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貞錦依才起了個頭,想好好跟他陳說利害。
繹之謙又一次打斷了她:“貞姑娘,我曉得錦官院的事并不簡單。我亦知你心有大志,非凡俗女子可比。我出身尋常,家世有限,不敢說可為你遮風擋雨,然則,你可允我與你同歷風雨?
錦官院也罷,布政使司也罷,這些事就連我父親、我家里,都難脫干系,你一個人應付不來,我一個人也不成,既然如此,我們二人走到一處,兩兩相加,總能多些力量。”
他越說越是鎮定,面上緋紅散去,身板挺正,正像要迎風而上的樣子。
貞錦依有點恍惚了,她認識繹之謙許多年,印象之中他一直是個害羞又有些古板的小書生,還從來沒見過他這樣堅決。
事實上這種的堅毅的樣子,她只有前世在影視劇里的英雄人物身上看到過,為了一門親事,這少年像是要上戰場一般。
貞錦依先是有些震動,隨即不知怎的竟笑出聲來,倒把繹之謙笑得詫異了。
他自打到了崇慶,就已明確了自己要什么,才和父親見面,便跟他提起“那個渠安縣被您薦去繡坊的貞家姑娘”。
可是繹大人在埠寧時不知走了多少縣鄉,見過多少鄉農,又時過境遷多年,哪里還記得渠安鄉下一個只見過一面的農家女孩兒?
繹之謙向他再三提示,細細描述那姑娘當年如何身世可憐又如何上進,去了繡坊如何知道感恩,繹家遇事時如何特地到誠先生家出主意,誠先生也夸過她天性聰穎,就連大堂嫂也常常夸贊她聰明靈秀……
只不過那些夸她的話繹之謙只說了半截,實則誠先生還有后半句“可惜是個女孩兒”,盛大奶奶后面的半句則是“可惜落了那籍中,只好做個手藝人”。
繹大人聽到后來,終于聽出來:這個傻小子八成是看上人家閨女了。
兒子這樣大了,早該給他尋一門親,可是他常年在外,雖說心里想到過,卻沒來得及認真安排,孩子的母親又早逝,老家的親戚沒住在一起,也不便管這些事。
想著想著不由得生出幾分愧疚來,小兒子如今既然漸知人事,那么順順他的意也無妨:“你既對那姑娘有心,擇日我尋媒人去她家說說,只要她家愿意,接來給你做屋里人就是。只是,還須先定下正妻才可圓房。”
繹之謙聽到前一句還才剛眉飛色舞,聽到后一句立即變了臉色:“不,兒子不是要納她為妾,她也不會給人做小。”
“你要娶她為妻?”
“望父親允準!”
“她一個匠戶女子?”
繹之謙聲音如常,面上卻起了紅暈:“她家也是農戶,耕織為業的清白人家。父親您知曉的。”
“謙兒,”繹大人看著向來溫和恭順,如今卻面紅耳赤的兒子,決定還是要好言相勸,“我們家原也是匠戶轉的農戶,若只論身世,你娶個農家女子也沒甚大礙。只是,你如今正值進取之時,繹家家世尋常,你的親事上須有些助益,方利于你的前程。”
話音才落,繹之謙即刻接口道:“父親也知我們家世尋常,多高的門第能看上咱們?且兒子的前程當由兒子從科舉功名中掙來方是正途,若憑著妻家勢力出頭,便是娶個公主又如何?前漢時衛霍兩家何等功勛,不也被史家唾罵以裙帶而興外戚,建功于當朝而遺禍于后世?”
繹之謙讀書用功記性也好,要認真論起經史來,如今的繹大人竟還有點犯怵。尤其一個“正途”頗有些戳到他的痛處。
語塞之下,頭暈病就犯了。繹大人捧著頭坐倒。
繹之謙也怕真把父親激出個什么來,趕緊丟下這事,跑去叫人請大夫。
次日繹大人在衙中與心腹的師爺商量過,回府再把兒子叫過來,才打疊起語重心長、軟硬兼施的話,就見長身玉立的少年將衣襟一撩,端端正正地跪在面前。
“兒子不曾求過父親甚事,今日懇求父親,托媒向貞家提親。此乃兒子數年來心念之事。父親若允了,旁的無論何事,兒子都敬聽父親吩咐。”
繹之謙幾句簡潔卻毫不含糊的話一講,繹大人反復演練了大半日的話,一下子不知從何說起。
小兒子從小就極懂事,從不讓他操心,想想還真是沒有求過他什么,就連小的時候看到愛吃的點心,只要長輩說不可多吃,他再舍不得也會聽話地放下。啟蒙之后更是循規蹈矩,專心讀書,甚少見他對書本之外的東西上心。
難得他也有心心念念不能放手的事,雖然很不合情理,不知怎的,繹大人心里竟隱隱有些高興:兒子畢竟還是少年人啊。
心中五味雜陳了好一會兒,繹大人總算把腹稿找回來一些:“你的終身大事,非同兒戲,將來是要牽絆你一生的。謙兒,你可想得明白?”
繹之謙平靜答道:“兒子思想此事非止一年兩年。從前只覺著愿意看到她,和她說話就心里暢快。今次在崇慶再見著她,卻又有些不同。
兒子曾從老宅帶了些寫織造冠服的書來,原以為那里面許多技藝是前人夸大其辭,世間未必能做得出。然則她看了,就能把那些書上的東西融匯貫通,做出好看的衣裳來。兒子就想,日后她便是把織錦圖譜上那些失傳的‘仙品’做出來,也未必不成。”
看兒子面帶向往,預備長篇大論,繹大人只得柔聲說道:“你且先起來說話。你看過祖宅那些書?還送給那個貞姑娘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