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都市奇人錄小說>都市奇人錄最新章節列表 >都市奇人錄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都市奇人錄-357章 何為仙
更新時間:2011-12-19  作者: 杏林春暖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都市奇人錄 | 杏林春暖 | 杏林春暖 | 都市奇人錄 
正文如下:
都市奇人錄

357章何為仙

其他書友正在讀:

都市奇人錄,357章何為仙

看著顧飛用鋼筆在紙上一字一句的把太素脈象寫出來,孫老跟單清已經見怪不怪了。顧飛邊寫邊笑道:“我的記性不錯吧,這個太素脈法只看了一遍就記住了。”

單清說道:“真的是你記下的?不會是你現編的吧?”

顧飛笑道:“我哪有那個水平編啊。凡是太素兩個字的書籍,都不是一般書籍,層次上太高了,屬于先天五太的東西。比如皇帝內經太素。這本太素脈象也是,太素本意就是超越于具體形之外的境界,所以太素脈法也是重神不重形。導致需要的人,天賦必須要高。記住啊,一定要保持心靈的純潔。不然的話,你的那種特有的感受就會消失的。”

單清說道:“我是真心喜歡這些的,不會因為事情有所改變的。”

顧飛書寫完畢,對單清說道:“你慢慢看吧,我跟孫老有事要聊。”

顧飛跟孫老在內室坐定。孫老說道:“師傅,你喊我這里來有什么事情。”

顧飛笑道:“你一直不是問修煉之類的話題么。我只是想問問你,對丹道了解多少?”

孫老說道:“我其實平常都是亂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罷了,陳攖寧寫過一些書籍,我看了之后令我神往,后來遇到了師傅你,才感覺您莫測高深,真正丹道的事情我是一點兒都不知道。”

顧飛說道:“陳攖寧在近代道家歷史上還是挺出名的。生于清光緒六年,祖籍安徽懷寧,世居安慶蘇家巷。幼承家學,熟讀儒典。十歲讀《神仙傳》,即萌生學仙之念。稍長,考中秀才。因患癆疾,從叔祖學醫,同時試做仙道工夫,逐漸恢復健康。從那開始呢,他就對尋仙訪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陳攖寧與同志數人在家中進行了數百次外丹試驗,未獲最后成功。張竹銘醫師在滬創辦《揚善半月刊》,特辟“答讀者問專欄”,請陳攖寧主筆。陳攖寧利用這個陣地,大力提倡“仙學”,團結了眾多好道之士,使之成為當時全國研究仙道的中心。由此看出,當時全國的相同愛好的人還是不少的,一個小小的辦刊就能凝聚那么多的人。1961年,當選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他被很多人認識,一方面是因為他寫了書,另一方面他是道教協會的會長,有一定知名度。可惜此人一生雖然對于丹道達到狂熱癡迷的狀態,但是自身緣分淺薄,并沒有真正進入丹道的門里面,留下的作品也不過時隔靴撓癢,作為小說讀一讀還行啊。不過他大力提倡仙道,也是有功德的。起碼還有人呼喊一聲吧,不至于人們把丹道徹底遺忘。”

孫老說道:“是啊,陳攖寧自己也感嘆,遇不到真仙,得不到秘訣,一生碌碌無為。”

顧飛說道:“真仙哪有那么好遇到,根本不是你去深山里找就能找到的。就算碰個對面你也不認識,所以尋找真仙本身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尋仙訪道作為一項娛樂活動還是不錯的,山野里面空氣好,多活動下對身心有好處,至于想找到真仙就不可能了。在加上現代世人愚昧,不知道所謂真正的丹法是如何的,什么才是真仙,很多人趁機出來騙錢,收徒,更是亂的像一鍋粥。”

孫老說道:“師傅您說什么是真仙?”

顧飛說道:“隱芝啊,呂祖說過,仙分五等。最下等是鬼仙,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陰中超脫,神像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人輪回,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于投胎奪舍而已。這種鬼仙只不過是游魂而已,最后的結果還是投胎,或者成為家仙之類的,借用人的身體,積累一些功德,這種就是一種奪舍得方式,也有極少數的完全的奪舍,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了。怎么造成的鬼仙這種情況呢?呂祖又說道:“:“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紫灰,神識內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以其一志陰靈不散,故曰鬼仙,雖曰仙,其實鬼也。”看到了吧,鬼仙就是這種只懂得枯坐,出得陰神。其實現在的修煉界很多自稱修成正果的人,都屬于這種情況,其實就是陰神而已,通過陰神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東西,而這種修煉者就認為自己已經成仙了。呵呵,確實成仙了,但是確實最低等的鬼仙,跟鬼沒有區別。改投胎的還是要投胎。所以修行中人一定要警惕,陰神出體并未正道。枯坐入靜跟丹道一點關系都沒有。隱芝啊,我上回跟你說靜心,其實根本說的不是丹道,只是一種方式而已,不要誤認為,靜心就是修丹道了,丹道跟入靜沒任何關系。認為有關系的,最終成就不過就一鬼仙而已。

孫老聽完說道:“我完全誤解了,以為打坐,靜心就是修道了,就是丹道了。”

顧飛笑道:“下面就是人仙了。:“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這種人仙就是說的那種整天修煉的身體不錯的人,比較長壽,很少有病,這種長壽修道之人稱為人仙,這種人很精進,也很努力,可惜也就是人仙而已。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呢?“修持之人,始也或聞大道。孽重福薄,一切魔難而改初心,止于小成。云法有功,終身不能改移,四時不能變換。如絕五味者,豈知有六氣,忘七情者,豈知有十戒。行漱咽者,哈吐納之為錯。著采補者,笑清靜以為愚。好即物以奪天地之氣者,不肯休糧。好存想而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導引。孤坐閉息,安知有自然。屈體勞形,不識于無為。采陰、取婦人之氣,與縮金龜者不同。養陽、食女子之乳,與煉丹者不同。以類推究,不一可勝數。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于大道,止于大道中一法一術功成安樂延年而已,放曰人仙。更有一等,而悅于須臾,厭于持久,用功不謹,錯時亂日,反成疾病,而不得延年者,世亦多矣。”關鍵問題就是孽重福薄,遇到的挫折和磨難也難以改變他的心性,只能到此地步為止。后面的例子都是各種修煉的方式,但是往往沒有辨別的能力,加上心性不夠,仙緣不夠,導致的這種局面。修煉的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