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清朝種田記小說>清朝種田記最新章節列表 >清朝種田記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清朝種田記-第79章 遠游
更新時間:2012-02-28  作者: 依依蘭兮   本書關鍵詞: 古代言情 | 清朝種田記 | 依依蘭兮 | 依依蘭兮 | 清朝種田記 
正文如下:
清朝種田記

書名:

春節期間由于電信機房內部存在安全漏洞,導致網站訪問不穩定,我們已經在盡力處理問題,感謝大家支持。

明亮的陽光,高遠的藍天,觸目綠意盎然,時不時可見飛掠而過的云雀黃鶯和蹁躚嬉戲的蝴蝶,令人的心情也跟著大好。

“還是家里好”馬車輕快的朝著宅院奔去,望著綠樹掩映中粉白的墻、蒼灰的屋頂,引章笑意盈盈。

回到家,自有一番熱鬧光景。宅院周圍的果樹不少都結了果,葡萄架下掛著串串碧瑩瑩的葡萄,石榴、柿子、棗綴滿枝頭已是成熟在望了。嫁接的三十來棵柑橘抽出了許多枝條,在丁凡等精心護理施肥下,枝條長得又多又壯,打過蠟似的蒼翠油亮葉子密密麻麻,以至于引章不得不早早盤算,明年開春要讓王家花匠多多的運一些老虎柑過來繼續嫁接,明年,矮山就可變為桔山了

此時的竹山,更是滿山蒼翠,本年的竹筍早已脫去厚厚的棕灰外殼,開枝散葉,除了顏色更青翠更嫩,與老竹已經沒什么兩樣了。山上高高的雜草都被張、林他們割了鋪墊牛欄驢圈,并無雜亂。圈養在竹山的雞也長了一兩斤左右了,圈著的地方似乎不太夠,引章轉了轉,便讓結巴繼續砍竹子編籬笆,叫兩家男人削木樁,準備擴大地盤。魚塘里的魚也長大了很多,在塘邊靜靜站著,時不時便可見一群群有著蒼灰脊背的魚群緩緩游過,看起來似乎有半尺來長了。好在餌料充足,青飼料也富裕,引章便叫小喜張海四個人以后可以多喂一些,魚塘里每兩天一次,現磨現放30斤黃豆的豆漿,放時沿著魚塘邊均勻倒進去增加營養。想到這是夏天,容易滋生病菌,引章又細細交代了張海,每個月定期一次,按每畝10斤的比例用生石灰消一次毒;至于那些雞,每天也多喂,但要注意每晚及時清理吃剩的雞食,統統掃出去埋了。夏天酷暑容易變質,第二天雞吃了這些變質的食物,容易引發病患。小喜聽罷又忍不住吐吐舌頭,笑道:“那多浪費啊”,

引章聽了忙道:“這可不是浪費這么多雞萬一引發病疫,可不是鬧著玩的”

小喜點點頭:“奴婢知道小姐的話不錯的,奴婢會聽小姐的”

“這就好”引章放了心,卻不知該高興還是該郁悶:這一個個的,又拿她當神了

新建的三座院子也打好了地基,工人們正在忙忙碌碌的砌墻,一堆堆的青磚、沙石堆在一旁,水桶、扁擔、筐、鏟等各種工具也堆得到處都是,一派喧囂熱火。要在以往,這些事難免都要她指揮調度安排,如今有丁凡,她反而落得清閑了遠遠望著丁凡指手劃腳的囑咐安排,想到沒幾個月丁凡四人便要離開,引章又有些惘然不舍,輕輕嘆了口氣,引章不由得就感慨:上哪再找個這么得用的人啊

閑來無事,每天在葡萄架下或果林里乘涼看書消閑,風輕輕吹著,樹葉子在陽光下隨風翻動閃閃發亮,望著那累累未熟的水果,引章情不自禁的懷念起瓜果飄香的南方來。這時候的南方,正是好時節不少字荔枝、龍眼、芒果、菠蘿、木瓜、菠蘿蜜、楊桃……

越是想,越是饞,越是蠢蠢欲動。到南方走一遭的念頭越來越按捺不下,引章禁不住心底強烈念頭的yin,跟魚兒私下密謀了兩天,終于跟安寄翠攤牌。當然,應付安寄翠,她有非去不可的理由——為了生意需要生意上的事,安寄翠也不耐煩聽她細說。而且,經過這一年多,安寄翠也習慣了她現在的脾性。除了交代路上小心之外,一定要她帶著魚兒在身邊。引章自然遵從,收拾收拾,擇了宜于出行的好日子,帶著魚兒、大腳,招招搖搖又出發了。

照例是在杭州轉道。

本來引章是想去廣東,后來一想,浙江與廣東之間還隔著一個福建,穿越福建不是不敢,而是路途太遠,時間太長,實在不劃算。何況,廣東有的,閩南也照樣有,于是便決定就近造訪福建。其實說近也不近,因為引章選擇的目的地是漳州。漳州,靠近廣東已經很近很近了。

這些事大腳不會多嘴,魚兒是小姐說什么好就是什么好,獨獨只怕吳管家阻攔。于是,在杭州辭行時,引章只說去福建轉轉。吳管家手頭上一大堆事忙著,也沒注意細問,依他看,福建就在浙江旁邊,就近轉轉也沒啥,不料引章這一轉就轉到了兩千里之外

過了吳管家這關,雇了一輛寬大結實的馬車,大腳充當車夫,三人慢慢悠悠的上了路。這一趟身無公事,引章也不著急,為貪看路上風景,特意放慢了行程,掀起車簾看個夠,有時候還出了車廂坐到大腳旁邊。

福建地勢與廣東相似,南邊是平原,北邊是高山,引章選擇的道路正是由北往南,經過武夷山脈地區,途徑南平、三明、永安、章平,最后到達漳州。

要說古代的生態環境就是好,一路上風景如畫,青山巍峨,插天拔地,藤蘿密林之間,鳥鳴啾啾,山泉清澈,時有白練似的小瀑布從崖上瀉下,給濃翠的山巒平添一道亮麗生動的花邊。引章來到古代,從來沒有覺得有什么不便和遺憾,唯獨現在,她是多么多么想要一個數碼相機

經過武夷山區時,引章本來很想很想爬上武夷山來個“到此一游”,順便見識見識傳說中的名茶“大紅袍”。據說,這大紅袍生長在武夷絕高處游巖峰之上,危巖四壁,高不可攀,當地采茶人為采這珍貴之茶便專門訓練猴子,到采茶季節讓猴子來個飛檐走壁,上巖采茶。故而此茶產量極少,一年只有寥寥幾斤,極其珍貴。

不料,山路陡峭,羊腸道曲,別說馬車走不了,就是那兩匹可憐的馬也差點磨跛了蹄。加上一入山四處山高林密,幽靜沁人,時不時聽到怪鳥叫囂,青山幽幽,四壁回音,把個水鄉女子魚兒嚇得坐立不安,最后不得不打消此念頭。轉而往官道上來,一路南下。

啦啦文學.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