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玲的事情果然是真的,讓林夕無法接受,這都什么年代了。
對于這件事情,她在志愿者群里與大家進行了交流,可得出的結論是,在農村很正常,就連大城市都有這種現象,想想都不得不感謝自己的父母。
林夕成了玲玲的編外姐姐,可這個編外姐姐現在卻忙得不可開交。
村上面上的扶貧需要她和村兩委來敲定,自己的幫扶對象也隔三差五的來詢問。
能力不足怎么辦?學習,加強學習,白天干事,晚上學習。
這天,她將所有幫扶干部為各貧困戶制定的幫扶措施匯總建檔。
她的筆記本上,也寫清了對馬建英、趙雙全和楊鐵林三戶貧困戶的幫扶措施。
馬建英:這家人有勞動能力,大兒子小兒子好手好腳,就缺人指引和帶動,林夕給定的就是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調動和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
趙雙全:長期病痛折磨吃藥,家里開銷大,更沒有什么經濟來源,暫時先定醫療救助、生產和就業發展扶持,以待轉變后再做調整。
楊鐵林:一個人守著三棟大房子,已經七旬,讓其搞發展脫貧已經不可能,低保政策兜底,盡管他兒子每月也給他很多錢,但按規定該享受。
看著自己親手為三戶貧困戶繪制的脫貧藍圖林夕就打心眼兒高興。
林夕畢竟是駐村第一書記,只要關于脫貧,大大小小都是她的,就連村干部都會找她,仿佛她就是村上的救星。
為了不讓大家失望,林夕也只能求助于萬能的志愿者微信群:
“家里大病,又沒什么經濟收入,你們是怎么實施產業扶持的呢?”
“簡單,我去年就給我的貧困戶買了五只羊,到今年已經發展成十只了。”
“哇,速度真快,我剛向單位申請了五百鴨苗和一百根果樹。”
“哈哈,你就慢慢整吧,我貧困戶今年可以脫貧了,成了養雞大戶了。”
志愿者群是西部縣的,他們分散在各個村和單位,各自的經歷就是經驗。
其中一部分都還在像桃花村這樣的深度貧困村服務。
馬建英家的事情林夕準備著手聯系幫扶單位鄉衛生院和團委,以人社局、總工會等單位開展就業扶貧為契機展開脫貧戰斗。
“對喲,趙雙全家里屋前這么廣的地,完全可以搞庭院經濟種養殖嘛!”
“還有馬建英家,雖然養了一些鴨子,但不成規模。”
想到這里,林夕再次打開電腦,搜索貧困戶庭院經濟種養殖。
不看不知道,一看,這方面的成功經驗還真多,特別是在省扶貧網站上公布的一些案例,林夕感覺完全可以照搬都能讓趙雙全脫貧。
在瀏覽中,林夕發現,很多都是幫扶干部自己出錢為貧困戶買的。
于是,林夕也下定一條決心,自己掏本錢,讓他們脫貧。
可想法很好,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投資得達3000元,這對于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志愿者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