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九消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幅由東林首領顧憲成撰寫,鐫刻在東林書院大門口的對聯,龐雨記得自己在小學還是初中的時候就在課本上學到過,當時東林黨人還是被政府作為明朝一個“有良心的知識分子團體”加以宣傳的。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社會上對于東林黨的評價似乎也在逐步改變,從原來的一味拔高吹捧到有褒有貶,后期甚至連“東林誤國”之類的言論也出現了。特別是在網絡上,有一段時間很流行的“儒教誤明論”把這個時代所有的讀書人都一網打盡,認為正是這幫死板僵化,的儒家知識分子把大明王朝帶入深淵。其中東林黨人作為一個政治團體,被揭露出很多只熱衷于內斗和黨爭,卻缺乏實干能力的史實,名聲一下臭掉了。
在座諸位都是年輕人,接收網絡觀點肯定要比接受課本觀點順暢許多。果然,當龐雨提起東林黨這個名字時,就連應榮威這個平素不怎么關心政治的“純”技術人員也皺起眉頭:
“東林黨?那幫只知道窩里斗的家伙?他們想干嘛?”
“是來摘桃子的吧……熊文燦招降鄭家以后在福建順風順水,平步青云眼看又要升官,羨慕的人肯定不少。難得這次他居然還肯把快到手的功勞往外讓,把持南京官場的東林黨人自然不肯放過。”
龐雨推測道,來到這個時代兩年多,對于明朝的官場政治也算有了一點初步認識——熊文燦起初熱衷于招安他們,是為了從兩廣總督手里搶功勞,為今后向上爬撈資歷。但最近卻忽然不太起勁了,那是因為他要的東西即將到手——熊某人最大的競爭對手,無論在資歷還是名望都要壓過他一頭的前兩廣總督王尊德已經過世,南方一帶再沒有人可以和他競爭了。
所以這時候他熊大人反而愛惜起羽毛來,行事謹慎小心,決不肯隨便作出會落人話柄的決定——短毛占據海南已是定局,朝廷根本沒能力將其驅逐。但要正式承認這一點,他熊某人卻不肯背黑鍋。
但他熊文燦可以不在乎這份功勞,旁人卻不肯輕輕放過。戰守之事素來最大,雖說王尊德臨死之前和熊文燦心照不宣,一同向上報了個“大捷”喜訊,但明帝國的耳目畢竟還沒失靈到那個地步——錦衣衛,提督東廠,乃至于各個政治團體的小道消息……朝中只要略有手段的都不可能被完全蒙蔽住,瓊州一戰的真實情況,很多人還是了解的。
短毛對朝廷大軍連戰連勝,炮轟廣州更是威風無比,卻又并不乘機攻城略地,明顯是有尋求和解之心。把這樣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納入朝廷體系,使之為大明效力——無論是誰操辦成功這件事,必定是一樁無與倫比的豐功偉績。
對于穿越眾提出的土地要求,熊文燦不敢輕易松口,因為他擔心輿論宣揚開來會對他不利,但東林黨卻是從來不害怕輿論的——他們本身就代表著輿論。東林黨是政敵和后世對他們的稱呼,他們平時稱呼自己都用一個很有文化味道的名詞:“清流”。
清流清流,清談之流——正是他們的清談構成了大明朝的輿論,這幫人當然不怕和人斗嘴皮。
“這么說我們真要和東林黨合作了?那幫人可信么?”
付羽和陳俊雖然不像應榮威那么表現激烈,對于東林這個名詞卻也不怎么感冒。相比之下,龐雨和林峰卻要樂觀一些:
“還行吧,比起這個時代其他政治團體,東林黨應該算是比較好的了,至少,咱們接觸到的那個還不錯……”
——王璞王介山,這可是個再正宗不過的東林黨。龐雨和林峰一開始對他也是挺看不上眼的,覺得只是個腐儒而已。不過在打了那么長時間交道后,別的不好說,至少在個人操守上,他們還是挺佩服這位東林學子的。
作為島上地位最高的前明官員,王璞在短毛的政權中也是一定發言權的。這份權力可珍貴得很——尤其是當瓊州府有一家貿易公司的前提下。很多從大明朝轄下前來做生意的商人登岸之后根據同行介紹,首先就是找到王介山或者嚴文昌等人拜門子,通過他們再和貿易公司搭上線。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利益關系。
這種事情完全是靠個人把握,拿得多了那叫受賄,可一般土儀特產之類的饋贈就是阿德手下的反貪局也管不著。嚴文昌對此是有所選擇,價值太高的不敢收,或者收下以后打報告,小東西就欣然笑納了。
而王璞則是無論價值高低一概拒絕,從沒有收受過那些商人一分一毫。連他自己每月的工資獎金都小心積攢起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托人帶往大陸,往家里寄錢。
在其它方面,這邊也漸漸覺得此人并非那種完全不通世務的窮酸,只是從前眼界比較窄,見識不多——當然是相對于現代人來說,在思想上難免有些鉆牛角尖。而在和短毛接觸多了,特別是當王璞逐漸習慣用短毛的方式來考慮和處理問題以后,他的才能就慢慢展示出來。
王介山的形象在某種程度上是代表了崇禎初年的東林黨——這時候他們還剛剛經過和九千歲魏忠賢的艱苦斗爭。這些能夠頂住閹黨壓力堅持下來,有資格被稱為“東林”的官員多多少少還是有一股子信念支撐的。
“東林黨人真正壞事,還要在崇禎朝的后期,乃至于南明弘光時期,他們在朝廷中掌握了更多權力,也要為國家的主要決策負責以后……連續幾場大敗仗,事情越搞越糟,這才暴露出這幫讀書人長于清談,短于實事的缺點。在此之前他們大都是作為在野黨和反對黨面目出現,議論朝政,針砭時弊什么,倒還能切中竅要,在民間的名聲也相對好一些——至少比閹黨要強得多。”
見龐雨對東林的評價頗高,陳俊等人也不置可否,反正眼下還只是些小道消息,真正情況如何,還是等前方戰報吧。
元旦節過后沒幾天,李明遠教授果然親自從臺灣發回來一封很長的電報書信,正式而且詳細的向后方留守人員通報了前些日子北路軍的戰況,戰果,以及和鄭氏家族,明朝官吏交涉談判的諸多信息。
關于戰事其實沒什么好說的——在老解那數百援軍到達以后,北路軍干脆不指望鄭家步兵了,直接上自家的嫡系部隊。荷蘭人先還試圖憑借石頭城堡堅守,不過在見識到短毛用炸藥包搞強制拆遷的效率之后,他們無可奈何的選擇了投降。
有老教授親自坐鎮,北路軍的政策當然不可能象東路軍那么激進,唐健他們接受了荷蘭人的投降,還允許他們攜帶家眷和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資坐船離開。對于一些和殖民當局無關,僅僅是到臺灣來找生計的獵人、水手、商戶以及傳教士等歐洲白人,老教授甚至允許他們仍然留在島上,不過要向新的統治者繳稅。
鄭家人倒也沒敢再鬧什么妖蛾子,經過協商以后他們把那“三千精銳”派往北部地區去對付西班牙人了。解席率領一個連隊,裝備著大炮和炸藥陪同前往,算是短毛提供的火力支援。不過這回雙方說好——短毛的支援僅僅是在敵人炮火過于強大,或者步兵無力攻破堡壘時才會出動,打仗的事情還要鄭家軍自己來干,反正那邊打下來的地盤將來是歸他們鄭家管理。
在明確了權責歸屬之后,鄭家軍總算能發揮出他們的正常水平,在見識過短毛的火力強度之后,他們現在也敢頂著西班牙人的火繩槍往前沖了。臺灣島上西班牙人的勢力很弱,以前完全是憑借先進火器的威力才能立足下來。這卻回碰上玩熱兵器更厲害的對手——解席還是很講交情的,看見是老朋友鄭芝虎帶隊,便為他友情贊助了一輪“完整的”炮火準備:四門步兵炮足足打光了一個基數的高爆彈。把那座名為“圣薩爾瓦多”的小城堡幾乎給轟平了,里面的人如果沒有及時逃跑,那就非死即昏,再也無力防御。然后三千鄭家軍總算不怕犧牲的沖了一回,輕輕松松拿下目標。
之后再攻打位于淡水的圣多明戈城堡時就根本沒費什么事——有先前潰逃過去的西班牙軍作義務宣傳員,這邊大炮一亮出去,對面就投降了。按照荷蘭人的前例,那些俘虜在交出了武器以后被允許離開——那時候他們還不知道發生在呂宋的事情,這些失敗的殖民者還一心想著要返回馬尼拉,整備軍禮之后再卷土重來呢。
這樣,在公元一六三一年結束之前,臺灣島上的歐洲勢力被完全肅清,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尉軍官唐健終于實現了他在當兵時立下的夙愿:收復寶島。
雖然,這是在另一個時空。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