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昭華小說>昭華最新章節列表 >昭華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昭華-第五十八章 迂腐
更新時間:2017-05-29  作者: 驚年渡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昭華 | 驚年渡 | 驚年渡 | 昭華 
正文如下:
一住筆趣閣,精彩。

張就忍不住微微“嘖”了一聲,幼子繼承確實有極大風險,但是這是人家蒙人流傳的習俗,就跟“嫡長制”是漢人一貫的習俗一樣,蒙人向來逐水草而居,孩子長大了就要離開家里自立門戶,找到自己的土地然后繁衍生息,而幼子長大時父母年紀都比較大了需要照顧了,便留嫡幼子守住家業。農耕民族就不一樣,漢人向來是幾世共居,家族聚集在一個地方,需要年長的大哥以年齡的威勢來管理兄弟們,漢人這個繼承制是符合封建社會實際的行之有效的繼承制。何必抬高這個兒貶低那個呢,好像說的漢人的嫡長制度就是最好的承繼方式一樣,若真是如此,就不會有各個非嫡非長的人當皇帝,玄武門之變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李賢顯然也對余逢辰的話不贊同,但是他卻沒有再說話了,似乎知道余逢辰是什么性子。

高熾就問道:“金紀善覺得呢?”

“臣是覺得,”金紀善不疾不徐道:“余伴讀所言卻也不是不無道理,嫡長承繼確實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臣依稀記得,原在宋時候,有遺囑令小兒子繼承家產的,即算是在官府報備過,但是老人去世后,依然不算數,家產還是交由長子。”

余逢辰就很是滿意地點點頭,然而金紀善話鋒一轉,道:“但余伴讀也有稍欠考慮的地方,比如說,這所有的家產,并不是老人在世時候掙下的,而是能干的弟弟經商所致,供養老人是應該,供養兄長就有些奇怪了,我只聽說過哥哥供養弟弟的,卻鮮少聽聞弟弟還要養活哥哥的。”

高熾點頭道:“那你以為當如何斷?”

“臣以為,”金忠微微笑道:“按大明律斷,此戶人家沒有爵位,只有家產,則諸子均分。兄弟倆各拿一半——”

他話還沒說完,就聽余逢辰怒道:“這如何可行!豈不是亂了長幼尊卑之義!”高熾也搖頭道:“如果能均分,先前這些鄉老和縣令判決的,都是五五分。”

“我還沒有說完,”金忠道:“如果哥哥不服氣也可以,拿走全部,但是要供養弟弟及其家人一輩子,少一天都不行。”

高熾和李賢面面相覷,忍不住哈哈道:“你這個判決,真可謂妙極矣!”

“先生斷法,確實不錯,”張道:“但無奈何兄弟倆不聽,繼續上告,該怎么辦呢?”

金忠便道:“臣愿聽聞世子妃娘娘高見。”

“我哪里有什么高見,”張抿嘴一笑:“我只是替他們的老父親感到悲傷罷了,生子如此,不如不生。若在公堂之上由我來斷,我便以不孝的罪名將二人各打五十大板,令他們跪在父親靈位前面反省,之后令他們兄弟東西面對面而坐,讓他們各自呼喚對方的名字,若是一百聲以內,有一人露出悔恨動容神色而另一人無動于衷的,就將全部家產交給這個知道悔過的人。若是兩人都無動于衷,可見心中是沒有半分孝悌之情,兄弟之義的,與其將家產交給他們中的哪一個,不如全數充公算了。”

張這話說完,大家都是瞠目結舌的神色,之后余逢辰才張著嘴巴問道:“那若是二人都露出悔恨之色呢?”

“那不就結案了嗎,”張笑道:“心里都覺得悔恨,都覺得不值得,都想明白了手足之情,知道這一點家產抵不上親情,那他們還狀告什么呢!甚至連立案都不用立,他們自己就息訟了!”

良久金紀善才稱賀道:“娘娘這個決斷,才是真正貼合人心的決斷啊!”

“其實金紀善的斷法,我覺得也很好,”李賢也道:“令得到家產的人供養另一人終身,也可以先將全部家產,交給哥哥,看哥哥在得了家產之后對弟弟的作為是如何,如果不念半分感情,將弟弟一家逐出,我看這個兄長,當真也不配做兄長。”

大家都點頭,張也笑道:“都說法不容情,又有說律法不外乎人情,我卻覺得天理、律法和人情并不沖突,因為通常情況下,人情其實和律法是一致的,人情即為法理,而法律追究的,往往也是人情所譴責的,所以二者輔成,能參悟明白這個,就是一個稱職的斷獄、聽獄人。”

大家俱都嘖嘖稱贊,唯有余逢辰搖頭,似乎還是覺得弟弟不應當忤逆哥哥。

張疑他是個泥古不化的老學究,迂腐的沒了邊的人,就冷眼看他,且問道:“余伴讀似乎別有見地,我這里也有一個案子,想聽聽看余伴讀的想法。”

余伴讀沒有發覺張的意思,就很端方地向她詢問。

張就道:“有一戶人家,這個人的母親生了重病,請來的醫生都說無藥可救,但是這個人不甘心,聽說祭祀神靈要誠心,就殺了自己三歲的兒子想要求得母親病愈——鄉人看到了,就扭送至官府,說他殺人。請問余伴讀,該當如何判決呢?”

“天下竟然有如此孝子!”余伴讀第一反應是大加贊賞:“乃是效仿郭巨埋兒,為母求壽。此等孝行,合當旌表,以聞天下。不知有司是否是這般裁決的?”

張就冷笑道:“洪武二十七年九月,通政司得山東日照縣奏報,有民江伯兒以母病殺其三歲子祀岱岳,書呈御案,皇上雷霆震怒,怒其滅絕倫理,親下旨意,將其人杖一百,戍海南,不得發回。”

這是去年九月的事情,禮部尚書任亨泰斷地更明白,他說:“孝子對父母親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時候,要竭盡對父母的恭敬;在奉養衣食生活的時,要用高興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就要謹奉醫藥竭盡所能照料他們,如此方可稱為對父母盡到了子女的責任。像是割股療親和臥冰求鯉這樣的事情,并不是經常就有;割了大腿的肉不見父母病好,就割自己的肝,割了肝也不見好,就殺掉自己的兒子,有違天理,還殺人害己的事情,沒有比這更甚的了。尤其是像江伯兒這樣的人,幾乎可以說是自己斷絕自己的宗祀,這才是最大的不孝。要好好戒諭他,如果他實在愚昧無知,那沒有辦法了,聽憑他所為去吧,但是像這樣的人,不能在旌表孝行之列。”

任亨泰的奏報得到了皇帝的批復,認為他說得很好,等到二月新年過了之后,將這件案子彰示全國。這位洪武二十一年的狀元,也是中國首位以圣旨建狀元坊表彰的狀元,書才讀到通處了。所以看看吧,要說古代人都是愚孝,也不盡然,雖然有江伯兒這樣真實殘害自己親生兒子的事例發生,但是官方的回復卻是極正的三觀。

余逢辰皺了眉頭,沒想到自己的想法會和皇上背道而馳——皇上不是以孝治國嗎?皇上不是說過“非孝子不忠臣”嗎?

張看到他那個模樣,似乎當真是大惑不解。她也就沒了心力去嘲諷什么了,這個就是書讀死了的典型。請瀏覽.biqugezw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