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戲魂(丙)
類別:其他小說
作者:
書名:__
故事要追溯到六十年代中期,京劇團里接了上面的任務,要編一出紅色樣板戲。無彈窗那個年代,樣板戲是政治任務,能被分配編排樣板戲,是京劇團無上的榮耀。于是京劇團抽調精兵強將,開始搞劇本創作。而胡安北自然是創作班子的骨干。
胡安北花了一年的時間,對戲里的原型人物、故事發生的環境場景做了全面細致的考察,筆記做了十幾本,創作又用了大半年,拿出的本子得到團里的一致好評。
但很快,文革領導小組全面介入了樣板戲創作演出。胡安北的本子報上去后,產生了非常大的爭議。本來,胡安北對紅色樣板戲抱有非常高的期待,畢竟樣板戲剛剛出現時,編演的理念與胡安北戲劇創新的想法很一致。比如,題材上選擇更多貼近時代生活的內容,借鑒其他戲種,如歌劇、舞劇、交響樂的表現方式和伴奏方式,還有對舞美布景的全新電影化的設計。
就本子的事胡安北與文革領導小組進行了幾次的懇談交流,結果卻讓胡安北如同冷水灌頂,心涼了半截。文革領導小組需要突出英雄人物,他們認為胡安北的創作,主角的英雄色彩不夠鮮明,里面有很多彷徨、矛盾的思想過程的刻畫,這些必須統統刪掉,英雄嘛,從他出生就應該是根正苗紅的,他的革命意志天生應該是無比堅定的。
還有那些反面人物,不夠壞,不夠猥瑣,怎么能襯托英雄形象的高大?必須改,給英雄人物加戲,沒有事跡沒關系,編啊,再把別人的事兒安在他的頭上。還有唱腔對白都要改,要更白話,要老百姓都能聽明白。
文革領導小組專門安排了一個人到劇團,指導本子的思想導向。這個人叫徐天紅,工人造反派出身,對京劇一竅不通,更別說劇本創作了。可恰恰徐天紅是個極度自負的人,一切必須按照他的想法來編,這已經不是戲劇服務于政治的問題,而變成了服務于他自己的喜好。
胡安北在創作上非常的固執,他本來就很反感將人物臉譜化,現在還要他為主角編造一些不存在的事跡,這是他完全無法接受的。胡安北和徐天紅從第一次交流劇本,就開始不停地爭吵,不到半小時就不歡而散。而最初,團里的領導認為只是創作上的爭執,大家統一了思想,問題也就解決了。但很快就發現,這種爭執發展到了不可調和的狀態。
徐天紅是個內心陰暗的人,幾次爭吵,他在專業上的短板被無限放大,面子上很過不去,他想不通,在一切以政治掛帥的時代,怎么會有胡安北這樣的死硬分子抱著自己的創作理念不放?不把他那套腐朽反動的創作思想斗倒,他永遠無法在京劇團立威。
徐天紅暫時擱置了爭論,開始暗地里收集胡安北的黑材料。團里領導意識到了風暴來臨前的寂靜,連忙找胡安北做工作,只不過是一出戲而已,有什么必要和文革領導小組派來的同志針鋒相對呢?無非是編造一些情節和故事,現在又有哪些樣板戲不是編出來的?但不論團里領導怎么開導胡安北,他依舊倔得像頭驢,不發一言,對改劇本的事兒碰也不碰。團里領導擔心起來,這樣下去,胡安北不服從上級領導的罪名還是輕的,上綱上線的話,他這就是破壞革命文化創作,哪還有好果子吃?
果然,一個月過去,在徐天紅的上躥下跳后,上面派來了專案組,專門調查胡安北的事。這一查,胡家早年給滿清王爺、給反動軍閥,給國民黨要員都唱過堂會,直接一個反動余毒的帽子就扣了下來。胡安北的曾祖父、祖父都做過戲班的班主,那就是剝削演員的資本家,胡安北上學時和流亡香港的京劇大家,也是胡家的故交曾老先生有過書信往來,請教過一些專業上的問題,這就被歸為通敵特務。
歷時兩個月的調查,不但是胡安北,連他的父親,兩個哥哥都受了牽連,但好在胡家與中央一位還沒有被打倒的老干部是生死之交,在他的多方奔走之下,胡家還沒落到家破人亡的地步,但胡安北被京劇團除名,下放到了江西,關了牛棚,勞動改造。
胡安北在江西偏遠的山區里,整整呆了十年。彭玉書并不知道這十年他是怎么過來的,但可以想象,一個京劇演員,曾經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創作和演出上,一夜之間,再沒有舞臺,再沒有觀眾,就是自己偷偷唱上兩句,被人發現也要挨次批斗,自此,與理想與追求天各一方,這樣的十年,也一定是煉獄般的十年。
彭玉書再次見到胡安北,已經是一九七八年底。他的平反并沒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畢竟那個時候,平反回京的人太多了。但彭玉書詫異的是,胡安北回了劇團之后,只是負責團里的道具服裝,并沒有再登臺表演。
一次聚會吃飯時,彭玉書才發現,胡安北的嗓子變得異常沙啞,說不上幾句整話就咳嗽個不停,和原來胡安北渾厚的聲音判若兩人。為了保護嗓子,京劇演員一般都煙酒不沾,胡安北原來也是如此。但這次回來,胡安北學會了抽煙,而且煙癮極大,坐在飯桌旁就開始抽,不到一頓飯的功夫,一包煙就見了底。酒也是,而且只愛喝高度的燒酒,一次至少半斤。
彭玉書一問之下才知道,胡安北在江西勞動時,生活的極苦。那里是一片丘陵陡坡,開不出多少平地種糧,還要自己從山下挑水上去灌溉。遇到天災時,收不上多少糧食。到春天時,他們這些臭老九的口糧都會被生產隊盤剝,經常是饑一頓飽一頓。沒辦法,胡安北只好學著別人的樣子,在上坡上挖些野菜山筍什么的來充饑。
胡安北畢竟從小生活在城市里,并不認識多少植物。有一次誤采了一種野菜,吃下去之后,嗓子火燒火燎的,刺痛無比。當天夜里就發了高燒,一連兩天下不了床。好心的鄰居把他抬到了鎮上,看了一位老中醫,醫生告訴胡安北,他吃了一種當地稱為“啞菜”的植物,長得很像莧菜,但卻劇毒無比,雖然自己可以救得了胡安北的性命,但他的嗓子徹底完了,以后很可能變成個啞巴。
胡安北渾渾噩噩的養好了病,但一個京劇演員,嗓子壞了也就意味著藝術生命的結束。之前胡安北雖然下放到了山區,但并沒有放棄希望。畢竟有藝在身,總還有回到舞臺的機會,但嗓子一啞,最后的希望也徹底破滅了。
從此,胡安北破罐破摔,算是徹底在山溝里扎了根。嗓子一壞,他開始學著當地老俵的樣子,抽起了旱煙。當地不產什么煙葉,胡安北沒錢買時,就卷樹葉子煙抽,雖然很嗆,但并不過癮,也就只有多抽,沒過多久,這煙癮也上去了。
七十年代中期,政治空氣輕松了一些,胡家人聯系上了胡安北,知道他活得艱辛,就開始給他寄些錢,而胡安北拿到錢,大部分都用來買酒,他發現,排解抑郁上,酒比煙的效果更好。在這樣的自個糟盡下,胡安北后來說話都很困難,基本上是靠筆劃和人交流。
聽到此處,我不禁問彭玉書,胡安北誤食啞菜,嗓子被毀,但剛剛聊天時,胡安北說話雖有點停頓,但還算是順暢,不像有很大的影響啊?
彭玉書苦笑了一聲,說道:“人沒了念想,就會自己毀自己,但哪怕有了一丁點兒的希望,也會像落水者看見一根稻草一樣,你認為再不可能,他也會盡全力去試。你是不知道他剛回北京的樣子,基本上說不出一句整話,喉嚨里呼嚕呼嚕的,現在能說話能交流,你不知道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胡安北接到平反昭雪,可以回北京的京劇團的消息,把手頭所有的錢拿了出來,全買了酒,請一同關牛棚的難友好好喝了一次,那回,他一個人喝掉了一瓶燒酒。
回了京劇團,領導驚訝的發現,胡安北正常發聲都很困難,別說登臺演出了。一個當年如此優秀的花臉演員,十幾年的功夫成了這個樣子,團里領導除了長嘆兩聲,也沒別的辦法,只好把胡安北安排到后臺,管起服裝和道具。
但胡安北并不在意在團里前后的反差,一面做好本職工作,一面戒了煙酒,開始了他找回聲音的計劃。
(老子曰:古之為道者,理情性,治心術,養以和,持以適,樂道而忘賤,安德而忘貧。性有不欲,無欲而不得,心有不樂,無樂而不為,無益于性者不以累德,不便于生者不以滑和。不縱身肆意而制度,可以為天下儀,量腹而食,制形而衣,容身而居,適情而行,余天下而不有,委萬物而不利,豈為貧富貴賤失其性命哉!《通玄真經》)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