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好像跟他們約好采訪的目標八竿子打不著啊!
朱記者和楊師傅互相看了看,決定先把這個作為備用,等“主要行程”走完了,這個可以作為備用的素材嘛!作為新聞記者就是要能夠發現素材、慧眼識人,對不?
這年頭上面的記者下來采訪,也是一個很嚴肅的政治問題。特別是黨報喉舌,可不能隨隨便便就搞什么“微服私訪”,那是邊角小報們干的事情,說白了,要是那么做的話,明擺的就是要“搞事情”了。所以按照流程,第二天他們還是中規中矩地去縣宣傳委報道,并說明了采訪計劃。
這件事情說起來話就長了。還要從前幾年的省農業廳一時興起,給了白云縣一個廣交會的農產品展銷名額說起。當時的領導也是陰差陽錯,為了一線希望把這個機會給到了這個貧困縣,說實話,連當時拍板的領導都沒有想到后來會有什么驚天的成績。
雖然打那以后白云縣很快就有了外銷零的突破,也成功地取得了不錯的外匯成績,為此下面市里、縣里都做了花團錦簇的匯報,由下至上都有了一份好看的成績,大家皆大歡喜。
不過也沒人真正放在心上,以為他們能夠做出大事業來。到哪兒不是這樣呢?你看那些國有企業,一個個的做了多少外匯,產生了多少業績,看上去里外都好看,實際上盈利的又有幾個?全部都是政府補貼、計劃經營,就這樣養活上上下下還成天叫苦。何況白云縣完全是純農業型的企業。
如今農民苦,農民累,農民窮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后世著名的“華西村”“南街村”都還在起步階段,而且他們也是走工業發展的道路,說是村子,真正依靠的也不是農業。所以領導們對于下屬遞上來的成績,也只是看看而已,當然了,該獎勵的還是要獎勵,該進步的還是要進步嘛!畢竟從無到有,從貧困到富裕,也是大家努力的結果。
可是今年黨代會的時候,一位中央的老同志——也是鄂北走出去的老將軍,對家鄉的父母官說道,“你們走的這個路子很好!咱們江漢平原主要還是以農業為主,是糧食的主要產區。農民們的增收是個難題,但是你們在這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嘛,探索出了很好的出路!”
省長同志一頭霧水,尷尬得不行,作為一省之長,省內的農業新氣象、新成績連中央的老領導都知道了,他居然沒有得到任何匯報!好不容易用萬金油回答支吾過去,回來就大發了一頓脾氣。
于是負責農業口的副省長連夜坐飛機到了京城——不知道領導說的事情,一來是工作失職,二來這是多大的政績?鄧同志最關心的就是農業改革問題,上行下效,平時大家伙在這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咱們農村底子太薄,現在還處于解決溫飽的范疇,到底是什么地方的做法都驚動了中央?
省領導班子連夜展開了討論,不大的會議室里煙霧繚繞,大家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可是也沒發現哪個地方上有驚艷之舉。這就很尷尬了,總不能咱們自己去問別人;“最近鄂省哪個農產品比較出名?”或者是“最近有什么新的農業模式?”,那也太丟人了點。
大家一籌莫展之際,卻是駐京辦事處的主任進來給領導們泡茶,插了一句話,“各位領導,我最近倒聽說了一個消息,不知道跟這個有沒有關系?”主要那個消息說是就是農產品,還是鄂省的農產品!
負責農林口的盛副省長焦頭爛額地說,“有什么消息你就快點說,明天一早也要派人出去打聽,咱們沒有那么多的時間!”,要說失職,他的責任最大,恨不得沖出去問領導的心都有。
“就是前一陣子吧,聽說R國現在流行一種叫做“無公害蔬菜”,什么蔬菜水果都有,連大米都有,在他們國家深受歡迎,卻是咱們國家出口的!”這個主人也就是那么聽說了一句,據說中央的一些單位也在打聽這個事情——既然達到出口標準,并且得到了一向嚴格的R國人的認可,說明是好東西啊,怎么就不能特供中央呢?
這只是他們這些服務人員想到的問題,在更上面層次的人眼里,這卻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咱們國家的農業還很落后,無論產量、質量上都還處在初級階段,但是已經有人將在國際上完全沒有名氣的農產品出口到了國外,注意,這里指的不是某一項,也不是少量,而是長期、穩定、大量的出口供應。
這說明了什么?說明農業經濟也大有可為啊!雖然這僅僅是一個很小的事情,但是代表的意義不一樣,各方都很關注,還等著這次會議的時候,下面的人匯報一下具體的工作思路呢!
結果……好么,鄂省的領導倒是很沉得住氣,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準備。這讓老領導都坐不住了,平時絕對不插手家鄉事物的他也特地叫了人過去提點了一下。結果怎么著?果然他們自己都沒有放在心上!
這么一說的話……盛副省長一拍腦袋,“這是咱們省的!就是那個……白云縣,他們從前年開始就出口農產品了!”還好這件事情他親自過問過,十分熟悉內幕,就一五一十地給領導做了匯報。
省長同志一聽就明白了,皺著眉頭吸了一口煙,說道,“的確是我們的失誤,政治敏感度不夠啊!”一個縣的農業問題,出了一點成績,到副省長這里已經是頂天了。畢竟白云縣面積不大,山地居多,合作社也是穩步發展,到現在也只不過吸納了徐店鎮周邊的幾個鄉鎮,要說起效益,在全省一盤棋看來完全不起眼。
但凡是最怕就是一個“典型”,這種模式連省長同志都沒有聽說過。是合作社,非以前的公社,把農民們以散戶的方式集中管理,專門種植經濟作物,并且有著自己的一套技術,符合國外的國情要求,完美地做到了農產品利益的最大化。
作為一個大集體,他們的發展非常迅速。同時參與其中的農戶也得到了很大的實惠,從下面的報告來看,農民的平均收入翻番地上漲,從前年的年均收入300500元,增長到現在的20003000元,大多數農戶都已經脫貧致富。
更重要的是,當別人還在脫貧致富的時候,他們已經走在了科技種田、出口創匯的道路上,這種先進的農業理念不推廣不宣傳,簡直就是省里的最大失誤啊!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