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都市奇人錄小說>都市奇人錄最新章節列表 >都市奇人錄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都市奇人錄-358章 萬物之靈
更新時間:2011-12-20  作者: 杏林春暖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都市奇人錄 | 杏林春暖 | 杏林春暖 | 都市奇人錄 
正文如下:
358章萬物之靈

都市奇人錄358章萬物之靈

顧飛冷笑道:“古丹法來,到了地仙條理就已經是永生不老的陸地神仙了,看看現在所謂的修丹法的人誰能達到。宣布自己成績金丹的,不過是一些欺命盜世之輩罷了。驗證丹法最簡單的體例就是看是否能夠永生不老,這也是丹法的唯一標準。除此之外都不算是真正的丹法有成。世上都什么好,唯有富貴忘不了。呵呵,現在很多人都想做富貴神仙呢。”

孫老道:“地仙以上還有什么境界?

顧飛道:“地仙往上著神仙也。神仙者,以地仙厭居紅塵,用功不已,關節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煉頂。玉液還丹,煉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升仙,超凡入圣。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神仙是在地仙的基礎上修成的,不達到永生不老的地仙境界,怎么可能修成神仙的境界?這里的胎仙和身外有身,應該就是里面的元嬰了。現在很多修道的都自己修煉成了元嬰,能夠四處翱翔,真是可笑之極。那不過是陰神罷了,就是個鬼魂,跟胎仙一點關系都沒有。現在很多修道煉丹的快樂喜愛者,往往在靜坐中感受到了一些工具,或者是氣機的運轉,或者是看到了一些工具。往往把這些工具看的跟寶貝一樣,沉浸于中。甚至感到自己修煉出元神,轉變各種神仙,菩薩,佛祖之象,這就是典型的入魔。真正的身外身,是在地仙永生不老的基礎上修成的,而并不是一個常人之就可以修成的,這些幻想都是一些妖魔鬼怪之類的,專門誘導出偏,偷盜的元氣,左右的思想,嚴重的甚至要奪舍。可惜陷入其中的人往往樂在其中而不知。這就是修行傍邊的大忌諱,尤其丹道一門,最注重一步一個腳印。什么條理,精神跟有什么轉變都是一絲不茍的,每一步都需要謹慎驗證的,完全不是憑空想象的。”

孫老感嘆道:“修煉真的是難,原來傳傍邊的神仙真的存在,并且有一套嚴肅完整的理論和體例,并不是是憑空臆造的。”

顧飛道:“神仙之上就是天仙,。地仙厭居三島而傳道人間,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為天仙,若以厭居洞天,效職以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官官升遷,歷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天仙就不是純真的自身修煉了,牽扯到功德了,對天地沒有大的功德是不成能進化為天仙的,天仙也是五仙中最高等的條理。天仙不是一般的神仙能夠奢望的,對常人來更是渺茫了,談論過多也無意義。單單是地仙成績,這幾百年就越來越少了,沒有幾個了。”

孫老道:“以前的神仙何等?”

顧飛道:“以前的神仙很多,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神仙越來越少了。尤其是近代,簡直已經絕跡了。這里面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人心的出錯,道德的崩壞,這樣的世道一定致使神仙的滅絕,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現在人的心性普遍散亂,精神被污染,精氣耗散嚴重,各種病患增多,這種情況下,別神仙,就是健康的人都不多了。”

孫老道:“丹道的真諦是什么?”

顧飛道:“這個就要從人降生開始了。想不死就需要知道生命是如何開始的。道家跟現代醫學對胎兒降生的見解是不一樣的。人之生,自父母交會而二氣相合,即精血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質。陰承陽生,氣隨胎化,三百日形圓。靈光入體,與母分手。自太素之后已有升降,而長黃芽。五千日氣足,其數自滿八十一丈。方當十五,乃曰童男。是時陰中陽半,可比東日之光。過此以往,走失元陽,耗散真氣,氣弱則病、老、死、絕矣。平生愚昧,自損靈光,一世兇頑,時除壽數。所以來生而身有等殊,壽有長短。既生復滅,既滅復生。轉轉不悟而世世出錯,則于異類,透靈于別殼。至真之根性不復于人,傍道輪回,永無解脫。或遇真仙至人,與消其罪,除皮脫殼,再得人身。方在癡病愚昧之中,積行百劫,升在福地,猶難免饑寒殘患。遍邐升遷,漸得完全形貌,尚居奴婢卑賤之中。茍或復作前孽,如立板走丸,再入傍道輪回。

這里的靈光入體,就是魂轉世入母體。從這里看出,道家也是生命輪回觀點的,這個觀點并不是是從佛家那里引見的,而是道家自己就知道。神仙的境界就可以不消輪回,鐘呂傳道集開篇就把話明白,從降生到死亡,解釋的很透徹。隱芝,問丹道之真諦,必須先明白生老病死之輪回。

孫老頷首道:“原來道家最初就有輪回的法。那么到底采取如何的體例來下手呢?起碼需要一個具體的體例吧。”

顧飛笑道:“體例多了。以歪路法,易為見功,而欲流多得。互相教授,至死不悟,遂成風俗,而廢弛大道。有齋戒者、有休糧者、有采氣者、有漱咽者、有離妻者、有斷味者、有禪定者、有不語者、有存想者、有采陰者、有服氣者、有持凈者、有息心者、有絕累者、有開頂者、有縮龜者、有絕跡者、有看者、有燒煉者、有定息者、有扶引者、有吐納者、有采補者、有布施者、有供養者、有救濟者、有入山者、有識性者、有不動者、有受持者,……歪路法不成備陳。”

孫老道:“那么多體例,這些都是法?”

顧飛道:“看看現在修道的走入幾多誤區吧。至如采日月之華、天地之氣,心思意想、望結丹砂,屈體勞形、欲求超脫,多入少出,攻病可也。認為真胎息,絕念忘言,養性可也,指作太一含真氣,金槍不倒,黃河逆流,養命之下法;形如槁木,心若死灰,集神之術。奈何古今奉道之士,苦苦留心,往往掛意。以咽津為藥,如何得造化?聚氣為丹,如何得停留?指肝為龍,而肺為虎,如何得?認坎為鉛,而離為汞,如何得抽添?四時澆灌,望長黃芽。一意不散,欲求大藥。差年錯月,廢日亂時。不識五行根蒂,安知三才造化?尋枝摘葉,迷惑后人。致使大道日遠、日疏,異端并起,而成風俗,以失先師之本意者,良由道聽途、口耳之學。而指訣于無知之徒,遞相訓式,節序而入于泉下,令人寒心。非不欲開陳大道,蓋世人孽重福薄,不信天機,重財輕命,愿為鬼。采日月精華之氣就是頭一個被批判的,這種體例對病氣有一定的作用,可是修仙就屬于妄想了。絕念忘言的體例是第二批判的,這種靜坐入定的體例,培養性情可以,想羽化也是妄想。金槍不倒,黃河逆流,養命之下法,這就是批判采補之類的修行體例,這種人往往把的不倒作為修煉體例,被呂祖批判為養命之下法。形如槁木,心若死灰,集神之術。這里的枯坐的,只不過可以集中精神罷了,也非大道。后面的批判的就是對丹事理解的誤區了。好比認為唾液是藥,認為丹田聚集的暖流是丹。把實際器官的肝肺當作龍虎,把心腎當作鉛汞。不分時候的用意念引導,這些舉動和辦法都不是真正的金丹大道。而人們往往陷入其中,認為這些就是丹道了。”

孫老道:“到底什么是大道呢?”

顧飛笑道:“:“道本無問,問本無應。及乎真元一判,太樸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為體,二為用,三為造化。體用不出于陰陽,造化皆因于。上、中、下列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氣,氣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萬物。萬物之中,最靈、最貴者,人也。惟人也窮萬物之理,盡一己之性。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當與天地齊其堅固,而同得久長。”\

知道這段話隱藏著什么嗎?那就是人類有著羽化的本能,因為人類是萬物之中,最靈最貴者,人的賦性就是符合大道的,只要完全覺悟,合與天地之道,自然可以羽化。也就是人自己就有這個能力做到,不需要去追求那些門道。所以人作為萬物之靈,不是因為人類有智慧,不是人類長的好看,而是人類自己就蘊藏著大道的法例,只是我們自身沒有發現罷了。

孫老若有所悟,道:“多謝師父了,今天的談論帶給我的感觸甚大,原來我一直是身在寶庫而不知,卻去外求,不克不及領悟天地大道,在怎么折騰也是沒用的

更多到,地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