華橫溢文采斐然,可這帶兵打仗,他不行啊!”

皇后突然一笑,“看來太子還是不太了解你身邊這個人!”

“母后此話何意?”

“這梁書白我調查過了,他當年之所以科考失敗,是因為他在試卷上大談兵法之道,偏偏這主考官是個最不喜歡舞刀弄槍的,直接就把他刷下了。事后我還找到了他的試卷看了,此人是難得的將才!”皇后冷笑一聲,“就連他的案牘上,也常年放著兵書地圖!”

這次輪到太子驚訝了,喃喃自語,“怎么可能,梁兄從未對我說過啊!”

皇后直接取出一封信遞給太子,太子看了她一眼,疑惑的拆開了信封。

信中記載了當朝都虞候梁家的一件秘事。當年梁家祖上曾出過一位驚才艷艷之人,是梁家的祖父梁羽生。這位梁羽生活著的時候一路走到殿前指揮使,領兵打仗十分厲害,后來他將畢生軍事心得寫成了一本書,叫《梁家兵法》。只是他的兩位兒子不太爭氣,都不太喜歡舞刀弄槍,便漸漸將這本書遺忘了。到了后來,兩位兄弟因事生惡,老死不相往來,其中一脈逐漸凋零,被人忘記了。而那本兵書,就在這一支沒落了的族人手中。這一支族人,到如今只剩下了一個后人,那便是梁書白。

信件中記載,這梁家曾經的殿前指揮使梁羽生,活著的時候曾經立下族規,梁家后人不論到了什么時候,只要從官,都必須發下毒誓效命于朝廷,衷心于君王。包括現在的都虞候也是如此,所以皇上一直都很信任梁家。

太子看完了這封信就明白了,這梁兄出身于武將世家,《梁家兵法》又落在了他的手中。此人精通兵法,只是當年科考失敗后不愿從官,這才游山玩水,一路遇到了自己。他堪當將才,又效命朝廷,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太子從皇后那出來的時候,心思沉重,回到了太子殿也是如此,一人靜靜思考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