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祝九退親各院心里也舒坦,可扭頭沒過多久,邵家邵將軍獨自上門來下了依仗。
這事兒在祝家自是傳開了。
今兒個一早,各院夫人們去了禮院,說是去禮院拿了分例,不如說想去瞧瞧邵家將軍送上門的儀仗罷了。
“要我說,祝九姑娘的福分當真是好。果真是得邵家將軍喜歡,那丫頭本就長的水靈靈的,邵家將軍是個莽漢,瞧著這水靈的姑娘自是瞧到心里去了。如今便能讓人牽腸掛肚的,來日嫁去邵家必是得重視。”
這會兒說話的是北四房的祝肖氏,祝肖氏一開口,祝惠氏鼻間冷哼了聲,“弟妹說的也是,小小年紀就有了惑人本事,這來日人及笄了嫁過去,更是不得了。”
“索性不是跟她生母一般是個妾侍,這要是妾侍只怕是正室夫人都得不安生了,指不定還得短了命去。”
眼下說起邵將軍獨自上門送儀仗的事兒,各房門里艷羨著不說,更多的是不滿。
不滿老祖宗應下這事兒,憑甚的,一個庶出過繼嫡出的婚事能落定,別房門里正兒八經的嫡出卻是一個個換定了親事?
要說都像邵將軍這般獨自上門提親,橫沖直撞的也好。
可除了邵莫,又有誰能這般做?
老祖宗應下這事兒,門里夫人多少拎得清,只是心頭拎得清是一回事,老祖宗當日應下又是另一回事。
祝惠氏一開口,夫人們捏手帕的捏手帕,捧茶盞的捧茶盞,好一會都沒人接話茬。
這廂祝唐氏開腔說起了儀仗金貴的事兒,“我聽說,邵將軍送來儀仗有一百二十抬,這邵將軍倒是闊綽。”
“闊綽個甚,不過是瞧著陣仗是大的很,里邊的破銅爛鐵占了大半數。”祝惠氏冷言譏諷著。
夫人們在禮院坐了會隨后便各自回去了。
祝唐氏從里邊出來,順路往東院去,瞧著祝楊氏在前頭走著,便讓身邊的媽媽將姑娘先帶去東院。
這會兒趕了腳程跟上了祝楊氏,“方才瞧著嫂嫂面色不大好,我那兒近日里得了新到的涼茶,正是去火氣。”
“嫂嫂也不必心急自家姑娘的事兒,瞧著祝九姑娘的親事定下了,這事兒必然也會有轉機。”祝唐氏如今緊著巴上祝楊氏,先前是沒甚的來往。
之所以如此,祝楊氏格外得太妃喜歡,娘家與太妃的走動也不少,前不久,這楊家的庶出姑娘還進了凌王府為姨娘,更是添了親厚。
如今北二房皇商除名,門里各院也不曾幫忙。
位官三品的乃是西院二房,她這新夫人與西院二房從不曾走動。
且不說如此,祝家受了牽連,這事兒也都怨了北二房事起,西院二房老爺哪會幫襯。
更何況,官商同門也受著諸多規制。
但若能攀上凌王這邊的親厚便不同了,那可是皇家人的路子。
祝唐氏是個甚的心思,祝楊氏哪會不知。
都說求人得會說話,這祝唐氏到底是從妾侍爬上來的,連話都不會說。
不光祝楊氏心頭不悅,就連身邊林媽媽也是有些不高興的瞧了祝唐氏一眼,當即開口說道,“夫人這話說的,我家姑娘婚事雖換了,到底也差不了。”
“我家夫人還得緊著回去,這會兒確實嫌了外頭燥熱,北二夫人若沒別的事兒,便收收聲,免得給人心里平白的添了堵。”
祝楊氏膝下還有一個嫡出姑娘未曾出嫁,也是今年的挨著祝姝出嫁后的親事。
先前因身子弱,便一直養在外祖家,本是打算要回來了。
卻不想,親事有了變故。
只是這親事,楊家那邊自會張羅上,換與不換并無大礙。
既是如此,也就不必讓人在她跟前張嘴提起這事。
祝唐氏聽得祝楊氏身邊的媽媽嗆聲,頓時訕笑了起來,“我平日里嘴笨,說話也不討喜,還望嫂嫂莫要往心里去。”
說著這話,祝楊氏也沒搭理她,連個眼神都不曾遞過來。
見著她這般,祝唐氏索性停下了步子,微微一笑,“嫂嫂是瞧不上我,如今北二房也有了為難之處,我自是想來求一求嫂嫂這兒的門路。”
“此事不應承也是情理之中,可當年我也幫襯過嫂嫂,總不該這般愛答不理的。”
這話讓祝楊氏停駐了下來,她本不想搭理祝唐氏,倒是不知祝唐氏說的當年幫襯過她,又是幫襯了她甚?
“我家老爺這些日子商路難走,想從錦江借道,錦江乃凌王封地的地界。說起來事兒也不大,定是抵得上當年的一條人命的。”祝唐氏說罷,微微俯身,“弟妹還得前往東院走一遭,就不與嫂嫂同行了。”
話落,祝唐氏已是轉身離了去。
這一番話聽的祝楊氏面色一白,手指尖都顫了顫。
“夫人”林媽媽也是心里大驚,祝楊氏往四下看了一眼,“先回去。”
當年的事兒,祝楊氏自認為做的神不知鬼不覺,今兒個竟是被一個新夫人給透了底。
這些年在這家,她向來不留把柄給人有機可乘,哪怕是此事也是如此。
頭一回牽扯上,即便鎮定如她,心里也落得了個不安穩。
“夫人莫要急慌,先喝茶壓一壓。這祝唐氏無非是想替北二房老爺求個路子,這事兒應付過去便事了了。”林媽媽連忙奉來了茶水。
祝楊氏只覺得自個百密一疏,接過遞到跟前的茶水,正要喝上隨即又擰眉放了下來,她眼下確實沒心思喝茶,“幫襯了一回便要幫襯第二回,你可記著先前祝唐氏上南院來?”
那時祝唐氏還不是夫人,無端端的上了南二房來。
上回祝唐氏來,本就是為了經商之事,楊家也是以經商為主。
能夠與北二房走動也是好事,祝楊氏自是應下了。
“上回祝唐氏來,怕是早想好了對策。倘若我不曾應下,她便用了這話來敲點。”北二房門里的姨娘們那會爭著主母位分,偏偏只有祝唐氏求到了她門里來。
這左右來往的
先前心頭還有一絲疑慮,后來想想,娘家經商的路子與北二房同氣一出,兩家來往無可厚非,到底是門里的妯娌。{article_title}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