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寒門鳳華小說>寒門鳳華最新章節列表 >寒門鳳華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寒門鳳華-第八十九章 繼續跌破眾人眼
更新時間:2019-11-28  作者: 西木子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寒門鳳華 | 西木子 | 西木子 | 寒門鳳華 
正文如下:
劉萬里難以置信。

自柳文蘇以一介農家子高中進士,青陽學館就成了他們當地的傳奇,劉青山作為青陽學館的學生,能入甲榜也說得過去,可劉辰星也在甲榜上是怎么回事!?

劉千里在縣城的狐朋狗友不少,為了顯擺自家兒女都學有所成,參加了今年的縣試,便叫了兩個好友同行看榜。

他們對劉萬里一家十分了解,一聽劉萬里這一喊,當下也是一驚,“劉辰星,不就是劉兄二弟之女,今年才十二三歲,來陪大侄女參考,怎么就上甲榜了!?”

經過第一場考試,眾考生都知道今年有一個十三歲的女考生,還和其兄在考場上公然享樂,只是那日吏胥就呼名了一下,眾人也不大記得清楚劉辰星這個名字,如今聽劉萬里和其友的對話,頓時就想起了。

這可謂一時激起千層浪,縣衙門外霎時一片嘩然。

尤其是昨日站在道德制高點,狠狠痛斥過劉辰星的人,只感臉上被打得啪啪響,同樣不愿相信。

才十二三歲,還是一個女子,能讀幾年書,怎么就上甲榜……!?

“對了,會不會名字寫錯了……十三歲的甲榜……?呵呵……”

“還有……或者哪個男考生也叫劉辰星……?”

眾考生既不愿意相信有十三歲的考生上了甲榜,更不愿意相信這位考生是女子。

還有那少數落榜者,本就難以接受自己會不如一個十三歲的女子,再一想劉辰星還在考場上吃喝享樂,這樣視科舉為兒戲之人憑什么就上甲榜,而自己落榜!?

落榜者當下就紅了眼,魔怔了般連連搖頭,“弄錯了……弄錯了……”

不斷地呢喃自語,也不知道想到什么,突然大喊道:“一定是改錯試卷了!”

呃……

聞言,眾人瞬間鴉雀無聲,他們可以質疑劉辰星一個十三歲的小女上甲榜,卻還是沒那個膽子在衙門口質疑試官閱卷問題,萬一弄個不好,不是被取消考試資格,就是在后面兩場考試中被試官不喜,原本要過縣試的結果落榜,豈不是得不償失?

眾人這樣為自己找借口,但在心底都有個不愿意承認的事實——不可能弄錯。

俗話文無第一,詩賦和策文,可能會因試官的喜歡出現一定的偏差。但這場考試是帖經,有標準化的答案,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根本沒有任何的走展。

更有明確的評判標準:帖一小經并注,通六以上;帖《老子》兼注,通三以上,為及格,即乙科。小經十帖全通,《老子》五帖全通,為甲科。

也就是要上甲榜,第一場考試帖經必須全對,有任何一個地方有錯漏,都會落到乙。

而劉辰星區區十三歲稚齡,還是一個走過場的女考生,怎么會也是甲!?

眾人不愿意相信,又不敢說是試官閱卷錯了,只好就劉辰星如何被評為甲,做出全方位討論。

在一番激烈討論之后,終于得出了一個眾人可以接受的原因。

遂當場就有人哈哈大笑道:“是我們想多了,她那個年紀就學不完五經,何況還是個女子!多半是為了應考,只學了小經和《老子》,又恰好這次的考題是她熟悉的,才帖經和默義都答對了!”

“哈哈,正是此理!不過下場考試可沒這么好運氣了!要靠真才實學!等明日雜文考后,我等終于不用再和一小女子同場競技了!”

“關注一僥幸過試的小女子,實在太浪費我等時間。明日雜文,我等不如一聚,猜題作詩更好?走了,走了!”

眾人感慨的貶低一番,估計也覺得關注劉辰星是浪費時間,加之明日就是第二次雜文試,既想能壓中考題,又想借聚會揚名,不定試官差人打聽考生情況時,聽到自己在考生中的才名,到時閱卷更易通過?

懷著這樣的心思,圍在榜單下面的考生分分散去。

作為被討論了一陣的當事人,劉辰星終于能到榜單前看成績了。

至少七成過了第一場帖經,四名女考生皆過。

不過入甲榜的只有五人,女考生亦只有她一人。

饒是在眾人議論下,已經知道考試結果,劉辰星還是覺得親眼看到自己和阿兄的名字更為放心。

劉青山亦是。

且放心之余,便有了調侃之心,轉身就對一旁的阿妹道:“有阿妹珠玉在前,大家都忘了討伐我這個貪吃兄長。”

劉辰星:……

然,比起被眾人議論的劉辰星,顯然劉萬里更憋屈,兒女雖都通過了第一場考試,尤其是女兒考過,他本可以好好炫耀一番,可有劉辰星這個堂妹上了甲榜,他還有什么好說的?

劉萬里當下瞪了一同來看榜的劉寶兒一眼,又見好友在旁看著,只有上前道:“青山、阿星,你二人此次考得不錯,都是甲,不枉我平時多督導。不過這場只是開頭,一般人都能過,下場就要有真才實學了,阿星你要多有心里準備,畢竟不是每次都有好運氣。”

能不能每次都有好運氣,劉辰星不知道,但第二場雜文考試,即作詩賦各一篇,其試題乃今春二月飛雪的命題詩,她正好于旬日前模仿天朝唐代大詩人韓愈的《春雪》,自己作了幾首。

如是,第二場雜文考試,劉辰星再次蟬聯甲榜。

也正如眾考生所說,接下來的考試要真才實學,運氣及死記硬背是沒用了。

然他們卻忽略了一點,真才實學也靠平日的累積——俗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讀熟優秀作品,自然會提高寫作水平。而劉辰星就是最為現眼的例子,不是依靠天賦或運氣,唯每日誦讀古詩賦,研習《爾雅》這類古辭書籍罷了。

沒有下苦功的人,即使春雪這樣的題目再簡單不過,也依舊名落孫山,考過率頓時跌落至五分之一。

劉辰星便作為唯一通過的女考生,和兄長繼續第三場考試——時務策。

比起雜文,劉辰星更看重時務策。

并非她最擅長時務策,也非現在考試時務策才是及第的關鍵,而是如今科舉已有越來越重雜文的傾向。在天朝的唐代時,科舉也是這樣一個發展軌跡,到了唐中后期,科舉以詩賦取士,雖促進了唐詩的繁榮,卻忽略了舉子的治理才能,終不能委以重任,利國利民。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