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風煙傳小說>風煙傳最新章節列表 >風煙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風煙傳-第二十二章 驚魂年禮(一)
更新時間:2016-09-12  作者: 桃圻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代情緣 | 風煙傳 | 桃圻 | 桃圻 | 風煙傳 
正文如下:
轉眼年節將至,公廨田新替換的佃戶早已安妥,只待開春翻土。

風靈送至折沖府署遴選的布帛也早早地送了過去,正如她所愿,來年官中所需的布帛由顧坊獨占鰲頭,占了總需的七成。

如此,風靈也安下心,歡歡喜喜地準備起過年的瑣事來。市集中進出往來,長途販運的客商已然不見,但因年節臨近,城內的買賣正是熱絡紅火時。

風靈每日里領著阿幺在市集里采買,縫紉新衣,打制新頭面首飾,又親自向城外放牧人置辦了七八十頭羊,百來只鵝,一一分予家中部曲,好令他們帶回家中過年。

正是忙得腳不沾地,手無停歇,臘月二十八倏地便到了眼前。

自這一日至上元,由康達智牽頭,城中大商戶輪番出資,或請儺戲人跳儺戲,或請寺中大僧俗講,或請寺內的音聲兒以舞樂來演經變故事,再或請了俳優倡伎來作百戲歌舞,日日白贈城中百姓一場熱鬧。

因俱是城中巨富,又肯出資做些原該官家承辦的事,故官家少不得出面應酬一番,一來可算作與民同樂,二來也該謝一謝巨賈們的豪爽。

風靈頭一年得以做東,康達智行了個偏私,將她做東的日子安排在了元月初一。

依著她的性子,原該請百戲的,這才夠熱鬧歡躍,偏康達智的夫人米氏一個勁地勸她請法常寺主持的大弟子來俗講。

風靈嫌年里聽那些個因果報應的故事沉悶,又不愿拂了米氏的好意,故而想著法子折了衷,改請法常寺里的音聲兒來演經變。如此,米氏高興,索良音也極愛看那些舞樂,再好不過了。

除夕夜里,雖有佛奴、金伯一家、宅中買來的兩名婢子及幾名孤身投靠的部曲,人口也算不少,個個也都忙得歡騰,畢竟風靈頭一遭離了阿爹阿母,自行操持一個年節,心里頭難免惦念,獨自悶悶了一下午。

至晚,宅子里頭飄起了陣陣肉羹濃香。古樓子的餡料在烤爐內“滋滋”作響,烤得金黃酥脆的餅皮使勁地吸收著油汪汪的羊脂。山雉肚內填塞滿了冬日里罕見的菌子。金伯正在院中翻烤著整只的羔羊,隨手灑上一把小茴香胡椒,立時肉香四溢,引得幾個部曲來回轉悠了好幾回。

風靈拎著一小壺酒,一聲不吭地自內室挑簾走出,在屋前的木階上坐了一會子,呆瞧著金伯翻烤肥羊。佛奴知她念家,便在木階上與她同坐了開解。

“可是想家?”

風靈吸吸鼻子,點了點頭。“不若你自小不知家在何處,父母何人,倒也省了念家的苦楚。”

這話叫佛奴又起了感慨,他尚在襁褓中便遭遺棄在寺廟山門前,在寺中養到七八歲上,正逢顧夫人進寺上香,偶遇得他,帶回府中與風靈一同教養作伴,因覺此事甚有佛緣,便予了他“佛奴”這個名兒。

他常想著,他俗塵未脫,也不能一直在寺廟中過活,若非這番機遇,他大約不是饑寒而死,便是成了遭人隨意買賣的賤口,如今雖還是顧府中的奴籍,卻好衣好食,生計無憂,風靈待他又從不拿家主的款。而今除開一心一意地跟隨風靈、虔心拜謝佛祖庇佑這兩樁之外,再無他想。

佛奴怔怔地注視著院中烤羊的火光,支起胳膊肘推了推風靈,“我孤身一人,四處飄零倒也罷了。你原有父母兄長庇護,又是個女兒家,大可不必萬水千山地自江南跑來這西域邊城。如若此時還在家中,該當如何?”

該當如何?該當如何?風靈默默自問了兩遍,遲疑道:“大約,大約左不過是描畫讀書,騎射弄劍……”

佛奴“嗤”地笑出了聲,“描畫讀書尚可得,騎射弄劍嘛……只怕就成了女紅針黹。”

“阿母從不迫著我做那些個。”風靈弱微微地反駁了一句。

“夫人不迫,自有外頭的人來迫著。”佛奴不屑地搖搖頭,“大娘你且想,到了這個年紀,顧氏在江南又是那樣的人家,且不論各家托付來的媒妁,便是官媒娘子也是要上門的。介時夫人也是為難,你不愿出閣,自然無人會逼著催著,可若長長久久地在家,夫人也恐誤你終身,你要夫人如何是好。”

風靈垂眸不語,信手抓起身邊石階上放著的酒壺,仰頭飲了一口。

“大娘可還記得,當日咱們決意要往這邊陲來,所為何?”

風靈捧著酒壺,喃喃道:“阿爹曾教導,女子若不愿婚配,又想憑一己之力存活于世,必要有明晰之心,傍身之本,營生之術,立世之能。即便一時得配了如意稱心之人,倘不能保一生一世不離不棄的,也該要保自身衣食無憂,財帛無缺。咱們萬里迢迢地往這兒來,正是為了……”

她的眼睛漸漸亮起來,語中少了粘滯猶豫,重回干脆利落,“正是為了替自己掙個一世恣意安適,無拘束,無憂勞。”

“正是這個理兒,大娘萬要遂了阿郎和夫人的拳拳之意,莫叫他們灰心。”佛奴嬉笑兩聲,順手取過她手中的酒壺,“筵席未開,倒是獨自先飲開了,里頭裝的什么酒?”

“五云漿。”風靈舒展了一下腰肢,自臺階上立起身便要走。

“小娘子家,莫要總吃酒。”佛奴嘟嘟囔囔地就著酒壺飲了一大口,辣得直咂舌,一面拿手扇著舌頭,一面喚住她:“前院供案已擺下了,雖不在夫人跟前,規矩總還是做的。”

前庭的兩個大銅火盆里燃起了高高的赤紅火焰,柏葉干枝在火盆里“嗶嗶剝剝”地作響。風靈掃了一眼跟前的供案,滿滿當當的供果,均是江南產物,甚至還有裹著青箬的角黍。

這一案的供食,同往年她在余杭時如出一轍,倒令她生出些恍惚。

自打記事,每一年的除夕夜,阿母總在園子里擺下這么一桌,命她恭肅不茍地面向長安方向,行三跪九叩禮。也不知多少次,她問阿母所拜何人,阿母每每悵然應答,“兩位故人,于你有天大的恩情,一位尚健在,一位已逝,人切不可忘恩,你在世的每一歲,皆要遙拜一回。”

“那緣何不親身往長安,面謝豈不比遙拜更好?”年幼時她曾如是問過阿母。

阿母彎腰扶了她的肩膀,一掃慣常的柔和淡泊,斂容正色道:“阿母要你切記,萬莫入長安城。”

再往后她便牢牢記得兩樁事:一是每逢除夕夜,必要設下供食,面向長安的方向正襟禮拜兩位從不曾謀面,亦不知是誰的大恩人。二是天下之大,只要她愿意,哪兒都去得,唯獨京城長安,是萬萬去不得的。

且不論如何問,阿爹阿母從未過要告知詳情的意思,風靈自小聰穎,心知阿爹阿母不說,自有不說的道理,漸漸的便再不問起了。

此刻風靈憶起了這些往日瑣碎,暗自長嘆一聲,正了正衣冠,便要下拜。

膝蓋才半彎,心里頭忽然起了個念:若要說恩情,誰人于她的恩情都及不上阿爹阿母予她的驕縱厚愛。

她直起腿膝,轉而面向江南道的方向,端端正正地先行了三拜,心里頭默祝阿爹阿母與阿兄平安康健,喜樂無憂。隨后才回往向長安方向,照例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

禮既已畢,佛奴領了兩名婢子,又指了兩名部曲,七手八腳地撤了供案,眾人擁著風靈回屋。院內金伯翻烤的整羊已金黃冒油,不斷滴入火炭中“吱吱”地勾著人,屋內的幾案也早已撤去,換作一張寬大的壺門長桌案,金嬸與阿幺將吃食熱熱鬧鬧地布了一桌案。

“去將窖里的五云漿盡數取來!”風靈揚手一招呼,幾個候等了她許久的部曲一聽今晚五云漿管夠,呼啦啦地都圍了上來,請了風靈在上首坐了,又催著金伯將那炙肥羊快些分割了拿來。

肥羊鮮美,酒漿淳厚,笑語迭起,足歡騰至四更天,笑鬧夠了,方才散去,各自打著哈欠回屋睡去。

(天津)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